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情況?不知道太史將軍就要到了嗎?”見到顧家的一個管事到來,朱家主不滿的訓斥道,“顧兄人呢,還不過來準備?”


    “朱家主,不好了,我家家主重傷昏迷,無法前來了。”那人有些驚慌的說道。


    “怎麽回事?”朱家主大吃一驚,“顧兄不是去追擊殘敵嗎?怎麽會出現這種情況?”


    “趕緊說說,具體什麽情況?”張允也急切道。


    雖然四大家族明爭暗鬥,但在這個時候,顯然不是內鬥的良機,三家隻有齊心合力,才才能度過難關。而顧家主,一向是他們的核心,現在他突然出了問題,由不得二人不急。


    “之前因為許家差點毀了我們的大事,家主於是帶著我們前去追擊逃跑的許家,但等追上了才發現,許家依舊保留了相當強的實力,之前敵方的那個7階術士,就隱藏在許家。為了防止許家的人逃走,家主也隻有親自出手,壓製對方的術士,這才一舉壓倒了對方,將許家打的大敗。但沒想到,就在最後將要完勝之際,居然有敵人偽裝靠近了家主,趁著家主不被,擊傷了家族,引起混亂後潛逃。”這位管事氣喘籲籲的解釋道。


    “那許家呢?也趁機逃走了?”他這麽一說,朱家主就想到了剛才那唯一一個逃走的刺客,立即追問道。


    “怎麽可能?擊傷了我們家主,豈有那麽便宜的道理。”那管事恨恨道,“朱家主放心,許家已經完了,許貢身死,首級即刻送到,那位7階術士也被擊殺,可也因此,我們家主耽誤了治療,這才不支昏倒。”


    “那你就趕緊回去照顧顧兄,等顧兄醒來,你就告訴他,讓他放心養傷,和劉風交涉的事,就交給我們了。”朱家主看了一眼張允,然後說道。


    ……


    太史慈當然沒有閑著,就在剛剛,他和吳隱一起,連續擊殺了5個6階實力的人才,嚇的剩下兩個倉惶逃走,這才帶著人一點點將許貢他們的兵馬圍剿幹淨。至於反水的三大家族,他當然已經明白了對方的選擇,嚴令麾下互不侵犯。


    等到戰爭結束開始打掃戰場,他和吳隱攀談,才終於了解到詳情,也明白了吳隱為什麽會出現的那麽快。雖然中間出了點差錯,導致他差點身死,但他也明白,這怪不得吳隱,畢竟誰也想不到,吳縣的局勢竟然這麽複雜。但好在,目的已經達到,但這種方式,確是可一不可再。


    二人都是豪爽之人,相談不多時,相互之間就已經比較熟識。


    “子敝(吳隱字)兄,我們去會會這些吳郡大族吧,號稱‘吳四姓’呢,真應該好好欣賞一下。”一番閑談之後,太史慈邀請道。


    “我當然沒問題,不過子義,你剛才可是受傷不輕,不礙事嗎?”吳隱擔心道。


    “無妨,自初次出兵起,到現在已經遷延太久,到了結束的時候了,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太史慈笑道,“至於傷勢,一時半會到沒什麽。”


    “那就過去吧,我看他們也等得急了,不去安撫一下,還不知道他們怎麽想呢!”吳隱也笑了。


    ……


    “朱鵬(龍套人物,隨便起的)。”


    “張允。”


    “見過太史將軍。”


    太史慈一過來,二人就向他行禮了。太史慈在吳縣之南待了一年多,他們對太史慈的模樣自然不會陌生。


    “我就小小一個校尉,可當不起‘將軍’之稱。”這是實話,現在的劉風軍,除了劉風自己是個安遠將軍,其他連個中郎將都沒有,最大也就是個校尉,此外就是地方官員,比如白建,就是丹陽都尉。


    身為勝利者,麵對曾經的大敵,就算對方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心跡,太史慈也不會輕易放下架子。


    “朱家主,張家主,陸家就不說了,‘吳四姓’中,好像還差了一個,顧家是要頑抗到底嗎?”太史慈看著二人,冷著臉道。


    “回將軍的話,我等幾家早就存了投靠劉將軍的心思,顧家當然也是一樣。”朱家主說道,“但就在剛才,為了追擊逆賊許貢,顧家主遭遇刺客襲擊,重傷昏迷,至今未醒,但好在將叛賊首領許貢及其家族鏟平。將軍請看,這就是賊首許貢的人頭。”說完話,他一揮手,就有人將許貢的人頭呈上,然後簡單說了一遍形成這種局麵的原因。


    “哼,以你們的能,悄悄將消息送來毫不困難,那樣的話,我有了準備,就不會是如今這樣的結局。你們倒是看看,現在成了什麽樣子?”太史慈不滿道。


    “將軍息怒,我等知錯,但現在,還是請將軍先入城,安撫城中百姓。”張允趕緊認錯,“盛太守已經在城中翹首以待了。”


    “既然如此……”太史慈想想也是,先將吳縣這座大城占據了,之後這些人還不是砧板上的肉,任憑自己拿捏,就想立即開口同意。


    但就在這時,吳隱上前打斷了他。


    “子義,主公有令,若是吳縣投降,任何人不得入城,繼續在外麵封鎖四門,不允許敵人出入,直到他到來。”吳隱在太史慈的耳邊,用隻有他能聽見的聲音說道。


    “嗯?”太史慈不明白,但他知道,吳隱是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開玩笑的,於是頷首,示意自己知道。


    “既然如此,諸位就回去將協助盛太守安撫百姓,至於這些兵馬,就都留下吧,帶些家族私兵回去即可,注意不要超過2000人,等戰事徹底平息,還要減半。這話兩位最好傳達到每一個家族。”太史慈說道,“至於本人,就在城外好好整頓下這些兵馬,暫時先不進城了。”


    “這……”朱鵬和張允麵麵相覷,這是什麽意思?


    “怎麽?兩位若是不想回去了,留在外麵作陪,本人也沒意見。”見二人猶豫,太史慈沉著臉道。


    “不敢,將軍請便,我等這就回去協助盛太守。”二人趕緊說道。


    城外戰場的打掃,是沒有別人的份的,隻有太史慈麾下的軍隊進行。雖然損失過半,但抓到的俘虜以及從吳郡大族手裏奪來的兵馬,足以彌補損失。而南門,還有數十萬人完好無損。


    吳郡城內被強行趕出來的遊俠玩家,有些被波及而死,有些一出城就遠遠離開,親眼目睹了這一“鬧劇”,給論壇再添了一把火。


    ……


    盛憲身為吳郡長官,“平亂”的最高領導,他的任務卻是最輕鬆,就是等那些人全都出城之後,帶著他僅有的數萬人控製住吳縣的幾個城門,然後宣布那些人是叛賊,號召百姓討伐——當然隻是嘴上的討伐,然後安撫民心。


    盛憲的吳郡百姓心中,卻是沒什麽威望,百姓對各大家族的畏懼更甚官府,無論盛憲怎麽解釋,怎麽說那些人一定會敗亡,但還是架不住民眾不相信,漸漸引發了混亂,以致他不得不派遣為數不多的人前去巡邏彈壓。


    直到朱鵬、張允他們回城,對外公布了事情的結局,這才將騷亂安撫下去。


    知道了太史慈的決定,盛憲也不明白為什麽,他也派人前去詢問,但太史慈都沒有給出答案,隻是繼續封鎖吳郡,許進不許出,然後埋頭整編、練兵。


    直到幾天之後,一個青年帶著幾個仆人匆匆趕回,未幾,吳縣城中就有消息傳出,吳郡大族意欲聯名,邀請安遠將軍劉風入主吳郡,以平息吳郡接連不斷的戰亂。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坐斷東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三國之坐斷東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