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成文的保證,沒能讓陶皇後眉頭舒展。


    “你拿什麽保證?”


    “母後何必問得這麽清楚。再說了,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我說什麽都作不得數。”


    “既然不作數,你也敢向本宮保證?”


    蕭成文低頭一笑,“母後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無非就是想知道我的計劃,想知道我從哪個方麵下手。母後能否對兒子多一點信任?”


    陶皇後冷哼一聲,“蕭成業已經有了兒子,你蒙兩口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你讓本宮如何信任你?”


    蕭成文一聲無奈歎息。


    逃不掉的催生。


    他說道:“幹脆讓三弟盡快成親吧!母後相看了這麽長時間,應該有合適的人選。將三弟叫回來,正式相個親。隻要他沒意見,就讓父皇賜婚,趕緊將婚事辦了。”


    他提起三皇子的婚事,果然成功轉移了話題。


    陶皇後不再催著他生孩子。


    “本宮相看了諸多名門閨秀,有好幾個都很不錯。不過,你成陽姑母想和本宮結親。”


    蕭成文聞言,眉眼微動,“成陽姑母是想把書韻表妹嫁給三弟?”


    “正是!本宮沒答應她,但是也沒拒絕她。這門婚事,你怎麽看?”


    蕭成文低頭笑了笑,“母後征求兒子的意見,兒子就有一說一,這門婚事不好。”


    陶皇後笑了,問道:“為什麽說這門婚事不好?”


    蕭成文直言道:“明擺著,和成陽姑母結親,最重要的一點,顯然是父皇的意見。母後可曾問過父皇,父皇同意這門婚事嗎?”


    陶皇後搖頭,“還沒找到機會和你父皇提起這門婚事。成陽那邊也是希望我能答應,然後我們一起同你父皇坦白。”


    蕭成文喝著茶,輕聲說道:“很大可能,父皇不會同意這門婚事。”


    陶皇後隨口一問,“為何?”


    蕭成文笑了起來,“母後何必明知故問。父皇為什麽打壓陶家,不就是因為陶家勢大,人稱陶半朝,犯了忌諱。沒了陶家,母後又和成陽姑母結親,這是要繼續走陶家的老路,父皇豈能同意。


    打壓陶家,父皇毫不手軟。可是換做成陽姑母,那畢竟是父皇的親妹妹啊,哪舍得下狠手打壓。舍不得打壓,隻能從一開始就反對這門婚事。


    要我說,母後為了取信父皇,不如就給三弟尋一門普通點的婚事。頂尖世家的姑娘,一概不做考慮。中等門戶,不顯山不露水的那種,最合適三弟的情況。”


    陶皇後蹙眉,“普通人家的姑娘,配你三弟,太委屈他。”


    蕭成文直接問道:“母後是要命,還是要體麵?”


    陶皇後麵色一沉,“南邊戰事終於結束,你父皇心情正好。這個時候替你三弟說一門上好姻緣,你父皇未必會反對。”


    蕭成文譏諷一笑,“父皇現在不反對,過個三五個月,母後猜猜父皇會不會反對?”


    陶皇後聞言,臉色都變了。


    皇帝是善變的。


    今兒說喜歡,明兒說不定就成了討人嫌。


    她嘲諷一笑,“你對你父皇,倒是了解得很!”


    蕭成文笑了笑,“我是父皇的親兒子,自然了解他。”


    陶皇後歎了一聲,“果真要委屈你三弟?普通人家的姑娘,想要找個好的,也不容易。”


    蕭成文說道:“母後派人問問三弟,我想他肯定不反對。”


    陶皇後蹙眉,沉默不語。


    蕭成文則繼續說道:“父皇不僅要打壓諸侯王,更要打壓外戚。陶家是前車之鑒,母後千萬吸取教訓。三弟,需要的不是勢力強勁的妻族,而是不會讓父皇忌憚的妻族。唯有中等門戶的姑娘,才會讓父皇放心。母後,父皇的心,已經變了!你也該學著改變!”


    陶皇後臉色煞白,手指微微顫抖,差點端不住茶杯。


    她深吸一口氣,“你說的對!給你三弟說親,首要不是姑娘的家世和品性,而是要看你父皇的態度,是否讓你父皇忌憚。”


    她揉著眉心,頭隱隱作痛,叫她難受得很。


    此刻,她心情很不好,甚至有點暴躁,迫切想要發泄。


    可是她卻一直壓抑著自己。


    變了,一切都變了。


    皇帝沒了良心。


    大兒子同樣沒有良心。


    金尊玉貴的小兒子,本應該有一門令人稱羨的婚事。


    卻因為皇帝沒了良心,隻能委屈娶個中等門戶的姑娘,叫她好生難受。


    她就像是頭困獸,找不到出口。


    一切都逃不過蕭成文的雙眼。


    他低著頭,眼眸深處是掩藏不住的笑意。


    人的承受力有多強大?


    母後什麽時候承受不住壓力,選擇爆炸?


    他真的很好奇。


    三弟娶一個普通門戶的妻子,不拖他後退,卻也不會給他絲毫助力。


    相比較而言,自己的妻子燕雲琪倒是極好的。


    武將世家的閨女,陪嫁五百侍衛,真好!


    還有一個愛折騰的小姨子燕雲歌,令人充滿了期待。


    ……


    諸侯王被押送進京,全城轟動。


    市井小民擠到大街上,都想看看稀奇。


    結果發現,諸侯王都躲在馬車裏麵,沒一個人露麵。


    切!


    真令人失望!


    本想看稀奇,結果隻有一輛接著一輛的馬車。


    馬車外觀破舊,叫人隻想吐槽。


    北軍將諸侯王以及他們的家屬,轉交給宗正寺。


    宗正寺早就做好了接管諸侯王的準備。


    一家一戶,安置在城中宅院,由金吾衛看守。


    金吾衛凶神惡煞,看向每一個諸侯王以及家屬的眼神,都極其不善,帶著明顯的輕蔑和嘲諷。


    一幹諸侯王以及家屬:“……”


    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


    皇帝不急著處置他們,他們卻很著急。


    整日裏提心吊膽,到底是生是死,總得有個說法吧。


    這些不得自由的諸侯王,殊不知,為了如何處置他們,朝堂上都快吵翻了。


    每次朝議,有人提議殺,有人提議圈禁,有人提議全部貶斥,貶為庶民……


    各種意見,無法達成統一。


    永泰帝沉默,不表態。


    於是乎,朝臣們吵得越發厲害。


    少府滿腹牢騷。


    這麽多諸侯王以及他們的家眷,人吃馬嚼,都要少府承擔。


    少府負擔重啊!


    少府主張,所有諸侯王全都奪爵,全都趕出京城,自己吃自己。


    全都趕出京城,萬萬不行。


    當心這些人死灰複燃,一定要圈禁在京城,嚴加看管。


    從早春,吵到春暖花開,永泰帝終於拿定了主意。


    自封的新任汝寧王,斬!


    家眷貶為庶民。


    幾個鬧得最厲害的諸侯王,斬!


    家眷貶為閑散宗室,居住京城。


    其他鬧騰得不那麽厲害的諸侯王,可以保留王爵,給天下人做個表率。


    但是,平武侯石溫一道奏本,破了朝臣們商量好的決定。


    平武侯石溫的意見,從皇帝到朝臣,不能不重視。


    平武侯石溫就一個意思,“……舉旗造反保王爵,此乃不仁之舉。所有參與這場戰亂的諸侯王,都該被奪王爵。為彰顯陛下仁慈,可從子孫中,挑選一賢良仁厚之人,繼承王爵。”


    言下之意,諸侯王奪爵,讓他們的兒子或是孫子繼承王位。


    被奪爵的諸侯王,統統圈禁起來。


    怎麽辦?


    平武侯石溫的意見得重視啊!


    他可是天下名臣,無論如何,都要給他幾分麵子。


    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就按照平武侯石溫給出的意見,所有活命的諸侯王,一律奪去王爵,圈禁。


    王位由子孫繼承。


    ……


    消息傳到東平王一家,眾人嘩然。


    王妃秦氏,當場就哭了出來。


    東平王本人也是愣住當場,不敢置信。


    “不僅奪王爵,還要圈禁?為何?這是為何?”


    一府的人,哭哭啼啼,都在發愁自己的前程。


    唯有蕭過,心中驚喜連連。


    他雖然得不到外麵的消息,卻知道是親弟弟蕭逸在發力。


    蕭逸在兌現承諾,替他奪取王位。


    蕭過壓下心頭的歡喜,同大家一起哭喪著一張臉。


    王妃秦氏哭了一場,拉著東平王的手,“王爺,難道就沒什麽辦法嗎?能不能找找關係,讓陛下收回成命?”


    東平王唉聲歎氣,“聖旨已下,你我皆是案板上的魚,任人宰割。”


    王妃秦氏嚎啕大哭,“我不要圈禁。無論如何,不能圈禁啊!”


    她和東平王夫妻一體,東平王被奪王爵,被圈禁。她肯定也跑不了。


    一想到,剩下的半輩子,都要被圈禁在高牆之內,她想死的心都有。


    東平王無可奈何,毫無辦法,瞬間老了十歲不止。


    他抱怨道:“陛下不厚道啊!本王第一個投降,為他省去多少事情,他理應優待本王。豈能將本王同其他人一視同仁。不厚道啊!”


    王妃秦氏苦累了,想到要緊的事情,“誰來繼承王位?王爺,你可得拿定主意啊!”


    分明是在提醒東平王,王位隻能給寶貝兒子蕭遜。


    東平王握著她的手,“你放心,王位隻能是遜兒的,誰都搶不走。”


    蕭遜大喜,又大哭。


    “父王,母妃,兒子什麽都不要。兒子隻要全家人平平安安……”


    王妃秦氏扶起他,“傻孩子!隻有你好了,我和你父王才能平安順遂。等風頭過去,你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父王出來頤養天年。”


    “兒子定不辜負父王母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府小啞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元寶並收藏侯府小啞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