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二渾身疼的動不了,他也不敢跟叢業說話。
重擊再次襲來。
梁二眼前發黑。
“梁二,要不你跟桑啟媳婦賠個不是吧,桑啟媳婦心好,她要是不怪你了,你就不疼了。”一個受過叢業幫助的婦人催促。
梁二疼著卷著身子,他無法生出旁的心思,隻能按著婦人的說法,朝著叢業離開的方向不停說:“桑啟媳婦,我錯了,我不該說你,你放過我吧,求你,我不想死。”
那重擊並未消失,卻比先前要輕許多。
梁二一看有戲,顧不得全身疼痛,麻溜跪趴在地上,不停地磕頭,血糊住了眼他都不敢擦,知道再撐不住,歪倒在地,那懾人的陰寒觸感才消失。
沒錯,每每自己被打時,梁二不光覺得疼,還有種撞入了骨髓的冷,那冷讓他整個人像是要被拖入了黃泉。
等了片刻,那股冷意沒再回來。
梁二不敢抹去額頭的血,他哭道:“我不說了,再不說你了。”
原本也對叢業不喜的村民駭然,他們有的在村裏說過,有的背著人在自家編排過叢業,這些人生怕遭梁二這般對待,都神情不安,掉頭回家。
在無人之處跪下,不停跟叢業賠不是。
自此,再無人敢提要找村長燒死村長的話,也沒人敢說叢業是邪崇。
這裏的百姓思想未開化,淳樸卻也野蠻,不說旁處,就是這村裏,宗族權利有時甚至大過皇權,響水村雖無大姓,卻也有勢力一方。
村長就是權威,也是領頭人。
前些年有一婦人帶著兩個孩子沿路乞討,來到響水村後被村裏一個二流子看重,他跟那婦人說,若是嫁給他,他會待兩個孩子如親子。
那二流子已經年過三十還未娶妻,因他自小就到處惹是生非,人人避之不及。
這麽個不著調的兒子,卻有個老實勤奮的爹,不熟識父子二人的都說這子不肖父,是良田裏種出的歪瓜,知道內情的村民卻說,這二流子就是壞種,江老漢對他已經夠好的,他還是整日做惹人眼的事,他親爹也定是個壞種。
這二流子是江老頭撿來的,辛苦養到大,不孝順江老頭也就罷了,還日日拖累江老頭。
附近村裏的姑娘都看不上他,二流子想了十多年媳婦,總算讓他碰上個長得還不錯,又不知他底細的。
就是那兩個小崽子礙事,二流子嘴上說的好聽,心裏卻想等他娶了這婦人,再想法子將那兩個小崽子扔了。
婦人家鄉在南方,原本家裏有幾畝地,丈夫對她也好,隻是那年地裏遭了蝗蟲,顆粒無收,因交不起稅糧,她男人被抓去坐了牢,沒幾日她就得到消息,她男人死了。
男人死後,族裏收回了地,婦人帶著兩個孩子根本無法跟族老抗衡,族老說她是災星,將她跟孩子趕出村子了。
她心裏隻有自己男人,可光靠乞討她養不活兩個孩子,婦人隻想了一夜,就同意二流子的提議。
二流子娶了媳婦,卻並未改好,整日到處晃蕩,對婦人母子三也不好,若不是江老漢攔著,這二流子早對婦人母子三人動手了。
他也試圖將兩個孩子扔了,隻是二流子沒想到婦人軟弱,兩個孩子卻鬼精的,從不單獨跟二流子一道出門。
江老漢心疼兒媳還有兩個孫子,每每都趁著二流子不在家,給母子三人送些吃的。
後來二流子想將兩個孩子趕走,說家裏屋子不夠,也是江老漢將兩個孩子帶回自己屋,跟他一起住。
事情轉機發生在一年冬日,二流子去鎮上,偷了人家的酒,被人打死。
村裏人都替江老漢慶幸,這兒子養了不如不養,如今二流子去了,江老漢還輕鬆些,能自己給自己存些銀子養老。
那婦人母子三的去留就成了問題。
村裏人多是勸江老漢將母子三人趕走,畢竟二流子又不是他親兒子,婦人也就不是他親兒媳,兩個孩子更是跟他一點關係都沒。
江老漢卻搖頭,讓母子三人繼續住著,不光如此,江老漢對兩個孩子也好,時不時還去鎮上給兩個孩子買些吃的穿的。
將心比心,婦人對江老漢也孝順,跟他一起下地,還替他縫縫補補。
畢竟是無關係的二人,時日久了,村裏就傳出閑話,說江老漢跟兒媳婦扒灰,還有說婦人肚子比以前大了,是不是有了江老漢的孩子?
流言越傳越盛,江老漢總赤著臉跟人解釋。
隻是江老漢一人堵不住村裏大部分人的嘴,久而久之,江老漢也就不說了。
村裏人就更覺得江老漢是默認。
況且,自打有人說婦人有孕後,她就再不出現在人前。
直到有一日,有人摸黑看到婦人出現在張老漢的院子裏,雖然有冬衣遮擋,可婦人鼓起的肚子還是落入那村民眼中。
第二日,村長就帶著一群人闖進張老漢的家,將婦人揪出來。
村長說響水村村民一向有規矩,嫁來響水村的媳婦也得守規矩,那婦人死了兩個男子,竟還跟公公睡了,實在不要臉,既然她已經嫁來響水村,還壞了規矩,那就得遭罰。
犯了通奸罪的,要被燒死。
婦人哭求,說她沒有跟張老漢睡,那是被人強,暴的,村長問她是誰,她又說不出,她說當時天黑,那人先打暈了她。
村長自是不信婦人的話,她被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架在火旁。
張老漢哭著求村長,可村裏的規矩不可壞,村長還說若不是張老漢祖輩都是村裏人,定然也是要將他趕出去的。
張老漢怎是那些年輕力壯的村民對手?
他眼睜睜看著婦人被大火吞噬。
之後張老漢就瘋了,帶著兩個孩子消失在村裏。
這事叢業知道,從不少村民身上都看到過。
那些幸災樂禍,覺得那婦人就該被燒死的村民求到叢業麵前,叢業不會幫。
桑啟大約也早知道這些,甚至知道的比叢業更多。
那些村民對他來說是螻蟻,螻蟻做的惡事也激不起他絲毫情緒。
想到桑啟,叢業又忍不住挑眉,這人好像也有點變了。
剛來那陣,她真的覺得這人是遊離在所有人之外,如今好像腳好像踩在了地上。
他對梁樹一家跟蔣嬸她們態度都有了不同。
桑啟幫過梁樹不止一回。
波弄著手腕上的珠子,叢業覺得桑啟幫她更多,她都不知道該怎麽報答了。
重擊再次襲來。
梁二眼前發黑。
“梁二,要不你跟桑啟媳婦賠個不是吧,桑啟媳婦心好,她要是不怪你了,你就不疼了。”一個受過叢業幫助的婦人催促。
梁二疼著卷著身子,他無法生出旁的心思,隻能按著婦人的說法,朝著叢業離開的方向不停說:“桑啟媳婦,我錯了,我不該說你,你放過我吧,求你,我不想死。”
那重擊並未消失,卻比先前要輕許多。
梁二一看有戲,顧不得全身疼痛,麻溜跪趴在地上,不停地磕頭,血糊住了眼他都不敢擦,知道再撐不住,歪倒在地,那懾人的陰寒觸感才消失。
沒錯,每每自己被打時,梁二不光覺得疼,還有種撞入了骨髓的冷,那冷讓他整個人像是要被拖入了黃泉。
等了片刻,那股冷意沒再回來。
梁二不敢抹去額頭的血,他哭道:“我不說了,再不說你了。”
原本也對叢業不喜的村民駭然,他們有的在村裏說過,有的背著人在自家編排過叢業,這些人生怕遭梁二這般對待,都神情不安,掉頭回家。
在無人之處跪下,不停跟叢業賠不是。
自此,再無人敢提要找村長燒死村長的話,也沒人敢說叢業是邪崇。
這裏的百姓思想未開化,淳樸卻也野蠻,不說旁處,就是這村裏,宗族權利有時甚至大過皇權,響水村雖無大姓,卻也有勢力一方。
村長就是權威,也是領頭人。
前些年有一婦人帶著兩個孩子沿路乞討,來到響水村後被村裏一個二流子看重,他跟那婦人說,若是嫁給他,他會待兩個孩子如親子。
那二流子已經年過三十還未娶妻,因他自小就到處惹是生非,人人避之不及。
這麽個不著調的兒子,卻有個老實勤奮的爹,不熟識父子二人的都說這子不肖父,是良田裏種出的歪瓜,知道內情的村民卻說,這二流子就是壞種,江老漢對他已經夠好的,他還是整日做惹人眼的事,他親爹也定是個壞種。
這二流子是江老頭撿來的,辛苦養到大,不孝順江老頭也就罷了,還日日拖累江老頭。
附近村裏的姑娘都看不上他,二流子想了十多年媳婦,總算讓他碰上個長得還不錯,又不知他底細的。
就是那兩個小崽子礙事,二流子嘴上說的好聽,心裏卻想等他娶了這婦人,再想法子將那兩個小崽子扔了。
婦人家鄉在南方,原本家裏有幾畝地,丈夫對她也好,隻是那年地裏遭了蝗蟲,顆粒無收,因交不起稅糧,她男人被抓去坐了牢,沒幾日她就得到消息,她男人死了。
男人死後,族裏收回了地,婦人帶著兩個孩子根本無法跟族老抗衡,族老說她是災星,將她跟孩子趕出村子了。
她心裏隻有自己男人,可光靠乞討她養不活兩個孩子,婦人隻想了一夜,就同意二流子的提議。
二流子娶了媳婦,卻並未改好,整日到處晃蕩,對婦人母子三也不好,若不是江老漢攔著,這二流子早對婦人母子三人動手了。
他也試圖將兩個孩子扔了,隻是二流子沒想到婦人軟弱,兩個孩子卻鬼精的,從不單獨跟二流子一道出門。
江老漢心疼兒媳還有兩個孫子,每每都趁著二流子不在家,給母子三人送些吃的。
後來二流子想將兩個孩子趕走,說家裏屋子不夠,也是江老漢將兩個孩子帶回自己屋,跟他一起住。
事情轉機發生在一年冬日,二流子去鎮上,偷了人家的酒,被人打死。
村裏人都替江老漢慶幸,這兒子養了不如不養,如今二流子去了,江老漢還輕鬆些,能自己給自己存些銀子養老。
那婦人母子三的去留就成了問題。
村裏人多是勸江老漢將母子三人趕走,畢竟二流子又不是他親兒子,婦人也就不是他親兒媳,兩個孩子更是跟他一點關係都沒。
江老漢卻搖頭,讓母子三人繼續住著,不光如此,江老漢對兩個孩子也好,時不時還去鎮上給兩個孩子買些吃的穿的。
將心比心,婦人對江老漢也孝順,跟他一起下地,還替他縫縫補補。
畢竟是無關係的二人,時日久了,村裏就傳出閑話,說江老漢跟兒媳婦扒灰,還有說婦人肚子比以前大了,是不是有了江老漢的孩子?
流言越傳越盛,江老漢總赤著臉跟人解釋。
隻是江老漢一人堵不住村裏大部分人的嘴,久而久之,江老漢也就不說了。
村裏人就更覺得江老漢是默認。
況且,自打有人說婦人有孕後,她就再不出現在人前。
直到有一日,有人摸黑看到婦人出現在張老漢的院子裏,雖然有冬衣遮擋,可婦人鼓起的肚子還是落入那村民眼中。
第二日,村長就帶著一群人闖進張老漢的家,將婦人揪出來。
村長說響水村村民一向有規矩,嫁來響水村的媳婦也得守規矩,那婦人死了兩個男子,竟還跟公公睡了,實在不要臉,既然她已經嫁來響水村,還壞了規矩,那就得遭罰。
犯了通奸罪的,要被燒死。
婦人哭求,說她沒有跟張老漢睡,那是被人強,暴的,村長問她是誰,她又說不出,她說當時天黑,那人先打暈了她。
村長自是不信婦人的話,她被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架在火旁。
張老漢哭著求村長,可村裏的規矩不可壞,村長還說若不是張老漢祖輩都是村裏人,定然也是要將他趕出去的。
張老漢怎是那些年輕力壯的村民對手?
他眼睜睜看著婦人被大火吞噬。
之後張老漢就瘋了,帶著兩個孩子消失在村裏。
這事叢業知道,從不少村民身上都看到過。
那些幸災樂禍,覺得那婦人就該被燒死的村民求到叢業麵前,叢業不會幫。
桑啟大約也早知道這些,甚至知道的比叢業更多。
那些村民對他來說是螻蟻,螻蟻做的惡事也激不起他絲毫情緒。
想到桑啟,叢業又忍不住挑眉,這人好像也有點變了。
剛來那陣,她真的覺得這人是遊離在所有人之外,如今好像腳好像踩在了地上。
他對梁樹一家跟蔣嬸她們態度都有了不同。
桑啟幫過梁樹不止一回。
波弄著手腕上的珠子,叢業覺得桑啟幫她更多,她都不知道該怎麽報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