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提醒
公主強扭狀元後,發現他甜又解渴 作者:阿棠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風淒淒,屋子正對麵的來鳳樓燈火通明,歡聲笑語熱熱鬧鬧的隨風飄至屋內。
薑晚的半張臉被窗外的燈火照成橘紅色,顯得尤為妖冶,猶如蟄伏在黑暗裏等待捕食的猛獸。
黎不言的手指用力絞住衣擺,關節發出的聲響在屋內顯得分外清楚。
薑晚知道,黎不言的生母根本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南詔百姓對薑國人的痛恨。
他們知曉他的生母與薑國安定侯有所聯係,甚至幾番出手相助,於是生生逼死了她。
死去的或許隻是黎不言的生母,但黎不言與薑晚都明白,兩國關係一日得不到緩解的機會,死去的便是千千萬萬如他母親一樣的尋常百姓。
黎不言終是歎了口氣,說道,“南詔近日在舉辦三月節,如若真有南詔的內賊,用一些三月節的物什試探即可。”
“你覺得什麽物什最好?”薑晚問道。
黎不言答:“三月節中,南詔百姓多會祭神。哪怕他們在薑國,也會想方設法完成祭神的儀式。既然公主覺得京都有南詔的內賊混入,何不試試在一些可以完成祭神的地方尋找?”
薑晚讚賞的點了點頭。
先前她還有些顧慮,想著黎不言到底是白族女子所生,恐對南詔還有著些留戀。現在經由試探,不難看出黎不言根本對南詔沒有半分心思。
這正是薑晚想要的。
薑晚利落起身,她瞧了一眼天色,笑道,“言之,時辰不早了,我送你回黎府。”
*
京都的寺廟大大小小攏共有三十處,其實最大、香火最旺盛的一座便是和光寺。
不少其他城池的人千裏迢迢趕來京都,首先要去的便是和光寺。
傳聞中,和光寺有求必應,但不可貪心許願,隻能依著自身的需求切實祈禱,方才有實現的可能。而在心願達成後的一個月內,必須要回到和光寺還願,否則必遭天譴。
前世時,薑晚在和光寺中許下了不下百個心願,多是她幼時去許的。
彼時她想要什麽就去和光寺許願,後來想要的東西便會出現在明月宮。她天真的以為,這一切都是佛祖聽到了自己的心聲,是對她一直做個乖孩子的獎勵。
直至後來她才發現,她想要的東西,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是她的哥哥薑淵聽到後,四處搜羅到後悄悄送去明月宮。
年幼的薑晚唯一一次真正向佛祖祈禱,是希望薑淵可以恢複如初。
不過這個心願年複一年,過了春夏秋冬幾載,薑晚都沒有等到實現的一天。
薑晚眯起眼,仰首看向麵前的和光寺。
寺前有百足大理石階梯,數不清的往來香客走過,有虔心祈禱者,則一步一跪的登上石梯。
在石梯終點,則是和光寺瑰麗宏偉的大門。
大門處灑掃的弟子見薑晚儀仗出現,便早已通報主持長老。
待薑晚登上石梯,已有一頂素色小轎候在大門處。
主持年過古稀,但仍耳目通明,身子健朗。
薑晚想起,她已經有七年沒有來過和光寺了。
每年宮中的春節祭祀,初二總要來和光寺舉辦的。屆時宮中的女眷,無論是貴妃還是公主,依照規矩都要前往和光寺齋戒一日祭祖。
但薑晚自十歲後便沒有再去過。
她執拗的告訴薑應夜:和光寺根本不靈驗,自己想要皇兄的病好,可皇兄的身子卻越來越差。
薑應夜心疼薑晚,於是安慰她:佛祖每日要聽的心願太多,等到他聽到晚晚心願的那一天,皇兄就會回來。
薑晚心一陣陣揪痛,忍不住垂下眼眸。
“長公主殿下七年不見,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了。”主持慈愛的聲音從耳畔傳來,為薑晚撫平心頭的痛楚。
薑晚笑道,“本宮見主持長老身子依然康健,也放心許多。”
薑晚擺了擺手,杏兒便命人撤去轎子。
主持頓知薑晚意思,也遣退了原本安排服侍的僧人,隻留著他陪同薑晚往禪院走去。
“今日本宮前來,不是為祈福,是有一事想與主持打聽。”薑晚壓低聲音說道。
主持點了點頭:“長公主但說無妨。”
“近日來,和光寺可收留了新的僧人?”薑晚詢問。
主持答:“這一月來,和光寺攏共收了十位新弟子。”
薑晚心中盤算了下時辰,又問道,“這一年呢?”
今年方過三月,但主持說,和光寺已收了五十名新弟子,其中有十五人乃俗家弟子,平日裏並不住在廟中修行。
和光寺香火鼎盛,自是有不少僧人慕名前來,希冀可以在此沐浴教養。
但和光寺向來寺規森嚴,收弟子的要求也極高,尤其是俗家弟子。不僅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他們供奉佛像,還需要“佛緣”。
佛緣的判定由主持一人界定,不僅需要熟知佛法,還需要悟禪。其中禪道,不局限於傳統的佛教,而是對其餘教派也多有涉及。
其中便有南詔的主神。
但這關於南詔的主神部分,在主持的考核中少之又少,更兼薑國百姓厭惡南詔,也鮮有人知曉這一部分與南詔有關。
“那可有十分有悟性的俗家弟子?”薑晚直截了當問道。
主持頓了頓:“確有一位。他是江南來的富商,說是因為春日在京都生意好做,要在這裏留半年賣布,等貨物賣完後才會回去。”
“本宮想要見此人,不知主持可否引薦?”薑晚詢問。
雖是詢問,可薑晚的語氣帶著不容拒絕的肯定,主持自是也感受到這份壓迫。
他閉上眼,雙手合十的念了句阿彌陀佛,半晌才緩緩睜開眼:“既是公主要求,老衲自會照辦。不過這位弟子每個月隻來一次廟中,這個月他已來過,公主想見,恐怕要等下個月。”
薑晚聞言,淡淡笑道,“這一點主持無需擔心,他這個月還會再來的,而且就在這幾日。為了確保他來時本宮會及時趕到,請主持為本宮騰一間齋房,而且切記,莫要將本宮留宿於此的事情宣揚出去。”
薑晚的半張臉被窗外的燈火照成橘紅色,顯得尤為妖冶,猶如蟄伏在黑暗裏等待捕食的猛獸。
黎不言的手指用力絞住衣擺,關節發出的聲響在屋內顯得分外清楚。
薑晚知道,黎不言的生母根本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南詔百姓對薑國人的痛恨。
他們知曉他的生母與薑國安定侯有所聯係,甚至幾番出手相助,於是生生逼死了她。
死去的或許隻是黎不言的生母,但黎不言與薑晚都明白,兩國關係一日得不到緩解的機會,死去的便是千千萬萬如他母親一樣的尋常百姓。
黎不言終是歎了口氣,說道,“南詔近日在舉辦三月節,如若真有南詔的內賊,用一些三月節的物什試探即可。”
“你覺得什麽物什最好?”薑晚問道。
黎不言答:“三月節中,南詔百姓多會祭神。哪怕他們在薑國,也會想方設法完成祭神的儀式。既然公主覺得京都有南詔的內賊混入,何不試試在一些可以完成祭神的地方尋找?”
薑晚讚賞的點了點頭。
先前她還有些顧慮,想著黎不言到底是白族女子所生,恐對南詔還有著些留戀。現在經由試探,不難看出黎不言根本對南詔沒有半分心思。
這正是薑晚想要的。
薑晚利落起身,她瞧了一眼天色,笑道,“言之,時辰不早了,我送你回黎府。”
*
京都的寺廟大大小小攏共有三十處,其實最大、香火最旺盛的一座便是和光寺。
不少其他城池的人千裏迢迢趕來京都,首先要去的便是和光寺。
傳聞中,和光寺有求必應,但不可貪心許願,隻能依著自身的需求切實祈禱,方才有實現的可能。而在心願達成後的一個月內,必須要回到和光寺還願,否則必遭天譴。
前世時,薑晚在和光寺中許下了不下百個心願,多是她幼時去許的。
彼時她想要什麽就去和光寺許願,後來想要的東西便會出現在明月宮。她天真的以為,這一切都是佛祖聽到了自己的心聲,是對她一直做個乖孩子的獎勵。
直至後來她才發現,她想要的東西,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是她的哥哥薑淵聽到後,四處搜羅到後悄悄送去明月宮。
年幼的薑晚唯一一次真正向佛祖祈禱,是希望薑淵可以恢複如初。
不過這個心願年複一年,過了春夏秋冬幾載,薑晚都沒有等到實現的一天。
薑晚眯起眼,仰首看向麵前的和光寺。
寺前有百足大理石階梯,數不清的往來香客走過,有虔心祈禱者,則一步一跪的登上石梯。
在石梯終點,則是和光寺瑰麗宏偉的大門。
大門處灑掃的弟子見薑晚儀仗出現,便早已通報主持長老。
待薑晚登上石梯,已有一頂素色小轎候在大門處。
主持年過古稀,但仍耳目通明,身子健朗。
薑晚想起,她已經有七年沒有來過和光寺了。
每年宮中的春節祭祀,初二總要來和光寺舉辦的。屆時宮中的女眷,無論是貴妃還是公主,依照規矩都要前往和光寺齋戒一日祭祖。
但薑晚自十歲後便沒有再去過。
她執拗的告訴薑應夜:和光寺根本不靈驗,自己想要皇兄的病好,可皇兄的身子卻越來越差。
薑應夜心疼薑晚,於是安慰她:佛祖每日要聽的心願太多,等到他聽到晚晚心願的那一天,皇兄就會回來。
薑晚心一陣陣揪痛,忍不住垂下眼眸。
“長公主殿下七年不見,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了。”主持慈愛的聲音從耳畔傳來,為薑晚撫平心頭的痛楚。
薑晚笑道,“本宮見主持長老身子依然康健,也放心許多。”
薑晚擺了擺手,杏兒便命人撤去轎子。
主持頓知薑晚意思,也遣退了原本安排服侍的僧人,隻留著他陪同薑晚往禪院走去。
“今日本宮前來,不是為祈福,是有一事想與主持打聽。”薑晚壓低聲音說道。
主持點了點頭:“長公主但說無妨。”
“近日來,和光寺可收留了新的僧人?”薑晚詢問。
主持答:“這一月來,和光寺攏共收了十位新弟子。”
薑晚心中盤算了下時辰,又問道,“這一年呢?”
今年方過三月,但主持說,和光寺已收了五十名新弟子,其中有十五人乃俗家弟子,平日裏並不住在廟中修行。
和光寺香火鼎盛,自是有不少僧人慕名前來,希冀可以在此沐浴教養。
但和光寺向來寺規森嚴,收弟子的要求也極高,尤其是俗家弟子。不僅需要一定的財力支持他們供奉佛像,還需要“佛緣”。
佛緣的判定由主持一人界定,不僅需要熟知佛法,還需要悟禪。其中禪道,不局限於傳統的佛教,而是對其餘教派也多有涉及。
其中便有南詔的主神。
但這關於南詔的主神部分,在主持的考核中少之又少,更兼薑國百姓厭惡南詔,也鮮有人知曉這一部分與南詔有關。
“那可有十分有悟性的俗家弟子?”薑晚直截了當問道。
主持頓了頓:“確有一位。他是江南來的富商,說是因為春日在京都生意好做,要在這裏留半年賣布,等貨物賣完後才會回去。”
“本宮想要見此人,不知主持可否引薦?”薑晚詢問。
雖是詢問,可薑晚的語氣帶著不容拒絕的肯定,主持自是也感受到這份壓迫。
他閉上眼,雙手合十的念了句阿彌陀佛,半晌才緩緩睜開眼:“既是公主要求,老衲自會照辦。不過這位弟子每個月隻來一次廟中,這個月他已來過,公主想見,恐怕要等下個月。”
薑晚聞言,淡淡笑道,“這一點主持無需擔心,他這個月還會再來的,而且就在這幾日。為了確保他來時本宮會及時趕到,請主持為本宮騰一間齋房,而且切記,莫要將本宮留宿於此的事情宣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