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江水滾滾東流,逝者如斯,浪花淘盡了多少英雄!作為中國第一長河,從古至今,長江養育了無數的人,和黃河一起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對於吳郡來說,更是如此。


    用後世的眼光來看,三國時期的吳郡,就處於長江入海口的衝積平原上,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交通便利,這是吳郡之所以能從蠻夷之地逐步發展成後世最重要的城市群的原因之一。


    總體上東西走向的長江,在流經柴桑的時候,轉了個彎,徑直向東北流去,使得這一段的長江呈現西南—東北走向,包括豫章大部、丹陽、吳以及會稽,都在長江以東,所以這片廣闊的土地被時人稱作江東,又稱江右,而曾經作為吳國中心的吳地,則是江東的代表。


    但事實上,作為最外圍瀕臨大海的吳郡,根本沒有多少長江航道,以長江為界,江左為九江、廬江,而江右,則多屬於丹陽和豫章。就算陸家在水上有很強的實力,在這種戰亂的情形下,也不能輕易將艦隊開進長江。因為江左的袁術和江右的劉風,都是陸家的敵人。這也是為什麽陸家派人聯係劉風的原因,因為若是他們強行行動,去廬江迎回陸績,說不定袁術或者呂布一惱火,就將他們全部留下也說不定。


    劉風的水軍一直是弱勢,哪怕已經有了蔣欽、周泰這兩員大將,訓練水軍實在太難,丹陽又不是以水軍聞名,通曉水性的很多都被吳郡吸引走了。現在除了一支在外海上不時騷擾吳郡的艦隊外,在丹陽還有一支小艦隊,這是原本丹陽的水軍整合出來的,人數不多,隻有數萬,船隻也不多,大小幾十艘,但連個樓船都沒有。用來巡防阻擊小股的水賊乃至玩家是夠了,但要是想拿出去作戰,就有些不夠看了。


    以前,劉風的主要艦隊還可以悄悄過來,隻要不招惹吳郡即可,但現在,劉風可不會拿好不容易養起來的水軍去冒險。


    站在甲板上,劉風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會有這麽一天。丹徒的大戰還在繼續,自己倒是先和陸家的人合作起來了。


    這裏是江乘外的江麵,緊鄰丹徒,就在不久之前,陸家一支以三艘中型樓船、十餘艘小型樓船為主體的艦隊繞開吳郡其他家族的耳目,秘密到達這裏。劉風駕乘一葉扁舟,帶著幾個護衛,來到這裏,和陸家的一個主事者會麵。


    想想剛才陸家那個主事者感激涕零的樣子,劉風就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前幾天的那一幕又浮現在眼前。


    “攻破丹徒的契機?”在此地被阻擋了半年,劉風早就有些不耐煩了,聞言大喜,“公達將計安出?”


    “陸家既然不顧雙方正處於戰爭中而前來聯係我們,顯然已經到了危急的關頭,主公可以假意答應,提出簡單的條件,然後等陸家子過境之時,將其扣留,逼迫陸家投向我們這邊,裏應外合之下,拿下丹徒。”荀攸說道。


    “若是這樣的話,我在吳郡的名聲就全完了,吳郡大族會竭盡全力阻撓我進駐吳郡。”劉風搖頭,“再說了,此計很容易就會被識破,就算陸家心急家主一時上當,也很快就能醒悟,陸家不止陸績一個繼承人,就算拿了他,也可能逼得陸家放棄陸績,而且我還想以後征辟陸家子弟,這樣做無疑是自絕於陸家,不妥,還有別的法子嗎?”


    “當然,此為下策,若是中策,主公可對陸家的請求置之不理,並悄悄將陸家的行為透露給吳郡其他家族,在他們之間種下猜疑的種子,引起他們之間的不合,假以時日,當他們決裂之時,主公可聯合一方,擊敗另一方。”荀攸繼續給出自己的建議。


    “此計太緩,我等不了那麽久,再說了,吳郡四大家族聯合了上百年,這區區的離間之計,未必能讓他們上當。還有上策嗎?”劉風再次否決了荀攸的中策。


    “上策,那就是努力結好陸家,不遺餘力的幫忙,將陸家從陸康身死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繼續壓製其他幾家。等接到陸家子後,我們這種樂於助人的舉動就完全不用再保密了,讓世人知曉主公的仁義,畢竟陸府君也曾是主公的同僚,是為大漢盡忠而死。”被連續拒絕兩次,荀攸並不氣餒,繼續說道。


    “好,我所需要的,就是這種陽謀。陸家就算不滿,也不能說什麽,難不成他還能拒絕我們的幫忙。消息傳開之後,隻怕丹徒城裏甚至吳縣都會分裂,因為誰也無法肯定,陸家會不會真的投靠劉風,他們也不會放心將自己的後背交給這種盟友。一旦此策成功,我們拿下丹徒甚至拿下整個吳郡就簡單了。”劉風喜道。


    定計之後,然後就是雙方的商議,幾天之後,雙方協議達成:劉風幫助陸家將陸績和陸遜接回江東,送到陸家人手中;而陸家包括其控製之下,自此以後,不得再向丹徒運送一兵一卒,不得運送一點物資,陸家的水軍也不得在丹徒之戰中出擊。


    為此劉風甚至親自出馬,他要再去一趟廬江,見見袁術和呂布,堅定他們北上和袁紹、曹操爭奪兗、冀的決心,為自己平定江東贏得時間。


    所以劉風才出現在陸家的樓船上。


    ……


    劉風離了丹徒,踏上去往廬江的路途,想要抵達舒縣見到袁術和呂布,需要幾天的時間。然丹徒的戰事卻沒有終止,由荀攸統一指揮,繼續對丹徒施壓。


    千裏之外的吳縣,在陸康身死的消息傳來不久,其他三家就秘密進行了幾次會談,目的就是為了削弱陸家在吳縣的影響力,將他們幾家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提升起來,超過陸家。


    經過幾天的商議,這日三家的家主終於達成了一致,確定了削弱陸家的具體方案。


    回到家門前,顧家的家主長舒了一口氣,忍住心裏的激動,擺出高門大族的姿態,回到顧家的中堂。


    “哈哈哈,哈哈哈……”回來之後,四下無人,他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由不得他不笑,曆代家族夢寐以求的事即將在他手上達成,他焉有不興奮的道理。顧陸朱張,要真正實現才行,顧家不能總讓陸家壓一頭。


    “家主……”老仆的聲音打斷了正在得意的陸家主,他瞪了老仆一眼,暗罵他沒眼色,不等自己發泄完畢,然後平靜下來,沉聲問道:“說吧,什麽事?”


    “大公子來信了,很急。”老仆惶惶不安。


    “元歎?他有什麽事?”顧家主這次是真的冷靜下來了,接過信,示意老仆下去,然後才打開自家兒子的信,開始閱讀。


    信沒有多長,但他卻看得很慢,似乎是一字一句的斟酌,良久之後,他終於看完,沉默不語。


    “這邊才定下削弱陸家的計劃,元歎就送信來勸解我不要如此,而是給予陸家及時的幫助,這讓我怎麽跟其他兩家交代?”很久之後,顧家主才長歎一聲,低語道,“但元歎的這封信,卻是已經將我說服,不得不從。也對,既然有了光明正大超越陸家的機會,又何必搞這種陰謀詭計?老夫做不到,此事就交給元歎罷了。朱張兩家,隻能對不起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坐斷東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三國之坐斷東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