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糕點師傅還沒來之前,歐藏華先研究起了衣料。


    這就不得不提一嘴明太祖朱元璋,很難想象,一個人的精力到底能有多充沛,才能在獨攬大權管理一個帝國的同時,還能把穿衣也研究個通透。


    老朱在建國之後,就發了一道《衣冠複古詔》曰:詔複衣冠如唐製,悉複華夏之舊誒。


    然後親自參與服飾製度建設,在老朱執政的三十一年中,又多次對服飾製度進行修訂、增補。


    詳細到從麵料、樣式、尺寸、顏色四個方麵對全國上下各種地位、各種身份的人的服飾都作出了規定,並以國家強製力保障了它的推行。


    大家夥說說,這是無聊到什麽程度才會幹出來的事?


    然而這種自上而下的朝廷禁令,也禁止不了百姓們對美的追求。


    明初俗尚敦樸,視為當然。


    到了明朝中期後,服飾日漸奢華,官方的服飾禁令形同虛設,服飾藝術已經呈現出張揚個性、追新求異的繁榮景象。


    現在歐藏華所處的正德朝,其實就已經有這種趨勢,隻是還沒有到萬曆朝那種明目張膽的程度。


    他思索一陣,在紙上寫下兩個字:絹、緞


    絹分為素絹和提花絹,根據明朝製度規定,素絹一般商賈也能穿。


    提花絹則品質高貴,據《天水冰山錄》記載,提花絹有雲絹、雲熟絹、妝花絹、織金絹等多種。


    緞織物在明朝是最主要的高級衣料,皇帝和重臣權貴都喜歡用各種緞類織物做衣服。比如歐藏華的前輩·嚴嵩,就很喜歡緞織物,抄家時翻出的衣服17343件之中,有一大半是金彩提花的緞類。


    歐藏華猛然一頓,這才想起嚴閣老是弘治十八年乙醜科進士,被選為庶吉士,後被授予編修。


    隻是嚴閣老突然得了一場大病,隻得退官回籍。


    而嚴閣老退官十年之間,正是宦官劉瑾權傾天下之時。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嚴嵩不退,劉瑾不出!


    就在這時,雜役站在門口行禮道:“歐大人,製作米糕與果幹的手藝人到了。”


    “請他們進來吧!”歐藏華朗聲道。


    雜役當即領著兩個蒼老的男子走了進來,他們的臉龐被陽光曬得黝黑,汗水浸濕了額頭,一看就知道是快步趕來的。


    兩人弓著腰,拱手行禮道:“草民米老漢、劉果幹,見過大人。”


    歐藏華拱手回禮後,有些疑惑的問道:“這是你們的真名?今年貴庚?”


    “回大人的話,老漢姓米,原名米二娃,今年三十有五。由於米糕做得好,日子一久,大家夥就從米二郎,叫到了米老漢。”


    “俺也一樣。”


    三十五歲,看起來仿佛五六十歲一般。


    歐藏華點了點頭,詢問道:“你們的米糕和果幹做得很好,這兩種食物可以存放多久?”


    米老漢弓著腰回答道:“回大人,若是冬天製作米糕,能存放個兩三月,天氣熱起來了,就隻能放兩三天。”


    劉果幹也說道:“俺三伏天做得果幹,能存放一年多,味道不變。”


    很好,米糕可以直接劃掉,隻需要保留果幹這個項目了。


    歐藏華讓雜役送走了米老漢,轉而與劉果幹聊了起來。


    或許是歐藏華態度友善,劉果幹也放鬆了下來,詳細的說起了他這門手藝:“這是俺爹教我的方法,把頻婆果洗幹淨後,然後切片,第一次蒸煮大概兩刻時,接著晾曬至七八成幹。然後就可以進行第二次蒸煮,大概一刻時就夠了,再次晾曬。”


    “第三次蒸煮和晾曬就能根據個人的口感來看時辰,喜歡甜一些的,可以塗一層蜂蜜,晾曬久些就成。”


    歐藏華聽後,有些驚訝的說道:“三蒸三曬之法?”


    這個方法,他前世在朋友圈刷到過,有個文藝小姐姐就是用這種方法,把過年吃不完的水果做成了果幹。


    “三蒸三曬之法.”


    劉果幹一臉興奮的說道:“哎呀,大人不愧是是讀書人,這名字好,以後就叫這個了!”


    說完之後,他又有些怯懦的看向歐藏華,詢問道:“大人.俺可以用這個名字吧?”


    “用吧!”


    歐藏華倒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他說道:“掌握這門手藝的人,有多少?”


    “就俺一個!”


    劉果幹略帶得意的笑了笑,很是淳樸說道:“大人放心,俺連兒子都還沒教呢!”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就在歐藏華被劉果幹的樸實而感動時,劉正風一行人所乘坐的大船達到了應天府。


    嶽不群在丐幫處得知了消息後,提前來到碼頭等候了好幾天。


    看見老劉他們的船隻,嶽不群迎了上去,深深鞠躬道:“劉師弟,嶽某對不住你!”


    “誒,嶽師兄這是做什麽?”


    劉正風嚇了一跳,趕緊扶起嶽不群,說道:“此事我聽大年提過,唉.我知道不是嶽師兄的錯。”


    “這棄徒闖出這等禍事,就是我這個做師傅的沒教好。”


    嶽不群搖了搖頭,很是愧疚的說道:“不但害了衡山派幾位師侄的性命,還連累的劉師弟的名聲。”


    “浮名本是身外物,我早已不在意了。”劉正風搖了搖頭,接著說道:“那三名弟子,我讓為義去探望了他們的家人,給予了一些幫扶,也就安撫了下來。”


    “劉師弟仁義無雙,無愧於仁俠二字!”嶽不群聽後,很是佩服的說道:“不過這禍事是我那棄徒惹出來的,還請劉師弟告訴我一個數,我補償給劉師弟。”


    “這倒不必.”劉正風擺了擺手,直接轉移話題道:“聽聞嶽師兄喜得貴子,還沒來得及恭賀,嶽師兄的‘補償’,就當是我的賀禮吧!”


    “劉師弟啊.”嶽不群看著矮胖和善的劉正風,滿是感慨的說道:“難怪伱的弟子都如此出色,我的弟子卻各有各的缺點。”


    這話劉正風愛聽,也沒有謙虛的意思。


    反正武林之中,就沒有比他的大弟子還爭氣的傳人。


    二弟子安分守拙、三弟子心醇氣和,或許他們習武天賦不如人家,但至少沒有助紂為虐不是?


    在嶽不群的強烈邀請下,劉正風一行在獅子山莊園住了一晚,歐陽夫人前去看了奶娃娃嶽靈風,見他滴溜溜水汪汪的眼睛,甚是喜歡,便取下一塊玉佩送給了這孩子,並看向寧中則說道:“我在寧師姐這裏沾些福氣,給我家箐箐。”


    寧中則呆了呆,有些好笑的說道:“歐陽夫人莫要開玩笑,箐箐那孩子哪需要在我這裏沾福氣,放眼整個武林,就沒有哪個女俠比箐箐更有福氣了。”


    歐陽夫人隻是微笑著抱著嶽靈風搖啊搖,並沒有繼續說下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衡山名宿開始笑傲武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尖的夢想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尖的夢想鄉並收藏從衡山名宿開始笑傲武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