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涉大周國運,因此朝廷的效率極快,廷議上皇帝拍板之後,十二衛的幾個大將軍立刻就開始與兵部開始議定派出去的人員名單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兵部與十二衛商議名單的時候,皇帝召見了那位因為得聖眷而平步青雲的工部郎中周德,兩個人在甘露殿裏密談了大半個時辰,周胖子才畢恭畢敬的退了出來。


    第二天,這位在工部因為蓋房子深得聖眷的工部郎中,便被調到了兵部,仍舊任郎中。


    當然了,皇帝也沒有敢做的太過分,周德這個郎中隻是兵部不怎麽掌實權的職方司郎中,並沒有給安排到兵部要害的武選司任郎中。


    如果皇帝真的把周德調任到了武選司,那麽且不說政事堂的宰相們會不會同意,就連兵部上下的官員,多半也會心裏不舒服。


    而皇帝之所以在這個當口,將周德調任兵部,很顯然他已經把周德當成了自己的絕對心腹,調周德入兵部就是為了讓周德在這個當口,幫他盯著兵部的情況。


    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此時,兵部的權力到了最大的時候,那些兵部分派到地方去統領地方折衝府的將軍,每一個都極為關鍵,不能出差錯。


    如果是先帝在世,他估計直接會把自己的人調到武選司去主持此事,隻可惜當今天子遠沒有先帝那樣沉重的威嚴,手底下沒有能夠勝任武選司郎中的人選。


    因此,周胖子就這樣稀裏糊塗的從六部墊底的工部,“平調”到了權柄頗重的兵部。


    不過他這個職方司郎中,沒有辦法影響大局,因為事情緊急,兵部很快與十二衛的高層將領們議定出了人選,經政事堂以及皇帝審定之後,這些將軍每人隻帶二十騎,從長安星夜出城,朝著各自要去的折衝府奔去。


    而在這個時候,河南府的戰事已經正式打了起來。


    因為河南府的份量極重,因此範陽軍這一次也沒有大意,撤下了一直當做先鋒軍的高陽軍,以麾下的威武軍與恒海軍,開始猛攻河南府。


    值得一提的是,範陽軍麾下一共有經略、威武、清夷、靜塞、恒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九軍,各有一萬人左右,他們從範陽起兵的時候,一直以高陽軍和恒陽軍為先鋒軍,而其他軍隊則是以逸待勞,同時大規模擴編。


    此時,除卻這兩支先鋒軍之外的其他七軍,人數都已經在兩萬人以上,其中最為精銳的清夷軍此時已經接近三萬人。


    打河南府,康大將軍難得的認真了起來,撤下了兩支先鋒軍,用自己養精蘊銳的另外兩支軍隊猛攻河南府。


    隻不過河南府城牆高大,守備軍也比之前那些州郡強出不知道多少,再加上將士的裝備相對精良,即便是範陽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啃下河南府。


    這種情況,隻能一點一點慢慢去磨,用人命去磨。


    此時是永德三年的臘月,距離過年隻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範陽軍的目標是,進河南府過年。


    而河南府守軍得到的朝廷命令是,最少堅守三個月以上!


    就在河南府城下戰況極為焦灼的時候,一個一身黑甲的年輕將軍登上了城樓,他看了一眼城下的叛軍,目光變得堅定無比。


    這一天,是永德三年的臘月初七,左衛大將軍李煦,帶著朝廷的詔命,正式接管河南府防務。


    在踏上城樓的這一刻,這位年輕的天潢貴胄,決心死守河南府。


    ………………


    臘月十五,青州城。


    青州畢竟靠近北方,冬天的溫度是比林昭的老家越州要冷上不少的,不過與長安城的天氣倒是大差不差,林昭在長安待了不少年頭,因此在青州城的第一個冬天,並沒有他想象中那樣難熬。


    這個時候,湧進青州的難民已經被林昭安排了七七八八,新城區的住所也差不多勉強能夠住人了,林昭又從大通商號“賒”了不少冬衣,盡量保證這些“新青州人”不會被這個寒冬凍死。


    當然了,冬天是老天爺收人性命的季節,林昭也不敢保證不會死人,他這個刺史能夠做的,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不同於新城區的嚴寒,此時林刺史的書房裏,已經點起了爐子,溫暖的炭火把冷酷的冬天統統擋在了門外。


    林刺史正在自己的座位上,翻看從各個渠道送到他這裏的消息,尤其是關於河南府戰事的消息,林昭是每天都會關注的。


    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一個熟悉的聲音在門外想起。


    “使君老爺,快開門。”


    林昭聽出了是鄭涯的聲音,知道這個有些憊懶的表兄又在同自己開玩笑,他站了起來推開房門,對著門外的鄭大公子笑了笑:“表兄怎麽親自來了?”


    “自然是有重大的消息要知會你。”


    鄭涯豎起三根手指,嗬嗬一笑:“我剛收到了三個消息,一個比一個重要,三郎想先聽哪一個?”


    林昭皺了皺眉頭,問道:“河南府破城了?”


    “哪裏會這麽快…”


    鄭涯有些無語,但是還是自己在火爐旁邊尋了個席子坐了下來,他一邊把手伸到火爐旁邊烤火,一邊說道:“宋王世子李煦,進入河南府了,好像已經全權負責河南府的防務。”


    聽到這個消息,林昭微微皺眉。


    他前幾個月還見過李煦,並且成功的把後者忽悠了一通,沒想到短短幾個月時間,這位世子殿下就上戰場的第一線了。


    想到這裏,林昭看了看鄭涯,微笑道:“第二個消息呢?”


    “朝廷開始動用各地的折衝府了。”


    鄭涯笑著說道:“根據我大通商號得到的消息,大概七八天之前,有一批將領拿到了兵部的印信,被分派到各地接掌各地的折衝府,準備應對康東平。”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林刺史並不意外,淡淡的說道:“折衝府本來就是朝廷的家底之一,這個時候是到了亮家底的時候了。”


    鄭大公子把烤熱的手拿回來,兩隻手搓了搓,然後笑著看向林昭:“除卻這個之外,朝廷好像還準備動用各州的團結兵,隻不過最終決定暫時不用,想來再過幾日,三郎你這個青州刺史,就會收到兵部要求你整軍待命的文書了。”


    “團結兵都要用啊…”


    林昭低頭琢磨了一番,隨即搖了搖頭,低聲道:“朝廷應該也知道,各州郡的團結兵真放到了戰場上,也隻是送死,別無他用,除非迫不得已,不然團結兵不會動的。”


    鄭涯拍了拍手,笑著說道:“三郎果然聰敏,不妨猜一猜,這第三個消息是什麽?”


    林昭搖了搖頭:“這種時候,表兄莫要賣關子了。”


    鄭大公子站了起來,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哈哈一笑:“好了,不逗你了,最後一個消息是個好消息。”


    他對著林昭擠了擠眼睛,促狹一笑:“你在揚州的大舅哥,有消息了。”


    “揚州……大舅哥?”


    林昭愣了愣,隨即反應了過來,有些無奈的看了鄭涯一眼。


    “表兄莫要胡說,崔家人說起來還是你的遠房親戚,哪有你這樣在背後壞人家姑娘清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昭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