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音落,詩題起。


    “第二場。”


    “以梅花為題,限時一炷香。”


    “取前五甲。”


    隨著唱名者話音落下,這台上僅剩的二十九人,都是神色泛起思索,執筆於案前,或是沉思、或是踱步。


    唯有李欣,唱名者連題目都還未說完,便是奮筆疾書。


    僅是不到兩分鍾的功夫,李欣已然是自信昂首,將手中詩卷一甩,交卷!


    似是,詩從天上來,不假思索。


    這一幕落在身為裁判的上官儀眼中,把上官儀嚇得不由眼角抽了抽,暗道你小子好歹也裝一裝,有必要第一個交卷嗎?!


    這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是提前背好的嗎?


    你是不是沒有腦子啊?!


    如此一幕,落入紫雲樓三層上千看眾眼中,無不是憤怒了起來。


    先前詩台之上的人數太多,還無人在意李欣的動態,而隨著第一輪李欣奪魁,再加上台上就剩下這麽點人,所以很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欣身上,想看看這個能力壓秦國公的昌平郡公究竟有幾斤幾兩。


    “黑幕!”


    “斷然是黑幕!”


    “這是魏王府舉辦的詩會,定是提前給這昌平郡公透了題!”


    “否則作詩怎會不需思索?!”


    “……………”


    叫罵聲,嗡嗡不止。


    但也都不敢過於放肆,畢竟天子就在第三層南麵而坐,若是吵雜太大聲驚擾了天子觀禮,那可就是大不敬之罪,高低都得拖出去挨頓板子。


    二樓南麵位置,見李欣這般揮墨成詩,蕭妍一張嫵媚俏臉已經氣的不成模樣。


    雖還未嫁,但有本家叔爺作保,又有天子指婚,她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秦國公夫人,自然會把自己代入到李象一方。


    於蕭妍看來。


    這一場芙蓉園詩會,應是自家夫君名揚天下,正式成為大唐詩壇領軍人物,成為天子心目中大唐第一詩才的良機。


    豈能被李欣這個死胖子壞了事!


    “妍兒莫氣。”


    “其實早就能猜到,李象一首塞上行得天子眷寵之後,魏王便是對外宣布要舉辦長安詩會,這明顯是想讓李欣從中分得一杯羹。”


    “為兄隻是好奇。”


    “以李象之詩才,怎會輸給李欣這個死胖子。”


    “當然了,這死胖子的詩肯定不是自己寫的,定是魏王差人給他提前準備好的。”


    “但縱是如此,李象也不該輸才是。”


    蕭妍身旁,她的本家堂長兄蕭府長孫蕭守業摸著下巴琢磨道。


    “哪裏輸了?”


    “我不覺得李象方才的詩比那李欣的差。”


    蕭妍篤定道。


    她並不懂詩,隻是篤定自己的觀點。


    蕭守業笑了笑,也沒有在這件事上和蕭妍爭論,目光望向這詩台。


    轉而。


    目光逐漸上移,看向這第三層南麵天子閣間。


    作為蕭府長孫,未來的蕭家繼承人,蕭守業自然不能混吃等死,他十二歲時便是跟在蕭瑀身邊,受祖父言傳身教,現年十九歲的他早已經是深諳朝廷爭鬥之險惡。


    眉頭微皺起,道。


    “這三樓南麵之內,怕是已經鬥起來了。”


    心中又是一語。


    ‘祖父性情過於剛直,這一次回京重新拜相,也不知道會不會改一改性子。’


    於此時。


    三樓南麵,天子禦前。


    因為詩會第一輪結果的揭幕,讓這氣氛有那麽一丁點的壓抑。


    畢竟在詩會開始之前,不論是長安城中的高門權貴們還是太極宮中的天子李世民,基本上都默認了這一場詩會的魁首,必定是秦國公李象。


    在李世民的心中,這一場長安詩會就應該是李象的個人秀,以李象這位天孫、新晉秦國公的天子紅人為引線,徹底點燃大唐文壇的燎原詩火,將盛世文治推向全新高度。


    讓四夷萬邦明白一件事,大唐不僅是武功冠世,文治亦是璀璨。


    可現在的結果卻是與李世民預想中的完全不一樣,而且李象的詩才是得到他這個天子的蓋章認定,都寫進了詔書,若是李象不能在這詩會上大放璀璨,豈非是告訴天下人,他李世民識人不明。


    這一刻,伴駕諸臣都能夠感覺到天子的隱隱不悅。


    而最高興的,莫過於魏王李泰,這李肥四麵色沉重,心中已經是樂得沒邊了。


    ‘真沒想到這般順利。’


    ‘原本還想著前兩場贏不了就算了,最後一場欣兒能嬴就行。’


    ‘沒想到啊沒想到。’


    ‘李象啊李象,你這所謂的詩才絕縱,不過如此!’


    ‘我家欣兒都還沒有用出全力,你就倒下了!’


    ‘嘿嘿嘿哈哈哈哈——!’


    在這略微壓抑的氛圍下,李世民不張口閑聊,其他人自然也是不敢張嘴,都是默默望著下方,等待著詩會第二場的結束。


    至於李欣的快速成詩,二鳳倒是沒有提出質疑。


    在二鳳看來,李欣和李象都是他天可汗的優秀血脈,既然李象能夠做到一步成詩,那李欣能夠揮墨一就,應該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而過。


    這詩台上的二十九人,陸陸續續都停下了筆,有人很是滿意自己的傑作,有人卻是不禁歎息搖起了頭,甚至還有人直接交上了白卷。


    比如,十四歲的盧照鄰。


    在年輕的盧照鄰看來,無法賦予靈魂的詩作隻是幹癟的文字,不作也罷。


    一炷香時間,就快到了。


    正當這唱名人要敲鑼宣布的時候。


    從這紅木樓梯之畔,已經從這個位置下過一次樓的程處弼,再一次出現在了樓內千人視野之中,瞬時成為了矚目的對象。


    與先前一樣。


    這一次,程處弼手中依舊是拿著一張宣紙。


    從遠處可見,紙張上有著未幹的墨跡,說明是剛寫下了詩行。


    紫雲樓中的上千人,高門權貴們,哪怕是這三樓南麵天子閣間之中,天子李世民和一幹重臣的目光都是聚集在了程處弼手中的宣紙詩行。


    上官儀、楊師道、李百藥,這三人更是下意識站了起來。


    由楊師道抬手,從程處弼手中接過了詩作。


    ——————


    ps:(駱賓王出生時期存疑,有說是626年,有說632年,有說640年,這裏采用626的記載,現年駱賓王17歲)


    ps:(盧照鄰出生時期同樣存疑,約莫在630-636年之間,這裏采用630年出生,現年14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承乾,距離造反剩三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怪不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怪不好吃並收藏家父李承乾,距離造反剩三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