關外、大魏國都皇宮。
收到許謙的信,拓跋珪不由猶豫起來。
站在許謙的立場來,他提出將拓跋明珠嫁與司馬德宗的主意,再合情合理不過的。
但作為一個父親,即便義父,拓跋珪也不願答應這件事。
誰心裏都明白,所謂的結成兄弟之邦,不過扯犢子而已,那在實力不濟時,一種委屈求全的表現。
拓跋明珠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如果許給晉朝皇帝,就必須盡快送過去,這根本躲避不了的事實。
但拓跋珪本身並無意與晉朝皇帝結親,他心中很清楚,他與晉朝早晚還要有一場大戰的,而到了那時,他這個義女又該怎麽辦?
拓跋珪很疼愛這個義女,這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涉及到尊嚴問題了,堂堂大魏皇帝,居然主動去求中原王朝,還要搭上一個公主,外人即便不,他自己麵子也過不去啊!
所以拓跋珪現在很糾結。
拓跋明珠還在返回的路上,按許謙所,她也一定很願意成為司馬德宗的妃子,可拓跋珪卻總覺不那麽回事。
沉思良久後,理智終於戰勝了情感。拓跋珪回信要許謙全權處理此事,同時也傳旨給拓跋明珠一行,要他們盡快趕回。
“但願我這個決定沒有錯”
拓跋珪和拓跋虔感情最為深厚,所以才如此疼愛這個女兒,現在沒有經過拓跋明珠同意,就定下了她的親事,拓跋珪心中感覺很內疚,如果拓跋明珠真願意嫁,他一定為她準備最豐厚的嫁妝。
給拓跋明珠的急信剛送走,又一封來自建康的急信被送到拓跋珪的手上。
同知風堂一樣,魏國也有很多密探活躍在晉朝各地,尤其他們最近還聯係上了之前被晉室朝廷剿滅的二劉餘部,於他們就獲取了更多有關晉朝的情報。
“二劉殘部,網路大批死士,欲在晉皇南下途中刺殺他”
看了這份密報,拓跋珪也感覺非常意外,他對中原那些草莽奇人所知雖然不多,卻知道那些人的能量實在無法估量,比如馮氏、慕容氏,不都死在這些人的手下嗎!
如果晉朝皇帝躲在洛陽皇宮,拓跋珪對這件事一定呲之以鼻的,但晉朝皇帝南下了,而且他還有個微服私訪的好習慣,那結果會什麽樣可就不好了。
拓跋珪已經把路強引為平生大敵,如果路強遇刺身亡,他會毫不猶豫地起兵再次南下,不滅了晉朝,也要把晉朝重新趕回江南去。
所以自接到這個消息開始,拓跋珪就開始焦急地等待起結果來。
遠在幾千裏之外的路強並不知道,拓跋珪不但準備招他做女婿,而且還日夜惦記著他的死訊。
建康的市麵仍平靜如初,看不出有什麽絲毫不對來,不過在這平靜的表麵之下,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排查,正緊張地進行著。
緊跟在代千秋之後,封平也從洛陽趕了過來,並親自主持建康的收網事宜。身為皇帝的路強,卻仿佛成了看客,每天除了聽取各方麵的匯報,就批閱洛陽送過來的緊急奏折,日子同從前並沒什麽不同。
而路強的不動聲色,卻成了封平最大的壓力,甚至先前偵辦謝望祖的時候,他都沒有感覺從這麽大壓力。
建康雖已經不帝國都城,但多年積攢下來的底蘊,又豈輕易抹殺的?
舊朝官吏、商賈豪門、江湖幫派...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建康匯聚成一張龐雜又混亂的關係網。
朝廷的密探雖然也置身其中,可這幫家夥一個比一個奸猾,普通的違法亂紀或許有,可涉及到造反大案的時候,一個個就諱莫如深了。
不過封平終究資深密探,最終他還在紛亂的線索中找到了他想要找的東西。
城東一家姓劉的米行,隻有一個小小的店麵,可貨物的進出量卻非常驚人,建康本就不缺糧,糧價也不高,不知道他的那些糧食都銷到那去了。
南城門一家周姓掌櫃開的客棧,在最近接待了不下二十餘夥來曆不明的商人。
沾了和尚們的光,晉朝境內人員往來管製一直最嚴格的,住店的時候都要注明身份及來去的方向,以便官府調查。
二十餘夥人同時入住一個地方,卻沒有引起官府的警覺,這隻能明當地官府中有人在暗中照應,不過這樣的情報落入封平的眼中,再想蒙混過關就沒那麽容易了。
值得關注的信息還有很多,不過封平決定先從這兩個地方入手。
想法報給路強後,路強沉吟片刻,才道:“他們以為朕在廣陵,但也不見得把主力都調到那裏去,好,就從這兩個地方下手,打草驚一蛇,看看跳出來的究竟什麽東西?”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就象有心靈感應一般,天鬆在派出幾批得力手下趕往廣陵刺殺路強的同時,他卻沒有離開建康。
倒不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隻一種感覺,感覺這次刺殺,並不一定會如想象中那麽順利。
參加這次刺殺的不但有他網絡訓練的高手,還有十幾個來自百濟的高手,這十幾個百濟人並不百濟朝廷派出來的,而當時劉毅從百濟反攻大陸時,遺留在那裏的餘孽。
狡兔尚且有三窟,當年劉毅不沒給自己留後路,而他根本沒有逃回去的機會。
於劉毅的這些手下在一個自稱他義子的人糾集下,又匯集了一批從大陸逃過去的殘兵敗將,假意投降百濟王,搖身一變成了百濟的官兵,暗中卻在積蓄力量,隨時準備殺回大陸來。
可以毫不誇張地,就暗勢力來,當今天下,已經無出天鬆左右。於他的信心又開始膨脹起來。
此時天鬆正同幾個手下骨幹商議刺殺皇帝的事,以及刺殺成功後,他們該如何起事等等。
有探子在不間斷地將廣陵方麵的情況匯報過來,從目前得到的情報看,皇帝正一步步走向為他設好的陷阱,似乎成功就在眼前了。
到高興時,眾人不由都流露出激動之色,啊!誰有幾十萬部眾,還能淡定得住?
“教主,事成之後,您隻要振臂一呼,天下數十萬教眾定然響應,到時幾十風雲變色啊!嗬嗬!待教主坐上那個位置,我等也都算開國元勳了”
“屬下倒覺得教主應先在晉室朝廷中謀取個位置,到時就可借機調動百萬晉軍了”
一句百萬晉軍,讓室內的溫度陡然降低好幾度,啊!即便幹掉了皇帝,可朝廷百萬大軍,豈他們這些烏合之眾能抵擋的?
天鬆微微一笑道:“爾等不必擔心,隻要皇帝一死,朝廷必然群龍無首,而我們隻要占據晉軍控製最薄弱的舊燕之地,北借魏軍狼騎,再南下與晉軍一爭高下,到時鹿死誰手,還尤未可知啊!”
“還教主高明”
“妙、果然妙...”
老大定了基調,手下們頓時一通猛拍馬屁,真把天鬆快成神仙下凡了。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徒眾們的吹捧,隨即就見一個夥計打扮的漢子快步走了進來。
“教主,剛剛一夥沒有穿官服的人,分別去劉記米行和周家老店,查封了那裏後,並將所有人都帶走了”
“什麽?”
劉老板和周掌櫃都天鬆的門徒,此時也在下麵跟著吹捧天鬆,聽到這個消息,兩個人第一個跳了出來。
天鬆手下人員成分很雜,而他靠的就一些蒙騙手段,先將這些人收入門下,進而給他們洗腦,並用各種手段對他們加以控製。
一帆風順的時候,這些人都天鬆最堅定的擁護者,而一旦出事,這些人也比誰變得都快,這也就天鬆一直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不會用人。
天鬆狠狠瞪了跳出來的兩個人一眼,斥道:“慌什麽?”
轉頭對那個夥計道:“速派人去府衙找陳司馬,問問究竟怎麽回事,這麽大行動,怎麽沒人通知我們?”
夥計躬身領命去了,幾個骨幹此刻也沒了剛才的興奮,似乎直到此刻才明白他們幹的掉腦袋的事。
劉老板和周掌櫃能被天鬆引為骨幹,當然也不那種一嚇就拉稀的貨。
劉老板皺著眉頭道:“教主,這其中會不會有詐?昏君已經對我們的行動有所警覺,卻仍大張旗鼓地去廣陵,而他的實際目標卻我們建康的基業”
周掌櫃橫了劉老板一眼,冷冷地道:“劉師兄醒悟得未免晚了些吧?教主,屬下倒覺得,官府這在試探我們,畢竟我們之前在建康的活動太頻繁了”
又一個骨幹插口道:“教主,屬下建議我們還離開建康暫避一下吧!知風堂那幫家夥可都不白給的,不定他們已經摸到了什麽線索,不然怎會輕易抓人?”
聽了幾個手下的話,天鬆的眼皮不受控製地跳了跳,心中不由冒出一絲疑問。
“難道司馬德宗那小子也在廣陵給我挖了個坑,在等著我自己往裏跳嗎?”
收到許謙的信,拓跋珪不由猶豫起來。
站在許謙的立場來,他提出將拓跋明珠嫁與司馬德宗的主意,再合情合理不過的。
但作為一個父親,即便義父,拓跋珪也不願答應這件事。
誰心裏都明白,所謂的結成兄弟之邦,不過扯犢子而已,那在實力不濟時,一種委屈求全的表現。
拓跋明珠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如果許給晉朝皇帝,就必須盡快送過去,這根本躲避不了的事實。
但拓跋珪本身並無意與晉朝皇帝結親,他心中很清楚,他與晉朝早晚還要有一場大戰的,而到了那時,他這個義女又該怎麽辦?
拓跋珪很疼愛這個義女,這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涉及到尊嚴問題了,堂堂大魏皇帝,居然主動去求中原王朝,還要搭上一個公主,外人即便不,他自己麵子也過不去啊!
所以拓跋珪現在很糾結。
拓跋明珠還在返回的路上,按許謙所,她也一定很願意成為司馬德宗的妃子,可拓跋珪卻總覺不那麽回事。
沉思良久後,理智終於戰勝了情感。拓跋珪回信要許謙全權處理此事,同時也傳旨給拓跋明珠一行,要他們盡快趕回。
“但願我這個決定沒有錯”
拓跋珪和拓跋虔感情最為深厚,所以才如此疼愛這個女兒,現在沒有經過拓跋明珠同意,就定下了她的親事,拓跋珪心中感覺很內疚,如果拓跋明珠真願意嫁,他一定為她準備最豐厚的嫁妝。
給拓跋明珠的急信剛送走,又一封來自建康的急信被送到拓跋珪的手上。
同知風堂一樣,魏國也有很多密探活躍在晉朝各地,尤其他們最近還聯係上了之前被晉室朝廷剿滅的二劉餘部,於他們就獲取了更多有關晉朝的情報。
“二劉殘部,網路大批死士,欲在晉皇南下途中刺殺他”
看了這份密報,拓跋珪也感覺非常意外,他對中原那些草莽奇人所知雖然不多,卻知道那些人的能量實在無法估量,比如馮氏、慕容氏,不都死在這些人的手下嗎!
如果晉朝皇帝躲在洛陽皇宮,拓跋珪對這件事一定呲之以鼻的,但晉朝皇帝南下了,而且他還有個微服私訪的好習慣,那結果會什麽樣可就不好了。
拓跋珪已經把路強引為平生大敵,如果路強遇刺身亡,他會毫不猶豫地起兵再次南下,不滅了晉朝,也要把晉朝重新趕回江南去。
所以自接到這個消息開始,拓跋珪就開始焦急地等待起結果來。
遠在幾千裏之外的路強並不知道,拓跋珪不但準備招他做女婿,而且還日夜惦記著他的死訊。
建康的市麵仍平靜如初,看不出有什麽絲毫不對來,不過在這平靜的表麵之下,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排查,正緊張地進行著。
緊跟在代千秋之後,封平也從洛陽趕了過來,並親自主持建康的收網事宜。身為皇帝的路強,卻仿佛成了看客,每天除了聽取各方麵的匯報,就批閱洛陽送過來的緊急奏折,日子同從前並沒什麽不同。
而路強的不動聲色,卻成了封平最大的壓力,甚至先前偵辦謝望祖的時候,他都沒有感覺從這麽大壓力。
建康雖已經不帝國都城,但多年積攢下來的底蘊,又豈輕易抹殺的?
舊朝官吏、商賈豪門、江湖幫派...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建康匯聚成一張龐雜又混亂的關係網。
朝廷的密探雖然也置身其中,可這幫家夥一個比一個奸猾,普通的違法亂紀或許有,可涉及到造反大案的時候,一個個就諱莫如深了。
不過封平終究資深密探,最終他還在紛亂的線索中找到了他想要找的東西。
城東一家姓劉的米行,隻有一個小小的店麵,可貨物的進出量卻非常驚人,建康本就不缺糧,糧價也不高,不知道他的那些糧食都銷到那去了。
南城門一家周姓掌櫃開的客棧,在最近接待了不下二十餘夥來曆不明的商人。
沾了和尚們的光,晉朝境內人員往來管製一直最嚴格的,住店的時候都要注明身份及來去的方向,以便官府調查。
二十餘夥人同時入住一個地方,卻沒有引起官府的警覺,這隻能明當地官府中有人在暗中照應,不過這樣的情報落入封平的眼中,再想蒙混過關就沒那麽容易了。
值得關注的信息還有很多,不過封平決定先從這兩個地方入手。
想法報給路強後,路強沉吟片刻,才道:“他們以為朕在廣陵,但也不見得把主力都調到那裏去,好,就從這兩個地方下手,打草驚一蛇,看看跳出來的究竟什麽東西?”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就象有心靈感應一般,天鬆在派出幾批得力手下趕往廣陵刺殺路強的同時,他卻沒有離開建康。
倒不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隻一種感覺,感覺這次刺殺,並不一定會如想象中那麽順利。
參加這次刺殺的不但有他網絡訓練的高手,還有十幾個來自百濟的高手,這十幾個百濟人並不百濟朝廷派出來的,而當時劉毅從百濟反攻大陸時,遺留在那裏的餘孽。
狡兔尚且有三窟,當年劉毅不沒給自己留後路,而他根本沒有逃回去的機會。
於劉毅的這些手下在一個自稱他義子的人糾集下,又匯集了一批從大陸逃過去的殘兵敗將,假意投降百濟王,搖身一變成了百濟的官兵,暗中卻在積蓄力量,隨時準備殺回大陸來。
可以毫不誇張地,就暗勢力來,當今天下,已經無出天鬆左右。於他的信心又開始膨脹起來。
此時天鬆正同幾個手下骨幹商議刺殺皇帝的事,以及刺殺成功後,他們該如何起事等等。
有探子在不間斷地將廣陵方麵的情況匯報過來,從目前得到的情報看,皇帝正一步步走向為他設好的陷阱,似乎成功就在眼前了。
到高興時,眾人不由都流露出激動之色,啊!誰有幾十萬部眾,還能淡定得住?
“教主,事成之後,您隻要振臂一呼,天下數十萬教眾定然響應,到時幾十風雲變色啊!嗬嗬!待教主坐上那個位置,我等也都算開國元勳了”
“屬下倒覺得教主應先在晉室朝廷中謀取個位置,到時就可借機調動百萬晉軍了”
一句百萬晉軍,讓室內的溫度陡然降低好幾度,啊!即便幹掉了皇帝,可朝廷百萬大軍,豈他們這些烏合之眾能抵擋的?
天鬆微微一笑道:“爾等不必擔心,隻要皇帝一死,朝廷必然群龍無首,而我們隻要占據晉軍控製最薄弱的舊燕之地,北借魏軍狼騎,再南下與晉軍一爭高下,到時鹿死誰手,還尤未可知啊!”
“還教主高明”
“妙、果然妙...”
老大定了基調,手下們頓時一通猛拍馬屁,真把天鬆快成神仙下凡了。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徒眾們的吹捧,隨即就見一個夥計打扮的漢子快步走了進來。
“教主,剛剛一夥沒有穿官服的人,分別去劉記米行和周家老店,查封了那裏後,並將所有人都帶走了”
“什麽?”
劉老板和周掌櫃都天鬆的門徒,此時也在下麵跟著吹捧天鬆,聽到這個消息,兩個人第一個跳了出來。
天鬆手下人員成分很雜,而他靠的就一些蒙騙手段,先將這些人收入門下,進而給他們洗腦,並用各種手段對他們加以控製。
一帆風順的時候,這些人都天鬆最堅定的擁護者,而一旦出事,這些人也比誰變得都快,這也就天鬆一直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
因為他不會用人。
天鬆狠狠瞪了跳出來的兩個人一眼,斥道:“慌什麽?”
轉頭對那個夥計道:“速派人去府衙找陳司馬,問問究竟怎麽回事,這麽大行動,怎麽沒人通知我們?”
夥計躬身領命去了,幾個骨幹此刻也沒了剛才的興奮,似乎直到此刻才明白他們幹的掉腦袋的事。
劉老板和周掌櫃能被天鬆引為骨幹,當然也不那種一嚇就拉稀的貨。
劉老板皺著眉頭道:“教主,這其中會不會有詐?昏君已經對我們的行動有所警覺,卻仍大張旗鼓地去廣陵,而他的實際目標卻我們建康的基業”
周掌櫃橫了劉老板一眼,冷冷地道:“劉師兄醒悟得未免晚了些吧?教主,屬下倒覺得,官府這在試探我們,畢竟我們之前在建康的活動太頻繁了”
又一個骨幹插口道:“教主,屬下建議我們還離開建康暫避一下吧!知風堂那幫家夥可都不白給的,不定他們已經摸到了什麽線索,不然怎會輕易抓人?”
聽了幾個手下的話,天鬆的眼皮不受控製地跳了跳,心中不由冒出一絲疑問。
“難道司馬德宗那小子也在廣陵給我挖了個坑,在等著我自己往裏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