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反派天天想和離 卷四 作者:桃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安往北去,應該是要去參軍。他功夫還算不錯,不過內力氣息略有不穩,應當是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製作機關上,因此並沒有發現梁上的我。娘子沒有武功,是如何發現我的呢?」
陳望書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你調的香,雖然淡,但我識得出來。」
顏玦抬起袖子,卻並未感覺出任何特別之處來,「卿卿的鼻子,簡直比狗還靈。」
陳望書翻了個白眼兒,抬起了桌麵上的酒杯,「下回下了田地,把鞋底的泥,刮幹淨些。」
她說著,不想同顏玦糾纏,低聲道,「四殿下是不是打算去邊關了?還是成親之後,立馬同沈安一道兒北上?」
顏玦驚訝的睜大了雙眼,「你怎麽知曉的,昨兒個夜裏,秦小娘子接了你去,他便來我這兒了,方才說起這事。」
陳望書心中罵了四皇子一萬句,「果然如此!我就說了,沈家機關術在手,若是樂意,在軍中早就大展宏圖了。可他們偏偏早不出山,晚不出山,等到秦早兒嫁給了四皇子之後,沈安方才巴巴的現身,要往北去。」
「大殿下氣勢如虹,我早就猜到,有人推波助瀾。四殿下在漕務政事之上,半點不出彩,在臨安城多久了,寸功未建。可見這裏並非是他的發跡之處。」
「他若想要一展宏圖,必須離開臨安,上戰場去。」
陳望書說著,心中惱火起來,「明日大婚,四殿下要去邊關,可曾想過早兒怎麽辦?」
顏玦輕歎了口氣,「他心裏也是不好過的,之前遲遲下不了決定,可……」
顏玦豎起了耳朵,聽著周遭的響動。
在這臨安城中,比他功夫還高的人,幾乎沒有,隻要有人偷聽,他定是知曉得一清二楚的。是以,有他在的地方,就是安全的。
即便如此,他還是壓低了聲音,湊到了陳望書耳邊,「邊關來了急報,開春了化了凍,齊人又有異動。」
「最佳的時機到了,直到昨日,他方才下了決定。四殿下雖然魯直,但心中跟明鏡似的,多說無益。」
陳望書心中也跟明鏡似的,她站在早兒的立場上,方覺得不妥當。
但四皇子要成就大業,要離開臨安城,去建功立業,那是必須的事情。他政務不出色,出身也不顯貴,唯獨隻有以軍功破局一條出路。
「大皇子猶如烈火噴油,有不少人,都投到了他的門下,眼見著官家就要擇日封他為太子了。我之前就在想,這事情太過順利,定是有人做了推手。」
「早兒說得沒有錯,在她父親眼中,從未有過她這個女兒。」
四皇子身邊最大的幕僚,無非就是秦將軍。
「官家先前忌憚四哥,方才將他從邊關喚了回來。如今大殿下一家獨大,帝王平衡之術,他定是要扶起另外一個兒子來,略做製衡。」
「老二廢物,老六拉垮,老七關了禁閉,老八年輕有疾……」顏玦掰著手指頭一數。
好家夥,陳望書之前半點都沒有說錯,這大陳朝當真是氣數已盡,八個葫蘆娃,都是些什麽歪瓜裂棗啊!
「數了一圈下來,能扶得起的,也就隻有四皇子了。且大皇子擅文,不通武;而四皇子擅武,不通文治。兩者若是能夠相互扶持……」
「這般權衡,若是邊關急需,官家極有可能像幾年前一般,再送四殿下上戰場。那麽就算是大皇子封了太子,也還是有一爭之力。」
「官家多疑,照我看,這封太子的事情,就算是到了嘴邊,也不會那麽快就決定的。」
顏玦說得頗為透徹,人就是矛盾的,權衡這個,顧忌那個的,做皇帝的,尤為如此。
「是以,這邊關,他不去不行。秦早兒也可以跟著去不是麽?」
陳望書搖了搖頭,「你有所不知。」
顏玦就是吃了沒有記憶的虧,有許多事情,都一知半解的。
「官家為了防止武將謀逆,早就定了下規矩。將軍在外頭打仗,妻小卻是要押在臨安做人質的。夫妻一道兒上戰場的事情,幾乎是不太可能了。」
「四皇子手頭上能用的人極少,早兒定是要留在臨安,替他籠絡人心的。」
顏玦皺了皺眉頭,「盡然有這種事?那日後四哥做了皇帝,封我做大將軍,我亦不能帶卿卿去邊關?」
陳望書一愣,「怎麽突然說這個?那自是不能。」
她說著,拍了拍顏玦的肩膀,「這你就不用擔心我了,我吃香的喝辣的,還能回娘家打幾圈牌兒。再不濟了,今兒個把東家攪合得要死要活……」
「明日讓西家打得雞飛狗跳的,豈不是美滋滋。等我把臨安城攪合得沒有啥意思了,你也收複東京城了,那我又能重頭再來一次,想想也是極度美好的。」
「我惱四皇子,也不是說他不該去建功立業,就應該拘在後院裏,同早兒卿卿我我的。那我同意,早兒也看不上這種沒誌氣的男兒啊!」
「我惱的是,秦將軍同四皇子商量好了,就連沈安都知曉他們要去邊關了。可早兒一無所知,父親夫君兄長,沒有一個人問過她一句,簡直過分至極。」
陳望書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你調的香,雖然淡,但我識得出來。」
顏玦抬起袖子,卻並未感覺出任何特別之處來,「卿卿的鼻子,簡直比狗還靈。」
陳望書翻了個白眼兒,抬起了桌麵上的酒杯,「下回下了田地,把鞋底的泥,刮幹淨些。」
她說著,不想同顏玦糾纏,低聲道,「四殿下是不是打算去邊關了?還是成親之後,立馬同沈安一道兒北上?」
顏玦驚訝的睜大了雙眼,「你怎麽知曉的,昨兒個夜裏,秦小娘子接了你去,他便來我這兒了,方才說起這事。」
陳望書心中罵了四皇子一萬句,「果然如此!我就說了,沈家機關術在手,若是樂意,在軍中早就大展宏圖了。可他們偏偏早不出山,晚不出山,等到秦早兒嫁給了四皇子之後,沈安方才巴巴的現身,要往北去。」
「大殿下氣勢如虹,我早就猜到,有人推波助瀾。四殿下在漕務政事之上,半點不出彩,在臨安城多久了,寸功未建。可見這裏並非是他的發跡之處。」
「他若想要一展宏圖,必須離開臨安,上戰場去。」
陳望書說著,心中惱火起來,「明日大婚,四殿下要去邊關,可曾想過早兒怎麽辦?」
顏玦輕歎了口氣,「他心裏也是不好過的,之前遲遲下不了決定,可……」
顏玦豎起了耳朵,聽著周遭的響動。
在這臨安城中,比他功夫還高的人,幾乎沒有,隻要有人偷聽,他定是知曉得一清二楚的。是以,有他在的地方,就是安全的。
即便如此,他還是壓低了聲音,湊到了陳望書耳邊,「邊關來了急報,開春了化了凍,齊人又有異動。」
「最佳的時機到了,直到昨日,他方才下了決定。四殿下雖然魯直,但心中跟明鏡似的,多說無益。」
陳望書心中也跟明鏡似的,她站在早兒的立場上,方覺得不妥當。
但四皇子要成就大業,要離開臨安城,去建功立業,那是必須的事情。他政務不出色,出身也不顯貴,唯獨隻有以軍功破局一條出路。
「大皇子猶如烈火噴油,有不少人,都投到了他的門下,眼見著官家就要擇日封他為太子了。我之前就在想,這事情太過順利,定是有人做了推手。」
「早兒說得沒有錯,在她父親眼中,從未有過她這個女兒。」
四皇子身邊最大的幕僚,無非就是秦將軍。
「官家先前忌憚四哥,方才將他從邊關喚了回來。如今大殿下一家獨大,帝王平衡之術,他定是要扶起另外一個兒子來,略做製衡。」
「老二廢物,老六拉垮,老七關了禁閉,老八年輕有疾……」顏玦掰著手指頭一數。
好家夥,陳望書之前半點都沒有說錯,這大陳朝當真是氣數已盡,八個葫蘆娃,都是些什麽歪瓜裂棗啊!
「數了一圈下來,能扶得起的,也就隻有四皇子了。且大皇子擅文,不通武;而四皇子擅武,不通文治。兩者若是能夠相互扶持……」
「這般權衡,若是邊關急需,官家極有可能像幾年前一般,再送四殿下上戰場。那麽就算是大皇子封了太子,也還是有一爭之力。」
「官家多疑,照我看,這封太子的事情,就算是到了嘴邊,也不會那麽快就決定的。」
顏玦說得頗為透徹,人就是矛盾的,權衡這個,顧忌那個的,做皇帝的,尤為如此。
「是以,這邊關,他不去不行。秦早兒也可以跟著去不是麽?」
陳望書搖了搖頭,「你有所不知。」
顏玦就是吃了沒有記憶的虧,有許多事情,都一知半解的。
「官家為了防止武將謀逆,早就定了下規矩。將軍在外頭打仗,妻小卻是要押在臨安做人質的。夫妻一道兒上戰場的事情,幾乎是不太可能了。」
「四皇子手頭上能用的人極少,早兒定是要留在臨安,替他籠絡人心的。」
顏玦皺了皺眉頭,「盡然有這種事?那日後四哥做了皇帝,封我做大將軍,我亦不能帶卿卿去邊關?」
陳望書一愣,「怎麽突然說這個?那自是不能。」
她說著,拍了拍顏玦的肩膀,「這你就不用擔心我了,我吃香的喝辣的,還能回娘家打幾圈牌兒。再不濟了,今兒個把東家攪合得要死要活……」
「明日讓西家打得雞飛狗跳的,豈不是美滋滋。等我把臨安城攪合得沒有啥意思了,你也收複東京城了,那我又能重頭再來一次,想想也是極度美好的。」
「我惱四皇子,也不是說他不該去建功立業,就應該拘在後院裏,同早兒卿卿我我的。那我同意,早兒也看不上這種沒誌氣的男兒啊!」
「我惱的是,秦將軍同四皇子商量好了,就連沈安都知曉他們要去邊關了。可早兒一無所知,父親夫君兄長,沒有一個人問過她一句,簡直過分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