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隻是想到汴京散散心的我,在經曆酒樓的爭執後,才發現,政治已經是我永遠也拋不開的東西,我已經改變了曆史,負責任的做法就是繼續推進這種改變,總有一天,大宋會變成一個更理想的社會。


    我很欣賞那個佩劍的年輕人,但是他對我卻未必有什麽好印象。這倒是幾年來頭一次需要擔心有人不願意甚至是討厭認識我。我吩咐一個小廝替那幾個年輕人把酒錢給結了,就悄悄的起身下樓了。另一個小廝會拿著我的名帖等在這裏,把幾個年輕人請到我的府上去。


    回到自己的莊園時,李一俠早就在那裏等我了,還有個年輕人和他在一起。


    我正猜想這會是學院裏的哪個青年才俊被李無過兄這麽看重的時候,這年輕人的自我介紹實在把我嚇了一跳——秦觀秦少遊!


    並不是秦少遊的名字把我唬著了,王安石司馬光我都見過了,也沒怎麽的,一個蘇門學士,我有什麽好吃驚的,遲早會見著的。但是問題是,秦少遊這時候出現在京師,出現在我麵前,很明白的告訴我,曆史的軌道完全改變了,蝴蝶效應比想象的更強烈……這個時候的秦少遊,按道理應當在高郵家裏讀書才對的。我並不知道,其實蝴蝶效應早已出現,司馬光本來應當給貶到西京洛陽去了的,但是此時他卻還在東京。僅僅因為我對秦少遊的經曆比對司馬光的經曆更熟悉一些,所以到此時我才注意到蝴蝶效應的存在。


    當秦少遊出現在我麵前之後,秦少遊很可能也不再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了,因為這個時候為止,秦少遊同誌還沒有見過蘇軾同誌。我印象中,秦少遊沒有什麽吏治之才,至少我是沒有這種印象的,所以我很奇怪他為什麽和李一俠會扯上關係,而被李一俠巴巴的拉來見我,要知道這時候,我倒是真的很忙,李一俠沒有道理不知道的。


    雖然我和秦少遊年紀相當,但是秦少遊在我麵前還是略顯拘謹,畢竟以我這樣的年紀,取得如此的聲望與地位,都隻能說是一個異數,而秦少遊顯然是第一次出門遊學,能夠見到我這樣的“重要人物”,他想不拘謹都難。不過總算是後世出了名的才子,應對進退,還是相當的得體。


    本來我以為秦少遊是才子詞人,我的詩詞也有相當的名氣,他來講我,十之**是談詩詞的。不料他遞給我的,不是詩詞,也不是他拿的賦,而是一篇策論!


    我狐疑的問道:“秦公子可是高郵人氏?”


    秦觀有點驚訝的看了我一眼,清聲回答:“正是。”卻不便問我如何得知。


    確定這個秦觀也是高郵人後,我心裏就知道這人多半就是曆史上那個秦觀了,否則也不至有這般巧法。便不再言語,細細看起策論來。秦觀略略有點緊張,裝作不經意的偷瞄了我幾眼,似乎想從我的表情中看出我對他文章的看法。我心裏暗笑:畢竟不比出名之後,少年之人,難免於此。不過轉念一想,我怎麽想得這麽老氣橫秋呀,我比秦觀也大不了一兩歲。想到此節,不禁失笑。


    我這一笑不打緊,李一俠和秦觀卻麵麵相覷,不知文中有何好笑之處。我也不好解釋,隻裝作讀文章的樣子,繼續看下去……這策論說的卻是對西夏用兵的策略,文章見解泛泛,多是空談,倒是文章做得蠻精彩。我本曾聽說過北宋專有一幹人,平生最喜豪言壯語,特別是愛好輕言兵事,自以為謀堪孫武,勇冠李廣,實際上卻免不了喪師辱國,雖然能與國盡忠,卻也害得國家不淺。我們的皇帝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其實也是向西夏和遼國用兵,和這些人說起來倒是一個心思,否則這些人之後也不會這麽得意,讓國家一再受辱,便是如沈括這樣一等一的人物,也不能免此。看來秦少遊也是同一個毛病。


    輕輕掩上這篇策論,我溫和的問道:“秦公子一向讀什麽書?”


    秦觀謙遜幾句,略舉了幾篇書名,除開五經之外,便是一些兵書韜略之類。雖然知道秦少遊一介書生,實非可以托以軍國大事的人物,但是我想他還年輕,倘能在精幹之人身邊學得數年,必能有所長進,況且那種洋洋灑灑數萬字,說出來全是廢話的本事,我也真的缺乏,而政治上這樣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外交部發言人不就是做這事的嗎?當然正兒八經的外交人才,現在我還隻看中沈括,秦少遊還做不得,隻是這人天生聰明,加以磨練,他就不會是曆史上那個婉美秀麗的淮海居士那麽簡單。


    心思轉了幾轉,我就打定主意要把秦少遊收於帳下了。曆史上的記載,這個人是豪邁中帶著幾分秀氣的男子,我應當相信他的潛質的。


    於是我隨口誇了他幾句,說他的文采不錯,又摘了幾個佳句出來,品評一番,氣氛漸漸變得輕鬆起來。似乎漫不經心間,我問道:“以秦公子之才,摘取功名如探囊取物,不過數年,必定名滿天下。隻不知近日有何打算?”


    其實以他現在的文章,想登進士第,幾乎沒有可能性。這種文章要是主考也能取中,我看大宋這進士也不用考了。不過之後他倒是遲早會考上的。我雖然知道他來見我,想必是要我提攜,但是若功名心太盛,隻想著“成名要趁早”,那我就不能把他放在身邊,趕早把他推薦出去,算是先布一個棋子在外麵。至於我身邊留的人才,都須是有大抱負的人物,也隻有有大抱負的人,才能長遠呆在我身邊,和我共創大業。


    秦觀卻是聰明人,見我如此相問,連忙站起來,很認真的回答:“男兒大丈夫,自當博取功名。然世間之功名,有大功名,有小功名;大功名者,青史留芳,永垂不朽;小功名者,貴不過一節度使矣。學生不才,願隨相公左右,為我大宋立不世之功名。”


    我倒料不到他會如此回答,便向李一俠瞄了一眼,多半他看中了秦觀,多少談了一些抱負理想,讓秦觀這個有誌青年熱血上湧,否則以區區秦觀之才識,怎能知道我的抱負?


    李一俠是個聞弦歌而知雅意的人物,知道我在懷疑他,卻也不分辯,隻在一旁大聲鼓噪喝彩:“子遊兄有如此胸懷,小弟佩服。來,當為此句浮一太白。”


    早有伶俐的侍女把酒送上來,我見李一俠已經是看中了秦觀,便也不再多試,接過酒杯,三人一飲而盡,相顧大笑……


    既然是自己人了,就變得沒有那麽謹慎,我吩附家人在花園裏擺了幾碟小菜,溫了一壺好酒,幾個人坐在一起開始聊天說地,天南地北無所不及。秦觀對於白水潭學院的新學也很有興趣,便頻頻相問,我也耐心的回答;李一俠就說一些大臣們的趣事,時事的隱患,秦觀對此顯然聞所未聞,一時輕笑一時嗟歎;然後又說些詩詞音律,正談到盡興之處,石福遞來幾張門貼。


    我接過門貼一看,卻是四個陌生的名字,想是“英雄會”酒樓的那幾位仁兄,不過我記得明白,加上那佩劍書生,一起應當共有六人,來的卻隻有四人……


    我一邊吩附石福把他們請了進來,一邊對李、秦二人笑道:“我給你們引見幾位青年俊傑。”三人一同走向客廳相迎。


    到了客廳,發現那四個年青人早在那裏候著了,我看那個佩劍的書生和那個黑衣的書生都在,心裏暗暗鬆了一口氣,我本意是看中這兩位,別的人想是怕事,走了就走了,我也用不著那種人物,這倆位要是不敢來,可叫我失望了。


    那幾個書生見我們三個出來,隻看到秦觀和李一俠對我的姿態,便知道我便是石越了。那黑衣書生看見我,眼角跳了一下,我猜他多半是看見我曾經呆在那酒樓了。我故意很淡然的走上前去,那幾個書生連忙見禮。那個黑衣的為首,叫司馬夢求,字純父;和他一起的一個叫吳從龍,字子雲;另一個長得蠻黑,叫曹友聞,字允叔,都是汴京人士。這三人上來見禮時不卑不亢,頗有風度。


    那佩劍書生卻站在一邊,冷眼看著那三人上來一一見禮完畢,他卻隻略一抱拳為禮,朗聲說道:“在下吳安國,草字鎮卿,福州人士。遵命來此,卻不知相公有何事賜教?”顯是對我怨氣未消。


    司馬夢求三人擔心的偷看我的臉色,這吳安國的話說得太無禮,我要生起氣來,隻怕他沒什麽好果子吃。我不動聲色的招呼他們幾個坐下,李一俠這邊還好,秦觀臉上卻有不平之色了。他不知原因,自然覺得吳安國太過份,而李一俠卻知道我必有所謀。


    我既不發作,吳安國似乎也覺得自己有點生硬,便也跟著三人坐下了。隻是坐的那姿式,實在是把“勉強”二字寫在了臉上。


    秦觀冷眼瞧著吳安國的坐姿,終於忍無可忍,禁不住出言相譏:“恕學生愚鈍,竟不知原來相公府上的坐椅上都是有針的。”


    李一俠怎麽不知道他的心意,見他這樣說,便一唱一和起來,他裝作很驚訝的樣子問:“少遊兄何出此言?”


    秦少遊向吳安國那邊呶呶嘴,說道:“此間有位仁兄若不是怕坐位上有針,奈何如此坐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越並收藏新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