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葉澈進入正廳,李策連忙站起身,臉上堆滿了笑容,恭敬地說道:
“殿下,您回來了。”
李崇義也緊隨其後,拱手行禮道:“拜見殿下。”
葉澈微微頷首,以示回應,隨後他走到茶幾旁坐下,輕聲道:
“李先生客氣了。”
李崇義神色焦急,語氣中帶著一絲懇求:
“殿下,如今大庸兵馬連克數城,情勢危急,救急如救火,請您務必立刻發兵。”
葉澈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道:“李先生,我們之前說好的是半個月內出兵,如今還有三天便是期限。你放心,我答應你的事情,自然會做到。時間一到,我會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支援。”
李崇義聞言,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無奈地搖了搖頭:
“殿下,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大庸兵馬來勢洶洶,他們的攻勢比預想之中還要猛烈,我們恐怕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葉澈微微蹙眉,他知道李崇義所言非虛。
大庸的兵馬確實如狼似虎,連克數城,已經兵臨天水城了。
不過天水城是五都之一,城池堅固,易守難攻。
而如今又是冬天,豈能輕易被攻破?
當年,大乾百萬大軍都折戟在天水城了。
葉澈笑著看向了李崇義,道:“李先生,我明白你的擔憂。我會盡快派出援軍的。”
李崇義滿臉苦笑,道:“是殿下,我們可是將兩府之地以及上康城讓出來了,你可不能見死不救。”
葉澈神情淡然,道:“李先生,我理解你的擔憂,但我也必須考慮全局。出兵並非兒戲,倉促之間難以調度妥當,更何況,我們還需要準備充足的糧草和軍械。”
李崇義急切道:“殿下,大庸兵馬的攻勢猛烈,若你們遲遲不出兵,恐怕會失了先機,對大局不利啊。請殿下立刻出兵!”
葉澈笑著說道:“這樣吧,李策,你即刻著手準備糧草軍械,李先生,你回去告訴王爺,我會在三天後的清晨發兵。”
李崇義隻好點頭道:“殿下英明,我即刻回去傳信。”
李崇義離開後,太守府的正廳內恢複了平靜。
李策望著葉澈,嘴角浮起一抹笑意,輕聲問道:“難道殿下真的要出兵嗎?”
葉澈的目光深邃,微微點頭:“出兵是肯定的,但我們需要拖延時間。”
李策會心一笑,仿佛已經洞悉了葉澈的計策,恭敬地回答:
“我明白了,殿下。”
三天後,清晨的陽光灑在上康城的城牆上,金光閃閃。
葉澈身披戰甲,手持長劍,親自率領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上康城。
就在葉澈大軍離開的同時,遠方的天水城下,大庸與郭勇的大戰再次爆發。
戰鼓擂動,震耳欲聾,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戰場上,雙方將士如潮水般湧動,刀槍劍戟交相輝映,殺聲震天。
大庸的兵馬如同猛虎下山,氣勢洶洶,一波接一波地衝向郭勇的防線。
戰馬的嘶鳴聲、將士的呐喊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壯而激烈的戰鬥畫麵。
最終,郭勇不敵,狼狽地逃竄進天水城。
他的鎧甲上沾滿了塵土和血跡,臉上滿是憤怒與不甘。
這次精心策劃的偷襲行動以失敗告終,不僅未能給大庸的軍隊造成重創,反而損失了五千精銳。
他緊握著拳頭,憤怒地罵道:“這個宗月淩飛,果然老謀深算!這次我偷襲不成,反而白白折損了五千兵馬!”
郭圖站在一旁,臉色凝重地勸慰道:
“王爺,我們還是據城堅守為妥。我天水城固若金湯,當年大乾百萬雄兵都未能攻克,如今大庸區區二十萬大軍,怎能輕易攻破?”
張濱雖然與郭圖素來不和,但此刻也明白堅守才是上策。
他朗聲說道:“主公,郭大人所言極是。我們還是堅守吧。那宗月淩飛雖然狡猾,但天水城之堅固,非他所能輕易撼動。況且,我們的糧草足夠支撐半年有餘。而他們糧草一旦耗盡,便是我們反攻的機會。”
郭勇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歎道:“難道就這樣讓他們一直圍困我們嗎?”
就在這時,李崇義風塵仆仆地走進議事廳,急切地稟報道:
“啟稟王爺,葉澈已經發兵了。”
郭勇心中一喜,忙問道:“他的兵馬現在在什麽地方?”
李崇義答道:“他的兵馬目前駐紮在安許城。”
郭勇聞言,憤怒地拍打著桌子,喝道:“這都過去了五六天,他的軍隊走得這麽慢?行進不過百裏?簡直豈有此理!”
郭圖憤憤不平地說道:“這葉澈果然狡猾,他是故意拖延時間,想讓我們跟大庸兩敗俱傷,他好漁翁得利!”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名下人急匆匆地跑來稟報:
“王爺,大乾有使者到!”
郭勇聞言,臉色一變,心生疑惑,道:“這葉澈派來使者幹什麽?難道又要索要什麽好處?”
下人道:“王爺,來人並非葉澈的使者,而是大乾二皇子葉濤派來的。來人是華國公李彥,此刻正在府外等候。”
郭勇聞言,眉頭微皺,不解地問道:“這葉濤派人找我是什麽意思?”
李崇義在一旁分析道:“啟稟王爺,這大乾內部皇室鬥爭曆來殘酷。葉澈近期收複兩府之地,名震大乾,定然引起了葉濤的嫉恨。他可能是想與我們結盟,以圖撈得一些戰功和好處。我們可以利用葉澈和葉濤之間的矛盾,爭取一些對我們有利的條件。”
郭勇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哈哈大笑道:
“我明白了!這葉濤既然想與我們結盟,那就要看他能給我什麽好處了。”
說罷,郭勇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對李崇義道:“快隨我出去迎接李彥,看看這葉濤能開出什麽誘人的條件來。”
兩人快步走出大廳。
李彥身著一襲華服,正耐心地等候著。
見郭勇和李崇義出來,他立即上前行禮,笑容滿麵地道:
“見過郭王爺,在下李彥,奉二皇子之命,特來與王爺商議結盟之事。”
郭勇回禮道:“李公公有禮了。請隨我到大廳詳談。”
“殿下,您回來了。”
李崇義也緊隨其後,拱手行禮道:“拜見殿下。”
葉澈微微頷首,以示回應,隨後他走到茶幾旁坐下,輕聲道:
“李先生客氣了。”
李崇義神色焦急,語氣中帶著一絲懇求:
“殿下,如今大庸兵馬連克數城,情勢危急,救急如救火,請您務必立刻發兵。”
葉澈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道:“李先生,我們之前說好的是半個月內出兵,如今還有三天便是期限。你放心,我答應你的事情,自然會做到。時間一到,我會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支援。”
李崇義聞言,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無奈地搖了搖頭:
“殿下,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大庸兵馬來勢洶洶,他們的攻勢比預想之中還要猛烈,我們恐怕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葉澈微微蹙眉,他知道李崇義所言非虛。
大庸的兵馬確實如狼似虎,連克數城,已經兵臨天水城了。
不過天水城是五都之一,城池堅固,易守難攻。
而如今又是冬天,豈能輕易被攻破?
當年,大乾百萬大軍都折戟在天水城了。
葉澈笑著看向了李崇義,道:“李先生,我明白你的擔憂。我會盡快派出援軍的。”
李崇義滿臉苦笑,道:“是殿下,我們可是將兩府之地以及上康城讓出來了,你可不能見死不救。”
葉澈神情淡然,道:“李先生,我理解你的擔憂,但我也必須考慮全局。出兵並非兒戲,倉促之間難以調度妥當,更何況,我們還需要準備充足的糧草和軍械。”
李崇義急切道:“殿下,大庸兵馬的攻勢猛烈,若你們遲遲不出兵,恐怕會失了先機,對大局不利啊。請殿下立刻出兵!”
葉澈笑著說道:“這樣吧,李策,你即刻著手準備糧草軍械,李先生,你回去告訴王爺,我會在三天後的清晨發兵。”
李崇義隻好點頭道:“殿下英明,我即刻回去傳信。”
李崇義離開後,太守府的正廳內恢複了平靜。
李策望著葉澈,嘴角浮起一抹笑意,輕聲問道:“難道殿下真的要出兵嗎?”
葉澈的目光深邃,微微點頭:“出兵是肯定的,但我們需要拖延時間。”
李策會心一笑,仿佛已經洞悉了葉澈的計策,恭敬地回答:
“我明白了,殿下。”
三天後,清晨的陽光灑在上康城的城牆上,金光閃閃。
葉澈身披戰甲,手持長劍,親自率領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上康城。
就在葉澈大軍離開的同時,遠方的天水城下,大庸與郭勇的大戰再次爆發。
戰鼓擂動,震耳欲聾,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戰場上,雙方將士如潮水般湧動,刀槍劍戟交相輝映,殺聲震天。
大庸的兵馬如同猛虎下山,氣勢洶洶,一波接一波地衝向郭勇的防線。
戰馬的嘶鳴聲、將士的呐喊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悲壯而激烈的戰鬥畫麵。
最終,郭勇不敵,狼狽地逃竄進天水城。
他的鎧甲上沾滿了塵土和血跡,臉上滿是憤怒與不甘。
這次精心策劃的偷襲行動以失敗告終,不僅未能給大庸的軍隊造成重創,反而損失了五千精銳。
他緊握著拳頭,憤怒地罵道:“這個宗月淩飛,果然老謀深算!這次我偷襲不成,反而白白折損了五千兵馬!”
郭圖站在一旁,臉色凝重地勸慰道:
“王爺,我們還是據城堅守為妥。我天水城固若金湯,當年大乾百萬雄兵都未能攻克,如今大庸區區二十萬大軍,怎能輕易攻破?”
張濱雖然與郭圖素來不和,但此刻也明白堅守才是上策。
他朗聲說道:“主公,郭大人所言極是。我們還是堅守吧。那宗月淩飛雖然狡猾,但天水城之堅固,非他所能輕易撼動。況且,我們的糧草足夠支撐半年有餘。而他們糧草一旦耗盡,便是我們反攻的機會。”
郭勇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歎道:“難道就這樣讓他們一直圍困我們嗎?”
就在這時,李崇義風塵仆仆地走進議事廳,急切地稟報道:
“啟稟王爺,葉澈已經發兵了。”
郭勇心中一喜,忙問道:“他的兵馬現在在什麽地方?”
李崇義答道:“他的兵馬目前駐紮在安許城。”
郭勇聞言,憤怒地拍打著桌子,喝道:“這都過去了五六天,他的軍隊走得這麽慢?行進不過百裏?簡直豈有此理!”
郭圖憤憤不平地說道:“這葉澈果然狡猾,他是故意拖延時間,想讓我們跟大庸兩敗俱傷,他好漁翁得利!”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名下人急匆匆地跑來稟報:
“王爺,大乾有使者到!”
郭勇聞言,臉色一變,心生疑惑,道:“這葉澈派來使者幹什麽?難道又要索要什麽好處?”
下人道:“王爺,來人並非葉澈的使者,而是大乾二皇子葉濤派來的。來人是華國公李彥,此刻正在府外等候。”
郭勇聞言,眉頭微皺,不解地問道:“這葉濤派人找我是什麽意思?”
李崇義在一旁分析道:“啟稟王爺,這大乾內部皇室鬥爭曆來殘酷。葉澈近期收複兩府之地,名震大乾,定然引起了葉濤的嫉恨。他可能是想與我們結盟,以圖撈得一些戰功和好處。我們可以利用葉澈和葉濤之間的矛盾,爭取一些對我們有利的條件。”
郭勇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哈哈大笑道:
“我明白了!這葉濤既然想與我們結盟,那就要看他能給我什麽好處了。”
說罷,郭勇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對李崇義道:“快隨我出去迎接李彥,看看這葉濤能開出什麽誘人的條件來。”
兩人快步走出大廳。
李彥身著一襲華服,正耐心地等候著。
見郭勇和李崇義出來,他立即上前行禮,笑容滿麵地道:
“見過郭王爺,在下李彥,奉二皇子之命,特來與王爺商議結盟之事。”
郭勇回禮道:“李公公有禮了。請隨我到大廳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