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某個地方,安靜且祥和。這裏是一處山穀,正是李毅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
李毅把師父和師兄一起葬在了這裏,或許,這裏,是最好的歸宿,因為對李毅來說,在大唐,這裏是他心中最幹淨的地方。
師父的去世李毅早已做好了準備,雖然傷心,但是也終是挺了過來。
李毅在師父的墳前跪了三天,這三天,李毅一句話都沒說,甚至飯都吃得極少,這三天裏,李毅想了很多,從前世想到了今生,想了很多,也悟了很多。
三天後,李毅生龍活虎的出現在了潘師正麵前,把潘師正嚇了一跳。要知道李毅可是三天三夜沒有怎麽休息了,居然這麽快就恢複了?這才過了幾個時辰?
然而,他確實不知道,李毅現在身體上或許很是疲憊,但是他的精神去很是振奮,這三天,他已經徹底明悟了以後自己所要走的路,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詳細的規劃,不再像以前一樣,走一步算一步,這次要不是師父的臨終提醒,自己或許真的要闖大禍了。
“師父,師兄,你們在天上看著小子,小子一定打造出一個萬古不朽的大唐!”
......
五天後,李毅對茅山有了一個充分的了解。
茅山現在共有一百三十三名弟子。其中少年七十四人,中年五十九人,之所以人數這麽少,還是因為王遠知收徒有著嚴格的標準,所以,茅山弟子看起來不多,但卻個個都是精英,最起碼,茅山眾弟子沒有一個不識字的。
經過王遠知的提醒,李毅知道現在最緊要的任務就是開民智。而開民智,李毅想要雙管齊下。
其一,開辦大唐科技學院,科技學院是李毅早就提出來的,當初是為了安置那些被孤兒院收養的孤兒,也是李毅拋出的一個幌子,李毅當初就打算以科技學院為根基,來轟開被儒家封鎖的教育體係,這事是李毅早就計劃好的,但是卻一直被耽擱了,所以,這項任務必須要先做了,而且,李毅還打算,讓科技學院以慈善基金會的孤兒院為依托建立科技學院,這樣就可以做到孤兒院開到哪裏,科技學院就做到哪裏,就像滾雪球一樣,但是這樣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需要足夠多的老師,所以,李毅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足夠多的老師,至少到時候可以跟上孤兒院的步伐。
其二,就是報紙,這可是控製輿論的好東西,而且,這也是普及知識的好東西,現在大唐的百姓之所以識字率不高,就是因為他們想學而沒有書,由於造紙術落後,隻是大唐的書籍格外缺少。而且就算有書,也絕大多數都被各世家大族收藏了。這也是唐朝的世家大族為什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寒門子弟想要讀書,就必須投入到世家門下,然後經過世家的推薦,他們才可以入朝為官,然而,這些人也就被世家大族所控製了,所以,世家大族就通過他們間接的控製了朝政。
因此,改良造紙術,也是勢在必行。
李毅突然發現,他現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培訓教師,他沒人。改良造紙術,他沒工匠。雖說這些長安都由,但是這些事情,無論是培訓教師,還是改良造紙術。這些都不宜在長安做,一旦走漏風聲,被世家大族知道,李毅絕對會被世家大族聯手攻擊,因為李毅做的事情,都是在挖掘他們的根基。那時候,以李毅的底蘊,絕對抵擋不住。
而茅山卻是很合適,這裏剛被封為國教,所以,茅山也就屬於茅山道教的私人領地,絕對安全,而且這裏本來就遠離長安,屬於偏遠地帶,李毅完全可以在這裏悶聲發大財。所以,之前跟李二告假是因為要照顧師父,現在雖然情況有變,但是李毅也不打算回去。
想到這,李毅連忙休書一封,把自己的一些意見以及所需都寫了進去,李毅要盡可能地獅子大開口,因為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向李二要東西了,之後,要麽李毅做出成績,要麽李毅灰溜溜的回到長安!
想到教師,李毅忽然想到了師兄以前的那些手下,那些人都是師兄訓練多年的,而且都還年輕,而且最主要的是,受李毅和王遠知的影響,當年師兄著重的訓練了這些人的文化,所以,這些人基本都識字,這可是一批現成的人,李毅怎能放棄,這些人當初在蘭州的時候,李毅進攻吐穀渾,便將他們留在了蘭州,估計現在還在那裏,李毅估計,自己跟李二求求情,李二應該能將他們送給自己,不過如何說,這要好好想想。
然而想到這些人,李毅便又想到一人,便是寧遠村的江青雲,這人絕對是有大才之人,欠缺的就是閱曆,然而李毅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如果是其他老學究,早就被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思想,李毅的思想不一定能被他們所接受,然而江青雲卻正合適,現在的江青雲就像是硬件齊全的電腦,自己隻要往上安裝軟件就可以了。而且,李毅又想到了寧遠村的人,李毅要想開發金陵,最缺的就是人,而寧遠村的這些村民卻是正好可以應急。
想到這,李毅的思路便被完全打通了,想得越來越多,寫的也越來越多,就這樣,李毅足足寫了一個上午,才算是寫完了自己最滿意的成稿。
找了一個機靈的弟子,讓他拿著自己的信物,進京交給爺爺,李毅相信爺爺一定會為自己盡量安排好一切的。
不是李毅不想自己回長安,而是李毅怕自己回去以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之後,李毅便又開始了閉關,他要開始準備一切,並寫好相關計劃,例如造紙術,教材的編寫,金陵的改革方案等等,這裏寫李毅都要提前做好計劃,以免到時自己亂了陣腳。
就這樣,時間一晃,一個月的時間便悄然而逝,在這一個月中,李毅也終於是做好了所有的準備,而從長安而來的大隊伍,也終於是趕到了,李毅在江南的大改革也終於拉開了序幕!
李毅把師父和師兄一起葬在了這裏,或許,這裏,是最好的歸宿,因為對李毅來說,在大唐,這裏是他心中最幹淨的地方。
師父的去世李毅早已做好了準備,雖然傷心,但是也終是挺了過來。
李毅在師父的墳前跪了三天,這三天,李毅一句話都沒說,甚至飯都吃得極少,這三天裏,李毅想了很多,從前世想到了今生,想了很多,也悟了很多。
三天後,李毅生龍活虎的出現在了潘師正麵前,把潘師正嚇了一跳。要知道李毅可是三天三夜沒有怎麽休息了,居然這麽快就恢複了?這才過了幾個時辰?
然而,他確實不知道,李毅現在身體上或許很是疲憊,但是他的精神去很是振奮,這三天,他已經徹底明悟了以後自己所要走的路,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詳細的規劃,不再像以前一樣,走一步算一步,這次要不是師父的臨終提醒,自己或許真的要闖大禍了。
“師父,師兄,你們在天上看著小子,小子一定打造出一個萬古不朽的大唐!”
......
五天後,李毅對茅山有了一個充分的了解。
茅山現在共有一百三十三名弟子。其中少年七十四人,中年五十九人,之所以人數這麽少,還是因為王遠知收徒有著嚴格的標準,所以,茅山弟子看起來不多,但卻個個都是精英,最起碼,茅山眾弟子沒有一個不識字的。
經過王遠知的提醒,李毅知道現在最緊要的任務就是開民智。而開民智,李毅想要雙管齊下。
其一,開辦大唐科技學院,科技學院是李毅早就提出來的,當初是為了安置那些被孤兒院收養的孤兒,也是李毅拋出的一個幌子,李毅當初就打算以科技學院為根基,來轟開被儒家封鎖的教育體係,這事是李毅早就計劃好的,但是卻一直被耽擱了,所以,這項任務必須要先做了,而且,李毅還打算,讓科技學院以慈善基金會的孤兒院為依托建立科技學院,這樣就可以做到孤兒院開到哪裏,科技學院就做到哪裏,就像滾雪球一樣,但是這樣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需要足夠多的老師,所以,李毅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足夠多的老師,至少到時候可以跟上孤兒院的步伐。
其二,就是報紙,這可是控製輿論的好東西,而且,這也是普及知識的好東西,現在大唐的百姓之所以識字率不高,就是因為他們想學而沒有書,由於造紙術落後,隻是大唐的書籍格外缺少。而且就算有書,也絕大多數都被各世家大族收藏了。這也是唐朝的世家大族為什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寒門子弟想要讀書,就必須投入到世家門下,然後經過世家的推薦,他們才可以入朝為官,然而,這些人也就被世家大族所控製了,所以,世家大族就通過他們間接的控製了朝政。
因此,改良造紙術,也是勢在必行。
李毅突然發現,他現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培訓教師,他沒人。改良造紙術,他沒工匠。雖說這些長安都由,但是這些事情,無論是培訓教師,還是改良造紙術。這些都不宜在長安做,一旦走漏風聲,被世家大族知道,李毅絕對會被世家大族聯手攻擊,因為李毅做的事情,都是在挖掘他們的根基。那時候,以李毅的底蘊,絕對抵擋不住。
而茅山卻是很合適,這裏剛被封為國教,所以,茅山也就屬於茅山道教的私人領地,絕對安全,而且這裏本來就遠離長安,屬於偏遠地帶,李毅完全可以在這裏悶聲發大財。所以,之前跟李二告假是因為要照顧師父,現在雖然情況有變,但是李毅也不打算回去。
想到這,李毅連忙休書一封,把自己的一些意見以及所需都寫了進去,李毅要盡可能地獅子大開口,因為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向李二要東西了,之後,要麽李毅做出成績,要麽李毅灰溜溜的回到長安!
想到教師,李毅忽然想到了師兄以前的那些手下,那些人都是師兄訓練多年的,而且都還年輕,而且最主要的是,受李毅和王遠知的影響,當年師兄著重的訓練了這些人的文化,所以,這些人基本都識字,這可是一批現成的人,李毅怎能放棄,這些人當初在蘭州的時候,李毅進攻吐穀渾,便將他們留在了蘭州,估計現在還在那裏,李毅估計,自己跟李二求求情,李二應該能將他們送給自己,不過如何說,這要好好想想。
然而想到這些人,李毅便又想到一人,便是寧遠村的江青雲,這人絕對是有大才之人,欠缺的就是閱曆,然而李毅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如果是其他老學究,早就被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思想,李毅的思想不一定能被他們所接受,然而江青雲卻正合適,現在的江青雲就像是硬件齊全的電腦,自己隻要往上安裝軟件就可以了。而且,李毅又想到了寧遠村的人,李毅要想開發金陵,最缺的就是人,而寧遠村的這些村民卻是正好可以應急。
想到這,李毅的思路便被完全打通了,想得越來越多,寫的也越來越多,就這樣,李毅足足寫了一個上午,才算是寫完了自己最滿意的成稿。
找了一個機靈的弟子,讓他拿著自己的信物,進京交給爺爺,李毅相信爺爺一定會為自己盡量安排好一切的。
不是李毅不想自己回長安,而是李毅怕自己回去以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之後,李毅便又開始了閉關,他要開始準備一切,並寫好相關計劃,例如造紙術,教材的編寫,金陵的改革方案等等,這裏寫李毅都要提前做好計劃,以免到時自己亂了陣腳。
就這樣,時間一晃,一個月的時間便悄然而逝,在這一個月中,李毅也終於是做好了所有的準備,而從長安而來的大隊伍,也終於是趕到了,李毅在江南的大改革也終於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