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既然有文人科考,為何不能有武人呢
大明:日記造反,老朱追著我狂砍 作者:浩瀚星辰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在大唐時期就開過武舉科考,但沒有正式的弄起來,而後更是不了了之了。
至於宋朝時期的情況,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宋朝那是嚴重的重文輕武,武將根本沒有什麽地位。
所以,他們老趙家也不可能會整一個武舉科考出來,久而久之,武舉科考這件事情,自然而然,就被所有人給忽略了。
直到這會兒,武舉科考這件事情,被朱肅給再度提了出來。
徐達,湯和,沐英這些武將,想都不想用,他們肯定是大力支持的,既然有文舉科考,為什麽就不能整一個武舉科考呢?
這不公平啊!
“沒錯!”
湯和也隨即說道:“吳王殿下這個提議,老夫也是舉雙手讚成的,武舉科考這件事情,必須得辦起來,必須得給天下的武人,一個出頭的機會。”
“吳王殿下,這件事情但凡有用得著老夫的地方,就直接下命令吧!”
“吳王殿下,卑職也是一樣。”沐英也毫不猶豫的說道,本來,他們三人就已經站在了朱肅這個正營。
而這種事情,又是對他們這些武人有利,對天下有利的事情。
為何不大力支持呢?
“這?”
大儒宋濂忍不住地說道:“吳王殿下,這……這恐怕不好吧!自古就沒有開武舉科考的例子。”
“宋濂先生,自古沒有,那現在就不能有嘛?”朱肅反問道
“這?”
朱肅這一問,直接讓宋濂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這個時候,朱肅接著問道:“宋濂先生,我且問你,科舉考試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秦朝的時候可有,漢朝的時候可曾有過呢?”
“在這之前,也都沒有吧!”
“既然沒有,那按照你的這個意思,科舉考試就不應該有的。”
“咳咳!”
宋濂連忙說道:“吳王殿下,你誤會老臣的意思了,老臣說的是,武舉科考這種重大的事情,不能說開就開,必須得經過多方考慮才行。”
“而且,若是要開武舉的話,整個這一套流程是怎麽樣的,必須得提前確定下來,雖然可以按照文舉的模式,但文武終究有一些地方不同。”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若是舉辦武舉科考,必然又將花費一大筆錢。”
“還有就是,一旦通過了武舉,如何給他們安排職位呢?”
“不錯!不錯!”
聽到宋濂這話,朱肅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隨即說道:“不愧是大儒宋濂先生啊!這一下就說到了點子上。”
“這不,我將你們召集過來,不就是為了討論這件事情。”
“首先,我們先來確定一件事情,要不要創立武舉科考呢?同意創立武舉科考的,就舉起手來,表示同意。”
“從今往後,但凡是本王召集過來議事,決定一件事情的方式,不用再弄得那麽複雜,就在場的人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但本王這裏,卻是有一票否決權。”
“好了,就這樣吧!你們在場的二十五表決吧!”
“唰唰唰!”
朱肅的話音才剛剛落下來,湯和,徐達,沐英三人毫不猶豫地舉手,還有他們身後那幾位五軍都督府的督軍,也都直接舉手了。
然後就是吏部尚書呂本,戶部尚書徐鐸,工部尚書舉手表示同意。
隨後,其他三部尚書,也都紛紛舉手。
吳王殿下剛剛許諾給他們這麽好的條件,這才第一件事情,必須得先支持一波。
不然這錢拿著有一點燙手。
就在六部尚書都表示同意這件事情後,翰林院這些大儒,大學士,也都紛紛舉手。
大勢所趨,沒辦法。
像他們這種讀書人,向來就看不起這些武夫。
在他們眼裏,這些武夫就是蠻子,不講禮貌的粗鄙之人。
這樣的人,有什麽資格,能夠跟他們一起參加科舉呢?
但眼下這個形勢,吳王殿下擺明了是要促成這件事情的,而且,就算是鬧到陛下那裏,陛下也肯定會同意的。
畢竟,老朱也是武將出生。
在老朱的眼中,武將的地位,一直就比他們這些文臣要高出半步。
“很好!很好!”
朱肅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說道:“二十五票,全票通過,既然如此,那麽這件事情就這般定下來了,以後都不能再做更改了。”
“從今往後,我大明科考,就此分為文舉和武舉兩科。”
“當然了,若是有文武全才之輩,也可以同時參加文舉和武舉,為了避免兩者之間發生衝突,武舉的時間設定在文舉之後。”
“畢竟,武舉科考必然會有比試,而拳腳無眼,在比試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受傷,若是先武舉,再參加文舉的話,可能會受到影響。”
“若反過來,先參加文舉,完了之後,再來參加武舉,便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提議,大家覺得如何呢?”朱肅問道
“好!”
又是徐達第一個表態,隨即說道:“吳王殿下,您的這個提議,非常不錯,老臣非常同意這個提議。”
“吳王殿下,我也一樣!”
“我也一樣!”
下一刻,剩下的這些人也隨即表示了同意。
“很好!”
朱肅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那麽,我們就來商量一下,若是武人參加武舉科考,要經過哪些測試,最後來確定武狀元,榜眼和探花。”
“本王先來說幾點吧!”
“首先,騎射是必須的測試的,連馬都不會騎,搭弓射箭都不會的話,也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武人吧!”
“這裏的話,可以分為三個項目,騎馬,射箭,然後是騎馬射箭。”
“在考試的過程中,根據武人拉弓的石數,還有射箭的步數,最後射中靶子的數量,來評定這位武生考試的最終成績。”
“第二點,便是力量,咱們可以製造一些特殊重量的石塊,讓參加武舉科考的武人們,發揮自己的力量,看能夠舉起多少重量的石塊。”
“舉起的重量越大,得分就越高。”
“第三點,便是兵器,刀槍劍戟,看對方對這一門兵器掌握到何種程度。”
“考驗了力量和技巧之外,第四點便是策論,作為一個武人,必須得有一定的兵法基礎才行,如果隻是當普通的士兵,那無所謂。”
“可若是通過了武舉考試,未來必然是一方將領。”
“而作為將領,必須得要掌握一點的兵法才行。”
“關於這一點,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單純的理論知識,第二個部分便是實戰,在考試期間,給他們一次帶兵作戰的機會,來一場演習,到時候就由湯和叔,徐達叔你們這些老將,來給他們評分。”
“就這樣了!”
朱肅拍了拍手,看了一眼在場的眾人,問道:“宋濂先生,伯溫先生,劉三吾先生,湯和叔,徐達叔,沐英大哥,你們可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呢?”
眾人一臉懵逼,該說的都讓你說完了,我們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宋濂搖了搖頭,隨即說道:“吳王殿下,老臣不過一介文臣,這種事情,還是交給信國公,魏國公他們來決定吧!”
“湯和叔,徐達叔,你們可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呢?”朱肅問道
“沒有了!”
湯和隨即說道:“吳王殿下,你考慮得非常充分,把實踐和理論,都考慮了進去,如果選拔出來的武狀元,定然是將才之選。”
“既然如此,那就暫定這幾項吧!”
“我再來補充一下,既然確定了這幾項作為考試的項目,那如何來確定誰是狀元呢?有的人騎馬射箭厲害,但刀槍劍戟這些兵器上稍微差了一點。”
“有的實戰強大,但理論知識稍微差一點。”
“所以!”
朱肅稍微停頓了一下,隨即說道:“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本王就做出了一個規定,考試的每一個項目,都實行百分製,成績越好,分越高。”
“所有考試項目分數加在一起,最高之人,便是武狀元。”
“眾位,你們覺得這個規定如何呢?”
“好,非常的好!”
湯和,徐達,沐英,徐鐸幾人連忙拍手稱讚道:“吳王殿下,您的這個提議非常的好,如此一來,就再也不用糾結,誰是狀元,誰是探花和榜眼了。”
“分數就在這裏,一目了然。”
“沒錯,除此之外,本王還有一個小小的提議,在這幾門考試之外,本王還打算弄一個額外的加分項。”朱肅說道
“敢問吳王殿下,何為加分項呢?”大儒宋濂忍不住問道
至於宋朝時期的情況,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宋朝那是嚴重的重文輕武,武將根本沒有什麽地位。
所以,他們老趙家也不可能會整一個武舉科考出來,久而久之,武舉科考這件事情,自然而然,就被所有人給忽略了。
直到這會兒,武舉科考這件事情,被朱肅給再度提了出來。
徐達,湯和,沐英這些武將,想都不想用,他們肯定是大力支持的,既然有文舉科考,為什麽就不能整一個武舉科考呢?
這不公平啊!
“沒錯!”
湯和也隨即說道:“吳王殿下這個提議,老夫也是舉雙手讚成的,武舉科考這件事情,必須得辦起來,必須得給天下的武人,一個出頭的機會。”
“吳王殿下,這件事情但凡有用得著老夫的地方,就直接下命令吧!”
“吳王殿下,卑職也是一樣。”沐英也毫不猶豫的說道,本來,他們三人就已經站在了朱肅這個正營。
而這種事情,又是對他們這些武人有利,對天下有利的事情。
為何不大力支持呢?
“這?”
大儒宋濂忍不住地說道:“吳王殿下,這……這恐怕不好吧!自古就沒有開武舉科考的例子。”
“宋濂先生,自古沒有,那現在就不能有嘛?”朱肅反問道
“這?”
朱肅這一問,直接讓宋濂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這個時候,朱肅接著問道:“宋濂先生,我且問你,科舉考試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秦朝的時候可有,漢朝的時候可曾有過呢?”
“在這之前,也都沒有吧!”
“既然沒有,那按照你的這個意思,科舉考試就不應該有的。”
“咳咳!”
宋濂連忙說道:“吳王殿下,你誤會老臣的意思了,老臣說的是,武舉科考這種重大的事情,不能說開就開,必須得經過多方考慮才行。”
“而且,若是要開武舉的話,整個這一套流程是怎麽樣的,必須得提前確定下來,雖然可以按照文舉的模式,但文武終究有一些地方不同。”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若是舉辦武舉科考,必然又將花費一大筆錢。”
“還有就是,一旦通過了武舉,如何給他們安排職位呢?”
“不錯!不錯!”
聽到宋濂這話,朱肅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隨即說道:“不愧是大儒宋濂先生啊!這一下就說到了點子上。”
“這不,我將你們召集過來,不就是為了討論這件事情。”
“首先,我們先來確定一件事情,要不要創立武舉科考呢?同意創立武舉科考的,就舉起手來,表示同意。”
“從今往後,但凡是本王召集過來議事,決定一件事情的方式,不用再弄得那麽複雜,就在場的人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但本王這裏,卻是有一票否決權。”
“好了,就這樣吧!你們在場的二十五表決吧!”
“唰唰唰!”
朱肅的話音才剛剛落下來,湯和,徐達,沐英三人毫不猶豫地舉手,還有他們身後那幾位五軍都督府的督軍,也都直接舉手了。
然後就是吏部尚書呂本,戶部尚書徐鐸,工部尚書舉手表示同意。
隨後,其他三部尚書,也都紛紛舉手。
吳王殿下剛剛許諾給他們這麽好的條件,這才第一件事情,必須得先支持一波。
不然這錢拿著有一點燙手。
就在六部尚書都表示同意這件事情後,翰林院這些大儒,大學士,也都紛紛舉手。
大勢所趨,沒辦法。
像他們這種讀書人,向來就看不起這些武夫。
在他們眼裏,這些武夫就是蠻子,不講禮貌的粗鄙之人。
這樣的人,有什麽資格,能夠跟他們一起參加科舉呢?
但眼下這個形勢,吳王殿下擺明了是要促成這件事情的,而且,就算是鬧到陛下那裏,陛下也肯定會同意的。
畢竟,老朱也是武將出生。
在老朱的眼中,武將的地位,一直就比他們這些文臣要高出半步。
“很好!很好!”
朱肅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說道:“二十五票,全票通過,既然如此,那麽這件事情就這般定下來了,以後都不能再做更改了。”
“從今往後,我大明科考,就此分為文舉和武舉兩科。”
“當然了,若是有文武全才之輩,也可以同時參加文舉和武舉,為了避免兩者之間發生衝突,武舉的時間設定在文舉之後。”
“畢竟,武舉科考必然會有比試,而拳腳無眼,在比試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受傷,若是先武舉,再參加文舉的話,可能會受到影響。”
“若反過來,先參加文舉,完了之後,再來參加武舉,便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提議,大家覺得如何呢?”朱肅問道
“好!”
又是徐達第一個表態,隨即說道:“吳王殿下,您的這個提議,非常不錯,老臣非常同意這個提議。”
“吳王殿下,我也一樣!”
“我也一樣!”
下一刻,剩下的這些人也隨即表示了同意。
“很好!”
朱肅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那麽,我們就來商量一下,若是武人參加武舉科考,要經過哪些測試,最後來確定武狀元,榜眼和探花。”
“本王先來說幾點吧!”
“首先,騎射是必須的測試的,連馬都不會騎,搭弓射箭都不會的話,也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武人吧!”
“這裏的話,可以分為三個項目,騎馬,射箭,然後是騎馬射箭。”
“在考試的過程中,根據武人拉弓的石數,還有射箭的步數,最後射中靶子的數量,來評定這位武生考試的最終成績。”
“第二點,便是力量,咱們可以製造一些特殊重量的石塊,讓參加武舉科考的武人們,發揮自己的力量,看能夠舉起多少重量的石塊。”
“舉起的重量越大,得分就越高。”
“第三點,便是兵器,刀槍劍戟,看對方對這一門兵器掌握到何種程度。”
“考驗了力量和技巧之外,第四點便是策論,作為一個武人,必須得有一定的兵法基礎才行,如果隻是當普通的士兵,那無所謂。”
“可若是通過了武舉考試,未來必然是一方將領。”
“而作為將領,必須得要掌握一點的兵法才行。”
“關於這一點,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單純的理論知識,第二個部分便是實戰,在考試期間,給他們一次帶兵作戰的機會,來一場演習,到時候就由湯和叔,徐達叔你們這些老將,來給他們評分。”
“就這樣了!”
朱肅拍了拍手,看了一眼在場的眾人,問道:“宋濂先生,伯溫先生,劉三吾先生,湯和叔,徐達叔,沐英大哥,你們可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呢?”
眾人一臉懵逼,該說的都讓你說完了,我們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宋濂搖了搖頭,隨即說道:“吳王殿下,老臣不過一介文臣,這種事情,還是交給信國公,魏國公他們來決定吧!”
“湯和叔,徐達叔,你們可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呢?”朱肅問道
“沒有了!”
湯和隨即說道:“吳王殿下,你考慮得非常充分,把實踐和理論,都考慮了進去,如果選拔出來的武狀元,定然是將才之選。”
“既然如此,那就暫定這幾項吧!”
“我再來補充一下,既然確定了這幾項作為考試的項目,那如何來確定誰是狀元呢?有的人騎馬射箭厲害,但刀槍劍戟這些兵器上稍微差了一點。”
“有的實戰強大,但理論知識稍微差一點。”
“所以!”
朱肅稍微停頓了一下,隨即說道:“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本王就做出了一個規定,考試的每一個項目,都實行百分製,成績越好,分越高。”
“所有考試項目分數加在一起,最高之人,便是武狀元。”
“眾位,你們覺得這個規定如何呢?”
“好,非常的好!”
湯和,徐達,沐英,徐鐸幾人連忙拍手稱讚道:“吳王殿下,您的這個提議非常的好,如此一來,就再也不用糾結,誰是狀元,誰是探花和榜眼了。”
“分數就在這裏,一目了然。”
“沒錯,除此之外,本王還有一個小小的提議,在這幾門考試之外,本王還打算弄一個額外的加分項。”朱肅說道
“敢問吳王殿下,何為加分項呢?”大儒宋濂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