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一路行駛到了皇宮第一道門外,依舊是漫長的排隊與等待。
約莫有盞茶時間之後,有人在旁邊敲了敲馬車的簾子,因著是我坐的方位,所以我輕輕地掀開了簾子一角,就看見一張笑盈盈的俏臉出現在眼前。
瞧見是我,那俏臉一頓,臉上露出了一絲玩味,“喲,怎麽是你,那個要跟我打架的姑娘呢,怎地不在這裏。”
卻原來是那個跋扈的阜陽郡主,這可是個難纏的主,為了不讓她把我當做眼中釘,我態度極好的同她道,“見過郡主,七妹妹在後麵那輛車子裏。”
“奧,原來在後麵啊,算了,本郡主的馬車往前走容易,往後退就難了。”阜陽往後瞥了一眼,突然饒有興趣的湊近我道,“我瞧著你蠻順眼的,這樣,你回答我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我明知道她想問什麽,麵上卻還是不得不做出好奇的表情。
“我跟你打聽一下,你們,那個,二公子去哪裏了……”因著兩輛馬車貼的極近,阜陽幹脆整個頭都自車廂窗口中鑽出來,貼近我耳邊,低聲道,“我這些日子一直讓人找他,可卻怎麽也找不到……你不如若告訴我,郡主有賞。”
我好笑的看了她一眼,心道不管怎麽跋扈,都是個女孩子,逃不出那情之一字,更是在打聽喜歡的人時,壓低了本身的趾高氣揚,隻為得到那個人的消息。
這麽一想,心底便柔軟了下來,我在她耳邊低聲道,“二哥去參軍了……”
話未說完,阜陽郡主驟然抬起頭,巴掌大的小臉上滿是驚恐的神色,腦袋也因為用力縮回而裝在了馬車上,可她仿佛不知疼痛似得瞪著倆眼看向我,嘴裏呢喃道,“參軍……是,是廣涼郡那邊嗎……大燕對蒼周虎視眈眈,他是不是傻啊,他一個文弱書生,連我和大公主都能算計得了他,他去參什麽軍啊他……”
“郡主。”我在旁邊看的有些不忍,連忙勸道,“其實二哥還是有些身手的,更何況二哥說與南親王有些交好,王爺多少會庇護與他,不論怎麽樣,至少不用衝在第一線,比許多人都要好多了……”
“你懂什麽。”那阜陽郡主忽然惱怒的嗬斥了我一聲,“南親王已經回了蒼都,誰照顧他啊,長得白白淨淨一臉小白臉樣子,幹嘛非要去衝到戰場上去,他圖什麽啊!”
說完,竟是貼著車廂壁,低低的抽泣了起來。
我在一旁聽著,原本還算平靜的心,也漸漸的涼入了骨髓。
什麽……南親王回來了……
那麽弟弟……
誰照顧呢……
一時間,我也慌了神,顧不得安慰那阜陽郡主,整個人在車廂裏焦急不已,擔憂,難過,害怕失去等情緒,漸漸地縈繞進了我的心頭。
就在此時,似是前麵的車輛進入了皇宮之內,車夫一揚鞭子,馬車緩慢駛進皇城,將阜陽郡主的抽泣,遠遠地丟在身後。
有風自沒有關嚴實的車廂壁窗湧進,吹在臉上,讓我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寒蟬,同時思緒也跟著慢慢的清醒了過來。
弟弟已經去了廣涼郡,算算時間,早就到了地方,現在著急又什麽用呢,把他拉回來更不可能,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在弟弟平安凱旋回來之後,告訴他,他的姐姐一直在他身邊陪他。
一直都在。
馬車駛進了皇城的二道門,按照慣例,我同李思若一起下了馬車,循規蹈矩的跟在周氏的身後,一起去了鳳棲宮。
一進宮,便是磕頭見禮,期間不能抬頭直視皇後的容顏,一直到被叫起了,才能偶爾的用眼角瞥上一眼,結果就這一瞥,把我給嚇了一跳。
數月前見到李稷如的場景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她穿著皇後特有的鳳袍,細長嫩白的雙手塗著厚長的丹蔻,唇紅麵白,梳著高高的元寶髻,神色從容淡定,皮膚更是緊致的一點都不像即將四十歲的人。
要論保養品,肯定是皇宮城內的最好,皇後能用的更是其中的頂尖貨,李稷如能保養成這樣我一點都不意外,畢竟是皇後娘娘,不同於一般女子。
可現在……
我半抬著頭,用一半的餘光仔細打量李稷如的臉蛋,最後得出結論:發她老了。
不過是數月的時光,就像是老了十歲一樣,發髻依舊高雅,服飾依舊貴重,手上依舊有丹蔻,但神色中就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疲態。
她此刻微笑著在同周氏寒暄,問及崔氏的情況之後,眼底還會有擔憂一閃而過,做足了一個孝敬女兒該做的事兒。
但唯獨我看出來了,她的眼底,古井無波。
沒有笑意,也沒有擔憂。
若說唯一有的,也許便是些許的算計,以及打量。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李映雪身上,又挪到李思若的身上,最後在李蘭焉的身上一掃而過,期間還看了一眼我,不過最主要的卻是在看李映雪和李思若。
我心底一頓,李稷如又在算計些什麽?
正思量著,周氏已經將李思若的身份道了出來,“娘娘,這便是祖母當年離開時一同帶走的那個小女孩了,當時也才不過三歲呢……”
李思若十分合時宜的對著李稷如福了一福。
“我記得。”李稷如在一旁笑道,拉著李稷如的手道,“本宮當時進宮的時候,她才出生不久,本宮還抱過她呢,隻可惜後來大姐姐身體不好,便進宮陪伴起了大姐姐……往後十幾年,再也沒見過四妹妹。”
“這都多少年的事情了。”提起了不該提起的人,周氏在一旁笑的有些尷尬,“現在四妹妹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如今祖母正琢磨著給四妹妹找個好人家呢。”
“哦?”李稷如雙眼一亮,“可有什麽要求?”
“這個……”周氏不過是個晚輩,盡管年齡在那,但在相府,依舊沒有多少話語權,所以有些為難的道,“這得先讓祖母過目,妾身也說不好……”
“這樣啊……”李稷如眼底的亮光消失,她長長的歎了口氣,目光落在李映雪的身上,又挪到了李思若的身上,似乎有些拿捏不定。
“娘娘可是有什麽為難的事情?”一旁的周氏小心翼翼的問道。
“哦?”李稷如一頓,似乎也察覺自己有些急迫了,連忙收起了眼底的複雜,拉著李思若的手笑道,“這姑娘長得不錯,繼承了我們李家美人的傳統,且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啊。”
“多謝二姐姐誇獎。”李思若也是個打蛇隨棍上的,方才還稱呼皇後娘娘呢,這會就喊上了二姐姐了。
李稷如拉著她的手,好一番親熱的聊天,一直到身邊的姑姑提醒該去流芳鄔那邊了,李稷如才醒悟過來,笑道,“瞧我,被四妹妹這張巧嘴說的都忘了時辰,本宮要梳妝打扮一番,你們先行過去,箐姑姑,帶他們過去。”
一旁侍立著的女子連忙福身點頭,帶著眾人浩浩蕩蕩的去了流芳鄔。
已經是深秋的季節,流芳鄔裏裏外外的桃樹都光禿禿的隻剩了枝丫,還好有宮人搬來了精心培養的各色菊花,層層疊疊堆放在一起,有的混色,有的純色一大片,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同桃花盛放時期相比,是另外一種驚心動魄的美。
我跟在李思若身後,慢吞吞的走著,身旁不時有相識的貴婦人擦肩而過,不過因著周氏實在撐不起場麵,所以不過是寒暄打個招呼便過去了,並沒有人過來和我們一起走。
李卓成親時,崔氏尚且不過是個妾,再是長子,依舊頂著庶的名號,所以娶的周氏自然家境也不怎麽樣,連帶著眼界也十分一般。平日做事也總透著一股小家子氣,撐不起大場麵。
好在李卓倒是頗為癡情,隻娶了這麽一個女子為妻,就算隻生了一個長女也沒有再添妾,與周氏過的日子頗為琴瑟和鳴,倒讓許多瞧不起周氏的人,看的羨慕無比。
有些時候我就忍不住想,李慕雅一家,大約是整個相府裏最幸福的了吧。
一路到了流芳鄔,箐姑姑沒有進院子,而是直接站在門口對著我們福了一福,道,“奴婢要去伺候娘娘了,夫人以及各位小姐自行在這裏瀏覽,院子裏有糕點和水,也有石凳和藤椅,累了可坐下休息,稍後娘娘便會過來。”
“麻煩姑姑了,姑姑慢走。”周氏十分客氣的同箐姑姑道。
那箐姑姑點了點頭,轉頭離開了流芳鄔。
此時流芳鄔裏已經有了許多人在裏麵,和上次隻請了貴婦人和年輕小姐不同,這次竟然還請了許多的青年才俊,以及達官貴族,皇親國戚等等身份。
甫一才靠近,我們這些輩分小的,就得跟著周氏一起,對著眾人行禮。
“見過四皇子,見過長公主,見過二公主,見過晉王爺……”
一連串的見禮過後,總算是可以鬆一口氣了,隻是才將將站直了身體,身後又傳來小太監尖銳的叫聲:
南親王到,恭親王到。
約莫有盞茶時間之後,有人在旁邊敲了敲馬車的簾子,因著是我坐的方位,所以我輕輕地掀開了簾子一角,就看見一張笑盈盈的俏臉出現在眼前。
瞧見是我,那俏臉一頓,臉上露出了一絲玩味,“喲,怎麽是你,那個要跟我打架的姑娘呢,怎地不在這裏。”
卻原來是那個跋扈的阜陽郡主,這可是個難纏的主,為了不讓她把我當做眼中釘,我態度極好的同她道,“見過郡主,七妹妹在後麵那輛車子裏。”
“奧,原來在後麵啊,算了,本郡主的馬車往前走容易,往後退就難了。”阜陽往後瞥了一眼,突然饒有興趣的湊近我道,“我瞧著你蠻順眼的,這樣,你回答我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我明知道她想問什麽,麵上卻還是不得不做出好奇的表情。
“我跟你打聽一下,你們,那個,二公子去哪裏了……”因著兩輛馬車貼的極近,阜陽幹脆整個頭都自車廂窗口中鑽出來,貼近我耳邊,低聲道,“我這些日子一直讓人找他,可卻怎麽也找不到……你不如若告訴我,郡主有賞。”
我好笑的看了她一眼,心道不管怎麽跋扈,都是個女孩子,逃不出那情之一字,更是在打聽喜歡的人時,壓低了本身的趾高氣揚,隻為得到那個人的消息。
這麽一想,心底便柔軟了下來,我在她耳邊低聲道,“二哥去參軍了……”
話未說完,阜陽郡主驟然抬起頭,巴掌大的小臉上滿是驚恐的神色,腦袋也因為用力縮回而裝在了馬車上,可她仿佛不知疼痛似得瞪著倆眼看向我,嘴裏呢喃道,“參軍……是,是廣涼郡那邊嗎……大燕對蒼周虎視眈眈,他是不是傻啊,他一個文弱書生,連我和大公主都能算計得了他,他去參什麽軍啊他……”
“郡主。”我在旁邊看的有些不忍,連忙勸道,“其實二哥還是有些身手的,更何況二哥說與南親王有些交好,王爺多少會庇護與他,不論怎麽樣,至少不用衝在第一線,比許多人都要好多了……”
“你懂什麽。”那阜陽郡主忽然惱怒的嗬斥了我一聲,“南親王已經回了蒼都,誰照顧他啊,長得白白淨淨一臉小白臉樣子,幹嘛非要去衝到戰場上去,他圖什麽啊!”
說完,竟是貼著車廂壁,低低的抽泣了起來。
我在一旁聽著,原本還算平靜的心,也漸漸的涼入了骨髓。
什麽……南親王回來了……
那麽弟弟……
誰照顧呢……
一時間,我也慌了神,顧不得安慰那阜陽郡主,整個人在車廂裏焦急不已,擔憂,難過,害怕失去等情緒,漸漸地縈繞進了我的心頭。
就在此時,似是前麵的車輛進入了皇宮之內,車夫一揚鞭子,馬車緩慢駛進皇城,將阜陽郡主的抽泣,遠遠地丟在身後。
有風自沒有關嚴實的車廂壁窗湧進,吹在臉上,讓我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寒蟬,同時思緒也跟著慢慢的清醒了過來。
弟弟已經去了廣涼郡,算算時間,早就到了地方,現在著急又什麽用呢,把他拉回來更不可能,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在弟弟平安凱旋回來之後,告訴他,他的姐姐一直在他身邊陪他。
一直都在。
馬車駛進了皇城的二道門,按照慣例,我同李思若一起下了馬車,循規蹈矩的跟在周氏的身後,一起去了鳳棲宮。
一進宮,便是磕頭見禮,期間不能抬頭直視皇後的容顏,一直到被叫起了,才能偶爾的用眼角瞥上一眼,結果就這一瞥,把我給嚇了一跳。
數月前見到李稷如的場景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她穿著皇後特有的鳳袍,細長嫩白的雙手塗著厚長的丹蔻,唇紅麵白,梳著高高的元寶髻,神色從容淡定,皮膚更是緊致的一點都不像即將四十歲的人。
要論保養品,肯定是皇宮城內的最好,皇後能用的更是其中的頂尖貨,李稷如能保養成這樣我一點都不意外,畢竟是皇後娘娘,不同於一般女子。
可現在……
我半抬著頭,用一半的餘光仔細打量李稷如的臉蛋,最後得出結論:發她老了。
不過是數月的時光,就像是老了十歲一樣,發髻依舊高雅,服飾依舊貴重,手上依舊有丹蔻,但神色中就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疲態。
她此刻微笑著在同周氏寒暄,問及崔氏的情況之後,眼底還會有擔憂一閃而過,做足了一個孝敬女兒該做的事兒。
但唯獨我看出來了,她的眼底,古井無波。
沒有笑意,也沒有擔憂。
若說唯一有的,也許便是些許的算計,以及打量。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李映雪身上,又挪到李思若的身上,最後在李蘭焉的身上一掃而過,期間還看了一眼我,不過最主要的卻是在看李映雪和李思若。
我心底一頓,李稷如又在算計些什麽?
正思量著,周氏已經將李思若的身份道了出來,“娘娘,這便是祖母當年離開時一同帶走的那個小女孩了,當時也才不過三歲呢……”
李思若十分合時宜的對著李稷如福了一福。
“我記得。”李稷如在一旁笑道,拉著李稷如的手道,“本宮當時進宮的時候,她才出生不久,本宮還抱過她呢,隻可惜後來大姐姐身體不好,便進宮陪伴起了大姐姐……往後十幾年,再也沒見過四妹妹。”
“這都多少年的事情了。”提起了不該提起的人,周氏在一旁笑的有些尷尬,“現在四妹妹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如今祖母正琢磨著給四妹妹找個好人家呢。”
“哦?”李稷如雙眼一亮,“可有什麽要求?”
“這個……”周氏不過是個晚輩,盡管年齡在那,但在相府,依舊沒有多少話語權,所以有些為難的道,“這得先讓祖母過目,妾身也說不好……”
“這樣啊……”李稷如眼底的亮光消失,她長長的歎了口氣,目光落在李映雪的身上,又挪到了李思若的身上,似乎有些拿捏不定。
“娘娘可是有什麽為難的事情?”一旁的周氏小心翼翼的問道。
“哦?”李稷如一頓,似乎也察覺自己有些急迫了,連忙收起了眼底的複雜,拉著李思若的手笑道,“這姑娘長得不錯,繼承了我們李家美人的傳統,且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啊。”
“多謝二姐姐誇獎。”李思若也是個打蛇隨棍上的,方才還稱呼皇後娘娘呢,這會就喊上了二姐姐了。
李稷如拉著她的手,好一番親熱的聊天,一直到身邊的姑姑提醒該去流芳鄔那邊了,李稷如才醒悟過來,笑道,“瞧我,被四妹妹這張巧嘴說的都忘了時辰,本宮要梳妝打扮一番,你們先行過去,箐姑姑,帶他們過去。”
一旁侍立著的女子連忙福身點頭,帶著眾人浩浩蕩蕩的去了流芳鄔。
已經是深秋的季節,流芳鄔裏裏外外的桃樹都光禿禿的隻剩了枝丫,還好有宮人搬來了精心培養的各色菊花,層層疊疊堆放在一起,有的混色,有的純色一大片,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同桃花盛放時期相比,是另外一種驚心動魄的美。
我跟在李思若身後,慢吞吞的走著,身旁不時有相識的貴婦人擦肩而過,不過因著周氏實在撐不起場麵,所以不過是寒暄打個招呼便過去了,並沒有人過來和我們一起走。
李卓成親時,崔氏尚且不過是個妾,再是長子,依舊頂著庶的名號,所以娶的周氏自然家境也不怎麽樣,連帶著眼界也十分一般。平日做事也總透著一股小家子氣,撐不起大場麵。
好在李卓倒是頗為癡情,隻娶了這麽一個女子為妻,就算隻生了一個長女也沒有再添妾,與周氏過的日子頗為琴瑟和鳴,倒讓許多瞧不起周氏的人,看的羨慕無比。
有些時候我就忍不住想,李慕雅一家,大約是整個相府裏最幸福的了吧。
一路到了流芳鄔,箐姑姑沒有進院子,而是直接站在門口對著我們福了一福,道,“奴婢要去伺候娘娘了,夫人以及各位小姐自行在這裏瀏覽,院子裏有糕點和水,也有石凳和藤椅,累了可坐下休息,稍後娘娘便會過來。”
“麻煩姑姑了,姑姑慢走。”周氏十分客氣的同箐姑姑道。
那箐姑姑點了點頭,轉頭離開了流芳鄔。
此時流芳鄔裏已經有了許多人在裏麵,和上次隻請了貴婦人和年輕小姐不同,這次竟然還請了許多的青年才俊,以及達官貴族,皇親國戚等等身份。
甫一才靠近,我們這些輩分小的,就得跟著周氏一起,對著眾人行禮。
“見過四皇子,見過長公主,見過二公主,見過晉王爺……”
一連串的見禮過後,總算是可以鬆一口氣了,隻是才將將站直了身體,身後又傳來小太監尖銳的叫聲:
南親王到,恭親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