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爺,這便是唐國公,李煜李重光,詩藝超絕的。”崔瑛對詩作不予置評,反倒給他們互相作了一個介紹,“唐國公,這位是曾經的遼國皇帝耶律隆緒。”李煜有些尷尬地與耶律隆緒互相認識了一下,然後又飽含期待地看向崔瑛,“老朽的詩作……”“唐國公,”崔瑛點了點他這花廳裏一麵麵巨大的玻璃窗,又用手指在廳裏劃了一個小圈,“您這裏雕梁畫棟,簾帷精美,這粗陋的評價有些失實了吧?”李煜尷尬地一笑,“拙荊喜美樂、美景、美食。”“你們想去看看仲寓仙長在做什麽嗎?”“自然。”“這個,仲寓不會惱了我吧。”李煜雖然思子懷兒的詩都寫了一疊,此時卻有些惴惴了。崔瑛讓侍衛去汴梁城和白雲觀裏都報了個信,然後還是由侍衛保護著,帶著耶律隆緒、蕭思溫還有李煜去了白雲觀。至於其它雜事,自然有那些跟著他們的臣屬們去處理。白雲觀離他們的這片別院一點也不遠,騎著馬,順著桃李夾道的官路向前,不過數刻鍾便到了白雲觀。白雲觀下的小鎮儼然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這裏不見樹木草叢,隻有紅磚青瓦的房屋和被陽光曬得黑黝黝的匠人們。“這裏就是白雲鎮了吧?”李煜問道,“寓兒有說過之裏,據說此地金盛火旺,水脈不暢,因而木氣不穩,如今一見,果然如此。”崔瑛並不想和他解釋這些,隻帶著他們向前走去。兩側的鋪子裏都是三五成群的匠人在勞作,不見婦人,更不見孩子。走了幾步,到了快進白雲山的地方,一座有著與李煜的唐國公府不相上下玻璃窗的建築映入他們的眼簾。透過那大大的,嵌在雕花窗框上的玻璃,看到的是許多孩子,他們坐在一間間房子裏,衣衫幹淨整齊,麵色紅潤精神。他們有的正襟危坐,認真地聽前麵的夫子講課;有的則低著頭,好像桌子底下有一個奇妙的新世界。“這些孩子的臉色真好,汴梁城裏的孩子臉上都是有血色的,這一點我是真佩服柴家人。”耶律隆緒感歎道。“他們讀的這是什麽東西?太缺少文采了吧?”這是一心撲在文學藝術上的李煜。已經聽到孩子是在念自己抄得那篇《蠶姑娘》的崔瑛也隻好故作沒聽見,催促著他們向前走。白雲山間的盤山路和北征遼國之前相比,變化並不大,但對於一直在北邊生活的耶律隆緒和一直宅在自己家的李煜來說,可以乘車直上,一點顛簸也不用受的盤山路還是很震撼的。李煜看著山路一側的縣崖與山腳下缺少綠色卻不缺少生機的人家,竟當場填了一首詞輕輕地吟唱起來,崔瑛默默地從懷裏掏出炭筆將這首《白雲觀尋兒途中》記了下來,以他熟背唐詩三百首的經曆來看,隻憑“遙聞金石伴書吟,踏玉龍,繞山行”一句,也該在詩詞選集中留下一筆。李仲寓現在和王虎住的比較近,王虎在南坡嚐試著開辟了一小塊梯田,專門用來試種各種新的稻種,院子隻是存糧種和睡覺的地方。李仲寓則幾乎一人獨占了整個院子,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奇形怪狀的鍋碗瓢盆還有深紅色木頭製得架子櫃子,將小院有限的地方塞得是滿滿當當。“怎麽樣?”“出苗很順利,應該能移到大田裏了。”“這次能打多少糧?”“唔,怎麽說也得有個十二三石吧,就是口感估計又會被你嫌棄了。”“要不拿糧食來喂雞和豬吧,估計會長得不錯。”“哪有這麽糟踐糧食的,多出來的蒸酒精好了。”聽聲音院子裏至少有三個男的,一個女的還有個小孩兒,隻是隔著重重地木架,看不到人。等崔瑛他們繞過木架,就看見三個青年郎君和一個青春少女圍坐在石桌邊,一個頂多三歲的小孩子被其中一個青年攬在懷裏,睜著清亮亮的眼睛看著說話的人。而李煜眼中,就隻能看到李仲寓穿著一身素色的窄袖道袍,一個木簪束發;他對麵坐的那人穿著泥腿子的短褐,手指縫裏還有沒洗幹淨的泥沙。“仲寓,你看你的住處,真是,哪裏像個一國太……大家公子哦。”李煜根本沒聽他們在講什麽,隻嫌棄地說,“你看你和什麽人坐在一處,你們有什麽東西可聊的。”“小王和仲寓聊的挺好的,唐國公你有什麽意見?”大家定睛一看,被嫌棄的王虎正和坐在他旁邊的少女眉眼亂飛,根本沒生氣,倒是坐在少女對麵的青年郎君語氣嚴厲。崔瑛都沒想到懷裏麵抱著個孩子的人居然是柴永岱,看年紀,不用說,他懷裏的是未來的太子,柴永岱的長子柴若成。“見過太子殿下!”見到了太子,自然有一翻禮儀攪擾,而後李煜才想起他剛才的話實在有些不妥。“唐國公從來不曾見過仲寓做的事吧。”崔瑛他們畢竟不想讓李仲寓難堪,連忙轉移話題道,“今天好好看看,仲寓做的事情,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一株株生長在玻璃瓶裏的小苗被移栽進滿是泥土的盆裏,隻等過幾天就集中種植。院子南麵的梯田早已經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青色,院子後麵是豬圈雞窩。站在院子當中,四周的景色一覽無餘。王虎見到崔瑛,先是臉紅了一下,有些扭捏地叫了聲“先生”,然後指了指立在一旁的少女,“這是阿環,先生認得的。”那少女倒落落大方地行了一個福禮,恰到好處地跟著叫了一聲“先生”。等崔瑛麵上毫無異色地與蘇環點頭致意後,他才鬆了一口氣,開始極自豪地和崔瑛介紹道:“先生,現在普通的稻種麥種我能種出五石以上的產量,若是用雙修水稻改良,如今產量基本上都在十石往上。隻等再多攢些苗,便能從京畿往山東、江南推廣種植了。這種稻子吃起來不夠香甜,不過充饑沒有問題了。”“好啦,你也不必再拐彎抹角的了,”李仲寓道,“我會抓緊育苗的,你催也催不來,學堂的學生沒畢業,我人手也緊張啊。”“唐國公,仲寓是用了唐國府不少錢財,但他讓數百萬百姓可以免受饑饉,隻這一點,他可比你要強。”柴永岱說。李煜自然不會反駁什麽,隻還有些心有不甘。“對了,德華,”柴永岱輕輕將懷裏的孩子放到地上,讓他站好,“我與皇爺爺和父皇商議過,你這樣無官無職、儒不儒、道不道地四處幫閑實在不成體統,但將你束縛於一處又實在無法發揮你的才能,於是我們給你找了一個最合適的位置。”“謝謝陛下恩典。”崔瑛衝皇城方向拱一拱手,“勞您費心,臣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這是若安,”柴永岱沒去糾纏那些客氣話,指著地上的三歲小豆丁說道,“如今被封為秦王,父皇將拜你為秦王太傅,負責教養秦王。”他有些狡黠地一笑,“以後我們會常常考較若安的哦。”崔瑛無奈地一笑,“臣才疏學淺,實在擔心誤人子弟。”“小王信你,”柴永岱鄭重地說,“皇爺爺和父皇也信你,我們相信你會將若成教養成一代明君,打造出一副盛世氣象!”崔瑛心中一動,他輕輕將站在地上,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抬著頭看他的柴若成抱了起來,帶著他環視了周圍,鄭重地說:“秦王殿下,記住現在的場景,為君禮賢下士,無論貴賤男女,隻要能為這如畫江山添上一筆精彩的,都值得被感謝。君王、貴族、平民、婦孺、胡賓,可坐而論道,這就是真正的盛世氣象!”作者有話要說:借風之無形小天使的想法解釋為什麽工業區不能種樹。李煜的詩是我自己胡謅的,什麽詞牌、平仄都沒考慮,且作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的教書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夜鳴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夜鳴蟬並收藏穿到古代的教書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