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風起
重生換親後,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作者:絕塵煙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追上前去,崔穎繼續苦勸:“夫君,此事不可大意啊,一旦陛下得知,必會遷怒咱們禮王府的,夫君處處顧全大局,可皇後未必會感激你的啊。”
陸臨風聽得無比惱怒,他做這事本來也並非隻是為了皇後,不耐將她推開:“崔穎,本王警告你,你休要再胡攪蠻纏。”
意識到很難勸動他,崔穎隻得跪下身來,啼哭著央求道:“妾身是王爺的發妻,妾身不得不多替王爺盤算,倘若王爺執意助皇後除掉楚家父子,妾身有良策供王爺驅遣。”
陸臨風眸色頓了頓,若有所思的屏退了兩名心腹,慢悠悠的將人攙扶起來,一邊往回走一邊急著詢問:“王妃有何良策?”
“夫君想要除掉楚家父子,受益最大的必然是皇後和傅家。”
崔穎道:“可皇後去了新都,賜賞大澧封地一事至今還無下落,妾身擔心皇後怕是忘了,不如先設法拉攏皇後,讓皇後牢牢的站在咱們陣營。”
陸臨風思忖著頷首:“本王何嚐不想,可皇後這人向來有她自己的盤算,怎會甘願受本王挾製?”
“這並不難。”
崔穎笑了笑:“隻要讓陛下對皇後陷入無盡的猜忌,如今忠王一蹶不振,皇後為了自保,為了傅家,自然隻能心向著夫君。”
陸臨風認真想了片刻,覺得很有道理。
就是這樣,會叫那人白白蒙受不少冤屈。
好在等到他君臨天下後有足夠的時間彌補她。
而且,拉攏了皇後和傅氏一族,對他將來起事也會有更大的助益。
這樣想著,他心裏頓時舒坦了許多。
回到大殿裏,他立即寫下一封很曖昧的書信,並在信中告知自己會替皇後除掉楚家父子。
隨後喚來小廝,沉聲叮囑道:“派人將此信交給瑾兒,再讓瑾兒把信呈到陛下麵前。”
小廝應聲離去後,陸臨風忽然望向崔穎,笑著問道:“穎兒,你是本王的王妃,可皇後一旦答應與本王結盟後,本王絕不能叫她一直被陛下猜忌,早晚和陛下有一戰,你覺得等本王君臨天下時,到時候如何安置皇後?”
崔穎心知他是故意試探自己,便順著答道:“皇後尊貴,傅氏一族更是拱衛大寧的中堅力量,妾身願意讓賢,奉皇後為尊。”
“穎兒,你不愧是本王的好王妃。”
陸臨風欣慰不已,扶著她到身邊坐下:“你放心,等本王登基後,不會虧待你,隻會讓你的地位僅次於皇後之下。”
“多謝夫君。”
崔穎皮笑肉不笑的應了聲,心中卻已早有盤算。
傅家那位至今和陛下還沒有子嗣,可芳怡卻早已誕下龍鳳胎,再想著陛下之前那些女人,不少都為陛下懷過龍嗣,如此,隻有可能是皇後身子有問題。
一個不會下蛋的母雞,就算是將她繼續尊為皇後,對自己也並無多大威脅。
緩緩靠近陸臨風懷裏,崔穎語聲柔柔的道:“妾身和夫君成親都年餘了,夫君一直忙於公事,可妾身卻想為夫君早日誕下麟兒,如此也能叫公爹婆母早日報上孫兒。”
抬眸打量了眼他,崔穎帶著懇求的語氣嬌滴滴說道:“妾身想與夫君今夜圓房,夫君可否答應?”
陸臨風斂眸,目光緊視著她,心裏早已看穿她的心思。
隻是她為自己妥協到了這個程度,若自己不滿足她的心願,怕是會大局不利。
和皇後結盟後,下一步就要起兵,這個時候可不能因為她壞了自己的大事。在心中反複思量之後,他決定好好安撫這個女人。
兩人四目相對著,陸臨風一把將她抱了起來:“委屈王妃了,本王本該早些與你圓房,隻是這些時日的確是為大寧的安危勞心費力,無心他事,往後本王必會好好待你。”
說完,抱起她朝著寢房行去。
……
漓陽,忠王府內,陸臨之剛從病中醒來,容安忽的走了進來。
“公子,雲都錦陽王從前線來了密信。”
將信函交到他手裏,陸臨之打開看了眼,不覺冷笑起來:“這楚懷夕聰慧隱忍,卻遇到了一對糊塗爹和兄長,人還沒有回大寧,就開始張揚跋扈了。”
看來,連上天都在助著那人。
容安問道:“可要差人除掉這對父子?”
陸臨之在心中仔細盤算了片刻:“楚懷夕被先帝壓製了這麽多年,如今得勢必然要清算以往的舊賬,這頭一個怕是要徹查當年行刺她的凶手。”
容安心領神會:“如此說來,咱們無需出手,隻用等著禮王。”
“不。”
陸臨之搖了搖頭:“禮王這人心機叵測,他一定會將皇後拉下水,所以出手自然要咱們出手,但楚家父子究竟怎麽死的那得算到他們自己頭上。”
又暗自思忖了片刻,他開始吩咐道:“你傳信給錦陽王,叫他和傅家的那幾位小將軍,命他們全力截住禮王派往北境的刺客。”
容安狐疑著道:“禮王辦事向來隱秘,咱們如何得知他派出的刺客行跡?”
“急什麽?”
陸臨之淡淡的笑了笑,不多時便有人送來了密函,他看也不看,直接將密函交給了容安。
容安打開一看,正是禮王派出的刺客數量及路線圖,不由笑了起來:“還是公子聰明。”
“我大哥這人向來不安分,我自然是要替陸家防著他一些的。”
陸臨之起身,揉了揉眉心:“咱們在北境安插了多少暗探?”
容安大致算了算:“大概還有三百多人。”
“足夠了。”
陸臨之在他耳邊小聲低語了幾句,容安笑得合不攏嘴:“我這就去,定是讓所有人尋不出半點破綻來。”
陸臨之滿意的點了點頭,待得容安離去後,他心裏卻仍是感到不安。
也不知她自己能否應付得來餘下的局麵。
她不願留在漓陽城,自己如今能為她做的少之又少,也隻能盼著她能夠一路逢凶化吉。
從屜子裏尋出那尊陳舊的陶瓷塑像,陸臨之小心翼翼的捏在掌中,腦海裏不由得就想起當年城隍廟門前初見她時的情形。
本以為上天允他重來一世是為了彌補前世的遺憾,想著那日她刺在自己胸前的那一劍,他不覺自嘲般的冷笑起來。
終究是自己想的太多,她那樣一個心中處處隻想著天下的人如何肯為了自己而停留下來。
陸臨風聽得無比惱怒,他做這事本來也並非隻是為了皇後,不耐將她推開:“崔穎,本王警告你,你休要再胡攪蠻纏。”
意識到很難勸動他,崔穎隻得跪下身來,啼哭著央求道:“妾身是王爺的發妻,妾身不得不多替王爺盤算,倘若王爺執意助皇後除掉楚家父子,妾身有良策供王爺驅遣。”
陸臨風眸色頓了頓,若有所思的屏退了兩名心腹,慢悠悠的將人攙扶起來,一邊往回走一邊急著詢問:“王妃有何良策?”
“夫君想要除掉楚家父子,受益最大的必然是皇後和傅家。”
崔穎道:“可皇後去了新都,賜賞大澧封地一事至今還無下落,妾身擔心皇後怕是忘了,不如先設法拉攏皇後,讓皇後牢牢的站在咱們陣營。”
陸臨風思忖著頷首:“本王何嚐不想,可皇後這人向來有她自己的盤算,怎會甘願受本王挾製?”
“這並不難。”
崔穎笑了笑:“隻要讓陛下對皇後陷入無盡的猜忌,如今忠王一蹶不振,皇後為了自保,為了傅家,自然隻能心向著夫君。”
陸臨風認真想了片刻,覺得很有道理。
就是這樣,會叫那人白白蒙受不少冤屈。
好在等到他君臨天下後有足夠的時間彌補她。
而且,拉攏了皇後和傅氏一族,對他將來起事也會有更大的助益。
這樣想著,他心裏頓時舒坦了許多。
回到大殿裏,他立即寫下一封很曖昧的書信,並在信中告知自己會替皇後除掉楚家父子。
隨後喚來小廝,沉聲叮囑道:“派人將此信交給瑾兒,再讓瑾兒把信呈到陛下麵前。”
小廝應聲離去後,陸臨風忽然望向崔穎,笑著問道:“穎兒,你是本王的王妃,可皇後一旦答應與本王結盟後,本王絕不能叫她一直被陛下猜忌,早晚和陛下有一戰,你覺得等本王君臨天下時,到時候如何安置皇後?”
崔穎心知他是故意試探自己,便順著答道:“皇後尊貴,傅氏一族更是拱衛大寧的中堅力量,妾身願意讓賢,奉皇後為尊。”
“穎兒,你不愧是本王的好王妃。”
陸臨風欣慰不已,扶著她到身邊坐下:“你放心,等本王登基後,不會虧待你,隻會讓你的地位僅次於皇後之下。”
“多謝夫君。”
崔穎皮笑肉不笑的應了聲,心中卻已早有盤算。
傅家那位至今和陛下還沒有子嗣,可芳怡卻早已誕下龍鳳胎,再想著陛下之前那些女人,不少都為陛下懷過龍嗣,如此,隻有可能是皇後身子有問題。
一個不會下蛋的母雞,就算是將她繼續尊為皇後,對自己也並無多大威脅。
緩緩靠近陸臨風懷裏,崔穎語聲柔柔的道:“妾身和夫君成親都年餘了,夫君一直忙於公事,可妾身卻想為夫君早日誕下麟兒,如此也能叫公爹婆母早日報上孫兒。”
抬眸打量了眼他,崔穎帶著懇求的語氣嬌滴滴說道:“妾身想與夫君今夜圓房,夫君可否答應?”
陸臨風斂眸,目光緊視著她,心裏早已看穿她的心思。
隻是她為自己妥協到了這個程度,若自己不滿足她的心願,怕是會大局不利。
和皇後結盟後,下一步就要起兵,這個時候可不能因為她壞了自己的大事。在心中反複思量之後,他決定好好安撫這個女人。
兩人四目相對著,陸臨風一把將她抱了起來:“委屈王妃了,本王本該早些與你圓房,隻是這些時日的確是為大寧的安危勞心費力,無心他事,往後本王必會好好待你。”
說完,抱起她朝著寢房行去。
……
漓陽,忠王府內,陸臨之剛從病中醒來,容安忽的走了進來。
“公子,雲都錦陽王從前線來了密信。”
將信函交到他手裏,陸臨之打開看了眼,不覺冷笑起來:“這楚懷夕聰慧隱忍,卻遇到了一對糊塗爹和兄長,人還沒有回大寧,就開始張揚跋扈了。”
看來,連上天都在助著那人。
容安問道:“可要差人除掉這對父子?”
陸臨之在心中仔細盤算了片刻:“楚懷夕被先帝壓製了這麽多年,如今得勢必然要清算以往的舊賬,這頭一個怕是要徹查當年行刺她的凶手。”
容安心領神會:“如此說來,咱們無需出手,隻用等著禮王。”
“不。”
陸臨之搖了搖頭:“禮王這人心機叵測,他一定會將皇後拉下水,所以出手自然要咱們出手,但楚家父子究竟怎麽死的那得算到他們自己頭上。”
又暗自思忖了片刻,他開始吩咐道:“你傳信給錦陽王,叫他和傅家的那幾位小將軍,命他們全力截住禮王派往北境的刺客。”
容安狐疑著道:“禮王辦事向來隱秘,咱們如何得知他派出的刺客行跡?”
“急什麽?”
陸臨之淡淡的笑了笑,不多時便有人送來了密函,他看也不看,直接將密函交給了容安。
容安打開一看,正是禮王派出的刺客數量及路線圖,不由笑了起來:“還是公子聰明。”
“我大哥這人向來不安分,我自然是要替陸家防著他一些的。”
陸臨之起身,揉了揉眉心:“咱們在北境安插了多少暗探?”
容安大致算了算:“大概還有三百多人。”
“足夠了。”
陸臨之在他耳邊小聲低語了幾句,容安笑得合不攏嘴:“我這就去,定是讓所有人尋不出半點破綻來。”
陸臨之滿意的點了點頭,待得容安離去後,他心裏卻仍是感到不安。
也不知她自己能否應付得來餘下的局麵。
她不願留在漓陽城,自己如今能為她做的少之又少,也隻能盼著她能夠一路逢凶化吉。
從屜子裏尋出那尊陳舊的陶瓷塑像,陸臨之小心翼翼的捏在掌中,腦海裏不由得就想起當年城隍廟門前初見她時的情形。
本以為上天允他重來一世是為了彌補前世的遺憾,想著那日她刺在自己胸前的那一劍,他不覺自嘲般的冷笑起來。
終究是自己想的太多,她那樣一個心中處處隻想著天下的人如何肯為了自己而停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