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迅速站起身,雙手作揖,聲音洪亮地說道:
“陛下,臣認為此事非同小可,關乎國家穩定與皇室威嚴。此風若長,國將不國,家將不家。因此,臣建議陛下立即嚴加懲治五皇子,以儆效尤。”
他的話音剛落,一位禦史大夫也緊隨其後,高聲道:
“陛下,華國公所言極是。此事已非尋常之爭端,乃是明目張膽的謀反行為。五皇子必須被帶回京城,接受朝廷的審理。”
莞貴妃的眼神露出幽冷的笑意。
她輕撫著葉弘的手臂,語氣中帶著一絲嗔怪:“陛下,五皇子如此逆天而行,若是放任不管,那國家豈不是要亂套了?臣妾懇請陛下為了朝廷的安定,為了皇室的尊嚴,一定要嚴懲不貸。”
眾位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然而。
在這群人中,成國公葉駿卻顯得與眾不同。
他站起身,沉聲說道:“陛下,臣認為此事仍需謹慎處理。慶國公前段時間親自前往泰州郡傳旨,他應該對當地的情況有著更深的了解。臣建議陛下等待慶國公回京後,了解情況後,再做定奪。”
二皇子葉濤聞言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嘲諷:“慶國公?他又能知道什麽?這奏折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五弟葉澈帶著幾千騎兵,三日內連下八座城,殺戮無數。難道這還能有假嗎?”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
沒想到五皇子竟然如此厲害,短短時間內就攻下了這麽多城池。
然而。
葉駿卻不為所動,他繼續說道:“陛下,慶國公與五皇子有過接觸,此事或許另有緣由。慶國公還有兩三日便回來了。因此,臣還是堅持等待慶國公回京後再做定奪。”
葉弘見眾人爭執不休,心中也感到十分煩躁。
他揮了揮手,沉聲說道:“夠了!此事暫且擱置,等慶國公回京後再做定奪。不過,若是此事真的如奏折所言,那朕定當嚴懲不貸!饒不了那個逆子!”
隨著葉弘的話音落下,乾清宮中的氣氛逐漸恢複了平靜。
幾天後,慶國公林燁風塵仆仆地趕回京城。
還未等他來得及稍作休息,一名太監便急匆匆地趕到他的府邸,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召他即刻入宮。
林燁心中一凜,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整理儀容,隨太監入宮。
禦書房外,宮燈高懸,光影搖曳,卻難掩那份肅穆與莊嚴。
林燁深吸一口氣,走進禦書房。
一進入禦書房,林燁便感覺到氣氛的異樣。
皇帝葉弘坐在龍椅上,麵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怒意。
而兩旁的大臣們則是竊竊私語,不時地投來審視的目光。
林燁心中一緊,知道這次入宮,陛下肯定會盤問葉澈攻打泰州郡的事情。
他連忙上前行禮,恭敬地說道:“臣林燁參見陛下,不知陛下召臣入宮,有何要事吩咐?”
葉弘抬起頭,目光注視著林燁,沉聲說道:
“慶國公,你剛從泰州郡回來,想必對那裏的情況有所了解。朕想問問你,五皇子葉澈在泰州郡的所作所為,是否真如奏折所言?”
“什麽事?”林燁苦笑道。
葉弘將一份奏折扔過來,喝道:“你自己看看!”
林燁翻閱過奏折後,說道:“陛下,五皇子攻打泰州郡事出有因,而且也並沒有像是奏折所言殺戮無數,亂殺無辜。”
“哦?”葉弘聞言,眉頭微微一挑,顯然對林燁的話感到有些意外。
他追問道:“慶國公,你此言當真?”
林燁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臣所言屬實。五皇子攻打泰州郡是因為洪守闕不肯借糧給河東郡。”
“陛下,你是不知道,那大庸人將河東郡掠奪了一遍,還將遼北府的糧秣搶空了。”
“現在河東郡是餓殍遍野,流民遍地,如今天寒地凍,百姓們都要餓死了。”
“而五皇子曾經向泰州郡借糧,甚至提出高於三倍的價格購買,可是洪守闕斷然拒絕,還阻止商船運送糧食前往河東郡。”
“如果五皇子不這樣做,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百姓們餓死嗎?”
“這……”
葉弘聞言,陷入了沉思,葉澈這樣的做法似乎也沒有問題。
而且,林燁說的也基本是實情。
河東郡之前被大庸騎兵劫掠過,而遼北府那邊的情況更糟了。
大庸從營口撤走前,將所有糧食都搬空了。
顯然是故意為之。
葉弘也知道這些情報。
葉弘猛地一拍桌子,臉色鐵青,怒道:
“這小子難道不會向朝廷匯報嗎?朝廷難道不能調撥糧食嗎?他如此擅自行動,難道是想自成一國,不受朝廷節製嗎?”
但是明眼人都聽得出來,陛下的聲音小了一些。
林燁見葉弘發怒,心中一緊,連忙解釋道:“啟稟陛下,這遠水解不了近渴。河東郡的災情緊急,向朝廷上報再等待朝廷籌備和運輸糧食,整個過程至少需要月餘。那時候,百姓們早已支撐不住,餓殍遍野,流民成災。而五皇子葉澈此舉,雖然有違朝廷規製,但實在是情非得已,為了救濟百姓而為之。”
葉弘被林燁的話說得一愣,麵色稍緩,但仍舊怒氣未消。
這時,華國公李彥站了出來,聲音冷硬地說道:
“縱然如此,也不能帶兵攻打泰州郡!此乃謀反之舉,若不嚴懲,何以服眾?”
越國公陳金元立刻反駁道:“華國公此言差矣,此事不能全怪五皇子。試想,若是百姓餓得連活路都沒有了,難道不會造反嗎?到時候內亂一起,豈不是更糟?五皇子此舉,雖有過失,但出發點是為了百姓,情有可原。”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
有的大臣支持李彥,認為五皇子此舉是嚴重的謀反行為,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有的大臣則站在陳金元一邊,認為五皇子雖然手段過激,但情有可原,應當從輕發落。
葉弘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心中也是猶豫不決。
突然,他開口問道:“這個逆子有沒有說將北庸關交出來?”
“陛下,臣認為此事非同小可,關乎國家穩定與皇室威嚴。此風若長,國將不國,家將不家。因此,臣建議陛下立即嚴加懲治五皇子,以儆效尤。”
他的話音剛落,一位禦史大夫也緊隨其後,高聲道:
“陛下,華國公所言極是。此事已非尋常之爭端,乃是明目張膽的謀反行為。五皇子必須被帶回京城,接受朝廷的審理。”
莞貴妃的眼神露出幽冷的笑意。
她輕撫著葉弘的手臂,語氣中帶著一絲嗔怪:“陛下,五皇子如此逆天而行,若是放任不管,那國家豈不是要亂套了?臣妾懇請陛下為了朝廷的安定,為了皇室的尊嚴,一定要嚴懲不貸。”
眾位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然而。
在這群人中,成國公葉駿卻顯得與眾不同。
他站起身,沉聲說道:“陛下,臣認為此事仍需謹慎處理。慶國公前段時間親自前往泰州郡傳旨,他應該對當地的情況有著更深的了解。臣建議陛下等待慶國公回京後,了解情況後,再做定奪。”
二皇子葉濤聞言冷笑一聲,語氣中充滿了嘲諷:“慶國公?他又能知道什麽?這奏折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五弟葉澈帶著幾千騎兵,三日內連下八座城,殺戮無數。難道這還能有假嗎?”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
沒想到五皇子竟然如此厲害,短短時間內就攻下了這麽多城池。
然而。
葉駿卻不為所動,他繼續說道:“陛下,慶國公與五皇子有過接觸,此事或許另有緣由。慶國公還有兩三日便回來了。因此,臣還是堅持等待慶國公回京後再做定奪。”
葉弘見眾人爭執不休,心中也感到十分煩躁。
他揮了揮手,沉聲說道:“夠了!此事暫且擱置,等慶國公回京後再做定奪。不過,若是此事真的如奏折所言,那朕定當嚴懲不貸!饒不了那個逆子!”
隨著葉弘的話音落下,乾清宮中的氣氛逐漸恢複了平靜。
幾天後,慶國公林燁風塵仆仆地趕回京城。
還未等他來得及稍作休息,一名太監便急匆匆地趕到他的府邸,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召他即刻入宮。
林燁心中一凜,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整理儀容,隨太監入宮。
禦書房外,宮燈高懸,光影搖曳,卻難掩那份肅穆與莊嚴。
林燁深吸一口氣,走進禦書房。
一進入禦書房,林燁便感覺到氣氛的異樣。
皇帝葉弘坐在龍椅上,麵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怒意。
而兩旁的大臣們則是竊竊私語,不時地投來審視的目光。
林燁心中一緊,知道這次入宮,陛下肯定會盤問葉澈攻打泰州郡的事情。
他連忙上前行禮,恭敬地說道:“臣林燁參見陛下,不知陛下召臣入宮,有何要事吩咐?”
葉弘抬起頭,目光注視著林燁,沉聲說道:
“慶國公,你剛從泰州郡回來,想必對那裏的情況有所了解。朕想問問你,五皇子葉澈在泰州郡的所作所為,是否真如奏折所言?”
“什麽事?”林燁苦笑道。
葉弘將一份奏折扔過來,喝道:“你自己看看!”
林燁翻閱過奏折後,說道:“陛下,五皇子攻打泰州郡事出有因,而且也並沒有像是奏折所言殺戮無數,亂殺無辜。”
“哦?”葉弘聞言,眉頭微微一挑,顯然對林燁的話感到有些意外。
他追問道:“慶國公,你此言當真?”
林燁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臣所言屬實。五皇子攻打泰州郡是因為洪守闕不肯借糧給河東郡。”
“陛下,你是不知道,那大庸人將河東郡掠奪了一遍,還將遼北府的糧秣搶空了。”
“現在河東郡是餓殍遍野,流民遍地,如今天寒地凍,百姓們都要餓死了。”
“而五皇子曾經向泰州郡借糧,甚至提出高於三倍的價格購買,可是洪守闕斷然拒絕,還阻止商船運送糧食前往河東郡。”
“如果五皇子不這樣做,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百姓們餓死嗎?”
“這……”
葉弘聞言,陷入了沉思,葉澈這樣的做法似乎也沒有問題。
而且,林燁說的也基本是實情。
河東郡之前被大庸騎兵劫掠過,而遼北府那邊的情況更糟了。
大庸從營口撤走前,將所有糧食都搬空了。
顯然是故意為之。
葉弘也知道這些情報。
葉弘猛地一拍桌子,臉色鐵青,怒道:
“這小子難道不會向朝廷匯報嗎?朝廷難道不能調撥糧食嗎?他如此擅自行動,難道是想自成一國,不受朝廷節製嗎?”
但是明眼人都聽得出來,陛下的聲音小了一些。
林燁見葉弘發怒,心中一緊,連忙解釋道:“啟稟陛下,這遠水解不了近渴。河東郡的災情緊急,向朝廷上報再等待朝廷籌備和運輸糧食,整個過程至少需要月餘。那時候,百姓們早已支撐不住,餓殍遍野,流民成災。而五皇子葉澈此舉,雖然有違朝廷規製,但實在是情非得已,為了救濟百姓而為之。”
葉弘被林燁的話說得一愣,麵色稍緩,但仍舊怒氣未消。
這時,華國公李彥站了出來,聲音冷硬地說道:
“縱然如此,也不能帶兵攻打泰州郡!此乃謀反之舉,若不嚴懲,何以服眾?”
越國公陳金元立刻反駁道:“華國公此言差矣,此事不能全怪五皇子。試想,若是百姓餓得連活路都沒有了,難道不會造反嗎?到時候內亂一起,豈不是更糟?五皇子此舉,雖有過失,但出發點是為了百姓,情有可原。”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
有的大臣支持李彥,認為五皇子此舉是嚴重的謀反行為,必須嚴懲以儆效尤;
有的大臣則站在陳金元一邊,認為五皇子雖然手段過激,但情有可原,應當從輕發落。
葉弘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心中也是猶豫不決。
突然,他開口問道:“這個逆子有沒有說將北庸關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