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二團的力量
從絕對音感開始的指揮之神 作者:努力練琴佐老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雙簧管的聲音響起,眾人立刻跟著雙簧管進行校音,確保自己的音沒有任何的錯誤。
秦弦作為樂隊的首席,率先停止了調音,而其他人也跟著他的步伐,同樣停止了調音。
他們早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基本上將音樂給調整的差不多了,現在隻是一個錦上添花的程度。
而陳秋,也在這個時候來到了樂團之前,從一邊拿起了一根鉛筆,對著眾人點了點頭,笑著問道。
“怎麽樣?都練好了吧?”
“沒問題指揮!我們都差不多了!”
“是的指揮,你就放心開始吧!”
“沒錯沒錯!”
“……”
一群比較熱情的人,立刻開始道。
秦弦雖然剛剛被一團的人震撼了一些,但是他還是同樣點頭,對著陳秋道:“我這邊也沒有問題。”
“行,既然你們都沒有什麽問題,那麽我們就直接開始吧。”
陳秋對著眾人笑了起來。
雖然一團的實力很強,但是他手下的二團實力,其實差距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
二團,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現在看到二團的人表現如此激動,亢奮,似乎恨不得能夠立刻和一團對抗。
那麽自己就完全不需要在乎他們的情緒,隻需要按照他們的想法,帶領著他們前進即可!
陳秋的表情變得平穩,沒有任何的猶豫,他伸手點著弦樂部分的人,開口道。
“所有人的注意力必須從我站在舞台上的時候就要集中,注意,這一首作品的開頭是以悲傷的情緒作為開頭,我沒有辦法像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那樣,以一個非常有力的姿態展開音樂,我大概會手一揮,樂隊就要跟著我的手起,不會給出特別長的預拍!”
“可以!”
弦樂那邊的人,立刻開口道。
陳秋隨後看向管樂部分,補充道。
“弦樂部分要做的更多,因為他們的起步是不完全小節,在最後一拍進,而你們在第一拍,音樂跟著弦樂部分走,如果沒有抓住我的節奏,就去抓秦弦的節奏,跟著我們兩人即可。”
“明白!”
管樂部分同樣答應道。
陳秋對著其他地方的人進行了一點點簡單的囑咐後,便環視了一圈樂團內的眾人,緩緩點頭。
什麽話都沒有說,但是樂團內所有人都將樂器放在預備位置,視線緊緊地鎖著陳秋,讓自己跟上陳秋的步伐。
而在眾人的視線之下,陳秋如同捧著一杯水一般,手臂微微抬起,向著遠處撒去。
弦樂部分的人一愣,隻有秦弦一個人跟上了陳秋的步伐,其他人卻漏了整整一拍。
看著眾人如此,陳秋並沒有生氣,他隻是抬起手,阻止了其他人繼續跟進,而是看向弦樂部分,再次開口道。
“不要著急,再來一遍,跟著我的步伐,如果伱們跟不上,就跟我說,我再想怎麽辦。”
“我可以跟上。”
秦弦立刻道,他的視線看向周圍其他的弦樂部分,沉吟片刻後,對著他們開口道。
“如果你們跟不上陳秋,就跟著我,注意我的步伐。”
“好的首席!”
弦樂部分其他人立刻道。
部分跟不上陳秋的人,立刻將視線看向秦弦,準備跟著他的步伐走。
而剩下來的人,則是依舊看向陳秋。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陳秋環視眾人,給了眾人一個視線後,手臂再次揮動。
他的手臂以一個很大的弧度上抬,落在樂團之上,隨後緩緩垂落。
這一次樂隊似乎終於能跟上一些,絕大多數人跟著秦弦的步伐,還有一些人跟著陳秋,將這開頭做出。
可是陳秋並沒有接受,而是緩緩搖頭,對著弦樂部分道。
“更幹脆一點,主題是單刀直入的,第一小提第二排第三位,第五位,第六位,第四排第一位,第二位,第五排第四位,第二小題第二排全部以及後麵的人,全部有問題,音樂太過於拖遝,不夠漂亮!
第二長笛,圓號可以,其他人進入的有些拖遝,進的時候要幹淨利落,進入後再纏綿,不要用纏綿的狀態進來!
最後!低音提琴!”
陳秋的視線看向低音提琴那邊,想了想,緩緩點頭。
“記得止音,音樂的收束準確一點!”
話音落下,陳秋再次抬手,對著所有人道:“再次開始!”
陳秋的聲音讓樂團內眾人變得有些緊張,他們沒有功夫說著閑話吐槽,他們隻是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收束在自己麵前的音樂之上,牢牢記住陳秋說的話,進行第二次的演奏。
嗡……
陳秋的手臂揮動,樂團以一個單刀直入的狀態,將主題旋律插入其中。
沒有任何引子,主題就這麽直截了當地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
陳秋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他揮手指引著樂團緩緩前進,一邊走,一邊開口道。
“第一樂章,從容的快板,弦樂部分再從容一點,不要表現得那麽著急!”
“長笛!長笛音樂的力量給出來,包裹住其他的樂器往上吹,我想要聽到更多!”
“這個地方是e小調,整體呈現出來的情緒應該是帶有小調傳統的憂愁的,我想要的是憂愁,是悲傷,而不是痛苦!音樂詮釋的再準確一點!”
“注意!這個地方!”
陳秋的手臂用力揮動。
他並沒有按照正常的拍子進行揮動,而是將拍子完全合在一起,進行了合拍。
他手指指尖的那根半截鉛筆,將他的意圖延伸,伸展到眾人的麵前。
陳秋對著眾人道:
“這個地方有進行轉調,音樂的情緒在轉變,音樂需要變化,在這個地方,力量不要給太多,盡可能地讓音樂顯得圓滑一些!看著我的手,跟著我的手前進!
注意這個地方的下行,這個地方需要演奏的偏向於古典音樂,大提琴!不要那麽纏綿,我不想要聽到這麽多浪漫的感覺!這個是勃拉姆斯仿古的詮釋!”
陳秋的手臂揮動幅度變小,但是鉛筆的筆尖,則是揮舞的更為圓潤。
“聲音,落,跟著我的步伐走。”
“雙簧管,進的晚了,音高偏了三分之一個半音,速度調整!”
“力量,漲!”
“這個地方在離調!我需要聽到更多離調的感覺,重屬七和弦轉k46終止四六,注意這個地方的終止!”
“終止的釋放,音樂之間緊張程度的釋放,我需要更多!”
陳秋的表情變得愈發嚴肅,他的手在指揮,帶動樂團的前進,他的嘴也同樣一直沒有停下,不停在對著眾人指引。
在舞台上的時候,陳秋自然是不可能這麽高聲吼的,畢竟舞台上指揮更多是看看能不能臨場做出一些新的東西來,或者進行一些細節上的調整,不可能呈現出大方向的更改。
但是現在是排練。
排練的時候就是要抓出音樂的錯誤,抓到他們出現的問題,讓將其調整,改正,找出最為適合的詮釋方法,將其調整到自己所想要的角度。
陳秋的視線在樂團的眾人之中穿梭,時不時給予眾人一些簡單的視線,讓他們進行調整。
而樂團也同樣積極地響應著陳秋。
他們太想要進步了。
而陳秋能夠給予他們進步。
陳秋能夠讓他們,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在陳秋這邊,在二團這邊,他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吊車尾,他們則是成為了樂團的一個重要角色。
這種被重視,被信任的感覺非常好,好到他們甚至都有一些沉醉。
所以,不管陳秋的要求有多麽離譜,他們都會盡可能地按照陳秋的指引,去完成陳秋所想要的感覺。
畢竟,他們相信陳秋。
陳秋也值得他們的信任。
音樂不停的前進,終止,倒退。
並沒有一順到底。
陳秋控製著樂團,小心翼翼地處理著每一處細節。
他不厭其煩地給眾人講解著,他為什麽要這樣去演奏,他為什麽要讓樂團進行這樣的詮釋。
陳秋的樂理非常紮實,紮實到樂團內眾人甚至以為陳秋是一位教授樂理的老師,而並非隻是一位普通的指揮。
在陳秋的講解下,音樂不再是他們之前所練習的時候,聽到的音樂。
音樂之中有了更多的細節,有了背景,有了方向。
為什麽音樂會好聽,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對於陳秋而言,音樂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於一個解決的過程。
換句話說,就是音樂的起伏。
沒有任何音樂是沒有起伏的,就算你是念經,說唱,你也是有起伏的。
而音樂的起伏,用比較專業化的術語,叫做解決。
從緊張解決到舒緩,然後從舒緩前進到緊張。
解決的這個過程,便是體現出音樂理解最好的地方。
陳秋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音樂的這個解決的過程之中。
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本體而言的情緒是偏向於憂愁的。
他是一直往下走的,情緒不停向下,向下,再向下。
每一次的向下,轉調,或者解決,都是音樂表達的一個過程。
陳秋死死地抓住這個過程,將其張力拉扯大,拉扯到眾人的情緒也不由得跟著陳秋一同前進的地步。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陳秋的手,沒有任何一刻停止。
原本一開始似乎和指揮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的樂團,在陳秋的指揮下,逐漸能夠跟上陳秋的步伐。
將他所想要展現的東西,盡可能地展現出來。
“漂亮!果然,還得要是陳秋!陳秋才是樂團的靈魂啊!”
坐在最後麵的艾鼓,聽著耳邊的音樂,雖然音樂情緒一直在下行,但是他的情緒卻不由得激昂了起來。
他是聽的最清楚的。
他也是最被陳秋忽略的。
因為打擊樂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在什麽時候進,什麽時候出,節奏準確。
如果按照樂團掌控能力劃分的話,打擊樂實際上是樂團的第三指揮,也是樂團最後的保險。
第一指揮肯定就是指揮本人,負責樂團本體的,基本上一個指揮的好壞,在樂團上能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個好壞是綜合能力的,而並非僅僅隻是實力的好壞。
如果你專業水平強,可是樂團的掌控能力不夠,那麽就很容易陷入海音廣播交響樂團指揮那樣的問題。
第二指揮,就是首席了。
首席是傳達指揮命令的,也是和樂團眾人呆在一起最久的。
可能一個首席能夠熬走好幾個指揮,但是一個指揮卻可能熬不走一個首席。
正如同海音廣播交響樂團那邊,首席與新來的指揮不對付,就很容易出現那樣的情況。
至於為什麽第三指揮是打擊樂,其實這個很簡單。
因為打擊樂,控製著節奏。
如果你看不懂指揮想表達的一切,又看不懂首席想表達的內容,那麽你就隻能跟著打擊樂那邊的節奏進了。
等著聽打擊樂什麽時候進,節奏是什麽樣的,你就什麽時候進,跟著打擊樂的節奏。
正如同陳秋第一次和二團合作的那天,拿出一個電子節拍器那樣。
打擊樂也能成為樂團的第三指揮。
現在樂團裏陳秋控製著整體的節奏,秦弦帶領著樂團眾人跟著陳秋的步伐前進。
艾鼓就被徹底解放出來,變得格外放鬆。
他也能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音樂上移開,放在樂團的進步和陳秋身上。
他聽著耳邊樂團沒有任何限製的進步,嘴角不由得咧開。
對著自己小聲嘀咕道。
“果然!跟著陳秋果然是對的!這種所有人全心全力,努力和一團的人對抗,努力奮鬥,為了證明自己的青春感,熱血感,簡直,太棒了!”
他的手甚至都有一些顫抖,而這份顫抖很快便被陳秋所注意,他皺著眉頭立刻道。
“艾鼓,節奏穩一點,剛剛節奏沒有給穩,自己標記一下!”
“好的!沒問題,指揮!”
艾鼓對著陳秋咧嘴笑道,並沒有收回自己的視線,而是環視著樂團的眾人。
他心中熱血澎湃。
“樂團的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
陳秋完全不知道艾鼓心中的想法,他隻是感覺艾鼓好像莫名其妙興奮了起來,表情不由得變得有些古怪。
這個艾鼓……
難不成他是故意的嗎?
故意做錯節奏然後讓自己罵?
不然他為什麽被自己罵了之後反而顯得那麽激動啊?
可是看他的樣子,也不是那種被罵了就會興奮的人啊?
感覺好奇怪……
陳秋搖了搖頭,將自己的注意力從艾鼓的身上移開,懶得繼續理會她,而是將自己的注意力繼續放在樂團之上。
無所謂了,艾鼓他喜歡什麽樣就什麽樣吧。
隻要他能將樂團的細節給做好就行。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好樂團內的一切。
陳秋的手指揮動,帶動著樂團的情緒一層又一層的攀升。
他口中的命令也一刻都沒有停下。
“雙簧管,長笛,注意音樂傳遞!將音樂的感覺遞給對方,不要自己一個人吹自己的,我們是樂團,不是獨奏!”
“小號!你的八度,跟著定音鼓走!跟著定音鼓的聲明去走!聽著艾鼓的聲音!”
“低音提琴組,二三度的交替注意配合木管的上行,將他的底子撐住!將音樂的美感拉扯住!不要鬆懈!”
“音樂的弧度,弧光打起來!音樂不要平!”
“音樂的離調!注意調性的轉變,不要那麽平靜!”
“那不勒斯六和弦!注意音樂的張力!”
“上行音階所帶來的反差!不要和下行音階的表述一模一樣!”
“……”
樂隊的眾人在陳秋的指引之下,盡可能地演奏出陳秋所想要的感覺來。
不知不覺中,樂團的凝聚力終於有了一點點的感覺。
很是時候甚至不需要陳秋的指引,幾個小聲部之間就已經開始有了配合。
和之前陳秋在那邊一個一個細節的校準不同,他們已經開始了自我的校準。
自己根據其他人演奏的感覺,來調整自己的感覺。
雖然依舊稚嫩,但是相比較之前演奏貝五的時候,很明顯好了一點。
隻是可惜……
陳秋突然有些羨慕東部師大的那個女指揮。
那個女指揮究竟是怎麽做的,居然能將樂團的團魂塑造的那麽牢靠,完完全全地跟著她的步伐走。
雖然她對於音樂的理解弱,指揮的水平弱,音樂的細節差,深度也不夠,聽上去普普通通沒啥亮點。
但是說真的,她所塑造的那個團魂,真的是讓陳秋羨慕了。
雖然他的耳朵能夠糾正音樂之中的所有錯音,他對於音樂的理解也能讓音樂的深度和細節做到極致。
但是樂團的團魂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煉成的,是需要在不停的排練和表演中練就的。
那種一出生就帶著團魂的指揮,陳秋隻能用羨慕來表達。
不過,羨慕也僅限於羨慕。
畢竟現在的樂團,也很明顯有了凝聚團魂的跡象,眾人的情緒也都逐漸扭在一起。
既然如此,那麽就夠了!
陳秋的手臂揮動,音樂在最後一刻走向輝煌。
一時間,眾人甚至都有些懷疑,剛剛那麽漂亮的結尾,究竟是不是自己演奏的。
然而下一秒,陳秋的話給了他們安心。
陳秋微笑著對著他們開口道。
“恭喜你們,你們擁有了,與一團一戰的資格!”
抱歉,晚了2小時
秦弦作為樂隊的首席,率先停止了調音,而其他人也跟著他的步伐,同樣停止了調音。
他們早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基本上將音樂給調整的差不多了,現在隻是一個錦上添花的程度。
而陳秋,也在這個時候來到了樂團之前,從一邊拿起了一根鉛筆,對著眾人點了點頭,笑著問道。
“怎麽樣?都練好了吧?”
“沒問題指揮!我們都差不多了!”
“是的指揮,你就放心開始吧!”
“沒錯沒錯!”
“……”
一群比較熱情的人,立刻開始道。
秦弦雖然剛剛被一團的人震撼了一些,但是他還是同樣點頭,對著陳秋道:“我這邊也沒有問題。”
“行,既然你們都沒有什麽問題,那麽我們就直接開始吧。”
陳秋對著眾人笑了起來。
雖然一團的實力很強,但是他手下的二團實力,其實差距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
二團,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現在看到二團的人表現如此激動,亢奮,似乎恨不得能夠立刻和一團對抗。
那麽自己就完全不需要在乎他們的情緒,隻需要按照他們的想法,帶領著他們前進即可!
陳秋的表情變得平穩,沒有任何的猶豫,他伸手點著弦樂部分的人,開口道。
“所有人的注意力必須從我站在舞台上的時候就要集中,注意,這一首作品的開頭是以悲傷的情緒作為開頭,我沒有辦法像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那樣,以一個非常有力的姿態展開音樂,我大概會手一揮,樂隊就要跟著我的手起,不會給出特別長的預拍!”
“可以!”
弦樂那邊的人,立刻開口道。
陳秋隨後看向管樂部分,補充道。
“弦樂部分要做的更多,因為他們的起步是不完全小節,在最後一拍進,而你們在第一拍,音樂跟著弦樂部分走,如果沒有抓住我的節奏,就去抓秦弦的節奏,跟著我們兩人即可。”
“明白!”
管樂部分同樣答應道。
陳秋對著其他地方的人進行了一點點簡單的囑咐後,便環視了一圈樂團內的眾人,緩緩點頭。
什麽話都沒有說,但是樂團內所有人都將樂器放在預備位置,視線緊緊地鎖著陳秋,讓自己跟上陳秋的步伐。
而在眾人的視線之下,陳秋如同捧著一杯水一般,手臂微微抬起,向著遠處撒去。
弦樂部分的人一愣,隻有秦弦一個人跟上了陳秋的步伐,其他人卻漏了整整一拍。
看著眾人如此,陳秋並沒有生氣,他隻是抬起手,阻止了其他人繼續跟進,而是看向弦樂部分,再次開口道。
“不要著急,再來一遍,跟著我的步伐,如果伱們跟不上,就跟我說,我再想怎麽辦。”
“我可以跟上。”
秦弦立刻道,他的視線看向周圍其他的弦樂部分,沉吟片刻後,對著他們開口道。
“如果你們跟不上陳秋,就跟著我,注意我的步伐。”
“好的首席!”
弦樂部分其他人立刻道。
部分跟不上陳秋的人,立刻將視線看向秦弦,準備跟著他的步伐走。
而剩下來的人,則是依舊看向陳秋。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陳秋環視眾人,給了眾人一個視線後,手臂再次揮動。
他的手臂以一個很大的弧度上抬,落在樂團之上,隨後緩緩垂落。
這一次樂隊似乎終於能跟上一些,絕大多數人跟著秦弦的步伐,還有一些人跟著陳秋,將這開頭做出。
可是陳秋並沒有接受,而是緩緩搖頭,對著弦樂部分道。
“更幹脆一點,主題是單刀直入的,第一小提第二排第三位,第五位,第六位,第四排第一位,第二位,第五排第四位,第二小題第二排全部以及後麵的人,全部有問題,音樂太過於拖遝,不夠漂亮!
第二長笛,圓號可以,其他人進入的有些拖遝,進的時候要幹淨利落,進入後再纏綿,不要用纏綿的狀態進來!
最後!低音提琴!”
陳秋的視線看向低音提琴那邊,想了想,緩緩點頭。
“記得止音,音樂的收束準確一點!”
話音落下,陳秋再次抬手,對著所有人道:“再次開始!”
陳秋的聲音讓樂團內眾人變得有些緊張,他們沒有功夫說著閑話吐槽,他們隻是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收束在自己麵前的音樂之上,牢牢記住陳秋說的話,進行第二次的演奏。
嗡……
陳秋的手臂揮動,樂團以一個單刀直入的狀態,將主題旋律插入其中。
沒有任何引子,主題就這麽直截了當地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
陳秋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他揮手指引著樂團緩緩前進,一邊走,一邊開口道。
“第一樂章,從容的快板,弦樂部分再從容一點,不要表現得那麽著急!”
“長笛!長笛音樂的力量給出來,包裹住其他的樂器往上吹,我想要聽到更多!”
“這個地方是e小調,整體呈現出來的情緒應該是帶有小調傳統的憂愁的,我想要的是憂愁,是悲傷,而不是痛苦!音樂詮釋的再準確一點!”
“注意!這個地方!”
陳秋的手臂用力揮動。
他並沒有按照正常的拍子進行揮動,而是將拍子完全合在一起,進行了合拍。
他手指指尖的那根半截鉛筆,將他的意圖延伸,伸展到眾人的麵前。
陳秋對著眾人道:
“這個地方有進行轉調,音樂的情緒在轉變,音樂需要變化,在這個地方,力量不要給太多,盡可能地讓音樂顯得圓滑一些!看著我的手,跟著我的手前進!
注意這個地方的下行,這個地方需要演奏的偏向於古典音樂,大提琴!不要那麽纏綿,我不想要聽到這麽多浪漫的感覺!這個是勃拉姆斯仿古的詮釋!”
陳秋的手臂揮動幅度變小,但是鉛筆的筆尖,則是揮舞的更為圓潤。
“聲音,落,跟著我的步伐走。”
“雙簧管,進的晚了,音高偏了三分之一個半音,速度調整!”
“力量,漲!”
“這個地方在離調!我需要聽到更多離調的感覺,重屬七和弦轉k46終止四六,注意這個地方的終止!”
“終止的釋放,音樂之間緊張程度的釋放,我需要更多!”
陳秋的表情變得愈發嚴肅,他的手在指揮,帶動樂團的前進,他的嘴也同樣一直沒有停下,不停在對著眾人指引。
在舞台上的時候,陳秋自然是不可能這麽高聲吼的,畢竟舞台上指揮更多是看看能不能臨場做出一些新的東西來,或者進行一些細節上的調整,不可能呈現出大方向的更改。
但是現在是排練。
排練的時候就是要抓出音樂的錯誤,抓到他們出現的問題,讓將其調整,改正,找出最為適合的詮釋方法,將其調整到自己所想要的角度。
陳秋的視線在樂團的眾人之中穿梭,時不時給予眾人一些簡單的視線,讓他們進行調整。
而樂團也同樣積極地響應著陳秋。
他們太想要進步了。
而陳秋能夠給予他們進步。
陳秋能夠讓他們,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在陳秋這邊,在二團這邊,他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吊車尾,他們則是成為了樂團的一個重要角色。
這種被重視,被信任的感覺非常好,好到他們甚至都有一些沉醉。
所以,不管陳秋的要求有多麽離譜,他們都會盡可能地按照陳秋的指引,去完成陳秋所想要的感覺。
畢竟,他們相信陳秋。
陳秋也值得他們的信任。
音樂不停的前進,終止,倒退。
並沒有一順到底。
陳秋控製著樂團,小心翼翼地處理著每一處細節。
他不厭其煩地給眾人講解著,他為什麽要這樣去演奏,他為什麽要讓樂團進行這樣的詮釋。
陳秋的樂理非常紮實,紮實到樂團內眾人甚至以為陳秋是一位教授樂理的老師,而並非隻是一位普通的指揮。
在陳秋的講解下,音樂不再是他們之前所練習的時候,聽到的音樂。
音樂之中有了更多的細節,有了背景,有了方向。
為什麽音樂會好聽,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對於陳秋而言,音樂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於一個解決的過程。
換句話說,就是音樂的起伏。
沒有任何音樂是沒有起伏的,就算你是念經,說唱,你也是有起伏的。
而音樂的起伏,用比較專業化的術語,叫做解決。
從緊張解決到舒緩,然後從舒緩前進到緊張。
解決的這個過程,便是體現出音樂理解最好的地方。
陳秋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音樂的這個解決的過程之中。
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本體而言的情緒是偏向於憂愁的。
他是一直往下走的,情緒不停向下,向下,再向下。
每一次的向下,轉調,或者解決,都是音樂表達的一個過程。
陳秋死死地抓住這個過程,將其張力拉扯大,拉扯到眾人的情緒也不由得跟著陳秋一同前進的地步。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陳秋的手,沒有任何一刻停止。
原本一開始似乎和指揮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的樂團,在陳秋的指揮下,逐漸能夠跟上陳秋的步伐。
將他所想要展現的東西,盡可能地展現出來。
“漂亮!果然,還得要是陳秋!陳秋才是樂團的靈魂啊!”
坐在最後麵的艾鼓,聽著耳邊的音樂,雖然音樂情緒一直在下行,但是他的情緒卻不由得激昂了起來。
他是聽的最清楚的。
他也是最被陳秋忽略的。
因為打擊樂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在什麽時候進,什麽時候出,節奏準確。
如果按照樂團掌控能力劃分的話,打擊樂實際上是樂團的第三指揮,也是樂團最後的保險。
第一指揮肯定就是指揮本人,負責樂團本體的,基本上一個指揮的好壞,在樂團上能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個好壞是綜合能力的,而並非僅僅隻是實力的好壞。
如果你專業水平強,可是樂團的掌控能力不夠,那麽就很容易陷入海音廣播交響樂團指揮那樣的問題。
第二指揮,就是首席了。
首席是傳達指揮命令的,也是和樂團眾人呆在一起最久的。
可能一個首席能夠熬走好幾個指揮,但是一個指揮卻可能熬不走一個首席。
正如同海音廣播交響樂團那邊,首席與新來的指揮不對付,就很容易出現那樣的情況。
至於為什麽第三指揮是打擊樂,其實這個很簡單。
因為打擊樂,控製著節奏。
如果你看不懂指揮想表達的一切,又看不懂首席想表達的內容,那麽你就隻能跟著打擊樂那邊的節奏進了。
等著聽打擊樂什麽時候進,節奏是什麽樣的,你就什麽時候進,跟著打擊樂的節奏。
正如同陳秋第一次和二團合作的那天,拿出一個電子節拍器那樣。
打擊樂也能成為樂團的第三指揮。
現在樂團裏陳秋控製著整體的節奏,秦弦帶領著樂團眾人跟著陳秋的步伐前進。
艾鼓就被徹底解放出來,變得格外放鬆。
他也能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音樂上移開,放在樂團的進步和陳秋身上。
他聽著耳邊樂團沒有任何限製的進步,嘴角不由得咧開。
對著自己小聲嘀咕道。
“果然!跟著陳秋果然是對的!這種所有人全心全力,努力和一團的人對抗,努力奮鬥,為了證明自己的青春感,熱血感,簡直,太棒了!”
他的手甚至都有一些顫抖,而這份顫抖很快便被陳秋所注意,他皺著眉頭立刻道。
“艾鼓,節奏穩一點,剛剛節奏沒有給穩,自己標記一下!”
“好的!沒問題,指揮!”
艾鼓對著陳秋咧嘴笑道,並沒有收回自己的視線,而是環視著樂團的眾人。
他心中熱血澎湃。
“樂團的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
陳秋完全不知道艾鼓心中的想法,他隻是感覺艾鼓好像莫名其妙興奮了起來,表情不由得變得有些古怪。
這個艾鼓……
難不成他是故意的嗎?
故意做錯節奏然後讓自己罵?
不然他為什麽被自己罵了之後反而顯得那麽激動啊?
可是看他的樣子,也不是那種被罵了就會興奮的人啊?
感覺好奇怪……
陳秋搖了搖頭,將自己的注意力從艾鼓的身上移開,懶得繼續理會她,而是將自己的注意力繼續放在樂團之上。
無所謂了,艾鼓他喜歡什麽樣就什麽樣吧。
隻要他能將樂團的細節給做好就行。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整理好樂團內的一切。
陳秋的手指揮動,帶動著樂團的情緒一層又一層的攀升。
他口中的命令也一刻都沒有停下。
“雙簧管,長笛,注意音樂傳遞!將音樂的感覺遞給對方,不要自己一個人吹自己的,我們是樂團,不是獨奏!”
“小號!你的八度,跟著定音鼓走!跟著定音鼓的聲明去走!聽著艾鼓的聲音!”
“低音提琴組,二三度的交替注意配合木管的上行,將他的底子撐住!將音樂的美感拉扯住!不要鬆懈!”
“音樂的弧度,弧光打起來!音樂不要平!”
“音樂的離調!注意調性的轉變,不要那麽平靜!”
“那不勒斯六和弦!注意音樂的張力!”
“上行音階所帶來的反差!不要和下行音階的表述一模一樣!”
“……”
樂隊的眾人在陳秋的指引之下,盡可能地演奏出陳秋所想要的感覺來。
不知不覺中,樂團的凝聚力終於有了一點點的感覺。
很是時候甚至不需要陳秋的指引,幾個小聲部之間就已經開始有了配合。
和之前陳秋在那邊一個一個細節的校準不同,他們已經開始了自我的校準。
自己根據其他人演奏的感覺,來調整自己的感覺。
雖然依舊稚嫩,但是相比較之前演奏貝五的時候,很明顯好了一點。
隻是可惜……
陳秋突然有些羨慕東部師大的那個女指揮。
那個女指揮究竟是怎麽做的,居然能將樂團的團魂塑造的那麽牢靠,完完全全地跟著她的步伐走。
雖然她對於音樂的理解弱,指揮的水平弱,音樂的細節差,深度也不夠,聽上去普普通通沒啥亮點。
但是說真的,她所塑造的那個團魂,真的是讓陳秋羨慕了。
雖然他的耳朵能夠糾正音樂之中的所有錯音,他對於音樂的理解也能讓音樂的深度和細節做到極致。
但是樂團的團魂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煉成的,是需要在不停的排練和表演中練就的。
那種一出生就帶著團魂的指揮,陳秋隻能用羨慕來表達。
不過,羨慕也僅限於羨慕。
畢竟現在的樂團,也很明顯有了凝聚團魂的跡象,眾人的情緒也都逐漸扭在一起。
既然如此,那麽就夠了!
陳秋的手臂揮動,音樂在最後一刻走向輝煌。
一時間,眾人甚至都有些懷疑,剛剛那麽漂亮的結尾,究竟是不是自己演奏的。
然而下一秒,陳秋的話給了他們安心。
陳秋微笑著對著他們開口道。
“恭喜你們,你們擁有了,與一團一戰的資格!”
抱歉,晚了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