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顯微鏡隻有一個筒,是單眼湊上去看的,現在這個顯微鏡顯然改變了。


    內侍解釋說道:「最開始的顯微鏡是單筒的,太醫署和工部這段時間走得很近,在原有的基礎上,把單筒的顯微鏡換成了這種雙筒的顯微鏡更方便讓人觀察,這裏做了不少的調試,工部至少有七八個人在研究這種顯微鏡,不停觀察記錄東西,並且還做出了改進。」


    內侍用手撥弄兩個靠近眼睛部分的鏡筒。「這裏可以調節人的視線,還有兩隻眼睛目力也是不一樣的,這樣旋住此處就可以調節了。其他和之前的區別不大。郡主您要試試嗎?」


    魏昭搖搖頭,「孫大夫用就好。」說完對著側邊的孫崢說道,「夫子,您試試看吧。」


    內侍很快就拿了幾杯水、葉片,木片等物,仔細和孫崢解釋怎麽用。


    孫崢一邊聽,一邊點頭。


    孫崢當時在收到了魏昭的信時候,頭一個反應就是不信,因為他當年在發現了蚊子在水中的幼蟲之後,也試圖想要看到了更微小的東西。後來破解了是因為鏡片的弧度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他也試圖用凸起的鏡片去觀察,結果什麽都看不到。


    現在看到了昭昭的信,怎麽會相信裏麵的內容?人的血液怎麽會看到一個個的小紅球?水中會有不同的長毛的微蟲?還有樹木的切片居然是一個個蜂窩狀的小房子?!


    但是信是魏昭寫得,她不會無的放矢。


    岑薛青看到了這封信,對他笑著說道:「你去就是了。」


    孫崢抱了抱女兒,就離開了建安府,他先行水路,之後騎馬趕赴京都。


    他開始用內侍說的辦法,一點點地去看微小的世界,甚至還捉到了蒼蠅,把蒼蠅的翅膀用鑷子取了下來,放在顯微鏡的載片上觀察。


    昭昭就在一邊坐著,隻是她心裏有些奇怪,這個時候朝會應該已經散了,為什麽太子還在宮中呢?


    趙翊林在宮中的原因很簡單,今天朝會的時候,太子得了一個差事,說是西南地區每年送來的糧卻不太夠,讓太子去看看西南之地納糧不夠的緣由。


    這個差事還有一個別稱——巡察禦史。


    太子若是能夠巡察大齊,在各地有了聲望,這對他的繼位本來就是很大的幫助,按道理這事應當是清流提出來,而汪黨反對,最最奇怪的事情就在於此了,這是汪貴妃那邊的人推動的。


    「她想要幹什麽?」沈嵐左思右想還是覺得奇怪,「這西南之地雖說窮困了一些,但是這範圍給圈得有些大。」


    整個大齊一共十三個布政使司,現在就直接可以去三個地方,西南之地也可以說是天高皇帝遠,在那邊得了官員的認可,也是太子繼位的籌碼,而沈嵐對這幾處地方的布政使也有一定的了解,性情上略有些迂腐,性格是中正的,這納糧少實在是因為這三地各有各的緣由。


    祁貴之地多山多雨,耕田範圍有限,夏日暴雨還有泥石流,往往會埋沒整個村子;雲滇之地地高,瘴氣重,而又多其他族的百姓,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與雲滇接壤的廣越之地也是如此,廣越因為有港口,是這三處最繁華的地方。


    「汪貴妃想要做什麽?」


    「兒子也不明白。」趙翊林剛剛在過來長寧宮的時候,還遇到了汪貴妃,汪貴妃還笑得真心實意,對他還說恭喜。


    如果要是汪貴妃想要在路上對趙翊林動手,那麽應該規定他帶的隨從,規定出行的時間,但是這方麵也十分寬鬆,甚至到了父皇的禦書房裏,父皇的意思是,他小舅舅若是放心不下,也可以一起去,現在也不急,甚至還可以讓兩位武將陪著他南下之行。


    趙翊林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說,但是有這個機會,他並不想錯過,這隨行的武將他當然是要的,這是他的班底,也是他安全的保障,趙翊林怎麽都不會讓自己落到三皇子那樣,險些被人逼得掉下山崖,還陰差陽錯被昭昭救了。


    沈嵐看著趙翊林,就猜測出了他的想法,心中有些舍不得兒子的離開,畢竟古語有雲:兒行千裏母擔憂,但是確實是個好機會。


    「就是……」趙翊林有些吞吞吐吐地,這讓沈嵐有些奇怪,兒子是有什麽隱秘的事情要說,結果……


    他是有心魏昭,隻是覺得對方尚小,加上三皇子也沒有定下三皇子妃,並不想此時定下,隻是又有些擔心,會不會她被其他人定下。


    因為趙翊林尚未進學就經過天花之事,他心性早熟,少有這般的模樣,這讓沈嵐覺得新鮮有趣,又不敢過於打趣他,隻是說道:「其實我早就覺得那小姑娘很合適,沒想到你也上了心,放心吧。」


    沈嵐笑眯眯地,「一直替你留心著呢。」


    趙翊林一下就被這話給驚住了,「母後?」


    沈嵐笑著說道:「你們開始寫信很久之後,我就覺得你們有些合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福娃興宅 卷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蓁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蓁蓁並收藏福娃興宅 卷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