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從絕對音感開始的指揮之神
從絕對音感開始的指揮之神 作者:努力練琴佐老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陳秋以及他手下交響樂團的強勢之下,海城歌劇院的眾人雖然心中還是殘存有那麽一些不願意以及不好意思,但是還是按照陳秋的要求以及指引,去完成了他們今天的排練。
很多的內容都在重新返工,根據樂團的演出還有陳秋的表現,將舞台表現的更為生動活潑一些。
音樂的劇情邏輯也在重新進行規劃。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隻不過因為之前海城歌劇院那群人的不配合,很多東西都需要重弄,整體的進度被拖慢了許多,讓樂團那邊的人感覺有點無聊。
不過這個也沒有辦法。
誰讓他們之前不願意和陳秋配合呢?
既然不配合,那麽就隻能重新弄。
眾人快速地整理著歌劇之中的音樂,準備著之後的演出。
從早上八點多,一直弄到了晚上八點左右,雙方才勉強將第一幕的內容給演出完畢。
也就是差不多到費加羅對著那位童仆去唱《你不要再做情郎》的部分。
等到最後一顆音的結束,整個音樂廳內逐漸陷入了寂靜之中。
所有人都看向陳秋,等待著他的評價。
而在眾人的視線下,陳秋則是捏了捏自己的眉心,緩緩歎出一口氣後,輕聲道。
“行吧,今天就先這樣吧,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今天就先到這邊了,感謝各位今天的演出,你們演奏的不錯。”
“哦!!!陳秋指揮牛逼!”
樂團之中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立刻歡呼了起來,對著陳秋以及周圍的人鼓掌。
今天這一天的排練真的是累到他們了。
如果不是海城歌劇院這邊的食堂還不錯,加上身處市中心,他們可以點外賣的同時,陳秋報銷他們的外賣費,他們大概早就支撐不住,想要回家了。
但即便有吃的,有喝的,還有陳秋帶給他們的音樂,以及排練的時候時不時弄出來的一點小笑話緩解一下情緒,讓他們勉強支撐住了自己的精神,可這將近10個小時的排練,也讓他們耗盡了自己的全部精神。
因此在聽到陳秋宣布排練結束的時候,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開始聊著等下去哪裏玩玩,是找個地方吃飯,還是直接回去睡覺。
相比較年輕人的活力,海城廣播交響樂團的人雖然有些不太適應,但是也都跟著一起湊起了熱鬧,與海城和聲交響樂團的人歡呼了起來,搞的陳秋特別的不好意思。
隻有歌劇院那群老年人顯得比較安靜一些。
他們無奈地看向陳秋手下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歎了一口氣後,便跟著他們一起給所有人鼓掌。
他們現在所想的,隻有趕快回家。
回家,弄點稀粥什麽的吃吃,吃完後直接回家睡覺。
畢竟年紀大了,從小養成的習慣改不了。
今天排練的是真的是太晚了。
陳秋的視線很快便注意到了那群疲憊的歌劇院老人,瞬間明白了他們的情況,便對著眾人拍了拍手後,高聲道。
“好了,別在這個地方起哄鼓掌了,該幹嘛都幹嘛去吧,收拾收拾準備離開了。”
“好嘞,陳秋指揮!”
眾人高聲應答,起身開始收拾著自己的樂器,一直站在一邊的歌劇院成員也在這個時候走到一邊開始休息。
陳秋看著眾人都開始收拾起來後,便走到一直在一邊沉默的齊敏身邊,對著他微笑著伸出手道。
“齊敏總監,辛苦了。”
“不辛苦,你才是。”
齊敏臉上依舊是那副帶著笑容的模樣,讓人很難看出他的真實想法。
但是這一次陳秋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齊敏整個人氣場的衰弱,他的攻擊性也比之前要弱上太多。
因此,陳秋對著齊敏總監笑著道。
“抱歉齊敏總監,今天我好像有些太急了,說話不怎麽過腦子,真的很抱歉,不過沒辦法,我在指揮排練的時候就這個樣子,隻認音樂不認人。”
“嗯,這樣蠻好,這樣能讓樂團表現的更好一些,也能對得起觀眾,畢竟觀眾都是付費來看演出的,總不能讓我們的衣食父母們失望。”
齊敏無奈地笑著回應道。
他已經沒有了什麽和陳秋繼續爭奪控製權的想法。
很明顯,如果繼續弄下去,結果隻會有一個,那就是雙輸。
陳秋以及他手下的和聲交響樂團可以脫離他們的歌劇院,去找一群學習聲樂的老師或者學生來,來搞一個聲樂音樂會。
大不了就不要舞台了,也不要表演了,大家就是在這個地方純唱幹唱。
雖然音樂的表現力會弱一點,整體也會無聊,但是這同樣也是一場完整的音樂會。
而他們如果脫離了現在這個交響樂團,那麽他們隻能去找另外一支交響樂團。
雖然也能演,雖然說可能對於樂團的掌控會更強一些,但是演出的效果會更差。
簡單來說,雙方誰都討不了好。
即便不至於說虧本,但是難受那是肯定的。
在想到這一點後,齊敏輕歎一口氣,對著陳秋笑道。
“那麽陳秋指揮,之後聲樂組這邊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如果你在舞台上有什麽需要以及想法,你可以隨時過來聯係我,我會盡量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就拜托了,不過下一次的兩團合作排練的時間,還是由我來定吧,像今天這樣的排練,似乎有些毫無意義。”
陳秋對著齊敏略微點頭後,便轉身離去。
此刻他手下的那群人已經全部收拾好自己的樂器站在那邊。
就連芮佳也背上了那個比她還要大的多的低音提琴。
在看到陳秋走過來後,艾鼓立刻笑著揮拳道。
“陳秋指揮牛逼啊今天,把海城歌劇院的那群老頭子打的落花流水!”
“就是就是!陳秋指揮牛逼!”
“幹的漂亮陳秋指揮!”
樂團眾人在那個地方起哄,一點也不注意邊上海城歌劇院那邊人的表情。
看著眾人陳秋一臉無奈。
就在他準備說什麽的時候,邊上的吳健海也對著他點了點頭,認真道。
“陳秋,做的不錯,今天的排練我很喜歡!”
在不遠處的另外一位海城廣播的人也笑著道。
“陳秋,幹的漂亮,就是要讓齊老賊吃點苦頭,他這種人就是不打不長記性,把他臉給抽腫了,他就會學著尊重人了!”
“就是就是!”
眾人樂嗬嗬地簇擁著陳秋,離開了海城歌劇院的排練廳,向著海城歌劇院外走去。
街邊的燈光璀璨,車流不息。
眾人笑著與彼此告別,各回各家,準備休息。
在海城歌劇院內。
齊敏透過灰蒙蒙的窗戶看向站在門口的那群樂團成員,沒有說一句話,隻是再次歎息。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他從來沒有這麽深切地感受到新生代的強大。
明明他們今年樂團目前的成績非常不錯,在市立交響樂團解散的情況下,擊敗了海城愛樂樂團,拿到了海城第二的成績。
但是在陳秋這群人麵前,這個第二有和沒有沒有任何區別。
他感覺再讓陳秋他們努力努力,陳秋他們也能走到他們現在這個位置。
他伸手捏著自己的眉心,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應該退休了這個問題。
在他的身後。
朱文章猶豫許久,最終還是開口道。
“齊敏總監,我們……真的還是要跟著陳秋指揮的步伐演出嗎?”
“不然呢?你們繼續跟著我幹,然後繼續被陳秋批評,再浪費一波時間,讓演出的時間再度向後推延?”
齊敏看向身後的朱文章,不由得直接反問道。
朱文章立刻不說話了。
而齊敏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態。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對著朱文章道。
“行吧,就這樣吧,你們就按照陳秋的指引去做,我再去看看樂團這邊關於《費加羅的婚禮》布景弄的怎麽樣了,之前喊他們重新裝修一下,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做。”
齊敏揮了揮手,向著身後排練室的大門走去,一邊走一邊喃喃道。
“不過陳秋這個人究竟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真的是莫名其妙,海城這邊怎麽突然就冒出來這樣一位年輕的指揮?明明才二十多歲,結果搞的像是一位四十五的指揮,不對,四十五的指揮沒有他這樣的衝勁,真的感覺莫名其妙。”
他想了半天都想不出陳秋能有現在這個實力的原因,隻能搖搖頭,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內,伸手打開燈,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隨意地翻閱著放在上麵的文件。
海城歌劇院交響樂團分為三個部門,演繹部門,交響樂團部門,以及合唱團部門。
他是演繹部門的老大,所需要處理的事情還是蠻多的。
他隨意地翻閱著桌上的文件進行批複,沒批複幾個就沒了興趣,心中的燥鬱無法緩解。
他將手中的東西隨意地都到一邊後,起身來到了門口的報刊欄處,隨意地看了一眼,發現今天華國這邊的音樂家雜誌已經送了過來。
《音樂家·華國音樂》雜誌是音樂家雜誌在華國這邊的總刊,簡稱《華音》。
和一周一次地方性的演出推薦和點評報刊不同,《華音》這邊是月刊,用來刊登各個地方性雜誌中寫的比較好的部分。
相比較《長江》《音樂》《樂器》等華國本地的雜誌外,《華音》也是唯一一個有機會被選入《音樂家》全球報刊的雜誌。
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都非常強。
你甚至可以說《華音》就相當於華國地方的《米其林》《黑珍珠》。
之所以不去類比國產sci影響因子高的那類雜誌,最主要的原因是代表音樂前進方向的實驗音樂,現代音樂,基本上不會出現在《音樂家雜誌》中,《華音》就更難類比了。
作為海城歌劇院這邊負責人之一的齊敏,對於海城本地的音樂家雜誌沒什麽興趣,但是對於《華音》倒是期期不落。
他感覺自己晚上應該沒有多少心情辦公後,便起身翻閱起了《華音》的內容。
內容一如既往。
基本上就還是那幾位頂級音樂家,作曲家的專訪,當月最佳唱片,主編推薦作品,偉大作曲家係列,經典版本推薦,月度新秀。
他隨意地翻閱過去。
這次采訪的音樂家是傅調。
傅調跟隨柏林愛樂在東瀛進行巡演,在準備離開東瀛的時候被華音的記者給攔下來了,然後單獨做了一次采訪。
在華國所有的鋼琴家裏麵,傅調是最為神秘的一位。
幾乎沒有多少人認識他。
他也不怎麽出來接受采訪。
基本上就是跑一個地方演出,演出結束後就去下個地方演出。
除了彈琴就是彈琴。
搞得和一位苦修僧似的。
加上傅調從來沒有傳出任何相關的緋聞,身邊除了一位小助理外,沒有第二位女性。
因此,很多人便覺得,傅調要麽喜歡男色,要麽想要潛規則小助理,沒有第二個可能。
畢竟彈琴這麽苦,怎麽可能會有人能受得了都功成名就了,還不去參加任何綜藝,就在那個地方哢哢彈琴,一天練上十幾個小時呢?
不過傅調也沒有對外解釋,就是在那個地方一個人練琴,巡演,練琴,巡演。
看著手中《華音》的標題,《鋼琴苦修士——傅調,在音樂的大海中肆意遨遊》,齊敏點了點頭。
一切正如同他想的那樣,關於傅調的采訪基本上都是大家知道的那些內容。
因為《華音》的嚴謹性,這篇采訪也沒有提到特別多傅調本人的私生活。
沒啥意思。
齊敏搖頭,繼續翻閱下去。
後麵的當月最佳唱片是國外的唱片,這個唱片他買到了。
作品:巴切維茨《弦樂四重奏全集》,演奏者:西裏西亞弦樂四重奏
他聽過,確實不錯。
主編推薦的作品基本上就還是那些,這次多了一些康塔塔以及香頌,這類比較偏向於古老的作品。
作為一名音樂學院畢業,一畢業就進入歌劇院的人而言,這些東西他都跟著合唱團的那些人搞過。
主編推薦的作品更多的是給那些聽音樂聽的不怎麽多的人推薦的,不去推薦那些大熱的作品,去推薦一些相對而言較為冷門,你在網上搜視頻都不一定能搜出來,但是卻還蠻好聽的作品。
這個便是作品推薦的主要意義所在。
推一些冷門的作品,不僅可以擴大音樂愛好者聆聽的範圍,甚至也能讓很多的音樂家去演奏這些作品,推動音樂的發展。
就比如說如果你聽到一首現代派的作品,比如說巴洛克的鋼琴組曲op14,感覺不錯,可是沒有多少人演奏,你從未聽過現場版的。
而這個時候剛好一位鋼琴家的音樂會選擇這一首作品,你會不會就因為這一首作品去專門聽聽看他的現場?
一首不夠,兩首,三首,乃至於全部呢?
當然。
這個隻是舉個例子。
但是推這些偏向於冷門的曲子,絕對是有利於音樂發展的。
齊敏一點一點地翻閱著上麵的內容。
從主編推薦一直翻到月度作品風向標。
直到停留在最後的月度新秀上,停下了手。
他看著自己麵前陳秋的大頭照,眼睛不由得睜大。
《海音出身,年輕一代真正意義上的指揮之神——陳秋!》
月度新秀?
指揮之神?
陳秋?
和自己打擂台的是華國月度新秀?還被譽為年輕一代指揮之神?
這也太離譜了吧?
雖然說月度新秀一年最多能有12個,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
因為華國這邊音樂界出來的人少,有時候可能一個月都沒有一個人能登上這個月度新秀的榜單,很多人都是三四十歲出來湊數的。
真正意義上二十來歲就出名的,也就那麽幾人。
看到陳秋在二十三歲登上這個榜單後,齊敏的大腦瞬間炸開。
他連忙向著下麵看了過去。
全國大賽冠軍,這個自己知道,但是……
全國大賽唯一一個滿分的交響樂團?
啊?不是?
九校聯賽冠軍,這個自己也知道,但是……
為了拿冠軍直接調整演出順序,跑到央中音樂學院前麵壓著餘塗打,把餘塗直接打到退賽?
啊?等等?
東亞交流比賽冠軍,自己同樣也知道,但是……
斬盡東亞三國英豪,讓所有人淪為配角,即便隻計算其7成分數,卻依舊沒有學校能與之相提並論?
啊?這也行?
這個還是三次大事件。
中間一大堆小事件就更不用談了。
什麽新年音樂會,樂團重組,學校壓迫,等等等等……
亂七八糟的事情放在陳秋的頭上,搞得齊敏感覺自己像是在看一部。
從童年家庭美滿,到青年父母雙亡,再到現在重拾信心帶著樂團一步步崛起,走到現在這個地步。
根據今年分數對比去年的計算,他們最起碼海城前五的位置。
短短兩年多,帶著一群學生走到海城前五。
齊敏已經完全不想說什麽了。
雖然隻有短短幾千字,可是就根據齊敏自己的腦補,他感覺這些事情寫下來,放在網文裏麵,最起碼能寫個140多萬字。
就陳秋這個經曆,要不幹脆給這本書起名叫做《指揮之神》吧?
如果他沒記錯,陳秋的耳朵賊好,就算是絕對音感裏麵也是最好的那一批。
既然如此,根據自己孫子看的那些網文的起名調性,要不直接起名《從絕對音感開始的指揮之神》吧?
“這個都是什麽事啊?”
齊敏將自己手中的雜誌放下,身體向後仰躺,就這麽躺在自己的躺椅上,腦袋逐漸發空。
自己隻不過是想要“自己”帶著“自己的樂團”演出一場“自己的歌劇”,看海城廣播的吳健海比較好掌控,就選擇了吳健海作為合作對象。
結果誰能想到……
很多的內容都在重新返工,根據樂團的演出還有陳秋的表現,將舞台表現的更為生動活潑一些。
音樂的劇情邏輯也在重新進行規劃。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隻不過因為之前海城歌劇院那群人的不配合,很多東西都需要重弄,整體的進度被拖慢了許多,讓樂團那邊的人感覺有點無聊。
不過這個也沒有辦法。
誰讓他們之前不願意和陳秋配合呢?
既然不配合,那麽就隻能重新弄。
眾人快速地整理著歌劇之中的音樂,準備著之後的演出。
從早上八點多,一直弄到了晚上八點左右,雙方才勉強將第一幕的內容給演出完畢。
也就是差不多到費加羅對著那位童仆去唱《你不要再做情郎》的部分。
等到最後一顆音的結束,整個音樂廳內逐漸陷入了寂靜之中。
所有人都看向陳秋,等待著他的評價。
而在眾人的視線下,陳秋則是捏了捏自己的眉心,緩緩歎出一口氣後,輕聲道。
“行吧,今天就先這樣吧,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今天就先到這邊了,感謝各位今天的演出,你們演奏的不錯。”
“哦!!!陳秋指揮牛逼!”
樂團之中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立刻歡呼了起來,對著陳秋以及周圍的人鼓掌。
今天這一天的排練真的是累到他們了。
如果不是海城歌劇院這邊的食堂還不錯,加上身處市中心,他們可以點外賣的同時,陳秋報銷他們的外賣費,他們大概早就支撐不住,想要回家了。
但即便有吃的,有喝的,還有陳秋帶給他們的音樂,以及排練的時候時不時弄出來的一點小笑話緩解一下情緒,讓他們勉強支撐住了自己的精神,可這將近10個小時的排練,也讓他們耗盡了自己的全部精神。
因此在聽到陳秋宣布排練結束的時候,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開始聊著等下去哪裏玩玩,是找個地方吃飯,還是直接回去睡覺。
相比較年輕人的活力,海城廣播交響樂團的人雖然有些不太適應,但是也都跟著一起湊起了熱鬧,與海城和聲交響樂團的人歡呼了起來,搞的陳秋特別的不好意思。
隻有歌劇院那群老年人顯得比較安靜一些。
他們無奈地看向陳秋手下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歎了一口氣後,便跟著他們一起給所有人鼓掌。
他們現在所想的,隻有趕快回家。
回家,弄點稀粥什麽的吃吃,吃完後直接回家睡覺。
畢竟年紀大了,從小養成的習慣改不了。
今天排練的是真的是太晚了。
陳秋的視線很快便注意到了那群疲憊的歌劇院老人,瞬間明白了他們的情況,便對著眾人拍了拍手後,高聲道。
“好了,別在這個地方起哄鼓掌了,該幹嘛都幹嘛去吧,收拾收拾準備離開了。”
“好嘞,陳秋指揮!”
眾人高聲應答,起身開始收拾著自己的樂器,一直站在一邊的歌劇院成員也在這個時候走到一邊開始休息。
陳秋看著眾人都開始收拾起來後,便走到一直在一邊沉默的齊敏身邊,對著他微笑著伸出手道。
“齊敏總監,辛苦了。”
“不辛苦,你才是。”
齊敏臉上依舊是那副帶著笑容的模樣,讓人很難看出他的真實想法。
但是這一次陳秋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齊敏整個人氣場的衰弱,他的攻擊性也比之前要弱上太多。
因此,陳秋對著齊敏總監笑著道。
“抱歉齊敏總監,今天我好像有些太急了,說話不怎麽過腦子,真的很抱歉,不過沒辦法,我在指揮排練的時候就這個樣子,隻認音樂不認人。”
“嗯,這樣蠻好,這樣能讓樂團表現的更好一些,也能對得起觀眾,畢竟觀眾都是付費來看演出的,總不能讓我們的衣食父母們失望。”
齊敏無奈地笑著回應道。
他已經沒有了什麽和陳秋繼續爭奪控製權的想法。
很明顯,如果繼續弄下去,結果隻會有一個,那就是雙輸。
陳秋以及他手下的和聲交響樂團可以脫離他們的歌劇院,去找一群學習聲樂的老師或者學生來,來搞一個聲樂音樂會。
大不了就不要舞台了,也不要表演了,大家就是在這個地方純唱幹唱。
雖然音樂的表現力會弱一點,整體也會無聊,但是這同樣也是一場完整的音樂會。
而他們如果脫離了現在這個交響樂團,那麽他們隻能去找另外一支交響樂團。
雖然也能演,雖然說可能對於樂團的掌控會更強一些,但是演出的效果會更差。
簡單來說,雙方誰都討不了好。
即便不至於說虧本,但是難受那是肯定的。
在想到這一點後,齊敏輕歎一口氣,對著陳秋笑道。
“那麽陳秋指揮,之後聲樂組這邊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如果你在舞台上有什麽需要以及想法,你可以隨時過來聯係我,我會盡量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就拜托了,不過下一次的兩團合作排練的時間,還是由我來定吧,像今天這樣的排練,似乎有些毫無意義。”
陳秋對著齊敏略微點頭後,便轉身離去。
此刻他手下的那群人已經全部收拾好自己的樂器站在那邊。
就連芮佳也背上了那個比她還要大的多的低音提琴。
在看到陳秋走過來後,艾鼓立刻笑著揮拳道。
“陳秋指揮牛逼啊今天,把海城歌劇院的那群老頭子打的落花流水!”
“就是就是!陳秋指揮牛逼!”
“幹的漂亮陳秋指揮!”
樂團眾人在那個地方起哄,一點也不注意邊上海城歌劇院那邊人的表情。
看著眾人陳秋一臉無奈。
就在他準備說什麽的時候,邊上的吳健海也對著他點了點頭,認真道。
“陳秋,做的不錯,今天的排練我很喜歡!”
在不遠處的另外一位海城廣播的人也笑著道。
“陳秋,幹的漂亮,就是要讓齊老賊吃點苦頭,他這種人就是不打不長記性,把他臉給抽腫了,他就會學著尊重人了!”
“就是就是!”
眾人樂嗬嗬地簇擁著陳秋,離開了海城歌劇院的排練廳,向著海城歌劇院外走去。
街邊的燈光璀璨,車流不息。
眾人笑著與彼此告別,各回各家,準備休息。
在海城歌劇院內。
齊敏透過灰蒙蒙的窗戶看向站在門口的那群樂團成員,沒有說一句話,隻是再次歎息。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他從來沒有這麽深切地感受到新生代的強大。
明明他們今年樂團目前的成績非常不錯,在市立交響樂團解散的情況下,擊敗了海城愛樂樂團,拿到了海城第二的成績。
但是在陳秋這群人麵前,這個第二有和沒有沒有任何區別。
他感覺再讓陳秋他們努力努力,陳秋他們也能走到他們現在這個位置。
他伸手捏著自己的眉心,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應該退休了這個問題。
在他的身後。
朱文章猶豫許久,最終還是開口道。
“齊敏總監,我們……真的還是要跟著陳秋指揮的步伐演出嗎?”
“不然呢?你們繼續跟著我幹,然後繼續被陳秋批評,再浪費一波時間,讓演出的時間再度向後推延?”
齊敏看向身後的朱文章,不由得直接反問道。
朱文章立刻不說話了。
而齊敏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態。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對著朱文章道。
“行吧,就這樣吧,你們就按照陳秋的指引去做,我再去看看樂團這邊關於《費加羅的婚禮》布景弄的怎麽樣了,之前喊他們重新裝修一下,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做。”
齊敏揮了揮手,向著身後排練室的大門走去,一邊走一邊喃喃道。
“不過陳秋這個人究竟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真的是莫名其妙,海城這邊怎麽突然就冒出來這樣一位年輕的指揮?明明才二十多歲,結果搞的像是一位四十五的指揮,不對,四十五的指揮沒有他這樣的衝勁,真的感覺莫名其妙。”
他想了半天都想不出陳秋能有現在這個實力的原因,隻能搖搖頭,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內,伸手打開燈,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隨意地翻閱著放在上麵的文件。
海城歌劇院交響樂團分為三個部門,演繹部門,交響樂團部門,以及合唱團部門。
他是演繹部門的老大,所需要處理的事情還是蠻多的。
他隨意地翻閱著桌上的文件進行批複,沒批複幾個就沒了興趣,心中的燥鬱無法緩解。
他將手中的東西隨意地都到一邊後,起身來到了門口的報刊欄處,隨意地看了一眼,發現今天華國這邊的音樂家雜誌已經送了過來。
《音樂家·華國音樂》雜誌是音樂家雜誌在華國這邊的總刊,簡稱《華音》。
和一周一次地方性的演出推薦和點評報刊不同,《華音》這邊是月刊,用來刊登各個地方性雜誌中寫的比較好的部分。
相比較《長江》《音樂》《樂器》等華國本地的雜誌外,《華音》也是唯一一個有機會被選入《音樂家》全球報刊的雜誌。
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都非常強。
你甚至可以說《華音》就相當於華國地方的《米其林》《黑珍珠》。
之所以不去類比國產sci影響因子高的那類雜誌,最主要的原因是代表音樂前進方向的實驗音樂,現代音樂,基本上不會出現在《音樂家雜誌》中,《華音》就更難類比了。
作為海城歌劇院這邊負責人之一的齊敏,對於海城本地的音樂家雜誌沒什麽興趣,但是對於《華音》倒是期期不落。
他感覺自己晚上應該沒有多少心情辦公後,便起身翻閱起了《華音》的內容。
內容一如既往。
基本上就還是那幾位頂級音樂家,作曲家的專訪,當月最佳唱片,主編推薦作品,偉大作曲家係列,經典版本推薦,月度新秀。
他隨意地翻閱過去。
這次采訪的音樂家是傅調。
傅調跟隨柏林愛樂在東瀛進行巡演,在準備離開東瀛的時候被華音的記者給攔下來了,然後單獨做了一次采訪。
在華國所有的鋼琴家裏麵,傅調是最為神秘的一位。
幾乎沒有多少人認識他。
他也不怎麽出來接受采訪。
基本上就是跑一個地方演出,演出結束後就去下個地方演出。
除了彈琴就是彈琴。
搞得和一位苦修僧似的。
加上傅調從來沒有傳出任何相關的緋聞,身邊除了一位小助理外,沒有第二位女性。
因此,很多人便覺得,傅調要麽喜歡男色,要麽想要潛規則小助理,沒有第二個可能。
畢竟彈琴這麽苦,怎麽可能會有人能受得了都功成名就了,還不去參加任何綜藝,就在那個地方哢哢彈琴,一天練上十幾個小時呢?
不過傅調也沒有對外解釋,就是在那個地方一個人練琴,巡演,練琴,巡演。
看著手中《華音》的標題,《鋼琴苦修士——傅調,在音樂的大海中肆意遨遊》,齊敏點了點頭。
一切正如同他想的那樣,關於傅調的采訪基本上都是大家知道的那些內容。
因為《華音》的嚴謹性,這篇采訪也沒有提到特別多傅調本人的私生活。
沒啥意思。
齊敏搖頭,繼續翻閱下去。
後麵的當月最佳唱片是國外的唱片,這個唱片他買到了。
作品:巴切維茨《弦樂四重奏全集》,演奏者:西裏西亞弦樂四重奏
他聽過,確實不錯。
主編推薦的作品基本上就還是那些,這次多了一些康塔塔以及香頌,這類比較偏向於古老的作品。
作為一名音樂學院畢業,一畢業就進入歌劇院的人而言,這些東西他都跟著合唱團的那些人搞過。
主編推薦的作品更多的是給那些聽音樂聽的不怎麽多的人推薦的,不去推薦那些大熱的作品,去推薦一些相對而言較為冷門,你在網上搜視頻都不一定能搜出來,但是卻還蠻好聽的作品。
這個便是作品推薦的主要意義所在。
推一些冷門的作品,不僅可以擴大音樂愛好者聆聽的範圍,甚至也能讓很多的音樂家去演奏這些作品,推動音樂的發展。
就比如說如果你聽到一首現代派的作品,比如說巴洛克的鋼琴組曲op14,感覺不錯,可是沒有多少人演奏,你從未聽過現場版的。
而這個時候剛好一位鋼琴家的音樂會選擇這一首作品,你會不會就因為這一首作品去專門聽聽看他的現場?
一首不夠,兩首,三首,乃至於全部呢?
當然。
這個隻是舉個例子。
但是推這些偏向於冷門的曲子,絕對是有利於音樂發展的。
齊敏一點一點地翻閱著上麵的內容。
從主編推薦一直翻到月度作品風向標。
直到停留在最後的月度新秀上,停下了手。
他看著自己麵前陳秋的大頭照,眼睛不由得睜大。
《海音出身,年輕一代真正意義上的指揮之神——陳秋!》
月度新秀?
指揮之神?
陳秋?
和自己打擂台的是華國月度新秀?還被譽為年輕一代指揮之神?
這也太離譜了吧?
雖然說月度新秀一年最多能有12個,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
因為華國這邊音樂界出來的人少,有時候可能一個月都沒有一個人能登上這個月度新秀的榜單,很多人都是三四十歲出來湊數的。
真正意義上二十來歲就出名的,也就那麽幾人。
看到陳秋在二十三歲登上這個榜單後,齊敏的大腦瞬間炸開。
他連忙向著下麵看了過去。
全國大賽冠軍,這個自己知道,但是……
全國大賽唯一一個滿分的交響樂團?
啊?不是?
九校聯賽冠軍,這個自己也知道,但是……
為了拿冠軍直接調整演出順序,跑到央中音樂學院前麵壓著餘塗打,把餘塗直接打到退賽?
啊?等等?
東亞交流比賽冠軍,自己同樣也知道,但是……
斬盡東亞三國英豪,讓所有人淪為配角,即便隻計算其7成分數,卻依舊沒有學校能與之相提並論?
啊?這也行?
這個還是三次大事件。
中間一大堆小事件就更不用談了。
什麽新年音樂會,樂團重組,學校壓迫,等等等等……
亂七八糟的事情放在陳秋的頭上,搞得齊敏感覺自己像是在看一部。
從童年家庭美滿,到青年父母雙亡,再到現在重拾信心帶著樂團一步步崛起,走到現在這個地步。
根據今年分數對比去年的計算,他們最起碼海城前五的位置。
短短兩年多,帶著一群學生走到海城前五。
齊敏已經完全不想說什麽了。
雖然隻有短短幾千字,可是就根據齊敏自己的腦補,他感覺這些事情寫下來,放在網文裏麵,最起碼能寫個140多萬字。
就陳秋這個經曆,要不幹脆給這本書起名叫做《指揮之神》吧?
如果他沒記錯,陳秋的耳朵賊好,就算是絕對音感裏麵也是最好的那一批。
既然如此,根據自己孫子看的那些網文的起名調性,要不直接起名《從絕對音感開始的指揮之神》吧?
“這個都是什麽事啊?”
齊敏將自己手中的雜誌放下,身體向後仰躺,就這麽躺在自己的躺椅上,腦袋逐漸發空。
自己隻不過是想要“自己”帶著“自己的樂團”演出一場“自己的歌劇”,看海城廣播的吳健海比較好掌控,就選擇了吳健海作為合作對象。
結果誰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