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人數上不比袁術的援軍多,但對於自己麾下的軍隊的戰鬥力,淩操還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在收到劉風的回複之後,立即派人送到周瑜的大營中。


    劉風不明白周瑜的意思,同樣的,張紘也一時間無法明白劉風的意思,但既然已經約戰,他就要全力準備。


    城樓上的劉勳看了半天,不見周瑜有什麽動靜,黑著臉離開。直到夜晚,才收到周瑜從北門傳來的消息,明日將與敵軍作戰,請他前去觀戰。


    是的,觀戰,信中沒有任何請求支援的意思,就是請太守大人前去觀戰。


    但越是如此,劉勳就越是感到自己被人嘲笑。這一戰無論輸贏,對他都不是什麽好事。勝了,那就是打自己的臉,周瑜的風頭完全能夠蓋過自己,再加上周家的支持,說不得這舒城的話語權就要讓出去了;敗了,固然周瑜損兵折將淪為笑柄,但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將嚴重影響舒城的防禦,影響士卒們的士氣……


    “狂妄的小子,自以為剿滅了幾處山寨就能臨陣殺敵了,到頭來還不是要給本官找麻煩。”劉勳自然不覺得周瑜有勝利的可能,“等著吧,等你敗退入城,看本官怎麽炮製你。還有整個周家,不講你們全部斷送,本官妄為廬江之首。”劉勳在心裏憤憤自語。


    但無論再怎麽生氣,他明天也必須出現,還要做好準備,以保證周瑜戰敗能有效應對敵人的攻擊。


    ……


    隆隆的鼓聲驚醒了舒城,當劉勳出現在東門城樓上時,城外的兩大軍營已經擺開了陣勢,隨時可能爆發戰鬥。


    在劉勳的目光中,周瑜這邊,一個步兵方陣出列,向著敵軍走去,而緊隨其後的,是弓弩兵,還有騎兵在兩邊策應。同樣的,不敢示弱的淩操也派出軍隊來迎敵。


    通常第一波都是試探,是為了試探敵軍的戰鬥力,雙方也不過各出動了數萬人。劉勳畢竟是在城樓上,隔著數裏看不太清晰,但約莫半個時辰之後,雙方各自又派出了後續部隊。


    劉勳站得遠看不清,但身處戰場的周瑜可是將形勢看得十分清晰,一邊環視戰場,一邊尋找戰機,不斷調集自己手中的軍隊進入戰場。


    “於司馬,左翼進攻,切斷敵人的會和計劃……”


    “孫校尉,矢鋒陣,右翼衝鋒,隔斷敵人的增援……”


    “成校尉,迂回後方,打擊敵人的弓兵……”


    “何都尉,帶令騎兵,發起試探性攻擊,將敵人的騎兵拖入戰場……”


    “馬校尉,準備作戰,待有機會,立即進攻敵軍大營……”


    “袁中郎將,全力防備側麵土山,以免敵人從此處來襲……”


    ……


    一道道的軍令從周瑜口中說出,被嚴格的執行下去。這些人,都是他在淮陵親自訓練出來的,執行力乃至軍紀很好,放在袁術軍中,那也是不可多得的精銳了。


    隨著各部軍隊投入戰場,周瑜的身邊也隻剩下袁術派來的二十萬禁衛軍沒有動用了,反觀淩操,在周瑜的強勢進攻下,已經投入了全部力量,隻留下少部分軍隊留守大營,還有數萬人駐守的土山。


    “先生,我們的士兵戰鬥力不比敵人弱,人數也沒有差多少,為什麽一直處於下風?”淩操的身邊,已經沒有什麽可用之人了,都投入到這方圓十餘裏的戰場中。麵對場中的局勢,他很不理解。


    明明自己的實力不弱,為什麽還打成這個樣子?


    “敵軍主將是個厲害人物,對戰場的局勢把握的很準,總是能先一步搶占有利地點,所以我們才如此被動。”張紘盯著戰場,眼也不眨的回答道。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我們處於下風,手中也沒有了可用之人,而敵人卻還有大軍在手,繼續下去的話,隻怕我軍要大敗啊!總不能把土山防守的人召回來參戰吧?”


    “即便召回那些人,就能挽回局勢嗎?”張紘反問道,“你也知道,敵軍手中還有二十萬大軍未曾出動,也許就是防著我們呢!”


    明白劉風目的的張紘很不理解周瑜到底是要幹什麽,戰到這個時候,己方已經損失了二十萬人,再繼續下去的話,隻怕是要被擊敗了。


    “莫非周瑜已經鐵了心要為袁術賣命,這才下這麽大力氣,想要將我們這支偏師殲滅,以保證舒城的安全?”張紘心裏想道。


    ……


    “周瑜這小子是要幹什麽?不是真要跟隨袁術吧?”幾乎同一時間,收到消息的劉風也發出如此疑問。


    雖然沒有給淩操增兵,但劉風也不是什麽都沒有做,而是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東門外的消息,所以很快就收到了回報。


    “以周瑜的才智,應該不會如此。”白建前去指揮繼續攻城,大帳中就劉風和荀攸兩人,外麵是典韋帶人巡視。


    “我也不相信他會這麽短視,但如果他想借機表現一番的話,不是不可以配合,但像如今這樣,已經損失了十幾萬人,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是不是太過了?”劉風說道。


    “前去聯係周瑜的人沒有回來,我們不知道他到底麵臨什麽情況,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保證東門淩操部的實力,必須要結束戰鬥了。”


    “不錯,那就讓魯子敬帶十萬……不,二十萬大軍,立即前去東門支援,保證安全撤出戰場。若是敵人不顧一切追擊,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劉風說道。


    “主公英明,周瑜到底怎麽想的,我們不用太過理會,隻要保證我們自己的強大優勢即可。”荀攸說道,“屬下相信,無論其有何意圖,總會暴露出來的。”


    ……


    周瑜雖然占據優勢,但並不明顯,戰爭持續的時間很長,但相應的,雙方損失的人都越來越多,不等劉風的消息到來,淩操已經和張紘商議暫時撤出回防大營了。


    “袁將軍,你看此戰如何?”高台上,周瑜問身邊的一個將領。


    “能在同等兵力下降敵人逼到這個地步,周將軍果然少年英傑,在下佩服。”這位中年武將笑道,“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周將軍不將在下所部也派上戰場,直接將敵軍擊潰?”


    “話雖如此,但將軍想過沒有,若是我們真的如此做了,還能不能回到城裏?”周瑜反問道,“小勝一場,自然能引起敵軍的警覺,但卻不至於觸怒敵人。即便將將軍所部派出去,也不會輕易結束戰事,南城距離此地太近了,若是敵軍主力來援,我們被眼前的敵人拖住,不等進城就會被消滅,還怎麽守禦廬江?不如就像如今這樣,小勝一場,提升士氣,然後撤回城裏,持久作戰。若我所料不錯,敵人的援軍就要到了。”


    這話才落音,就有斥候傳來消息,南城派了二十萬大軍,正在向東門趕來。


    “吩咐下去,若是敵人有撤離的跡象,讓開道路,準備攻打敵軍大營的人撤回來,全力絞殺殿後的敵軍。”周瑜下令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坐斷東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隅人並收藏三國之坐斷東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