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兒聽到他這番謬論,不禁瞠目結舌,隻好苦笑著搖搖頭。因見他心情似乎好了一點,便說道:“這幾日坊間多流傳著石公子的長短句,東京城的歌女,莫不以爭唱石詞為榮。不知石公子可否賜一首詞給奴家,奴家以後也可以在姐妹麵前誇耀誇耀。”
她卻不知道石越最近最煩的就是詩詞歌賦,本來在現代的時候,他是最喜歡宋詞的,因此背得許多首詞,以致這短短的時間裏,他就有二十多首“詞作”流傳於汴京,而且首首都是精品,為他輕鬆博得了“才子詞人”的名聲。因為他的詞風格各異,更讓人嘖嘖稱奇,那些書生給他一個名號,人稱“石九變”。但是自從看到這個世界的儒生們無不沉迷於聲色當中,他便明白這宋詞也不過是他們娛情的工具罷了,對於這種社會風氣,他甚至有點痛恨起來。
此時他見楚雲兒也向索詞,不由歎了一口氣,說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他卻沒有注意到楚雲兒的身份,這是指著和尚罵禿驢。饒是楚雲兒脾氣好,也鬧了個大紅臉。
楚雲兒根本不知道自己向他索詞,怎麽就變成“不知亡國恨”了,若是換了別位,她早就出言譏諷了。偏偏這個石越,她卻開不了這個口,隻低著頭默不作聲,心裏又覺得委屈,淚珠兒便到了眼眶裏,隻死死忍不住,不讓它落下來。這麽多年來風塵裏承歡作笑,要哭也隻是暗裏哭,她也是第一次忍不住在別人麵前露出這副樣子。
石越話一出口,猛的醒悟過來,心裏其實就已經後悔了。這時見楚雲兒這副模樣兒,心裏更是沒了有譜,他可沒什麽對付女孩的經驗,隻紅著臉,一臉謙意的說道:“楚姑娘,我不是故意的。我是有感而發……”
他不說還好,這一說,楚雲兒更想哭了,可心裏邊又覺得孟浪,自己和這個石越也不過兩麵之緣。因此硬生生強忍住淚珠兒,幽幽說道:“這不幹石公子的事情。是奴家失禮。”
石越見她這樣子,不由得更急了,口不擇言的說道:“不是,不是,是我不好,我本來是罵那幫書生的,我實在是無心之失,不過總之是我不好……”
楚雲兒聽他說什麽“是罵那幫書生的”,也不知道他在說什麽,也不做聲,依然隻低著頭坐在那裏。石越愈發急了,紅著臉,也不知道想些什麽話來安慰一下她,其實他倒不是對楚雲兒有什麽感覺,隻是安慰一個被自己惹哭的女孩子,對於一個現代的男生來說,實在最基本的修養,偏生他平時雖然可以口若懸河,可是要逗女孩子笑一笑,實在是比讓他英語過六級還難……結果他幹脆也就紅著臉坐著,真是“相對無言”了。
兩個人就這麽紅著臉坐著,一個低著頭不停的弄著衣角,一個歪著脖子看著窗外。搞得那上來伺候的酒保不知道發生什麽事了,一個個溜著眼睛偷偷的瞄。
坐了好一會功夫,楚雲兒已知道這個石越其實是個臉薄的,可自己又實在開不了口。眼前這個人,實在比不得別人,自己沒來由的就要靦腆幾分。正胡思亂想間,卻見石越從懷裏拿出一個小冊子輕輕放在她前麵的桌子上,溫言說道:“楚姑娘,方才在下實在是無心之失。這本小冊子是我平日沒事寫的詞兒,也有三四十首,算是我給你陪罪吧。今晚我還有朋友醉了酒在車中要照料,就此告辭吧,改日我再親來碧月軒給楚姑娘陪罪。”說完便聽他“噔噔”的逃也似的下樓去了。
楚雲兒待石越走了好久,才輕輕捧著那本小冊子放入懷裏,一片女孩兒的心事,人都癡在那兒了。
楚雲兒當時不知道,從這個晚上之後,石越有十多年沒有再填過詞;而石越當時也不知道,從這個晚上之後,楚雲兒從此最常唱的詞變成了“石詞”,而他雖然不再填詞,也不再“借用”古人的詞作,但是他的詞人之名隨著歌女的歌聲從汴京流傳到杭州;從青樓傳入了皇宮,便是連年輕的皇帝趙頊,也能唱幾句“男兒心似鐵,縱死亦千鈞”。
石越辭了楚雲兒,扶著唐棣回到桑宅之後,他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他來這個世界的目的,已經不是“站穩腳跟”,而是要做一番大事業。做大事業的人,絕不應當求田問舍,過份在乎自己的得失,這一點石越是深知的。
反正自己是死過一次的人,再死一次也無所謂了。石越對自己說,別說是再死一次,就算應了那句詩,死九次自己也不後悔。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聚在一起準備吃飯的時候,石越對唐甘南、桑俞楚說道:“二叔、桑伯伯,侄兒有一事想與二位商量。”
唐甘南咪著小眼笑道:“賢侄且說無妨。”
石越沉吟著,小心的選擇遣辭用句,淡淡的說道:“前些天曾與二位長輩說過木棉花與棉布,侄兒不才,於這些事情略有涉及。如果二叔和伯父有意的話,我或者可以讓棉布製成的工藝變得相當的簡單易行。”
這話說出來,把眾人都嚇了一跳,一桌人全都直瞪著眼睛望著石越,隻有唐甘南嘻笑道:“我素來相信賢侄的本事,這等好事,我們豈有不感興趣的道理?不過民以食為天,先吃飯,吃過飯再談不遲。”
桑俞楚也笑道:“賢侄連這些方麵都有涉獵,真真是個奇才。你二叔說得不錯,吃過飯,我們再詳談此事。這是老天爺帶給我們的財富呀。”
唐棣卻是個心急的,因說道:“子明有這本事何不早說?飯是天天吃的,我是一刻也等不得了,不如先說了再吃飯也不遲。”桑充國和桑梓兒也點頭稱是,桑梓兒雖然十五歲了,但是家裏嬌縱,加上桑家並不把石越當外人看待,因此也是一起用飯的。她是個最好事的,雖然對這些半懂不懂,但是因為對石越這個新來的大哥哥的才華,卻是佩服得很,此時見是石越有什麽發明,哪有不跟著起哄的道理。
石越卻笑道:“還是二叔和伯父說得是,這事且不急,棉花穀雨下種,大暑立秋摘實,也不是說差等立辦就的事情,先吃飯吧。”
唐甘南看似漫不經心的說道:“毅夫你知道什麽,子明侄兒不是池中之物,他知道的東西多著呢,你認了這個兄弟,是你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情。”一句話把眾人說得都笑了。
但是畢竟是心裏想著事情,一頓飯眾人三口做兩口的吃完,早有仆人把茶端上來。眾人卻都不約而同的望著石越。
石越吩咐了文房四寶伺候,方爽聲說道:“這木棉花本來不是中土之物,今日種植,主要也是在崖州及嶺南,鬆江一帶,中原雖然也有,但是畢竟較少。而且用來紡紗織布的更是極少,主要不過用來放在被子裏麵,衣服裏麵,為保暖之效。但是依侄兒的看法,這棉花的用處,主要還在於紡紗織布。其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比之苧麻,免緝績之工,得禦寒之益,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
長篇大論之後,便把之前在王禎的《農書》中看到的棉花的種植方法,以及黃道婆的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細細講來,說不明白,他就隨手折斷一根筷子,沾了墨水在一張紙上畫了起來,雖然畫工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卻也能略具形狀。這樣足足說了有半個時辰。那唐棣等人倒還罷了,桑俞楚和唐甘南卻是深明其中關鍵的,此時聽石越一一說來,兩個聽得又驚又喜,知道一宗大大的財富送到了自己手上。
說完之後,石越生怕自己記憶有誤,又說道:“這些東西有些小侄也是憑空想像而來,因此還須找一些有經驗的紡戶、木匠,讓他們依著這圖紙反複試驗,方能成功。若僅依我這圖紙而作,隻怕隻是紙上談兵,誤了大事。”
桑俞楚捋著胡須,樂嗬嗬的笑道:“賢侄不必過於謙遜。憑賢侄這個想法,已是巧奪天工了。便有一點點不當,也能解決。你方才說的確實是老成之言,這個冬季我們就可以找人試製你所說的機械,明年開春,我親自往鬆江一帶收購棉花,招收紡戶。”
石越見他這樣安排還算妥當,又說道:“據說這些法子,崖洲夷人女子早就會了,如果有什麽差池,可以著人去那裏花重金買幾個夷人女子來,兩相補益,可保萬無一失。再有,小侄另外還想到一種機械,但是隻是粗具模型,這裏先不說了,若是二叔和伯父看到有什麽能工巧匠,不妨請來見我,我和這些人細細說個端詳,如果能夠成功,則這幾種機械亦可以不用。”
這時節唐甘南和桑俞楚對他已是十分的相信,當下連忙點頭答應了。
將這件事情做完後了,石越算是深深的出了一口氣,他的萬裏長征,終於走出了第一步。想了一想,他又對唐棣和桑充國說道:“毅夫、長卿,你們可先去書房,等下我還有事情希望你們幫我。”
二人本來一向挺敬服他,此時見他吩咐,答應一聲,便起身而去。桑梓兒仰著頭問道:“石哥哥,我有什麽能幫你嗎?”石越笑道:“當然能,這樣吧,你也先去你哥哥書房等我,好嗎?”桑梓兒甜甜地應了一聲,笑得花一樣的去了。
唐甘南是老狐狸了,此時見他支開三人,便咪著眼笑嘻嘻地問:“賢侄可是還有什麽話要說?”
石越笑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事,不過我聽說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二叔和伯父要做這些東西,所請的人,一定要能保密才好。否則流傳出去,錢就賺不到了。”
唐甘南和桑俞楚相視一笑,說道:“那是自然的。賢侄所慮甚是。”
石越見他們早已想到這件事,便不再說什麽,告了退往桑充國的書房走去。才走到大門口,卻聽唐甘南那笑嘻嘻的聲音說道:“賢侄且慢走。”
石越回頭問道:“二叔還有何吩咐?”
唐甘南望了他一會,笑道:“賢侄不是池中之物,蒙你不棄叫我們一聲二叔、伯父,如果有什麽事用得著我們兩家的,隻管開口。”桑俞楚也在旁微笑著點了點頭。
石越聞言一怔,也笑道:“二叔、伯父盡管放心,你們不把我當外人,我也斷不至於把你們當外人。”說完長揖到地,便往桑充國的書房走去。那桑、唐二人自在那裏商議怎麽樣請紡戶、工匠,怎麽安排作坊等事不提。
這邊石越和唐棣、桑充國卻在商量另一件事情。
唐棣三人看到石越徑直走到書案旁邊,找出一本《論語》,隨手翻得幾頁,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意,一個個都不知道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好一會才聽到石越開心的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眾人越發的不知道他在搗什麽鬼了。桑梓兒便嬌聲問道:“石哥哥,什麽天助你也呀?”
石越拿起那本《論語》,朝著三人亮了一亮,嘻笑道:“自本朝趙普趙相公號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以來,《論語》便深受士子的重視,現在流傳的注釋卻是漢代何晏的《集解》,網羅的是漢儒舊義,隻怕離孔子之道相差甚遠,而皇侃《義疏》更有太多謬誤。你石哥哥不才,對《論語》卻頗有涉獵,自以為理解頗近於孔聖的本意,我想寫一本《論語正義》刊行於世,豈非美事一樁?”
這一番話說得唐棣和桑充國驚詫無比,桑梓兒不知道厲害倒也罷了,可是這二人卻是讀書人,雖然說“三十老明經”,但是讀通一經和寫一本《論語正義》,根本是兩碼事,想要著書立作,沒有幾十年的經學功底,廣泛涉獵經史子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他們看石越不過二十歲出頭的樣子,居然說出這種大話,那怎能不吃驚?畢竟詩詞寫得好,那隻是才氣,可是這個和學問關係就實在太大了。
石越知道他們想什麽,卻不多說,隻繼續說道:“隻是我的書法是毅夫、長卿都知道的,因為我需要你們幫助,一來這字還得你們來寫,我以口授為主;二來字句有不夠典雅處,或者我記憶有誤的地方,還要二位幫我糾正過來才好。卻不知道毅夫、長卿肯不肯幫我這個忙?”
這二人哪裏有拒絕之理,唐棣卻知道這件事工程巨大,當下說道:“僅我二人,人手可能不夠,我把*鳳、李敦敏和柴氏兄弟請來幫忙吧,這樣集六人之力,可能更加容易一點,子明以為如何?”
石越想想也是,當下笑道:“正是這個主意。我的這個《正義》,體例和前人略有不同,而且可能要寫上一二十萬言,我又想一個月內完成底稿,多幾個人也好辦事些。隻是他們若不願意來,毅夫你也不要強求。”
唐棣和桑充國聽他說“一二十萬言”,幾乎嚇了一跳,又聽他說要在一個月內完成底稿,直是匪夷所思了。桑充國歎道:“愚弟本來不信有生而知之者,今見子明兄,才相信古人不曾騙我的。”
石越臉上微微一紅,心裏暗叫一聲“慚愧”,想到自己無所顧忌的欺世盜名,實在談不上什麽正人君子,還要欺騙這些相信自己的人,更是有自愧之意,然而自己的事情卻不是那麽好說的,說出來更是駭人聽聞,行大事者不拘小節,自己想以一人之力改變曆史前進的方向,就不能不借助自己千年之後所學到的知識,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正失神呢,卻聽桑梓兒撒著嬌說道:“石哥哥,那我幫你做些什麽呀?”
石越本來也沒有想過給這個大小姐什麽差使的,但是既然已經答應她了,也不好反悔,靈機一動,笑道:“有件大事要妹子幫我做。”
桑梓兒一聽有大事要她做,笑得花一樣的問:“是什麽事?快說,我一定幫你。”急不可耐的樣子把唐棣和桑充國都惹笑了。
石越笑道:“你幫我想一個《論語正義》的封皮出來,要古樸典雅,合乎這本書的封麵,如何?”
桑梓見不過要她設計個封皮,心裏就不樂意了,嘟著嘴說:“這是什麽大事呀。”
石越生怕她發起小姐脾氣難以伺侯,連哄帶騙的說道:“妹子可別小看這封皮,要做到別出心裁又不失典雅古樸,是很難的事情,不信你想想看。而且這一本書的封皮就如同書的臉麵和衣著,也是很重要的呀。”
她卻不知道石越最近最煩的就是詩詞歌賦,本來在現代的時候,他是最喜歡宋詞的,因此背得許多首詞,以致這短短的時間裏,他就有二十多首“詞作”流傳於汴京,而且首首都是精品,為他輕鬆博得了“才子詞人”的名聲。因為他的詞風格各異,更讓人嘖嘖稱奇,那些書生給他一個名號,人稱“石九變”。但是自從看到這個世界的儒生們無不沉迷於聲色當中,他便明白這宋詞也不過是他們娛情的工具罷了,對於這種社會風氣,他甚至有點痛恨起來。
此時他見楚雲兒也向索詞,不由歎了一口氣,說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他卻沒有注意到楚雲兒的身份,這是指著和尚罵禿驢。饒是楚雲兒脾氣好,也鬧了個大紅臉。
楚雲兒根本不知道自己向他索詞,怎麽就變成“不知亡國恨”了,若是換了別位,她早就出言譏諷了。偏偏這個石越,她卻開不了這個口,隻低著頭默不作聲,心裏又覺得委屈,淚珠兒便到了眼眶裏,隻死死忍不住,不讓它落下來。這麽多年來風塵裏承歡作笑,要哭也隻是暗裏哭,她也是第一次忍不住在別人麵前露出這副樣子。
石越話一出口,猛的醒悟過來,心裏其實就已經後悔了。這時見楚雲兒這副模樣兒,心裏更是沒了有譜,他可沒什麽對付女孩的經驗,隻紅著臉,一臉謙意的說道:“楚姑娘,我不是故意的。我是有感而發……”
他不說還好,這一說,楚雲兒更想哭了,可心裏邊又覺得孟浪,自己和這個石越也不過兩麵之緣。因此硬生生強忍住淚珠兒,幽幽說道:“這不幹石公子的事情。是奴家失禮。”
石越見她這樣子,不由得更急了,口不擇言的說道:“不是,不是,是我不好,我本來是罵那幫書生的,我實在是無心之失,不過總之是我不好……”
楚雲兒聽他說什麽“是罵那幫書生的”,也不知道他在說什麽,也不做聲,依然隻低著頭坐在那裏。石越愈發急了,紅著臉,也不知道想些什麽話來安慰一下她,其實他倒不是對楚雲兒有什麽感覺,隻是安慰一個被自己惹哭的女孩子,對於一個現代的男生來說,實在最基本的修養,偏生他平時雖然可以口若懸河,可是要逗女孩子笑一笑,實在是比讓他英語過六級還難……結果他幹脆也就紅著臉坐著,真是“相對無言”了。
兩個人就這麽紅著臉坐著,一個低著頭不停的弄著衣角,一個歪著脖子看著窗外。搞得那上來伺候的酒保不知道發生什麽事了,一個個溜著眼睛偷偷的瞄。
坐了好一會功夫,楚雲兒已知道這個石越其實是個臉薄的,可自己又實在開不了口。眼前這個人,實在比不得別人,自己沒來由的就要靦腆幾分。正胡思亂想間,卻見石越從懷裏拿出一個小冊子輕輕放在她前麵的桌子上,溫言說道:“楚姑娘,方才在下實在是無心之失。這本小冊子是我平日沒事寫的詞兒,也有三四十首,算是我給你陪罪吧。今晚我還有朋友醉了酒在車中要照料,就此告辭吧,改日我再親來碧月軒給楚姑娘陪罪。”說完便聽他“噔噔”的逃也似的下樓去了。
楚雲兒待石越走了好久,才輕輕捧著那本小冊子放入懷裏,一片女孩兒的心事,人都癡在那兒了。
楚雲兒當時不知道,從這個晚上之後,石越有十多年沒有再填過詞;而石越當時也不知道,從這個晚上之後,楚雲兒從此最常唱的詞變成了“石詞”,而他雖然不再填詞,也不再“借用”古人的詞作,但是他的詞人之名隨著歌女的歌聲從汴京流傳到杭州;從青樓傳入了皇宮,便是連年輕的皇帝趙頊,也能唱幾句“男兒心似鐵,縱死亦千鈞”。
石越辭了楚雲兒,扶著唐棣回到桑宅之後,他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他來這個世界的目的,已經不是“站穩腳跟”,而是要做一番大事業。做大事業的人,絕不應當求田問舍,過份在乎自己的得失,這一點石越是深知的。
反正自己是死過一次的人,再死一次也無所謂了。石越對自己說,別說是再死一次,就算應了那句詩,死九次自己也不後悔。
第二天一大早,眾人聚在一起準備吃飯的時候,石越對唐甘南、桑俞楚說道:“二叔、桑伯伯,侄兒有一事想與二位商量。”
唐甘南咪著小眼笑道:“賢侄且說無妨。”
石越沉吟著,小心的選擇遣辭用句,淡淡的說道:“前些天曾與二位長輩說過木棉花與棉布,侄兒不才,於這些事情略有涉及。如果二叔和伯父有意的話,我或者可以讓棉布製成的工藝變得相當的簡單易行。”
這話說出來,把眾人都嚇了一跳,一桌人全都直瞪著眼睛望著石越,隻有唐甘南嘻笑道:“我素來相信賢侄的本事,這等好事,我們豈有不感興趣的道理?不過民以食為天,先吃飯,吃過飯再談不遲。”
桑俞楚也笑道:“賢侄連這些方麵都有涉獵,真真是個奇才。你二叔說得不錯,吃過飯,我們再詳談此事。這是老天爺帶給我們的財富呀。”
唐棣卻是個心急的,因說道:“子明有這本事何不早說?飯是天天吃的,我是一刻也等不得了,不如先說了再吃飯也不遲。”桑充國和桑梓兒也點頭稱是,桑梓兒雖然十五歲了,但是家裏嬌縱,加上桑家並不把石越當外人看待,因此也是一起用飯的。她是個最好事的,雖然對這些半懂不懂,但是因為對石越這個新來的大哥哥的才華,卻是佩服得很,此時見是石越有什麽發明,哪有不跟著起哄的道理。
石越卻笑道:“還是二叔和伯父說得是,這事且不急,棉花穀雨下種,大暑立秋摘實,也不是說差等立辦就的事情,先吃飯吧。”
唐甘南看似漫不經心的說道:“毅夫你知道什麽,子明侄兒不是池中之物,他知道的東西多著呢,你認了這個兄弟,是你這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情。”一句話把眾人說得都笑了。
但是畢竟是心裏想著事情,一頓飯眾人三口做兩口的吃完,早有仆人把茶端上來。眾人卻都不約而同的望著石越。
石越吩咐了文房四寶伺候,方爽聲說道:“這木棉花本來不是中土之物,今日種植,主要也是在崖州及嶺南,鬆江一帶,中原雖然也有,但是畢竟較少。而且用來紡紗織布的更是極少,主要不過用來放在被子裏麵,衣服裏麵,為保暖之效。但是依侄兒的看法,這棉花的用處,主要還在於紡紗織布。其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比之苧麻,免緝績之工,得禦寒之益,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
長篇大論之後,便把之前在王禎的《農書》中看到的棉花的種植方法,以及黃道婆的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細細講來,說不明白,他就隨手折斷一根筷子,沾了墨水在一張紙上畫了起來,雖然畫工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卻也能略具形狀。這樣足足說了有半個時辰。那唐棣等人倒還罷了,桑俞楚和唐甘南卻是深明其中關鍵的,此時聽石越一一說來,兩個聽得又驚又喜,知道一宗大大的財富送到了自己手上。
說完之後,石越生怕自己記憶有誤,又說道:“這些東西有些小侄也是憑空想像而來,因此還須找一些有經驗的紡戶、木匠,讓他們依著這圖紙反複試驗,方能成功。若僅依我這圖紙而作,隻怕隻是紙上談兵,誤了大事。”
桑俞楚捋著胡須,樂嗬嗬的笑道:“賢侄不必過於謙遜。憑賢侄這個想法,已是巧奪天工了。便有一點點不當,也能解決。你方才說的確實是老成之言,這個冬季我們就可以找人試製你所說的機械,明年開春,我親自往鬆江一帶收購棉花,招收紡戶。”
石越見他這樣安排還算妥當,又說道:“據說這些法子,崖洲夷人女子早就會了,如果有什麽差池,可以著人去那裏花重金買幾個夷人女子來,兩相補益,可保萬無一失。再有,小侄另外還想到一種機械,但是隻是粗具模型,這裏先不說了,若是二叔和伯父看到有什麽能工巧匠,不妨請來見我,我和這些人細細說個端詳,如果能夠成功,則這幾種機械亦可以不用。”
這時節唐甘南和桑俞楚對他已是十分的相信,當下連忙點頭答應了。
將這件事情做完後了,石越算是深深的出了一口氣,他的萬裏長征,終於走出了第一步。想了一想,他又對唐棣和桑充國說道:“毅夫、長卿,你們可先去書房,等下我還有事情希望你們幫我。”
二人本來一向挺敬服他,此時見他吩咐,答應一聲,便起身而去。桑梓兒仰著頭問道:“石哥哥,我有什麽能幫你嗎?”石越笑道:“當然能,這樣吧,你也先去你哥哥書房等我,好嗎?”桑梓兒甜甜地應了一聲,笑得花一樣的去了。
唐甘南是老狐狸了,此時見他支開三人,便咪著眼笑嘻嘻地問:“賢侄可是還有什麽話要說?”
石越笑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事,不過我聽說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二叔和伯父要做這些東西,所請的人,一定要能保密才好。否則流傳出去,錢就賺不到了。”
唐甘南和桑俞楚相視一笑,說道:“那是自然的。賢侄所慮甚是。”
石越見他們早已想到這件事,便不再說什麽,告了退往桑充國的書房走去。才走到大門口,卻聽唐甘南那笑嘻嘻的聲音說道:“賢侄且慢走。”
石越回頭問道:“二叔還有何吩咐?”
唐甘南望了他一會,笑道:“賢侄不是池中之物,蒙你不棄叫我們一聲二叔、伯父,如果有什麽事用得著我們兩家的,隻管開口。”桑俞楚也在旁微笑著點了點頭。
石越聞言一怔,也笑道:“二叔、伯父盡管放心,你們不把我當外人,我也斷不至於把你們當外人。”說完長揖到地,便往桑充國的書房走去。那桑、唐二人自在那裏商議怎麽樣請紡戶、工匠,怎麽安排作坊等事不提。
這邊石越和唐棣、桑充國卻在商量另一件事情。
唐棣三人看到石越徑直走到書案旁邊,找出一本《論語》,隨手翻得幾頁,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意,一個個都不知道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好一會才聽到石越開心的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眾人越發的不知道他在搗什麽鬼了。桑梓兒便嬌聲問道:“石哥哥,什麽天助你也呀?”
石越拿起那本《論語》,朝著三人亮了一亮,嘻笑道:“自本朝趙普趙相公號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以來,《論語》便深受士子的重視,現在流傳的注釋卻是漢代何晏的《集解》,網羅的是漢儒舊義,隻怕離孔子之道相差甚遠,而皇侃《義疏》更有太多謬誤。你石哥哥不才,對《論語》卻頗有涉獵,自以為理解頗近於孔聖的本意,我想寫一本《論語正義》刊行於世,豈非美事一樁?”
這一番話說得唐棣和桑充國驚詫無比,桑梓兒不知道厲害倒也罷了,可是這二人卻是讀書人,雖然說“三十老明經”,但是讀通一經和寫一本《論語正義》,根本是兩碼事,想要著書立作,沒有幾十年的經學功底,廣泛涉獵經史子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他們看石越不過二十歲出頭的樣子,居然說出這種大話,那怎能不吃驚?畢竟詩詞寫得好,那隻是才氣,可是這個和學問關係就實在太大了。
石越知道他們想什麽,卻不多說,隻繼續說道:“隻是我的書法是毅夫、長卿都知道的,因為我需要你們幫助,一來這字還得你們來寫,我以口授為主;二來字句有不夠典雅處,或者我記憶有誤的地方,還要二位幫我糾正過來才好。卻不知道毅夫、長卿肯不肯幫我這個忙?”
這二人哪裏有拒絕之理,唐棣卻知道這件事工程巨大,當下說道:“僅我二人,人手可能不夠,我把*鳳、李敦敏和柴氏兄弟請來幫忙吧,這樣集六人之力,可能更加容易一點,子明以為如何?”
石越想想也是,當下笑道:“正是這個主意。我的這個《正義》,體例和前人略有不同,而且可能要寫上一二十萬言,我又想一個月內完成底稿,多幾個人也好辦事些。隻是他們若不願意來,毅夫你也不要強求。”
唐棣和桑充國聽他說“一二十萬言”,幾乎嚇了一跳,又聽他說要在一個月內完成底稿,直是匪夷所思了。桑充國歎道:“愚弟本來不信有生而知之者,今見子明兄,才相信古人不曾騙我的。”
石越臉上微微一紅,心裏暗叫一聲“慚愧”,想到自己無所顧忌的欺世盜名,實在談不上什麽正人君子,還要欺騙這些相信自己的人,更是有自愧之意,然而自己的事情卻不是那麽好說的,說出來更是駭人聽聞,行大事者不拘小節,自己想以一人之力改變曆史前進的方向,就不能不借助自己千年之後所學到的知識,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正失神呢,卻聽桑梓兒撒著嬌說道:“石哥哥,那我幫你做些什麽呀?”
石越本來也沒有想過給這個大小姐什麽差使的,但是既然已經答應她了,也不好反悔,靈機一動,笑道:“有件大事要妹子幫我做。”
桑梓兒一聽有大事要她做,笑得花一樣的問:“是什麽事?快說,我一定幫你。”急不可耐的樣子把唐棣和桑充國都惹笑了。
石越笑道:“你幫我想一個《論語正義》的封皮出來,要古樸典雅,合乎這本書的封麵,如何?”
桑梓見不過要她設計個封皮,心裏就不樂意了,嘟著嘴說:“這是什麽大事呀。”
石越生怕她發起小姐脾氣難以伺侯,連哄帶騙的說道:“妹子可別小看這封皮,要做到別出心裁又不失典雅古樸,是很難的事情,不信你想想看。而且這一本書的封皮就如同書的臉麵和衣著,也是很重要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