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啟稟將軍,斥候來報。”


    “董卓拜徐榮為大將,牛輔為監軍,領精兵數萬已衝出關隘!”


    “揚言要為董旻報仇雪恨!”


    “正向我等殺來!”


    好不容易與向朗兵合一處的劉備,屁股都沒有坐熱,就收到董卓攻伐的急報。


    營帳內的眾將,沒有一人露出恐懼的神情,反而滿臉的躍躍欲試,他們望向劉備,目光熱切,期待著劉備挑選他們為先鋒。


    有一人率先出口


    “將軍,我願擔任先鋒,隻需一千騎兵!必能斬殺徐榮奪其首級!我願立下軍令狀!”


    “善!”


    因此聽到徐榮領兵而來,就算是如今的吳班,麵對殺父仇人再也無法保持淡定,臉上寫滿憤怒,恨不得手刃仇敵。


    “將軍,主將之責是坐鎮中軍,項羽何其勇也,不也命喪烏江?”


    劉備的安排在荀彧看來有些不可思議,更讓他不可思議的是諸將,通過諸將的神情,足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如此安排諸將沒有一人感到驚訝,仿佛都習以為常,也就是說這樣的安排不是一次二次,可以說次次都是如此.


    身為主將,卻當先鋒?


    這就是涼州第一武將的含金量?


    “且慢!”


    用人不疑


    今日荀彧對這四個字有了深刻體會,他再一次慶幸當時選擇留下。


    徐庶哪裏讀不懂荀彧的心思,荀彧的意圖很明確,董卓聞名並州,靠戰場上的搏殺加官進爵,因此身旁聚集的大多是能征善戰之將,其士卒之精銳,其將領之統帥,都不是邊郡胡人能夠比擬的。


    要知道後勤糧草輜重,是重中之重,需要管理的民夫,甚至多於行軍打仗的將士。


    不過此事不方便我說.


    ?


    在大漢隻要不波及無辜,為父報仇本就是天經地義。


    想到這裏徐庶搖搖頭。


    荀彧張張嘴,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麽,他突然想起陽城之戰,就是劉備衝鋒在前


    劉備又朝著荀彧抱拳,“後勤糧草輜重之事,就交予文若了。”


    說話之人,正是吳匡之子吳班。


    荀文若啊,荀文若,你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關張二將軍都快占據長安,大局已定,大局已定啊。


    劉備點點頭,然後他大手一揮下達最後一條軍令


    不過戰場上終究是刀劍無眼啊。


    這些道理荀彧又怎麽會不懂?


    他與劉備相處不過數日,卻能被托付如此大事。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劉備腦海裏浮現而出的話語,是來自仙鄉後世孩童課文中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沙摩柯,你統帥的五溪蠻隨時策應!”


    作為過來人的劉備最為感同身受,洛陽之變,吳匡被董卓麾下大將徐榮一路追殺,即便僥幸躲進宮中,還是沒有避免死亡的結局。


    “向朗,霍篤,你二人統帥步卒!”


    “黃忠,由伱統帥騎兵!”


    能夠讓主將托付後勤大事的人,都是主將最為信任的人。


    “其餘人等謹記,需聽從徐軍師,荀軍師的調遣!”


    莫非徐元直沒有勸過使君麽?


    但——


    荀彧總感覺徐庶有話要說,可是沒有時間深究此事,當下還是勸諫為重。


    “善。”劉備拍板做出決定,“吳班,我拜你為校尉,跟隨在我左右,與我同為先鋒!”


    什麽袁紹,袁術,不值一提。


    “徐軍師,由你坐鎮中軍指揮全局!”


    霍篤眉頭一挑,這聲音實在是耳熟,令他控製不住發散的思緒,使君還沒有發話,為何你搶先一步?上來就是軍令狀,真以為是兒戲麽?


    不過當霍篤循聲望去,看著那人的臉麵之時,心裏誕出的疑惑統統歸於寂滅。


    想到這裏,荀彧抱拳鄭重道:“將軍,我定然不會辜負將軍所托!”


    劉備又怎麽會阻攔他呢。


    一場失敗,不算什麽,若是後勤切斷,即便是兵祖來了都要皺著眉頭。


    “諾!”眾將士異口同聲道


    吳班外貌上看上去是少年將軍的模樣,可是自從洛陽發生巨變後,他的氣質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荀彧終究是忍不住出聲了。


    “出發!”


    如果非要尋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成熟。


    有潁川當大後方,他們能夠且戰且退,若是能夠與徐榮僵持一二,待到關東主將雲集於此,想必所謂的‘十八路諸侯’都要以劉備為尊。


    “文若所言不無道理,我遠不如項羽,但.”劉備話鋒一轉,“我衝鋒在前,眾將士就知道前行的方向,士氣也不會因一時的不克而萎靡,論坐鎮中軍我尚不如雲長元直,為什麽不把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呢?”


    劉備抽出長劍,劍光清澈如水。


    “前方便是徐榮大軍?”


    曠野上劉備手握遠望鏡舉目遠眺,落盡眼底的是支嚴肅的軍隊,士卒數量之多,遠勝過此前遇到的任何一支,行軍也不像羌胡那般隨意。


    騎著戰馬的斥候一次又一次的偵察周圍地形,鼓聲敲得霹靂作響,五軍旌旗隨風飄揚,在鼓聲和旌旗指引下,即便行軍不如後世仙鄉的閱兵,也能稱上一句有條不紊。


    劉備目光一沉


    徐榮有兩把刷子。


    劉備慶幸,好在他們有遠望鏡,好在他們戰馬略勝一籌。


    衝鋒。


    用馬匹帶來的速度優勢襲擾他們。


    打定主意。


    劉備下達衝鋒的軍令。


    吳班率先響應。


    數千名騎士抽動馬鞭,緊隨其後,戰馬發出嘶鳴,奮力朝著前方衝去,速度越來越快,化為一道道疾馳的黑影。


    就在此刻


    異變突生!


    徐榮軍中鼓聲驟然停息,不等劉備率領騎兵衝殺至他們麵前,錚錚的金聲響起。


    就連劉備都為之一愣。


    荀子雲: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鳴金收兵就是源自於此。


    他不明白這還沒有交戰,怎麽對方便要撤退了呢。


    弄不清其中所以然的還有徐榮軍中士卒,他們見到陌生的騎兵疾馳而來,本想著應敵,剛剛舉起盾牌的瞬間,竟然讓他們撤軍???


    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於是乎,就見到這樣神奇的一幕。


    劉備的騎兵有如山洪般傾瀉而來,距離徐榮大軍尚有一裏之遙時,位於隊伍前方的士卒沒有結陣,而是選擇將手中武器一拋,高聲呐喊


    “我投降!”


    位於隊伍後麵的士卒們弄不清楚前方發生何事,聽到撤退的金聲本就讓他們疑惑,前方的士卒如此行徑,擴大了他們心中的恐懼,“投降”二字更是炸的他們神經一片狼藉。


    隨著劉備的靠近有明眼人看見劉備的旌旗,他們高聲喊道


    “諸位是西鄉侯,西鄉侯向來是投降不殺投降不殺啊!”


    之前還算規整的隊形,在這一刻崩潰,旗幟被無情丟在地上,淩亂的腳步狠狠踏過,真是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滿地的狼藉。


    這不得不讓劉備等人停下戰馬。


    望著麵前的這一幕,吳班隻覺得恍惚,他喉嚨擠出幹澀的嗓音


    “將軍,我等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嘶,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劉備一時間摸不著頭腦。


    既然想不通,就不必多想,對方如此敗退之勢,不追擊豈不是虧了?


    他高舉馬槊,放聲道


    “傳令三軍,留出一部清點降卒,其餘人等隨我追!”


    時間回到徐榮中軍。


    “劉玄德涼州第一將.就讓某來試試你的深淺!”


    騎著戰馬的徐榮低語道。


    牛輔吹捧道:“徐將軍之勇,三軍皆知,我看劉玄德的涼州第一將名不副實,應該讓與徐將軍才對。”


    “哈哈,牛將軍說笑了,那也要較量過才知道。”


    嘴上是這麽說,但是徐榮的嘴角都要翹到天上去了,他看牛輔都順眼不少,牛輔膽小怯弱他早有耳聞,原本以為牛輔是靠著董卓女婿身份,才能當上中郎將,沒有想到也是個會說話的人.


    可惜徐榮的笑意沒有維持多久,就在一封急報下瞬間崩塌。


    “報,徐將軍牛將軍,西域長史關雲長領兵三萬直出潼關,劍指洛陽,段煨被擒胡軫、董越二將軍皆被斬首,朝野震驚,董相命你二人速速回援!”


    “什麽!”


    聽到這個消息牛輔瞪大雙眼,就連坐都坐不穩,嚇得差點從馬上跌落。


    “!”


    徐榮也是一驚,段煨的能力他是知道的,怎麽會在如此短的時間裏丟掉關中?


    要知道關中的四道雄關可不簡單.


    關雲長不是在西域嗎?此人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不過如今說什麽都晚了,關中失守,洛陽危矣


    “來人啊,快快快,快鳴金收兵,馳援洛陽!”


    牛輔的驚聲尖叫將徐榮的思緒拉回當下,徐榮聞之色變,他連忙叫停牛輔


    “給我停下!”


    “牛將軍你這是作甚?!”


    “回援怎麽能是如此回法?!”


    “屆時軍中大亂你能擔責否?!”


    本就心中焦急萬分的牛輔,就像是一點就著的火藥桶,徐榮的厲聲問責是最後一絲火星,多日的奉承,長久以來對徐榮的不滿,在這一刻統統引爆,他變得硬氣,扯著嗓子高聲道


    “大膽!徐榮!你膽敢不聽董相軍令?!”


    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饒是徐榮也遭不住,他張張嘴試圖想說些什麽,終究還是閉上了嘴巴。


    勝負一眼辨別。


    傳令兵目光一沉,縱馬攜帶牛輔的命令遠去。


    不一會兒,鳴金收兵的金聲響起。


    徐榮心中祈禱,西鄉侯西鄉侯我求你不要出現不要出現。


    潰敗之勢一展露苗頭,就猶如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將一發不可收拾,非人力所為啊


    奈何最後一絲奢望,也被打破。


    斥候匆匆而來,“兩位將軍,劉玄德率領精兵襲來,我等潰不成軍,大敗而歸”


    牛輔臉上的得意凝固住了,他趕忙說道:“與我無關,我是監軍!”


    “唉。”


    徐榮痛苦的閉上眼睛,佝僂著脊背,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幾十歲,嗓子裏擠出沙啞幹澀的聲音


    “殺董旻動搖董相心神。”


    “關雲長奇取長安。”


    “兩麵圍攻。”


    “劉玄德,原來這也在你的算計之內麽?!”


    “我輸了”


    官道上


    曹操和曹仁縱馬疾馳。


    曹仁問道:“兄長,妙才尚且在家鄉征兵,你我二人以及十數騎投奔西鄉侯,西鄉侯難道不會輕視你我麽?”


    “哈哈哈”曹操就像是聽到什麽好笑的事情,“子孝,你有所不知啊,玄德從來不看重這些,他看重的人的本性和能力啊!”


    “兄長,關東諸將會盟你為何不辭而別呢?”


    “哼哼,子孝你有所不知,單單是會盟都舉棋不定,說是結盟,實則不然,同宗族的袁紹袁術都有異心,何況是關東諸將呢?我替袁本初寫了封討賊檄文就算是看在情分上,況且我不是留給袁本初一封書信麽?”


    “原來如此”


    曹仁點點頭,曹操心底有定數就好,反正他以曹操馬首是瞻。


    “子孝,前方是何物?”曹操突然問道。


    曹仁眯眼望去,“似乎是一人.看其打扮應當是士人?”


    “士人?都停下,隨我上去一看究竟!”


    “諾!”


    曹操勒馬駐足翻身下馬,他讓騎士暫且停在原地,同時警惕四周,以防有刺客襲殺。


    隻讓曹仁陪同。


    曹操先是站在數十步之遙觀察,他發現士人席地而坐,衣袍不像是能藏弓弩的模樣,最讓人矚目的是瘸腿的老馬。


    最後一絲顧慮打消。


    曹操來到士人的麵前,他的姿態放得很低,先是行禮,後近距離觀察著士人的樣貌。


    此人衣冠有塵埃,足履遍泥沙,但氣質不凡,一雙明目有如蒼鷹般銳利,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想要攀談。


    “我姓曹名操字孟德,我身旁的這位是我從弟,曹仁曹子孝,敢問君姓甚名誰?”


    “曹孟德?”士人失聲道:“你便是寫出討賊檄文的曹孟德?”


    “正是。”


    “可有信物?”


    曹操將為官時的官印交予士人一看。


    士人後撤幾步抱拳道:“我乃東郡人士,姓陳名宮,字公台。方才實在是唐突貴人,多有得罪,還望海涵。”


    曹操連連搖頭,笑道:“無礙無礙,不知公台此番是前往何地?”


    “西鄉侯命荀文若發布討董檄文,我自然是去助西鄉侯一臂之力.”說著說著,陳宮見曹操似笑非笑的表情,瞬間恍然大悟


    “莫非孟德兄也是去助西鄉侯?”


    “當然,此番路途遙遠,若是沒有像公台這般賢人,實在是可惜,公台不如你我同行?”


    “孟德兄好意,我心領了,隻不過這馬.”陳宮麵露難色。


    曹操大手一揮,“無礙,你馬我出便是!”


    曹仁表情微妙,兄長我怎麽覺得你話怪怪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化石采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化石采集並收藏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