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反派天天想和離 卷一 作者:桃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到宮門口,陳望書忍不住回頭望了望,並沒有什麽一望無際的巍峨,也看不到什麽紫氣東升的帝王景象,也不過是尋常的牆瓦罷了。
甚至因為春季多雨,有不少牆根出,都生了青苔,看上去頗為斑駁,不過爾爾。
待上了馬車,陳望書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
老夫人像在宮中一般,安撫的拍了拍她的手背,「好了,你想的事成了,若是想哭,便哭出來罷。我看你在官家麵前,委屈得像是隻貓兒似的。」
陳望書搖了搖頭,咧開嘴一笑,「祖母,我哪裏想哭,我此刻隻想仰天長笑,又怕驚著祖母您了。」
老夫人無奈的摸了摸她的腦袋,「想笑便笑罷。不過也才十五六歲的年紀,偏生你就像個大人一般懂事了。我陳家的閨女,個個都是寶,有幾人同你一般,受了這等委屈。」
她說著,話音一轉,「你可有什麽要問的?」
陳望書正了正色,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我原先想的,隻要讓太史局說我同七皇子八字不合,官家有了台階下,這事兒便了了。可沒有想到,官家他嫌棄這梯子是破木頭做的,非要用玉石作梯。」
老夫人聽著,笑了出聲,用手撚了一旁女婢遞過來的點心,又拿了一塊遞給了陳望書,「你這個促狹鬼,哪裏有這般妄議尊長的。早聽你肚子咕咕叫了,先用點心墊墊罷。」
陳望書毫不客氣的接過來就吃,她叫那山楂糕吃得鬧心得很。
「祖母為何要說起太後之事?」
老夫人也不意外,「你年紀小,又常在閨中,不知道一些陳年舊事。我大陳兒女何止千千萬,想要尋一個八字旺太後的,又有何難,以至於這麽久都沒有找到?」
「其實啊,尋八字旺的是假,替太後再尋一個女兒方才是真。」
陳望書驚訝地張圓了嘴。
老夫人也不賣關子,接著說道:「若沒有這個,按照你說的那般,也能退親。但我清白無辜的孫女兒,沒有任何過錯,憑什麽要擔上一個被退婚的名頭?」
「你想的也沒有錯,官家因為愧疚,可能會給我們陳家補償,將你父親從禮部挪出來,給個實差。可是望書……」
老夫人說著,神情嚴肅起來,「你要牢記了,空虛的允諾沒有任何作用,拿到手的實惠方才是真的。知曉你有退婚的念頭,祖母便想到了這一步。」
「太後共生了一子一女,兒子便是當今聖上,隔了多年之後,又得一老來女,是那寶珠公主,可還未長成,便早夭了。太後年紀越大,便越發的惦記公主,這些年來,鬱鬱寡歡。」
「官家孝順,有意替太後尋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貴女,一來承歡太後膝下,二來宮中有大師算過了,若是這替身人替寶珠公主抄寫經書,能助她早登極樂,投個金胎。」
陳望書不解前情,方才不明,聽到這裏,那是豁然開朗。
她伸出手來,指了指自己個,「祖母的意思是,我同那寶珠公主,乃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可之前不說,豈不是有欺君之嫌?」
老太太搖了搖頭,「城中勳貴成群,家家皆有十女八女,未必隻有你一人符合。」
她說著,冷笑著勾了勾嘴角,「太後的女兒,即便不是親生的,隻要認下了,那便是皇妹,其中幹係,又豈是一時半會兒掰扯得清的。那名碟早在官家桌案上放著了,遲遲不絕的乃是他,我們何來欺君?」
陳望書恍然大悟,拍起掌來,對老太太的敬佩之情,宛若濤濤江水。
「這會兒功夫,不管如何做,官家都難免顯得對功臣後代涼薄。可若是出於對太後的孝道,讓我做了這個旺八字,那所有的一切便顯得順理成章了。這哪裏是玉台階?這簡直是大師開過光的正義淩然大道啊!」
她說著,伸出了大拇指,「祖母一舉多得。一來替我體麵的退了親事;二來我得了太後做靠山;三來我八字旺太後,七皇子卻同我刑克……可見是個沒天命的……祖母連那渣男辱我之仇,都一道兒報了。」
陳望書心中感歎,她當真是對書中人太過刻板成見,輕視他們了。
老太太聽了這話,十分受用,明明樂開了花,嘴上卻說,「你小小年紀,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不錯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陳望書認真的點了點頭,突然隻見一拍腦門。
「祖母,那太後的女兒,乃是官家的妹妹,官家的妹妹,七皇子得管他叫做什麽?」
她說著,躍躍欲試起來,自己答道,「姑姑!」
既然叫爸爸還早了去了,那先聽那薑鄴辰喚上一句姑母,收收利息,也是極好的!
她簡直迫不及待的,想要等到那日,看薑鄴辰複雜至極的表情了!
陳望書這一等,便又是三日。
宮中傳來消息,直說太後夢魘了,便一病不起,請了太醫。官家以孝聞名,當時就急紅了眼,衣不解帶的伺候著,可半點起色也無。
太醫說此乃心病,太後對寶珠公主思念成疾。翌日一早早朝,大孝子官家便像閻王催命似的,朕要尋的那個命旺得很,要替太後抄經祈福之人呢?
那太史局的胖官員,戰戰兢兢哆哆嗦嗦的,怕不是抖掉了一斤肥肉,方才吞吞吐吐的說了個明白。
甚至因為春季多雨,有不少牆根出,都生了青苔,看上去頗為斑駁,不過爾爾。
待上了馬車,陳望書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
老夫人像在宮中一般,安撫的拍了拍她的手背,「好了,你想的事成了,若是想哭,便哭出來罷。我看你在官家麵前,委屈得像是隻貓兒似的。」
陳望書搖了搖頭,咧開嘴一笑,「祖母,我哪裏想哭,我此刻隻想仰天長笑,又怕驚著祖母您了。」
老夫人無奈的摸了摸她的腦袋,「想笑便笑罷。不過也才十五六歲的年紀,偏生你就像個大人一般懂事了。我陳家的閨女,個個都是寶,有幾人同你一般,受了這等委屈。」
她說著,話音一轉,「你可有什麽要問的?」
陳望書正了正色,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我原先想的,隻要讓太史局說我同七皇子八字不合,官家有了台階下,這事兒便了了。可沒有想到,官家他嫌棄這梯子是破木頭做的,非要用玉石作梯。」
老夫人聽著,笑了出聲,用手撚了一旁女婢遞過來的點心,又拿了一塊遞給了陳望書,「你這個促狹鬼,哪裏有這般妄議尊長的。早聽你肚子咕咕叫了,先用點心墊墊罷。」
陳望書毫不客氣的接過來就吃,她叫那山楂糕吃得鬧心得很。
「祖母為何要說起太後之事?」
老夫人也不意外,「你年紀小,又常在閨中,不知道一些陳年舊事。我大陳兒女何止千千萬,想要尋一個八字旺太後的,又有何難,以至於這麽久都沒有找到?」
「其實啊,尋八字旺的是假,替太後再尋一個女兒方才是真。」
陳望書驚訝地張圓了嘴。
老夫人也不賣關子,接著說道:「若沒有這個,按照你說的那般,也能退親。但我清白無辜的孫女兒,沒有任何過錯,憑什麽要擔上一個被退婚的名頭?」
「你想的也沒有錯,官家因為愧疚,可能會給我們陳家補償,將你父親從禮部挪出來,給個實差。可是望書……」
老夫人說著,神情嚴肅起來,「你要牢記了,空虛的允諾沒有任何作用,拿到手的實惠方才是真的。知曉你有退婚的念頭,祖母便想到了這一步。」
「太後共生了一子一女,兒子便是當今聖上,隔了多年之後,又得一老來女,是那寶珠公主,可還未長成,便早夭了。太後年紀越大,便越發的惦記公主,這些年來,鬱鬱寡歡。」
「官家孝順,有意替太後尋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貴女,一來承歡太後膝下,二來宮中有大師算過了,若是這替身人替寶珠公主抄寫經書,能助她早登極樂,投個金胎。」
陳望書不解前情,方才不明,聽到這裏,那是豁然開朗。
她伸出手來,指了指自己個,「祖母的意思是,我同那寶珠公主,乃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可之前不說,豈不是有欺君之嫌?」
老太太搖了搖頭,「城中勳貴成群,家家皆有十女八女,未必隻有你一人符合。」
她說著,冷笑著勾了勾嘴角,「太後的女兒,即便不是親生的,隻要認下了,那便是皇妹,其中幹係,又豈是一時半會兒掰扯得清的。那名碟早在官家桌案上放著了,遲遲不絕的乃是他,我們何來欺君?」
陳望書恍然大悟,拍起掌來,對老太太的敬佩之情,宛若濤濤江水。
「這會兒功夫,不管如何做,官家都難免顯得對功臣後代涼薄。可若是出於對太後的孝道,讓我做了這個旺八字,那所有的一切便顯得順理成章了。這哪裏是玉台階?這簡直是大師開過光的正義淩然大道啊!」
她說著,伸出了大拇指,「祖母一舉多得。一來替我體麵的退了親事;二來我得了太後做靠山;三來我八字旺太後,七皇子卻同我刑克……可見是個沒天命的……祖母連那渣男辱我之仇,都一道兒報了。」
陳望書心中感歎,她當真是對書中人太過刻板成見,輕視他們了。
老太太聽了這話,十分受用,明明樂開了花,嘴上卻說,「你小小年紀,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不錯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陳望書認真的點了點頭,突然隻見一拍腦門。
「祖母,那太後的女兒,乃是官家的妹妹,官家的妹妹,七皇子得管他叫做什麽?」
她說著,躍躍欲試起來,自己答道,「姑姑!」
既然叫爸爸還早了去了,那先聽那薑鄴辰喚上一句姑母,收收利息,也是極好的!
她簡直迫不及待的,想要等到那日,看薑鄴辰複雜至極的表情了!
陳望書這一等,便又是三日。
宮中傳來消息,直說太後夢魘了,便一病不起,請了太醫。官家以孝聞名,當時就急紅了眼,衣不解帶的伺候著,可半點起色也無。
太醫說此乃心病,太後對寶珠公主思念成疾。翌日一早早朝,大孝子官家便像閻王催命似的,朕要尋的那個命旺得很,要替太後抄經祈福之人呢?
那太史局的胖官員,戰戰兢兢哆哆嗦嗦的,怕不是抖掉了一斤肥肉,方才吞吞吐吐的說了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