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心知肚明,陳氏的孩子能不能活下來,又或者生下孩子後,陳氏能不能活下來,都得照柳婉婷的心意行事。


    為求自保,陳氏能不暗使手段?


    若此行成功,不但弄掉王妃肚子裏那個,又能讓柳氏蒙上罪名,懷著孩子的她還怕日後地位不往上升上一級。


    可惜啊,柳氏是何等精明的人物,能任由人朝自己頭上潑髒水?


    這下陳氏可悲慘啦,就算王爺看在她有孕分上饒過她一回,可柳氏能不惦記著今天之事,往後她還有安穩日子?


    「來人,去把陳姨娘和喜鵲給『請』出來。」


    第二十六章 合巹酒之迷


    柳氏口氣狠戾,眼中卻透出兩分喜色,想害她?葉茹觀的功夫還得再練練。


    陳氏紅著兩隻眼睛,在內室,她已經把所有的話全聽分明,她滿心懊惱,為著不願挪到景平居,她戰戰兢兢、生怕柳氏對自己下手,才會刻意跑到她麵前求饒討好。


    恰巧見柳氏的心腹丫頭忙得分不開身,才順勢讓喜鵲幫上一把,想討得柳氏歡心,哪裏知道這就出事了,難道這是柳氏使的手段、設的坑?而自己啥都不知道,就傻乎乎地跳進去?


    幾個婆子進內室,不由分說,一左一右將陳氏給架出去,眾人見陳氏雙目通紅,認定那是心虛,未審已在心底替她定下罪名。


    「陳妹妹,你有孕在身,還是坐著歇歇,可別又鬧出什麽動靜,這三番兩次請大夫的,外頭的人不知道又要傳出什麽話呢。」柳氏語氣刻薄,嘔得陳氏語頓,淚水掉得凶。


    婆子們將陳氏架到椅子上坐下,她又急又惱卻無計可施,隻能眼睜睜看喜鵲跪在地上,柳氏一個響亮巴掌砸過,喜鵲臉上瞬地腫起。


    「說!誰讓你在茶葉裏下藥的?」柳氏怒斥。


    喜鵲一驚,嚇得淚水直流,卻也曉得這攸關生死,不能不好好回答。「奴才沒有,柳奶奶,奴才冤枉啊。」


    「你這個狠心的小蹄子,連王妃都敢害了,敢擔冤枉這兩個字?」


    「柳奶奶,奴才真的冤枉,奴才接了東西,就飛快前往清風苑交給蘭芳姊姊,哪有時間動手腳,那天奴才回到景平居,柳奶奶還誇我手腳麻利,辦事勤快的呀。」她一句謊言也沒有。


    「哼哼,意思是,我賴了你這個丫頭不成?」柳氏向前兩步,陰毒眼光落在喜鵲臉上,冷厲一笑,心想,我便是要賴了你,你能怎樣?「看來,不打幾個板子,怕是敲不開你這張硬嘴,來人!」


    喜鵲心頭狠狠一顫,柳氏這是要屈打成招啊!


    她連忙磕頭:「奴婢不敢,可是、可是……」喜鵲嚇得魂飛魄散,眼見就要落實下罪名,突然她想起一件事,「稟奶奶,那日奴婢送茶葉時,思棋姊姊過來同奴婢說了幾句話,她聽說我拿的是宮裏的貢茶,好奇地打開細細看了好一會兒,奴才不知道是不是那個時候茶葉被動了手腳。」


    喜鵲話說完,所有目光齊齊往徐氏身上射去。


    思棋是徐氏身邊的大丫頭,更是她從徐家帶來的陪嫁,乍聽見喜鵲的指控,徐氏頓時臉色一白,她與思棋對望一眼,思棋鄭重地搖了下頭,主仆相處多年,這點默契還有。


    別的不知道,思棋的稟性徐氏清楚得很,多嘴些是有的,但要她下重手坑害別人,她還沒那個膽子,否則那回……若非怕她膽小壞事,用得著自己出手?


    徐氏努努嘴,思棋會意,一撲身、跪求到齊穆韌麵前,連連磕頭哭泣說:「王爺明鑒呐,奴婢冤枉,喜鵲在說謊,奴婢隻不過上前詢問一聲,知道她要往清風苑辦事去,哪裏敢壞王妃的事,就趕緊退下,別說打開茶包,我連問都沒敢多問一聲,直到剛剛奴婢才曉得,喜鵲送的是貢茶啊。」


    思棋悔得腸子都青了,她怎麽想都沒想到事情竟會牽扯到自己頭上,她不過是小心眼,以為陳姨娘有孕,王爺賜下好東西給陳姨娘,想借機會上前探問,好回去同主子說嘴。


    哪曉得物件是送往清風苑的,喜鵲不過是跑腿,她再傻也曉得幾個侍妾之間鬥鬥鬧鬧、爭爭擾擾就罷了,哪能平白無故犯到王妃頭上?王妃,那可是名副其實的主子呐。


    柳氏見思棋這番作派,氣得滿腦子火,分明審理案子的是自己,她居然求到王爺跟前?這不是擺明了跟王爺說她處事不公、妒忌徐氏受寵,定會落井下石坑害於她?


    「人人都冤枉,那茶葉裏的紅花還是自己長腳跑進去不成?」柳氏利眼狠狠地向思棋瞪去,嚇得她頭不敢抬,匍匐到王爺腳邊。


    柳氏冷笑地望向徐氏,她當真以為自己拿她沒轍?


    徐氏是四個侍妾當中最難拿捏的一個,仗著娘家有官職,又與皇貴妃是表姊妹關係,從沒把自己擺在心上,這下可真是好呐,她怎麽都沒想到事情會牽扯到徐氏頭上。


    陳氏有孕,就算把髒事往她頭上賴,處置上多少有些困難,重了,說她不顧主爺子嗣,輕了,說她沒把王妃擺在心上,左右橫豎不是人,現在壞事轉到徐氏頭上,她倒是可以大大方方動手腳,出出多年怨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見觀發財 卷二:王爺你犯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尋並收藏見觀發財 卷二:王爺你犯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