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反派天天想和離 卷四 作者:桃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望書嘖嘖了兩聲,「阮桂一死,阮家的產業,不就全到了張舉人手中?」
「話是這樣沒有錯。我們也是頭一個懷疑是張舉人殺了阮桂,謀其家產。但阮桂已經死去多年,民不舉官不究,當年阮桂死的時候,正正經經的下了葬。」
「如今那屋子都叫人推倒了,很多事情,都查證不了了。但是你想象中的謀家產,並沒有得逞。」
這事兒說起來倒也是簡單。
張舉人當了阮家的贅婿,數年來也沒有考中進士。阮桂生產之時,一屍兩命。
將阮桂風光大葬,張舉人哭天喊地的流了不少貓尿,當地人誰不誇上一句夫妻情深,對著阮桂的母親陶氏,更是恭敬有加,口口聲聲喊著母親。
可好景不長,邊關有人回來,漏了風聲,說阮桂的父親阮參軍在戰場一命嗚呼了。
張舉人一瞧,好家夥,難怪他給去了信,說阮家絕了後,半點消息也無,原來是老嶽丈上了西天。阮參軍死了,那阮家就是絕戶,一個陶氏算得了什麽。
那鳳凰男嘴臉一變,堂而皇之的霸占了阮家的產業,又娶了新妻,納了嬌妾,仗著舉人的名頭,也撈了個員外的稱呼,將可憐的陶氏,拘在小院子裏,缺衣少食,竟像是進了冷宮一般。
事到這裏,簡直就是富家女嫁窮小子的基本結局。
可不想那阮參軍,是個硬骨頭,硬是從死人堆裏爬了回來,他一腳踹開了家門,將那張舉人一家子掃地出門,雖然產業被霍霍了不少,但至少還是拿回來了。
隻可惜他那發妻陶氏,因為痛失了女兒,又被女婿苛待,自認為是自己個當初瞎了眼,方才尋了這麽個狗東西,愧疚不已,不久便藥石無醫,撒手人寰了。
阮參軍軍務在身,自是不能在臨安久留。
這天地之大,竟是隻剩得他一人,於是便將宅院鎖了,匆匆的去了邊關,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過。此番東陽王府要買那宅院,阮參軍自覺那是傷心之地,也就應了。
「像張舉人這樣的渣滓,多了去了。那麽阮桂的死,到底同張舉人有沒有幹係?她是當年死了之後,便被人封在了牆中。還是最近,才被人從墓地裏刨出來,藏在了牆中?」
「你也說了,阮參軍家中死絕了,那院落一直空著,有人偷溜進去,做出這等事來,是完全可行的。」
「反倒是張舉人,若是他毒死了阮桂,應該恨不得她從此長眠地下,再也不見天日才對,何必大費周章,還把她的屍體弄在家中擺著,不嫌滲得慌麽?」
喬關白聽了陳望書的話,並不覺得意外,隻是在一盤子蘭花根裏,尋了一根長得像大拇指的,對著陳望書豎了起來。
「這麽些年不見,望書你還是一針見血。來嚐嚐這個,看著驚悚,吃起來嘎嘣嘎嘣的,跟吃真的手指頭,差不多的!」
陳望書翻了個白眼兒,接過那蘭花根,咬了一口,「所以,你掌握了什麽?別賣關子了。」
喬關白是個爽快人,雖然同陳望書多年未見,有許多話要說,但也知曉,她如今嫁入了扈國公府,那顏玦雖然看著人模狗樣的,誰知道又是不是人麵獸心呢!
「你猜得沒有錯,屍體的的確確是在東陽王府推倒屋牆的前一段時日,方才被人從棺材中刨出來,塞進牆裏頭去的。」
「我一到現場之後,就立馬叫仵作驗看了骸骨。那牆縫之中,並未有屍油的痕跡,幹幹淨淨的。骸骨有不少折損的痕跡,應該是後來在搬運的過程中,不小心弄斷的。」
「而且牆麵也有新砌得痕跡,打開棺材一看,裏頭殘留了一根小手指骨。這一切都證實了你我的猜想。」
陳望書點了點頭,「所以,是有人知曉東陽王府要建馬場,必須推平那片所有的房屋,故意將阮桂母子的骸骨放了進去,為的就是讓這個屍體暴露出來。」
「阮桂的死,有沒有問題?」
喬關白給陳望書豎起了第二根大拇指,這回不是蘭花根,而是他自己個的拇指。
「聰明。阮桂的死,的確是有問題的。這個案子,古怪就古怪在這裏,阮桂臨盆,若是張舉人要謀害她,隻需要用內宅的血崩之藥,難產之藥,對付她便行了。」
「可是阮桂她,並非如此。她是被人割喉而死的。」
陳望書一愣,「割喉?」
喬關白點了點頭,「其實當年阮參軍回來臨安城的時候,私底下找了個仵作,驗看過屍體。畢竟她突然死了,張舉人怎麽想,都十分有嫌疑。
但是不知道是那仵作本事不濟,還是收了黑心的錢,竟是半點也沒有查出來。」
陳望書眯了眯眼睛,「割喉可不是一般的殺人方法,通常隻有會武功的人,亦或者是殺手喜歡用這種殺人手法。」
尋常老百姓,短位低的,那都是枕頭捂死,殺豬刀捅死,亦或者繩子勒死,推到河裏淹死,短位高點的,那就是大郎,喝藥了……
割人喉可不是殺雞,那感覺,一般人不會想嚐試的。
「沒錯。是以我推斷,凶手並非是張舉人。他是個讀書人,雖然出身貧寒,但家中用盡心血供養他讀書,別說拿刀了,就是鋤頭他都沒有扛過。」
「話是這樣沒有錯。我們也是頭一個懷疑是張舉人殺了阮桂,謀其家產。但阮桂已經死去多年,民不舉官不究,當年阮桂死的時候,正正經經的下了葬。」
「如今那屋子都叫人推倒了,很多事情,都查證不了了。但是你想象中的謀家產,並沒有得逞。」
這事兒說起來倒也是簡單。
張舉人當了阮家的贅婿,數年來也沒有考中進士。阮桂生產之時,一屍兩命。
將阮桂風光大葬,張舉人哭天喊地的流了不少貓尿,當地人誰不誇上一句夫妻情深,對著阮桂的母親陶氏,更是恭敬有加,口口聲聲喊著母親。
可好景不長,邊關有人回來,漏了風聲,說阮桂的父親阮參軍在戰場一命嗚呼了。
張舉人一瞧,好家夥,難怪他給去了信,說阮家絕了後,半點消息也無,原來是老嶽丈上了西天。阮參軍死了,那阮家就是絕戶,一個陶氏算得了什麽。
那鳳凰男嘴臉一變,堂而皇之的霸占了阮家的產業,又娶了新妻,納了嬌妾,仗著舉人的名頭,也撈了個員外的稱呼,將可憐的陶氏,拘在小院子裏,缺衣少食,竟像是進了冷宮一般。
事到這裏,簡直就是富家女嫁窮小子的基本結局。
可不想那阮參軍,是個硬骨頭,硬是從死人堆裏爬了回來,他一腳踹開了家門,將那張舉人一家子掃地出門,雖然產業被霍霍了不少,但至少還是拿回來了。
隻可惜他那發妻陶氏,因為痛失了女兒,又被女婿苛待,自認為是自己個當初瞎了眼,方才尋了這麽個狗東西,愧疚不已,不久便藥石無醫,撒手人寰了。
阮參軍軍務在身,自是不能在臨安久留。
這天地之大,竟是隻剩得他一人,於是便將宅院鎖了,匆匆的去了邊關,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過。此番東陽王府要買那宅院,阮參軍自覺那是傷心之地,也就應了。
「像張舉人這樣的渣滓,多了去了。那麽阮桂的死,到底同張舉人有沒有幹係?她是當年死了之後,便被人封在了牆中。還是最近,才被人從墓地裏刨出來,藏在了牆中?」
「你也說了,阮參軍家中死絕了,那院落一直空著,有人偷溜進去,做出這等事來,是完全可行的。」
「反倒是張舉人,若是他毒死了阮桂,應該恨不得她從此長眠地下,再也不見天日才對,何必大費周章,還把她的屍體弄在家中擺著,不嫌滲得慌麽?」
喬關白聽了陳望書的話,並不覺得意外,隻是在一盤子蘭花根裏,尋了一根長得像大拇指的,對著陳望書豎了起來。
「這麽些年不見,望書你還是一針見血。來嚐嚐這個,看著驚悚,吃起來嘎嘣嘎嘣的,跟吃真的手指頭,差不多的!」
陳望書翻了個白眼兒,接過那蘭花根,咬了一口,「所以,你掌握了什麽?別賣關子了。」
喬關白是個爽快人,雖然同陳望書多年未見,有許多話要說,但也知曉,她如今嫁入了扈國公府,那顏玦雖然看著人模狗樣的,誰知道又是不是人麵獸心呢!
「你猜得沒有錯,屍體的的確確是在東陽王府推倒屋牆的前一段時日,方才被人從棺材中刨出來,塞進牆裏頭去的。」
「我一到現場之後,就立馬叫仵作驗看了骸骨。那牆縫之中,並未有屍油的痕跡,幹幹淨淨的。骸骨有不少折損的痕跡,應該是後來在搬運的過程中,不小心弄斷的。」
「而且牆麵也有新砌得痕跡,打開棺材一看,裏頭殘留了一根小手指骨。這一切都證實了你我的猜想。」
陳望書點了點頭,「所以,是有人知曉東陽王府要建馬場,必須推平那片所有的房屋,故意將阮桂母子的骸骨放了進去,為的就是讓這個屍體暴露出來。」
「阮桂的死,有沒有問題?」
喬關白給陳望書豎起了第二根大拇指,這回不是蘭花根,而是他自己個的拇指。
「聰明。阮桂的死,的確是有問題的。這個案子,古怪就古怪在這裏,阮桂臨盆,若是張舉人要謀害她,隻需要用內宅的血崩之藥,難產之藥,對付她便行了。」
「可是阮桂她,並非如此。她是被人割喉而死的。」
陳望書一愣,「割喉?」
喬關白點了點頭,「其實當年阮參軍回來臨安城的時候,私底下找了個仵作,驗看過屍體。畢竟她突然死了,張舉人怎麽想,都十分有嫌疑。
但是不知道是那仵作本事不濟,還是收了黑心的錢,竟是半點也沒有查出來。」
陳望書眯了眯眼睛,「割喉可不是一般的殺人方法,通常隻有會武功的人,亦或者是殺手喜歡用這種殺人手法。」
尋常老百姓,短位低的,那都是枕頭捂死,殺豬刀捅死,亦或者繩子勒死,推到河裏淹死,短位高點的,那就是大郎,喝藥了……
割人喉可不是殺雞,那感覺,一般人不會想嚐試的。
「沒錯。是以我推斷,凶手並非是張舉人。他是個讀書人,雖然出身貧寒,但家中用盡心血供養他讀書,別說拿刀了,就是鋤頭他都沒有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