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偏遠,會稽更是偏遠地區的偏遠地,這對劉風勢力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如果無法保持對外交流的便捷,遲早是要落後於人的。


    山陰距離中原,實在太遠,無論是對外的商業還是政治、軍事行動,都難以及時奏效。其實才剛剛拿下會稽,劉風就想進兵吳郡,占據吳縣之後,將其作為自己的中心領地。但可惜的是,那個時候,他沒有實力,一直拖到現在,很多建築也一直握在手裏,未能付諸實施。


    其實吳縣也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吳縣較之山陰強的多,但依舊偏遠。所以曆史上東吳的權力完全鞏固之後,孫權於是就將都城遷到了丹陽的秣陵,將其擴建為都城,改名建業,這就是後世的南京。甚至孫權還一度遷都武昌,為的就是在對魏、蜀兩國的戰略上的方便。


    如今的秣陵,雖然早就處於劉風的治下,甚至劉風已經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幹將經營秣陵,但他現在還沒有將統治中心遷移到秣陵的想法。因為雖然相對於玩家來說,劉風已經很強大了,但對於原住民來說,劉風的實力還是弱小了些。


    劉備、曹操的將領強於劉風,袁術以雄厚的實力稱雄於關東,在董卓死後,更是可謂天下第一諸侯,現在正向袁紹逼宮;袁紹就更不必說了,文臣武將,一個不少,若非劉備橫插一杠,隻怕袁紹的實力會會更強,或者已經奪取了幽州也說不定。至於呂布,就更不用說了,單憑這個名字,所有人就知道不好惹了。


    秣陵在長江邊上,隔江而望的袁術的九江。現在的袁術,雖然沒有自認揚州刺史,但卻占據了揚州最富裕的江北兩郡。若是劉風敢將自己的戰略中心北移至此,雖知道袁術會不會腦袋發熱,懷疑劉風對他的後方有想法。萬一袁術從中原撤離,憑著雄厚的家底,大力發展水軍渡江,攻略江東,劉風都不知道往哪哭。


    曆史上的孫權,也是在夷陵大戰之後的數年,和蜀漢和解之後,這才遷都秣陵,全力北向和曹魏爭鋒。但即便如此,孫權還在石頭山上築城,用以保衛秣陵——這是南京被稱為石頭城的起始。後來孫權遷都武昌一年,後來之所以又回到秣陵,除了政治上的考慮,軍事上的安全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袁術不潰敗、窮途末路的時候,劉風是不會主動出頭,湊到袁術的眼皮底下的,遷移到吳縣,已經是袁術能容忍的最大程度了。


    ……


    “不錯,會稽雖好,但畢竟太過遙遠,身在會稽,有時候中原發生了大事都來不及采取行動,所以我們的重心必需要移到這裏來。兩個月的時間,吳郡的事情處理完畢,會稽的一些重要設施都要遷到吳郡來。”太守府內,劉風向諸將宣布了早就和荀攸、虞翻等人商量好的決策,“這是我們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中心,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所以,本官不希望有人從中阻撓。”


    看著在場的人凝神靜聽,劉風滿意的點點頭:“顧雍,今後你就去會稽為丞,代本太守治理會稽,處理各個部門的遷移事務。”劉風直接將顧雍數年之後才擔任的職業提前給定下來了。


    “在下年輕,恐不能勝任。”顧雍推辭道,“況且家父一直昏迷不醒,健康每況愈下,恕在下不能遠行。”


    “既然如此,你就先掛個名吧,具體事宜先由其他人負責,你就先在家照顧父親……不用推辭,本官已經決定了。”說道最後見顧雍還想推辭,劉風根本就不給他開口的機會。


    “孝章兄,如今就隻能委屈你了,暫且到丹陽為郡丞,待上一段時間,等待朝廷的詔令,你意下如何?”劉風看向盛憲。


    “原本在下身體不適,早就想辭官,但既然致遠如此說,屬下敢不從命?拜見主公。”盛憲起身施禮。


    “孝章兄,我們相識於微末之際,不必如此客套。”劉風趕緊阻止。


    “禮不可廢!”盛憲堅持行禮。


    劉風也不再堅持,看向張允:“張家主,你就先在太守府中,擔任戶曹吧!”


    “多謝主公!”有前麵盛憲做表率,張允很識時務的表態道。


    “朱桓是吧,今年多大了,取字沒有?”劉風又看向堂下的少年。


    “回主公的話,屬下今年十八,家父去世之前,依然由族老取字休穆。”也許是因為父親的去世,讓這個少年一夜之間成長起來,說話十分老成。


    “好吧,休穆,你是想繼續在家學習,還是要出仕。”劉風問道。


    “待先父孝滿,屬下願意進入軍中。”朱桓的聲音很沉穩。遊戲中也是有守孝一說的,但比現實中簡單多了,不用三年,三個月就結束了,甚至有人根本不回家,直接在遠方守孝7天,就算完事。比如當初的朱儁,母喪之際就未曾回家,在洛陽守了幾天,劉風當時還派人去慰問了。當然,若是真想守孝三年,也沒人規定不行。


    “你的要求,我答應了。但你要知道,戰場之上,刀劍無眼,一個不好,就是身死他鄉的結局,你可想好了。”劉風盯著朱桓,嚴厲道。


    “屬下自小習武,為的就是從軍,自然早就想明白了。”朱桓擲地有聲的回道。


    “白太守,休穆就交給你了。”劉風心裏對朱桓的回答很滿意,心想不愧是重要的曆史人物,表現就是不凡。他盯了朱桓一會,見他和自己直視,知道不是心血來潮,這才吩咐白建道。


    “屬下遵命。”白建對這種話永遠是這麽簡潔的回道。


    “那麽,陸先生,你……”到了最後,劉風看向陸家的大管事。


    “將軍,我們陸家早就封門,不問世事了。”陸家大管事鄭重說道。


    “本官知道,但是規矩不可改,本官不能獨獨將你區別對待,否則的話,還怎麽讓其他人信服?”劉風毫不猶豫的說道,“兩個月內,多餘的私兵遣散,超出規模的土地售賣給太守府,沒有商量的餘地。若是無法接收,本官做主,準許你們現在離開。”


    “老朽會像家主傳達將軍的意思的,告辭了。”陸家大管事見劉風這麽說,也是十分不快,忍著氣說道。


    “請便!”劉風抬手,“對了,順便說一下,本官之前見過陸績、陸遜,非常喜歡這兩個少年,若是你們不準備離開的話,過段時間,就送來太守府吧!”當陸家大管事轉身之後,劉風忽然又說道。


    陸家大管事踉蹌了一下,差點沒摔倒,他知道,這是提醒,也是威脅,忍著回頭大罵的衝動,快步走出太守府大堂。


    大事商量完畢,接下來的小節就比較簡單了,很順利的就製定出各項措施,保障今後的發展。


    等到大部分人散去,隻剩下荀攸、白建等寥寥幾人的時候,劉風自儲物戒裏拿出一張圖紙,遞給虞翻。


    “仲翔,你看看,找個合適的地方,將這個建築建起來吧!”劉風笑道,“記得,選址的時候要注意,和未來我的府邸不要太遠。”


    虞翻接過一看,圖紙上赫然寫著“藏書閣”三個大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坐斷東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三國之坐斷東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