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著評論區,寧洛莫名從四字粉絲身上,感受到了戰神塌房時,蝦姐身上的那股瘋魔勁兒。


    同樣都是粉絲大規模流失,路人盤近乎崩盤,剩下的的死忠粉,在大粉、脂粉和藝人團隊的聯合運營下,變得更加雞血和狂熱。


    一句話描述。


    “giegie隻有我們了!”


    實體專輯本質是不限購的,如四字的這張專輯,《劉豔芬》。


    個人最大可以購買一千份,一個id的最高消費金額,在理論上,可以達到18.9萬元。


    他們衝出的這份銷量,確實能給四字帶來一定加成,讓背後的資方和品牌方,注意到他的商業價值。


    但頂多也就這樣了。


    都用不著寧洛出手,四字就已經跟老隊友二字和三字撕成一團了。


    特別是二字。


    在專輯正式開售之前,四字粉絲就不斷在公開場合叫板二字,搞得二字粉絲十分不爽。


    而現在銷量真的被超了,自然也就更不爽了。


    直接一個“噶韭菜”的名頭,糊在四字臉上。


    寧洛隻需要在背後渾水摸魚,順便給四字潑億點點髒水就好了。


    輕鬆加愉快~


    在劇組拍攝幾天,5月23日,寧洛啟程前往京城,參加本屆華表獎。


    也不隻是他,劇組一小半主創都得去。


    像是陳道名、達康書記、田宇、唚姐等人。


    作為電影圈公認的三大獎項之一,時隔五年重啟的華表獎,隻要是受到邀請,又不是實在脫不開身的,都得給這個麵子。


    更何況,華表獎又名“華夏電影zf獎”,是由國家電影局主辦並組織評選及頒獎。


    可以這麽理解,金雞獎是業內認可,百是大眾投票,那華表獎就是g方的認可。


    某種層麵上說,華表獎是國內獎項中最具重量的。


    不是含金量。


    抵達下榻的酒店,時間已經是中午了。


    美滋滋扒了一份黃燜雞,寧洛愜意的歪倒在沙發上,開始網上衝浪。


    離紅毯正式開始還有幾個小時,但網上已是一片沸沸揚揚。


    其中,討論度最高的話題,自然是兩組影帝影後,最終落誰家。


    以前的華表獎,提名名額都是五個,而此次改成了二選一。


    先看第18屆。


    影帝提名,張毅和張涵宇。


    影後提名,任素夕和袁全。


    其實就是《我和我的祖國》和《華夏機長》的對陣。


    可以很輕易的看出,這一屆的提名影片,題材偏重於愛國主義電影。


    對於這份提名,網上還是有些爭議的。


    主要是針對前者。


    張毅和任素夕的演技,倒是沒什麽人質疑,但憑借著一部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的拚盤式電影,雙雙入選影帝影後。。


    講道理,有點太太刻意了。


    明明兩人在評選期間內,還有其他優秀的主演作品上線。


    不過總的來說,討論的聲音並不多,更多網友還是把關注點,放在了第19屆的提名名單上。


    兩名影帝候選人,分別是《守島人》的劉火華,還有《人生大事》的寧洛。巧的是,兩者正好是前後兩任“最年輕金雞影帝”。


    除了零星上躥下跳的小黑子,絕大多數網友,還是很認可兩人的演技的。


    劉火華就不用說了,自出道以來,就以實力派著稱,而且好感度頗高。


    寧洛的話,新晉“票房五巨頭”、“新生代演技仙人”、“真·天降紫薇星”等頭銜,也沒在嘻嘻哈哈~


    總之,有關本屆華表獎的絕大多數熱度,就匯聚在這個獎項之上。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網友吐槽,兩個提名名額太少了,很多觀眾覺得,應該出現在名單裏的演員,並沒有出現。


    其中呼聲最高的,自然是近兩年持續穩定輸出的吳晶大帝。


    評選期間內,吳晶大帝的作品有《流浪地球》、《長津湖》兩部曲、《攀登者》、《我和我的父輩》等。


    這些作品,雖然在百和金雞上也沒獲獎,但好歹有個提名。


    結果到了華表獎,連提名都沒了。


    同樣待遇的還有手握《你好,李煥英》和《獨行月球》的沈叔叔。


    6=9+


    票房要“含京量”、“含騰量”,評獎則是“去京量”、“去騰量”,怎麽看都是一對大冤種。。


    不過硬要說的話,本屆華表獎的“吳晶元素”,也不是沒有。


    在釋出的宣傳海報中,吳師傅祭出的,還是那張經典的西裝伸手邀請圖。


    不管獲得了多少票房,演了多少部戲,走出半生,歸來仍是這張圖。。


    說白了,還是電影圈那套“科班歧視”、“評委抱團”的小把戲。


    寧洛能夠入選,跟他背後同樣有一批鵝係背景的評委支持不無關係。


    圈子文化玩到最後,必定會被更高一級的資本圈層兼並、瓦解、吸收,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道理很簡單,資本更有錢。


    同時,那些玩圈子的老強種,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很明顯的一點。


    近幾年冒頭的小,大多都是平台捧出來的。


    像什麽“三裏屯三姐妹”、“京圈小公主”那幾位,除了“資源咖”的頭銜之外,要人氣沒人氣,要流量沒流量,商業價值更是寥寥。


    最終大概率還是會走上小黃鴨的路線。


    那就是,拿獎吹b硬提咖。


    但這條路,放到現如今的“流量時代2.0”,已經明顯失效了。


    一是,在這些老東西的作妖下,內娛各大獎項的公信力和含金量,早已大幅下滑,金馬、金像也自己給自己作沒了。


    二是,逐漸掌控內娛話語權的平台,更看重流量和數據。


    拿個獎,轉頭一看,滿屏吐槽就不說了,微博、鬥音轉讚評還不過萬。。


    淨在這兒開玩笑~


    小黃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在19到20年之間,憑借《少年的你》,連續獲得金像獎、百獎、金雞獎、亞洲電影大獎四座影後獎杯,成為章娘娘和周訊之後的第三位“三金影後”。


    當時就已經引起了許多人的質疑不說,在人氣和流量層麵,更是完全無法跟梓妹和熱芭兩位頂流相比。


    而現在呢?


    整整三年半的時間,40多個月,小黃鴨再也沒拿出過一部有說服力的作品。


    口碑更是早已一落千丈,幾乎到了人見人嘲的地步。


    往前一翻,除了21年被嘲上天的《千古袂塵》,小黃鴨再沒主演過一部平台頭部項目。


    所以,有什麽用呢~


    三金影後也就圖一樂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我真是陽光開朗大男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梨椰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梨椰香並收藏娛樂:我真是陽光開朗大男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