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會如此?!”
趙尋安驚呼,前生隻是六王一人反,如今怎地就成了六路反王?
大廳裏數百將校也是驚呼連連,西北位於邊陲過於閉塞,屬實沒想到,大乾腹地竟會有如此大的事情發生!
“事情起因,卻是拖了許多的春闈。”
宋前程歎氣,把事情經過徐徐說。
開頭便如趙尋安前生一般,晚夏時節的春闈大部被西疆十六州舉子摘得,並與殿試時起事,幸好因著某些緣由回返的鳳凰在,否則官家必死!
便大殿之上的血漬還未清理幹淨,六王爺便領二十萬鐵騎直入大乾腹地,一路攻城略地直奔玉京而去。
朝廷應對也是迅速,立刻調集周邊省份內衛鄉兵以及拱衛玉京的左右千牛衛前去討伐。
四十萬大軍二對一又是主場作戰,按道理應該輕鬆拿下,誰承想對陣之際桑榆郡王領十萬親兵與陣後偷襲。
前後夾擊之下,四十萬大軍一敗塗地,陣斬二十餘萬,餘下者皆被活埋!
消息傳回朝野震顫,兵部再次調派左右驍衛、左右衛四十五萬大軍攔截,誰承想十七王爺、寧方候、靖海公、博山候趁著兵力空虛相繼起事。
六路王侯共七十萬大軍不及月數便把大乾腹地占了大半,大乾衛府傷亡之重百姓死傷之大,便是三國伐乾也比之不上。
原本因著西關歸屬靜下來的南越與大周趁機派兵,數月便占了五州之地,如今朝廷能夠掌握的大乾國土,已然不及半數。
“西涼未曾侵我疆土?”
趙尋安有些好奇的問,宋前程看著他,原本沉重的麵色有了一絲笑:
“西涼不但未有,還借兵二十萬,若無他們支持,情形怕是更加危急。”
“這便怪了,以西涼人喜占便宜的秉性,按理說不該如此。”
趙尋安緊皺眉頭,宋前程開懷大笑:
“西涼國主說的明白,山河先生講大義救西涼千百才俊,西涼便講大義助大乾守護江山,一飲一啄皆有定數!”
聽聞此言趙尋安也笑了,他是真真沒想到,西涼會做出這般投桃報李的舉動,看來自己往日與西涼的認知,屬實有些過於偏頗。
“既如此危險,這封賞隊伍便不應該來!”
趙尋安搖頭,若是宋前程因著這般事情死了,往後自己該如何麵對宋戳子?
“冒著險峻來,自然有其道理。”
宋前程正顏,看著滿堂將校認真說:
“西北雖隻一省,卻有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龍城衛、陰山衛,新歸附的望川衛以及遊羚三衛共百萬大軍!”
“隻鐵騎便超六十萬,堪稱大乾如今最大軍力,若再算上福佑親王親兵以及那些上馬兵下馬民的牧人,尋安,你一人所掌,可稱敵國!”
“如今大乾危在旦夕,能拯救億萬水火國人的唯有你,若不重視,豈非自尋死路?”
趙尋安輕點頭,隻是看到那兩位宦官忍不住皺眉:
“再怎麽也用不到二位內官前來,身為大乾武人,守土護疆責無旁貸!”
宋前程欣慰點頭,再正顏:
“且吩咐主將沐浴更衣,把香案擺下,聽封便知!”
半個時辰後,煥然一新的西北諸將與趙尋安同時聽封,錢帛自然見不到,可遷生的官銜,卻把諸將嚇了一跳!
望川衛以及遊羚三衛屬於新歸附,自然不在封賞之列,可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以及原西北兩衛的封賞,屬實出人意料!
陰山衛將軍董海東,與龍城衛、左右威衛將軍遷升征東、征南、征西、征北大將,官居二品!
左領軍衛將軍遷升鎮東大將,右領軍衛將軍遷升鎮西大將,諸中郎將、左右郎將隨遷半職領安、平將軍銜級。
各軍府折衝都尉直升為將,一幹都尉校尉隨遷!
封賞下來諸將但覺心驚肉跳,屬實有些大,大的離譜!
府直接變衛,西北瞬間多了一百七八十個衛,若是滿編最少也得一千五六百萬的兵力,都趕上諸多中小國家國民數量了!
再加位高權重的征討大將鎮守大將,幾如大乾初期那般以軍立國,西北簡直成了一個獨立的重武軍國。
如今大乾的形勢,已經緊迫到如此地步?
便在眾人疑惑時,宣讀封賞之人換了幾位宦官,先與趙尋安恭敬施禮,然後正顏詠頌。
諸將聽不懂華麗晦澀的套話,但與趙尋安的封賞卻是聽得一清二楚。
統領天下兵馬的天策府大將,領三公太保,位極人臣!
“本來有帶繁花戰甲,無奈遇襲時丟失,還好帥印虎符具在,不然這封賞,真就有些說不準了。”
宋前程親自把鵝黃絲緞包裹的帥印交於趙尋安,苦笑著說。
接過帥印趙尋安咧嘴:
“有帥印虎符便好,繁花戰甲還是算了,大將軍穿的某也不是沒見過,五顏六色便跟戲子一般,還是如今身上的舒爽!”
宋前程聞言笑的更苦,趙尋安吩咐領眾人好生歇息,自己則與他同往居所細談。
馬蘭與二人奉茶退走,趙尋安認真問:
“叔父,這般高官厚祿實在有些過,官家與朝廷到底是何用意?”
宋前程抿一口清茶,開誠布公的說:
“如今大乾危難,這般封賞,自然是求個人人奮勇。”
“至於第二,卻是國師帶回的消息所致,大乾若是能夠渡過這個劫難,卻需以武當國,迎接中土大千從未有過的巨變!”
聽聞這般言語趙尋安驚奇的瞪大了眼,正一宗做派與前生可謂天差地遠,卻不知是哪裏讓他們改變了做法。
“賢侄,莫說其他,這匡扶朝堂之事,心中可有底?”
趙尋安略作思量,沉聲問:
“叔父,六七十萬兵力看似大,可與大乾內腹數十衛來說,並非不可敵,可是有某些超出控製的事由發生?”
之所以如此問,乃是前生便有發生,六王爺憑著兩衛二十萬鐵騎便差點顛覆大乾,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畢竟各個衛府骨幹都是於三國伐乾征戰時磨礪出來的老兵,沒可能那般孱弱。
且之後曾有傳聞,六王爺本來必贏,隻是屠戮太過傷了天和,本不欲叉手掙龍的瀏陽王馮正看不過眼,依祖訓喚醒護國神將,這才終結了六王爺的常勝之路。
趙尋安驚呼,前生隻是六王一人反,如今怎地就成了六路反王?
大廳裏數百將校也是驚呼連連,西北位於邊陲過於閉塞,屬實沒想到,大乾腹地竟會有如此大的事情發生!
“事情起因,卻是拖了許多的春闈。”
宋前程歎氣,把事情經過徐徐說。
開頭便如趙尋安前生一般,晚夏時節的春闈大部被西疆十六州舉子摘得,並與殿試時起事,幸好因著某些緣由回返的鳳凰在,否則官家必死!
便大殿之上的血漬還未清理幹淨,六王爺便領二十萬鐵騎直入大乾腹地,一路攻城略地直奔玉京而去。
朝廷應對也是迅速,立刻調集周邊省份內衛鄉兵以及拱衛玉京的左右千牛衛前去討伐。
四十萬大軍二對一又是主場作戰,按道理應該輕鬆拿下,誰承想對陣之際桑榆郡王領十萬親兵與陣後偷襲。
前後夾擊之下,四十萬大軍一敗塗地,陣斬二十餘萬,餘下者皆被活埋!
消息傳回朝野震顫,兵部再次調派左右驍衛、左右衛四十五萬大軍攔截,誰承想十七王爺、寧方候、靖海公、博山候趁著兵力空虛相繼起事。
六路王侯共七十萬大軍不及月數便把大乾腹地占了大半,大乾衛府傷亡之重百姓死傷之大,便是三國伐乾也比之不上。
原本因著西關歸屬靜下來的南越與大周趁機派兵,數月便占了五州之地,如今朝廷能夠掌握的大乾國土,已然不及半數。
“西涼未曾侵我疆土?”
趙尋安有些好奇的問,宋前程看著他,原本沉重的麵色有了一絲笑:
“西涼不但未有,還借兵二十萬,若無他們支持,情形怕是更加危急。”
“這便怪了,以西涼人喜占便宜的秉性,按理說不該如此。”
趙尋安緊皺眉頭,宋前程開懷大笑:
“西涼國主說的明白,山河先生講大義救西涼千百才俊,西涼便講大義助大乾守護江山,一飲一啄皆有定數!”
聽聞此言趙尋安也笑了,他是真真沒想到,西涼會做出這般投桃報李的舉動,看來自己往日與西涼的認知,屬實有些過於偏頗。
“既如此危險,這封賞隊伍便不應該來!”
趙尋安搖頭,若是宋前程因著這般事情死了,往後自己該如何麵對宋戳子?
“冒著險峻來,自然有其道理。”
宋前程正顏,看著滿堂將校認真說:
“西北雖隻一省,卻有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龍城衛、陰山衛,新歸附的望川衛以及遊羚三衛共百萬大軍!”
“隻鐵騎便超六十萬,堪稱大乾如今最大軍力,若再算上福佑親王親兵以及那些上馬兵下馬民的牧人,尋安,你一人所掌,可稱敵國!”
“如今大乾危在旦夕,能拯救億萬水火國人的唯有你,若不重視,豈非自尋死路?”
趙尋安輕點頭,隻是看到那兩位宦官忍不住皺眉:
“再怎麽也用不到二位內官前來,身為大乾武人,守土護疆責無旁貸!”
宋前程欣慰點頭,再正顏:
“且吩咐主將沐浴更衣,把香案擺下,聽封便知!”
半個時辰後,煥然一新的西北諸將與趙尋安同時聽封,錢帛自然見不到,可遷生的官銜,卻把諸將嚇了一跳!
望川衛以及遊羚三衛屬於新歸附,自然不在封賞之列,可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以及原西北兩衛的封賞,屬實出人意料!
陰山衛將軍董海東,與龍城衛、左右威衛將軍遷升征東、征南、征西、征北大將,官居二品!
左領軍衛將軍遷升鎮東大將,右領軍衛將軍遷升鎮西大將,諸中郎將、左右郎將隨遷半職領安、平將軍銜級。
各軍府折衝都尉直升為將,一幹都尉校尉隨遷!
封賞下來諸將但覺心驚肉跳,屬實有些大,大的離譜!
府直接變衛,西北瞬間多了一百七八十個衛,若是滿編最少也得一千五六百萬的兵力,都趕上諸多中小國家國民數量了!
再加位高權重的征討大將鎮守大將,幾如大乾初期那般以軍立國,西北簡直成了一個獨立的重武軍國。
如今大乾的形勢,已經緊迫到如此地步?
便在眾人疑惑時,宣讀封賞之人換了幾位宦官,先與趙尋安恭敬施禮,然後正顏詠頌。
諸將聽不懂華麗晦澀的套話,但與趙尋安的封賞卻是聽得一清二楚。
統領天下兵馬的天策府大將,領三公太保,位極人臣!
“本來有帶繁花戰甲,無奈遇襲時丟失,還好帥印虎符具在,不然這封賞,真就有些說不準了。”
宋前程親自把鵝黃絲緞包裹的帥印交於趙尋安,苦笑著說。
接過帥印趙尋安咧嘴:
“有帥印虎符便好,繁花戰甲還是算了,大將軍穿的某也不是沒見過,五顏六色便跟戲子一般,還是如今身上的舒爽!”
宋前程聞言笑的更苦,趙尋安吩咐領眾人好生歇息,自己則與他同往居所細談。
馬蘭與二人奉茶退走,趙尋安認真問:
“叔父,這般高官厚祿實在有些過,官家與朝廷到底是何用意?”
宋前程抿一口清茶,開誠布公的說:
“如今大乾危難,這般封賞,自然是求個人人奮勇。”
“至於第二,卻是國師帶回的消息所致,大乾若是能夠渡過這個劫難,卻需以武當國,迎接中土大千從未有過的巨變!”
聽聞這般言語趙尋安驚奇的瞪大了眼,正一宗做派與前生可謂天差地遠,卻不知是哪裏讓他們改變了做法。
“賢侄,莫說其他,這匡扶朝堂之事,心中可有底?”
趙尋安略作思量,沉聲問:
“叔父,六七十萬兵力看似大,可與大乾內腹數十衛來說,並非不可敵,可是有某些超出控製的事由發生?”
之所以如此問,乃是前生便有發生,六王爺憑著兩衛二十萬鐵騎便差點顛覆大乾,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畢竟各個衛府骨幹都是於三國伐乾征戰時磨礪出來的老兵,沒可能那般孱弱。
且之後曾有傳聞,六王爺本來必贏,隻是屠戮太過傷了天和,本不欲叉手掙龍的瀏陽王馮正看不過眼,依祖訓喚醒護國神將,這才終結了六王爺的常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