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送畫
重生換親後,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作者:絕塵煙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安排好治喪的事,傅歸雲領著陸卿辰、陸卿羽一起到得太和殿裏,吩咐了葉知城同傅平協助著陸卿辰打理靈前事宜。
尤典領著劉禦醫回來時,看著劉禦醫凝重的臉色,傅歸雲就察覺到有些不妙。
將二人叫到清淨處,連忙詢問:“忠王怎麽樣了?”
劉禦醫歎了口氣:“隻怕……”
傅歸雲如今聽到這兩個字心裏就有些發慌,連忙攔住了他:“不管用盡什麽辦法也要醫治好忠王。”
雖然陸臨之今日說那些話有些偏激,可得知真相後,傅歸雲大抵是能夠理解他的苦衷。
想來他已經懷疑公爹是死於陸臨初之手,擔心自己前往翁城會有危險,所以才想讓自己留在漓陽。
可他既是一番好心,為何要用那樣的語氣說出?弄得好像對自己存了不少怨念,仿佛自己欠了他不少恩情似的。
傅歸雲生氣的點也在此處。
她心裏憂傷無比,交代完了劉禦醫後,被薑嬤嬤和清露攙扶著先回了儲賢宮去。
薑嬤嬤命人將皇後立下的所有遺囑都送了過來,其中大多數是關於她嫁妝的清單,除去一些尚未交給傅歸雲的莊子鋪子外,還有大約六千萬兩的遺產藏於花邑城內,盡數托付給了她。
看著每一項遺囑上,婆母的用心叮囑,細到去了花邑城,該如何調用支配六城裏的葉家奴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再想到她活著時那般寬厚慈祥的模樣,傅歸雲眼角止不住的又是一陣酸澀。
她默默捏著帕子擦了擦濕潤的眼角,便見薑嬤嬤把最後一道遺詔遞了上來。
“皇後說,她薨逝後,太子登基若追封杜九娘,更有甚者,違背先帝旨意,敢冊封楚懷夕,不可到她靈前祭拜,更不得以他名義為皇後追封諡號,皇後靈位不與此二人供奉祖廟。”
薑嬤嬤跪地祈求道:“還請太子妃立刻將皇後此詔送往翁城,並昭告宗親。”
傅歸雲心知這道遺詔正是婆母掣肘楚懷夕的,但畢竟杜九娘是卿辰、卿羽生母,絕不能因此事叫兩個小家夥心中生出嫉恨。
唯有徹底查清楚杜九娘的底細,方能讓兩個孩子釋懷。
“薑嬤嬤,你去告訴陸彥,讓他請葉安領花邑城死士入漓陽,一道防禦離人幫。”
眼下離人幫集結在漓陽城,不僅對陸臨之毫無助益,隻會加劇陸臨初的猜忌。
想要保全陸臨之,最好的法子,就是調離人幫回封地,她也盡快前往翁城。
讓這樣一個不孝不仁之人坐擁天下,遲早要傾覆大寧的江山。
隻是陸臨初如今大權在握,又收服了陸臨風和陳霖,隻怕攻破大燕指日可待。
若不能盡快安頓好陸臨之,逆轉形勢,待他回師漓陽,陸臨之和離人幫怕是都將覆滅。
想到此,她繼續對薑嬤嬤叮囑道:“倘若陸彥不肯,那你就告訴他,本宮願意助他調離人幫回忠王封地,但條件隻有一個,待本宮和皇長孫北行後,由花邑城城主葉安監守漓陽。”
薑嬤嬤聽明白了她的意思,太子妃這是想了個折衷的法子,雖是將忠王留在漓陽,可監視忠王的人卻換成了太子妃自己的人,這對於眼下劍拔弩張的形勢再有利不過了。
而傅歸雲調葉安來漓陽自然還有別的用意,她湊到薑嬤嬤耳邊小聲嘀咕道:“母後的遺旨暫不可送往前線,待葉城主入城後,嬤嬤告訴他,讓他務必盡快尋到胡安的下落,到時再做定奪。”
“是。”
薑嬤嬤應聲而去。
傅歸雲思來想去片刻,總覺得婆母知道公爹駕崩這事有些蹊蹺,她又喚來程奎,詢問道:“這些日子,皇後寢宮過來的除了葉家舅父還有誰常來探望?”程奎想了想:“倒是沒有別的人,就是皇後身邊的瑾兒前幾日多了句嘴,說葉家主近來入長春宮好似比往常勤了許多。”
“瑾兒?”
傅歸雲雖常來長春宮,但對這人印象並不深刻。
不過婆母跟前使喚的人幾乎都是她自己的陪嫁女使,即便是打雜的也是心腹,並沒什麽不放心的。
但仔細回味著那句話,她忽然有所警覺:“母後心細如發,我讓你日日過來守著已讓她心中有所疑慮,葉家舅父往常鮮少在漓陽,這段日子常來宮裏走動,若沒有人別有用心的提及此事,母後或許不會多疑,瑾兒這句話無疑讓母後疑心更重了。”
話落,她立即吩咐道:“你去好好查查,瑾兒這些年和陸家誰走得更加親近些。”
逼死婆母,加劇陸臨初、陸臨之之間的矛盾最受益的隻有大房,她心底已然察覺到這事和大房脫不開幹係。
果然,程奎前去暗查一番,查到的訊息和她所料大致一樣:“瑾兒早年間觸怒過禮王,不過禮王並未遷怒她,反而是大度的向皇後保全了這賤婢,依小奴對禮王的了解,他並不是個體恤下人,懂得憐香惜玉的仁善主子。”
“那就不奇怪了。”
傅歸雲頷首道:“禮王這人,母後生前就時常提及,他野心勃勃,隻怕就盼著太子和忠王爭得你死我活,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程奎問道:“那眼下該如何是好?”
“莫要打草驚蛇。”
傅歸雲吩咐道:“大寧有今日局麵實屬不易,既然他想坐收漁翁之利,咱們姑且讓他存有這個奢念,先哄著他替大寧平定江北,之後咱們再慢慢清算舊賬。”
兩人剛將事情議定,童嬤嬤就進來稟道:“太子妃,禮王妃前來吊唁,想要麵見您。”
“宣。”
傅歸雲到茶幾邊落座後,就見崔穎被領了進來。
一年不見,她整個人似乎清瘦了不少,愁眉苦臉的,看傅歸雲的眼神明顯藏著些敵意。
傅歸雲雖已洞悉一切,仍不動聲色的柔聲詢問:“禮王妃這一年在九榮城過得可好?”
“托嫂嫂的福,小妹過得很好。”
崔穎皮笑肉不笑的直接到她旁邊落座下來,這一幕叫眾人看得皆是一愣。
往日她可不敢如此不恭啊。
傅歸雲眨了眨眼:“看來禮王妃對本宮將你召來漓陽很是不滿?”
“豈敢。”
崔穎扯嘴道:“陛下是妾身義父,臣女蒙受天恩,方有今日之福分,前來為義父吊唁不是理所應當的?”
淡淡笑了笑,她從餘嬤嬤手裏取過一個包裹遞了上來:“正好,小妹今日過來還為嫂嫂備了禮物,還請嫂嫂過目。”
傅歸雲接過包裹,打開來看,隻見裏麵卷著一幅水墨畫,而畫像上的人正是她自己。
“何意?”
傅歸雲蹙眉:“禮王妃無端描本宮畫像作甚?”
“小妹哪有此才情?”
崔穎冷聲道:“太子妃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這畫像是誰畫的你心裏沒點數?”
尤典領著劉禦醫回來時,看著劉禦醫凝重的臉色,傅歸雲就察覺到有些不妙。
將二人叫到清淨處,連忙詢問:“忠王怎麽樣了?”
劉禦醫歎了口氣:“隻怕……”
傅歸雲如今聽到這兩個字心裏就有些發慌,連忙攔住了他:“不管用盡什麽辦法也要醫治好忠王。”
雖然陸臨之今日說那些話有些偏激,可得知真相後,傅歸雲大抵是能夠理解他的苦衷。
想來他已經懷疑公爹是死於陸臨初之手,擔心自己前往翁城會有危險,所以才想讓自己留在漓陽。
可他既是一番好心,為何要用那樣的語氣說出?弄得好像對自己存了不少怨念,仿佛自己欠了他不少恩情似的。
傅歸雲生氣的點也在此處。
她心裏憂傷無比,交代完了劉禦醫後,被薑嬤嬤和清露攙扶著先回了儲賢宮去。
薑嬤嬤命人將皇後立下的所有遺囑都送了過來,其中大多數是關於她嫁妝的清單,除去一些尚未交給傅歸雲的莊子鋪子外,還有大約六千萬兩的遺產藏於花邑城內,盡數托付給了她。
看著每一項遺囑上,婆母的用心叮囑,細到去了花邑城,該如何調用支配六城裏的葉家奴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再想到她活著時那般寬厚慈祥的模樣,傅歸雲眼角止不住的又是一陣酸澀。
她默默捏著帕子擦了擦濕潤的眼角,便見薑嬤嬤把最後一道遺詔遞了上來。
“皇後說,她薨逝後,太子登基若追封杜九娘,更有甚者,違背先帝旨意,敢冊封楚懷夕,不可到她靈前祭拜,更不得以他名義為皇後追封諡號,皇後靈位不與此二人供奉祖廟。”
薑嬤嬤跪地祈求道:“還請太子妃立刻將皇後此詔送往翁城,並昭告宗親。”
傅歸雲心知這道遺詔正是婆母掣肘楚懷夕的,但畢竟杜九娘是卿辰、卿羽生母,絕不能因此事叫兩個小家夥心中生出嫉恨。
唯有徹底查清楚杜九娘的底細,方能讓兩個孩子釋懷。
“薑嬤嬤,你去告訴陸彥,讓他請葉安領花邑城死士入漓陽,一道防禦離人幫。”
眼下離人幫集結在漓陽城,不僅對陸臨之毫無助益,隻會加劇陸臨初的猜忌。
想要保全陸臨之,最好的法子,就是調離人幫回封地,她也盡快前往翁城。
讓這樣一個不孝不仁之人坐擁天下,遲早要傾覆大寧的江山。
隻是陸臨初如今大權在握,又收服了陸臨風和陳霖,隻怕攻破大燕指日可待。
若不能盡快安頓好陸臨之,逆轉形勢,待他回師漓陽,陸臨之和離人幫怕是都將覆滅。
想到此,她繼續對薑嬤嬤叮囑道:“倘若陸彥不肯,那你就告訴他,本宮願意助他調離人幫回忠王封地,但條件隻有一個,待本宮和皇長孫北行後,由花邑城城主葉安監守漓陽。”
薑嬤嬤聽明白了她的意思,太子妃這是想了個折衷的法子,雖是將忠王留在漓陽,可監視忠王的人卻換成了太子妃自己的人,這對於眼下劍拔弩張的形勢再有利不過了。
而傅歸雲調葉安來漓陽自然還有別的用意,她湊到薑嬤嬤耳邊小聲嘀咕道:“母後的遺旨暫不可送往前線,待葉城主入城後,嬤嬤告訴他,讓他務必盡快尋到胡安的下落,到時再做定奪。”
“是。”
薑嬤嬤應聲而去。
傅歸雲思來想去片刻,總覺得婆母知道公爹駕崩這事有些蹊蹺,她又喚來程奎,詢問道:“這些日子,皇後寢宮過來的除了葉家舅父還有誰常來探望?”程奎想了想:“倒是沒有別的人,就是皇後身邊的瑾兒前幾日多了句嘴,說葉家主近來入長春宮好似比往常勤了許多。”
“瑾兒?”
傅歸雲雖常來長春宮,但對這人印象並不深刻。
不過婆母跟前使喚的人幾乎都是她自己的陪嫁女使,即便是打雜的也是心腹,並沒什麽不放心的。
但仔細回味著那句話,她忽然有所警覺:“母後心細如發,我讓你日日過來守著已讓她心中有所疑慮,葉家舅父往常鮮少在漓陽,這段日子常來宮裏走動,若沒有人別有用心的提及此事,母後或許不會多疑,瑾兒這句話無疑讓母後疑心更重了。”
話落,她立即吩咐道:“你去好好查查,瑾兒這些年和陸家誰走得更加親近些。”
逼死婆母,加劇陸臨初、陸臨之之間的矛盾最受益的隻有大房,她心底已然察覺到這事和大房脫不開幹係。
果然,程奎前去暗查一番,查到的訊息和她所料大致一樣:“瑾兒早年間觸怒過禮王,不過禮王並未遷怒她,反而是大度的向皇後保全了這賤婢,依小奴對禮王的了解,他並不是個體恤下人,懂得憐香惜玉的仁善主子。”
“那就不奇怪了。”
傅歸雲頷首道:“禮王這人,母後生前就時常提及,他野心勃勃,隻怕就盼著太子和忠王爭得你死我活,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程奎問道:“那眼下該如何是好?”
“莫要打草驚蛇。”
傅歸雲吩咐道:“大寧有今日局麵實屬不易,既然他想坐收漁翁之利,咱們姑且讓他存有這個奢念,先哄著他替大寧平定江北,之後咱們再慢慢清算舊賬。”
兩人剛將事情議定,童嬤嬤就進來稟道:“太子妃,禮王妃前來吊唁,想要麵見您。”
“宣。”
傅歸雲到茶幾邊落座後,就見崔穎被領了進來。
一年不見,她整個人似乎清瘦了不少,愁眉苦臉的,看傅歸雲的眼神明顯藏著些敵意。
傅歸雲雖已洞悉一切,仍不動聲色的柔聲詢問:“禮王妃這一年在九榮城過得可好?”
“托嫂嫂的福,小妹過得很好。”
崔穎皮笑肉不笑的直接到她旁邊落座下來,這一幕叫眾人看得皆是一愣。
往日她可不敢如此不恭啊。
傅歸雲眨了眨眼:“看來禮王妃對本宮將你召來漓陽很是不滿?”
“豈敢。”
崔穎扯嘴道:“陛下是妾身義父,臣女蒙受天恩,方有今日之福分,前來為義父吊唁不是理所應當的?”
淡淡笑了笑,她從餘嬤嬤手裏取過一個包裹遞了上來:“正好,小妹今日過來還為嫂嫂備了禮物,還請嫂嫂過目。”
傅歸雲接過包裹,打開來看,隻見裏麵卷著一幅水墨畫,而畫像上的人正是她自己。
“何意?”
傅歸雲蹙眉:“禮王妃無端描本宮畫像作甚?”
“小妹哪有此才情?”
崔穎冷聲道:“太子妃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這畫像是誰畫的你心裏沒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