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上次劉嗣女與他談完之後,路強就知道自己從前太輕敵了,不過冥冥中似乎早有定數,讓他挑選劉嗣女參加這次戰役,從而避免了因輕敵帶來的損傷。


    隨著從百濟強行遷來的百姓陸續到達山東半島,路強命孫護親自前往山東主持移民的安置,同時去信叮囑徐道覆、劉嗣女,切不可深入百濟境內,加強海上巡邏,以保證後路的暢通。


    可以劉嗣女和徐道覆二人堪稱最完美的組合,徐道覆彌補了劉嗣女軍事上的不足,劉嗣女則將他的陰狠在百濟這塊地方,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人不但搬走了近半個城市的百姓,同時將百濟王宮曆年積攢的財寶也全部打包運往中原。


    然後二人督促剩餘的百濟民眾將慰禮城的城牆加高加厚,完全仿製中原的堅城建造,如果不時間來不及,他們都打算引海水在城前造一條護城河了。


    完成這些後,派出軍艦沿海岸線搜尋,將所有靠近海岸線的村落城鎮全部抓空,然後源源不斷地送往大陸。


    此時二人率領下的晉軍,就如同蝗蟲一般,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凡活物,沒有一個剩下的,全被抓走了。


    一時間沿海的百姓紛紛逃往內陸,而這個時候扶餘信組織的十五萬聯軍也終於殺到了慰禮城下。


    為什麽聯軍?


    因為這十五萬大軍中,不但有高句麗的軍隊,還有倭國派來助戰的,甚至新羅都派了兩千人來。


    高談德肯派兵來助戰,抱著渾水摸魚的想法來的,而倭國和新羅則想明白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才想借此機會一舉打退晉軍,從而熄滅晉朝的野心。


    徐道覆、劉嗣女認真分析了敵情後,將慰禮城中剩餘的青壯男子,全部送往大陸,然後以三萬軍隊守城,五萬軍隊遊弋在海麵,這樣即可保證百濟聯軍無法包圍慰禮城,同時也時刻保持對聯軍的威懾,使其不敢全力攻城。


    殘陽似火,灑在慰禮城外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百濟聯軍營寨上,倒也給這支雜牌軍增添了幾分蕭殺之氣。


    徐道覆和劉嗣女負手站在城頭上,有有笑地談論著當前的形勢。


    其實按照徐道覆的想法,劉嗣女應該去船上的,畢竟船上比這安全多了,可劉嗣女卻什麽都不肯,無奈之下,隻能由著他來了。


    “劉老弟,你和羅大人都最早跟隨陛下的人,聽聞當年陛下隻和羅大人兩人,就潛入數萬桓軍中,不但成功射殺桓軍主帥,最後還全身而退,那時候你們有沒有懷疑過陛下的真實身份?”


    “嗬嗬!徐大哥笑了,那時候若誰能聯想出陛下的身份,陛下恐怕也不會有今天了”


    “也,那時候陛下還沒有一點根基,身邊又盡些居心叵測之輩,也就陛下,換成別人,恐怕早被害了”


    一個多月相處下來,二人的關係已經從上下級,變成了兄弟,劉嗣女知道皇帝想要他步入官場,所以他也必須盡量和文武群臣搞好關係。


    “徐大哥,陛下的心思我們都清楚,不過我覺得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不適合在百濟建***港,畢竟這裏的敵人太多了,你呢?”


    按路強之前的想法,想把百濟變成一個基地,這樣艦隊就可以隨時進駐,同時還可威懾四鄰,控製海路。


    隻隨著劉嗣女對這裏了解越來越多,讓他覺得皇帝的想法有些操之過急,倭國不,百濟後麵可有個強大的高句麗,若不把這個國家擺平,駐軍在這裏,勢必要應付他們無休止的騷擾,而這裏距離大陸又太遠,朝廷無法給他們有力的支援。


    綜合這些情況,劉嗣女決定上書路強,暫時放棄對百濟的控製,改控製為騷擾,也就依靠強大的海軍,時不時地去百濟或高句麗沿海劫掠一番,雄霸整個海上,這樣不但可使各國疲於應付,也讓他們最後不得不來求助大晉。


    劉嗣女知道自己在軍事上的缺陷,所以才先問徐道覆。


    徐道覆聽完劉嗣女的話,不由沉默下去,實話,他也很讚同劉嗣女的想法,隻他同皇帝的關係無法與劉嗣女相比,所以有些事情即便想到,也不敢貿然提出。


    而駐軍百濟,皇帝提出來的,現在劉嗣女突然要推翻皇帝的決定,又問及他的想法,不由讓他躊躇起來,該怎麽回答劉嗣女呢?


    劉嗣女已經猜出徐道覆的心思,誠懇地道:“徐大哥,你還不了解陛下,陛下常同我講,人無完人,皇帝也人,不見得他的就一定對,你隻要堅持住你認為對的,陛下在經過論證之後,不但會知錯就改,而且會大加讚賞你”


    聽了劉嗣女的話,徐道覆最終點了點頭,道:“我軍孤懸海外,目前雖兵力強盛,可有句話叫:好漢難敵四手,咱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所以我讚同劉兄弟的主意,以退為進,什麽時候想來,就來叨上一口”


    劉嗣女笑了,道:“你我兄弟也算不謀而合了,我這就給陛下去信,打過這一仗後,我們就撤”


    “嗬嗬!不知徐大哥想過沒有,今天你我所為雖能被陛下理解,恐怕朝中那些耍筆杆子的言官們,就要對你我群起而攻了”


    “哼!那些酸儒們,搭理他們幹什麽?就象劉兄弟的,隻要我們認為對的、對我們大晉王朝有利、對我們漢家百姓有利,我們就照做不誤,他們愛什麽就讓讓他們去好了”


    聽了徐道覆的話,劉嗣女不由對他肅然起敬,他還真沒看出徐道覆粗獷的外表下,也有一顆赤子心。


    這時忽聽手下侍衛道:“大人快看,百濟軍好像要開始攻城了”


    聽了手下的話,二人忙收懾心神向遠處看去,卻見黃昏中,一隊隊百濟士兵果然在集結。


    二人不由疑惑地相互看了一眼,心中同時冒出一個念頭“百濟軍隊要連夜攻城?”


    暮色中,百濟軍隊很快就集結完畢,然後緩緩向城牆壓了上來,這次百濟出動了大約兩萬人,不過卻沒有攜帶攻城器械。


    見此情景,徐道覆不由笑了,指著穿著雜亂,武器也千奇百怪的百濟軍隊,道:“劉兄弟你看看,就這種垃圾軍隊,也敢同我大晉軍隊叫板,我看他們真活的不耐煩了,你等著,哥哥這就帶兵下去殺散他們”


    “徐大哥,且慢!”


    “嗯!怎麽了?”


    劉嗣女冷笑道:“扶餘信欺我晉軍無人嗎?這種小伎倆也敢出來顯眼,徐大哥你來看,這百濟的正規軍嗎?”


    徐道覆仔細向城下望去,待看清之後,不由猛地一拍腦門:“媽的,險些又讓他們騙了,不用,扶餘信的軍隊一定就隱在暗處呢!兄弟,你這仗怎麽打?”


    穿了,還徐道覆太輕視百濟軍隊了,以至解二連三地差點上當,卻也把他的真火勾上來。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讓他們得瑟去,什麽時候他們得瑟夠了,我們再出兵,不過我建議徐大哥,應該調艦上的兄弟下來”


    徐道覆點點頭,陰陰一笑道:“兄弟,你就瞧好吧!”


    很快,百濟軍隊就來到城下,不過帶兵將領顯然知道晉軍弓弩的威力,所以遠遠就停下了腳步。


    隨即就見幾個大嗓門的士兵扛著巨大的盾牌走了出來,然後對著城頭高喊起來。


    “呔!城中的漢人蠻子,馬上開城投降,不然我大軍攻入,定殺得你們片甲不留...”


    劉嗣女對身旁的將領道:“弩箭能射到他嗎?”


    將領點點頭:“射能射到,就不知道他手中盾牌的防護能力怎麽樣,大人放心,一下不行,我們就來兩下”


    城下的大嗓門還扯脖子喊呢:“漢人蠻子,可敢出城與我軍一戰?別學那烏龜...”


    話音未落,就聽“咻、咻”數道破空之聲從城上傳出,幾道黑線如鬼魅般射向幾個喊話之人。


    幾個人也算警覺了,一聽到破空聲,就趕忙縮到盾牌後麵,妄圖借盾牌逃過弩箭的射殺。


    可他們忘了,不論弓弩還盾牌,中原人都算得上他們的老祖宗,這種盾牌防護一般的箭矢還行,麵對能射穿鎧甲的重型弩箭時,就脆弱的仿佛一層薄紙。


    隻聽“噗、噗”的聲響後,幾聲慘叫也隨之傳來,有人甚至連慘叫都沒發出,就被弩箭射穿,連同盾牌一起倒在血泊中。


    “嘶...”


    近兩萬人同時吸氣,這聲音何等壯觀。而在這種威懾下,誰還敢來挑戰了?


    晉軍不應戰,百濟軍又沒帶攻城器械,沒有命令他們還不能撤退,一時間隻能同傻子似地排著整齊地隊伍站在那裏。


    城上的晉軍士兵見到在滑稽的場麵,不由轟笑起來。


    隱身營中的扶餘信暗暗咬牙,晉朝將領怎地如此奸猾?


    如今先機已失,士氣也蕩然無存,還杵在能幹什麽?還嫌不夠丟人顯眼嗎?


    扶餘信一肚子氣都撒在代兵將領身上,卻全然忘了將領在等他的命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安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半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半瘋並收藏晉安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