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新君
重生換親後,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作者:絕塵煙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傅歸雲讓程奎將陸臨之的靈柩送出宮後,便見宮人來報:“皇後,陛下駕崩了。”
沉默了一陣,她看著身邊頗為冷靜的陸卿辰、陸卿羽兄妹,小聲道:“畢竟父子一場,去送送他吧。”
陸卿羽卻有些懼怕:“母後。”
“不怕。”
傅歸雲將她抱了起來,牽著陸卿辰的手,一道去了養心殿。
大殿外已圍了不少人,見到傅歸雲的身影,紛紛迎了上來。
“皇後,陛下驟然駕崩,留有遺命,命皇後扶太子登基。”
兵部的尚書小心翼翼打量了眼陸卿辰:“隻是太子……”
接下來的話他未敢明說。
傅歸雲清楚他要表達的意思。
太子是杜九娘所生,隻怕許多人並不讚同他繼承皇位。
可無憂還不到兩歲,將來的情況實難預料,壓根無力肩負起大寧的江山。
陸臨之如今這樣子,也不知哪日方能蘇醒,況且他那性子怕是並不喜被朝堂羈絆。
既然公爹、婆母早已接受了陸卿辰、陸卿羽這兩個孩子,他們身上總歸流著的也是陸家血脈,眼下這種情況,倒隻有陸卿辰才是繼承皇位的最合適人選。
天下飽受戰亂已久,她如今隻盼著能有位匡扶社稷的賢君將這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先帝在世時就已立了辰兒為皇長孫,如今陛下既已留下遺旨,自該尊奉陛下旨意。”
望著所有人,傅歸雲鄭重叮囑道:“爾等往後該好生輔佐太子。”
見皇後發了話,眾人紛紛跪下身來,信誓旦旦道:“臣等必遵從皇後旨意,擁立新君,盡心輔佐。”
如此,傅歸雲才放心領著兩個小家夥入了殿。
楚懷夕和芳怡等人皆跪在殿前,太醫們手忙腳亂了一陣,個個手足無措的上前來,蹙眉稟道:“陛下體內淤積的內傷頗重,已無力回天了。”
楚懷夕率先痛哭起來,指著傅歸雲,歇斯底裏道:“是你害死了陛下。”
葉瓊聽得異常憤怒,就差暴跳如雷的大罵:“皇貴妃,你腦子昏了頭了?皇後今日都未到過福寧殿,她如何害得了陛下?”
楚懷夕哭紅了眼,仍是望著傅歸雲:“你明知陛下尚在病中,還讓葉家公子和葉家小姐勸陛下放縱飲宴,又令長公主將杜九娘之事稟於禦前,你就是居心叵測。”
“皇貴妃,我看你不在皇後身上潑些髒水,你就渾身不自在。”
葉瓊繼續怒懟道:“你要再胡亂攀咬人,趁著陛下英魂未散,我立刻讓你去陪他。”
陸卿辰直接出去從護衛手裏搶過一把劍來,怒指著楚懷夕:“今日的夜宴不是你親手替陛下操辦的?若不是你居心叵測,害得國丈和朝臣們至今尚在囹圄,又怎會逼得那些忠良之士去徹查我生母的底細?”
看著他手裏陰森森的寒劍,楚懷夕不停冷笑:“怎麽,陛下屍骨未寒,太子尚未登基就要弑殺庶母了?”
憤懣的打量了眼芳怡,她厲聲吼道:“淑妃,請你將陛下方才的遺旨宣讀給大家聽。”
芳怡毫不猶豫,跪到傅歸雲跟前,冷靜的稟道:“陛下有旨,陛下愧對先帝和太後,無顏苟活於世,請皇後以天下蒼生為念,保扶太子登基。”
“你胡說。”楚懷夕氣得一口老血險些吐了出來:“陛下方才明明說的是廢皇後和太子,改立二皇子為太子。”
“皇貴妃。”
芳怡目色一厲:“你敢質疑陛下的遺旨?還是說你又想居心叵測,自以為幫扶無憂做了太子,就能控製我們母子?”
“我……”
楚懷夕頓時噎住。
芳怡再次鄭重的對傅歸雲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皇後遵從陛下遺旨,命太子靈前繼承大統,以固國本。”
聽及於此,傅歸雲默默打量了芳怡片刻,餘光又斜睨向陸臨初遺體。
倒不知是楚懷夕在挑唆,還是陸臨初果真生了廢後廢太子的打算,但芳怡能在此時選擇擁戴太子,還真是聰明得很。
她雖然對權勢早已沒有什麽渴望,但為了大寧的穩定,也為了讓陸臨之贏得一線生機,隻能扶陸卿辰登基,絕不會容忍有人借著一個奶娃娃來禍亂大寧的天下。
本沒料到陸臨初會這般突然駕崩,芳怡作為最後陪在他身邊的人,說的話自然毋庸置疑。
將陸卿辰拉到陸臨初床榻前站定,傅歸雲語重心長的說道:“太子,你都聽見了,你父皇留有遺命,命你繼承大統,盼你往後勵精圖治,莫要辜負了你皇祖母、皇祖父和陸家的先輩們。”
見識過父皇爭奪皇權的殘忍與狠辣,陸卿辰如今一想到那冷冰冰的皇位,心裏就無比懼怕。
他拉著傅歸雲裙擺,不停搖頭:“母後,兒臣不想做什麽皇帝,兒臣隻想陪在母後身邊。”
殿內所有人聽得都是直蹙眉頭。
“太子,休得胡言。”
葉詹趕忙過來勸說:“你是先帝欽定的皇長孫,也是你父皇臨終前指定的儲君,怎能退縮。”
說罷,立即跪下身來,一臉赤誠的懇求道:“還請皇後宣旨,請國丈出獄,輔佐新君稱帝。”
父親這性子,雖說沒有什麽大的才學,但敢於直諫,這對於輔佐君王來說,的確是把利劍,傅歸雲在心底盤算了片刻,眼下的大寧尚需一個穩定的過渡,她不得不倚仗外戚勢力。
領著陸卿辰去了偏殿裏,她先是耐聲勸道:“辰兒,你忘了在你皇祖母跟前答應的事了?你答應皇祖母要做一位好君王,守護大寧的江山。”
陸卿辰哽咽道:“可兒臣生母......”
想著生母做的那些事情,他此時的心裏就格外愧疚難安。
“正因為你生母對不起陸家和漓陽百姓,對不起你皇祖父、皇祖母,你才更應該迎難而上。”
傅歸雲繼續勸說:“你要答應母後,做一個好君王,治理好大寧的江山,如此才不負你皇祖母的一番苦心。”
陸卿辰抬眸巴望著她:“那母後會一直陪著兒臣嗎?”
“當然。”
傅歸雲抿唇笑了笑:“母後會一直在你身後,看著你開創太平盛世。”
陸卿辰終於心安,再想著皇祖母、皇祖父,當即跪下身來,鄭重其事的答道:“兒臣遵旨。”
傅歸雲欣慰不已,在他耳邊小聲叮囑了一番,才一道回到養心殿裏。
望著殿中所有人,陸卿辰再也不似方才那般怯懦,肅聲吩咐道:“尤大監,傳旨,冊封葉知城為榮寧公,命榮寧公與外祖父一道輔政,助本宮協理朝政。”
這位八歲的新君終於肯在靈前繼位,宗親們都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
沉默了一陣,她看著身邊頗為冷靜的陸卿辰、陸卿羽兄妹,小聲道:“畢竟父子一場,去送送他吧。”
陸卿羽卻有些懼怕:“母後。”
“不怕。”
傅歸雲將她抱了起來,牽著陸卿辰的手,一道去了養心殿。
大殿外已圍了不少人,見到傅歸雲的身影,紛紛迎了上來。
“皇後,陛下驟然駕崩,留有遺命,命皇後扶太子登基。”
兵部的尚書小心翼翼打量了眼陸卿辰:“隻是太子……”
接下來的話他未敢明說。
傅歸雲清楚他要表達的意思。
太子是杜九娘所生,隻怕許多人並不讚同他繼承皇位。
可無憂還不到兩歲,將來的情況實難預料,壓根無力肩負起大寧的江山。
陸臨之如今這樣子,也不知哪日方能蘇醒,況且他那性子怕是並不喜被朝堂羈絆。
既然公爹、婆母早已接受了陸卿辰、陸卿羽這兩個孩子,他們身上總歸流著的也是陸家血脈,眼下這種情況,倒隻有陸卿辰才是繼承皇位的最合適人選。
天下飽受戰亂已久,她如今隻盼著能有位匡扶社稷的賢君將這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先帝在世時就已立了辰兒為皇長孫,如今陛下既已留下遺旨,自該尊奉陛下旨意。”
望著所有人,傅歸雲鄭重叮囑道:“爾等往後該好生輔佐太子。”
見皇後發了話,眾人紛紛跪下身來,信誓旦旦道:“臣等必遵從皇後旨意,擁立新君,盡心輔佐。”
如此,傅歸雲才放心領著兩個小家夥入了殿。
楚懷夕和芳怡等人皆跪在殿前,太醫們手忙腳亂了一陣,個個手足無措的上前來,蹙眉稟道:“陛下體內淤積的內傷頗重,已無力回天了。”
楚懷夕率先痛哭起來,指著傅歸雲,歇斯底裏道:“是你害死了陛下。”
葉瓊聽得異常憤怒,就差暴跳如雷的大罵:“皇貴妃,你腦子昏了頭了?皇後今日都未到過福寧殿,她如何害得了陛下?”
楚懷夕哭紅了眼,仍是望著傅歸雲:“你明知陛下尚在病中,還讓葉家公子和葉家小姐勸陛下放縱飲宴,又令長公主將杜九娘之事稟於禦前,你就是居心叵測。”
“皇貴妃,我看你不在皇後身上潑些髒水,你就渾身不自在。”
葉瓊繼續怒懟道:“你要再胡亂攀咬人,趁著陛下英魂未散,我立刻讓你去陪他。”
陸卿辰直接出去從護衛手裏搶過一把劍來,怒指著楚懷夕:“今日的夜宴不是你親手替陛下操辦的?若不是你居心叵測,害得國丈和朝臣們至今尚在囹圄,又怎會逼得那些忠良之士去徹查我生母的底細?”
看著他手裏陰森森的寒劍,楚懷夕不停冷笑:“怎麽,陛下屍骨未寒,太子尚未登基就要弑殺庶母了?”
憤懣的打量了眼芳怡,她厲聲吼道:“淑妃,請你將陛下方才的遺旨宣讀給大家聽。”
芳怡毫不猶豫,跪到傅歸雲跟前,冷靜的稟道:“陛下有旨,陛下愧對先帝和太後,無顏苟活於世,請皇後以天下蒼生為念,保扶太子登基。”
“你胡說。”楚懷夕氣得一口老血險些吐了出來:“陛下方才明明說的是廢皇後和太子,改立二皇子為太子。”
“皇貴妃。”
芳怡目色一厲:“你敢質疑陛下的遺旨?還是說你又想居心叵測,自以為幫扶無憂做了太子,就能控製我們母子?”
“我……”
楚懷夕頓時噎住。
芳怡再次鄭重的對傅歸雲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還請皇後遵從陛下遺旨,命太子靈前繼承大統,以固國本。”
聽及於此,傅歸雲默默打量了芳怡片刻,餘光又斜睨向陸臨初遺體。
倒不知是楚懷夕在挑唆,還是陸臨初果真生了廢後廢太子的打算,但芳怡能在此時選擇擁戴太子,還真是聰明得很。
她雖然對權勢早已沒有什麽渴望,但為了大寧的穩定,也為了讓陸臨之贏得一線生機,隻能扶陸卿辰登基,絕不會容忍有人借著一個奶娃娃來禍亂大寧的天下。
本沒料到陸臨初會這般突然駕崩,芳怡作為最後陪在他身邊的人,說的話自然毋庸置疑。
將陸卿辰拉到陸臨初床榻前站定,傅歸雲語重心長的說道:“太子,你都聽見了,你父皇留有遺命,命你繼承大統,盼你往後勵精圖治,莫要辜負了你皇祖母、皇祖父和陸家的先輩們。”
見識過父皇爭奪皇權的殘忍與狠辣,陸卿辰如今一想到那冷冰冰的皇位,心裏就無比懼怕。
他拉著傅歸雲裙擺,不停搖頭:“母後,兒臣不想做什麽皇帝,兒臣隻想陪在母後身邊。”
殿內所有人聽得都是直蹙眉頭。
“太子,休得胡言。”
葉詹趕忙過來勸說:“你是先帝欽定的皇長孫,也是你父皇臨終前指定的儲君,怎能退縮。”
說罷,立即跪下身來,一臉赤誠的懇求道:“還請皇後宣旨,請國丈出獄,輔佐新君稱帝。”
父親這性子,雖說沒有什麽大的才學,但敢於直諫,這對於輔佐君王來說,的確是把利劍,傅歸雲在心底盤算了片刻,眼下的大寧尚需一個穩定的過渡,她不得不倚仗外戚勢力。
領著陸卿辰去了偏殿裏,她先是耐聲勸道:“辰兒,你忘了在你皇祖母跟前答應的事了?你答應皇祖母要做一位好君王,守護大寧的江山。”
陸卿辰哽咽道:“可兒臣生母......”
想著生母做的那些事情,他此時的心裏就格外愧疚難安。
“正因為你生母對不起陸家和漓陽百姓,對不起你皇祖父、皇祖母,你才更應該迎難而上。”
傅歸雲繼續勸說:“你要答應母後,做一個好君王,治理好大寧的江山,如此才不負你皇祖母的一番苦心。”
陸卿辰抬眸巴望著她:“那母後會一直陪著兒臣嗎?”
“當然。”
傅歸雲抿唇笑了笑:“母後會一直在你身後,看著你開創太平盛世。”
陸卿辰終於心安,再想著皇祖母、皇祖父,當即跪下身來,鄭重其事的答道:“兒臣遵旨。”
傅歸雲欣慰不已,在他耳邊小聲叮囑了一番,才一道回到養心殿裏。
望著殿中所有人,陸卿辰再也不似方才那般怯懦,肅聲吩咐道:“尤大監,傳旨,冊封葉知城為榮寧公,命榮寧公與外祖父一道輔政,助本宮協理朝政。”
這位八歲的新君終於肯在靈前繼位,宗親們都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