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禦書房。
葉弘此刻正怒不可遏,雙拳緊握,青筋暴起。
“這個逆子!欺人太甚!居然敢包庇那些亂黨!”
於洪跪伏在地,身體微微顫抖,硬著頭皮繼續說道:
“葉澈殿下還……還說讓陛下將他的母妃、葉靜雪公主、葉煊皇子送至齊國,否則後果自負。”
此言一出,禦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
葉弘聞言,更是怒不可遏,猛地一腳踹出,沉重的禦桌應聲倒地。
“朕要發兵討伐齊國!”
在場的眾人見狀,無不驚恐萬分,紛紛匍匐在地,大氣都不敢喘。
安國公李威此時也不得不站出來勸解:
“陛下息怒,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徐國公龔凡也緊跟著附和道:
“陛下,我朝靖安軍雖號稱精銳,但訓練不足,與齊國大軍相比,實力尚存差距。貿然出兵,恐非上策。”
葉弘咬牙切齒,怒視著龔凡,喝道:
“這逆子太過可惡!他不僅包庇亂黨,還霸占了泰州郡,吞並周邊郡縣,如今更是威脅到朕的頭上!此等無君無父之逆子,朕必生擒之,以儆效尤!”
秦國公陳金虎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請暫且忍耐。臣知陛下心中憤怒難平,但眼下我朝的火炮與火藥尚在研製當中,此乃克敵製勝之關鍵。待其研製成功,我軍實力必將大增,屆時再行討伐,方為上策。”
葉弘聞言,深吸了一口氣,強忍內心的怒火。
他深知,陳金虎所言在理,沒有火器,更是難以取勝。
“好,就依秦國公所言。但朕要你們給朕一個期限,何時能將這些火器研製成功,何時能助朕平定這逆子之亂!”
眾人聞言,紛紛領命。
眾人散去後,禦書房內恢複了一片死寂。
葉弘坐在散落的禦桌殘骸旁,臉色陰沉,眉宇間仍舊凝聚著不散的怒氣。
這時,內侍總管劉源輕手輕腳地步入。
“陛下。”
劉源低聲稟報,道:“這漁陽公主,自打入獄以來,一直心懷忐忑,多次托人表達想見陛下一麵的願望。”
葉弘聞言,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陰沉,猛地一拍扶手,怒道:
“她是野種,算什麽公主?朕不想見她!”
劉源聞言,並未退縮,反而緩緩跪下,語氣更加懇切:
“陛下,漁陽公主雖非您親生,但您畢竟養育了她二十多年,這份養育之恩,難道在陛下心中就沒有一絲分量嗎?況且,漁陽公主性情溫婉,對您孝順有加,從未有過忤逆之舉,更無大錯可言。”
葉弘聞言,神色微微一動,目光在劉源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在審視,又似在回憶。
片刻之後,他長歎一聲,語氣中多了幾分複雜與無奈:
“罷了,讓她進宮吧。朕倒要看看,她有何話說。”
劉源聞言,心中一喜,連忙叩首謝恩:
“奴才遵旨,這就從天牢將人帶來。”
不久,葉靜雪在劉源的引領下,步入禦書房。
她身著素衣,發髻簡單,麵容憔悴卻難掩其清麗脫俗之氣。
葉弘抬頭望向她,目光複雜。
葉靜雪跪地行禮,道:“民女葉靜雪,拜見陛下。”
葉弘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意外,隨即輕擺了擺手,道:
“起來吧,靜雪。你……想見朕,所為何事?”
葉靜雪並未起身,保持著跪姿,目光誠懇地望向葉弘,聲道:
“陛下,民女鬥膽,求您讓我見見我母親大人。自她離世後,民女未曾有機會祭拜,心中甚是掛念。哪怕隻是到她的陵墓前祭拜一二,以表孝心,民女便心滿意足了。至於陛下如何處置民女,無論是殺是剮,民女都無話可說,隻願陛下能成全我這份孝心。”
葉弘的目光在葉靜雪身上停留了許久,沉默片刻後,開口道:
“朕……準了。明日,朕會讓人安排你前往祭拜。”
葉靜雪繼續跪在地上,懇求道:“陛下,還有一事,民女鬥膽相求。民女之弟葉煊,他是一介書呆子,自幼醉心於詩書,對世事知之甚少,從未涉足任何紛爭。民女懇請陛下饒他一命。”
葉弘聞言,眉頭微皺,神色中透露出幾分不耐,冷冷地吐出一個字:
“夠了!葉煊之事,朕自有考量。你先下去吧,朕累了。”
葉靜雪聞言,無奈地歎了聲,再次叩首謝恩:“多謝陛下恩典,民女告退。”
說罷,她起身離開了。
第二日,清晨。
葉靜雪身著素淨的白衣,發間僅插著一支簡樸的木簪,麵容雖略顯疲憊。
在劉源等幾名太監的押送之下,出了皇城,來到了一處野外荒地。
這裏,便是她母親長孫皇後長眠之所,沒有華麗的陵墓,隻有一座簡樸的墓碑,靜靜地矗立在荒草之間。
葉靜雪望著眼前荒涼的景象,眼眶瞬間泛紅。
她猛地轉身,對著身旁的劉源怒斥道:
“我母後,長孫皇後,是一國之母,也曾母儀天下,即便她生前有再多的不對,死後也不應落得如此淒涼境地!這陵墓竟簡陋至此!”
劉源麵露難色,低聲道:“小主子,此事複雜,非我等能左右。還是先祭拜皇後娘娘要緊。”
葉靜雪深吸一口氣,強忍悲憤,走向那座簡樸的墓碑,雙膝跪地,淚水如斷線的珍珠般滑落,哽咽之聲在空曠的野地中回蕩。
她輕輕撫摸著墓碑,心中五味雜陳,哭聲漸起,哀轉久絕。
祭拜完畢,葉靜雪勉強站起身,正欲離去,卻見一群身著勁裝的漢子悄無聲息地圍了上來,氣勢逼人。
劉源等人見狀,大驚失色,連忙喝問。
為首的年輕人麵容冷峻,眼神銳利,從容不迫地出示腰牌,沉聲道:
“劉公公勿驚,我等乃齊國軍情司之人,都尉蕭硯在此。我等奉齊王殿下之命,特來接公主殿下回國。”
劉源審視著腰牌,確認無誤後,語氣中仍帶著幾分戒備:
“軍情司都尉蕭硯?齊王殿下怎會知曉公主在此?”
蕭硯微微一笑,解釋道:“劉公公,看來你對我軍情司的能力一無所知。公主,請隨我們回去吧,齊王殿下十分掛念您。”
禦書房。
葉弘此刻正怒不可遏,雙拳緊握,青筋暴起。
“這個逆子!欺人太甚!居然敢包庇那些亂黨!”
於洪跪伏在地,身體微微顫抖,硬著頭皮繼續說道:
“葉澈殿下還……還說讓陛下將他的母妃、葉靜雪公主、葉煊皇子送至齊國,否則後果自負。”
此言一出,禦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
葉弘聞言,更是怒不可遏,猛地一腳踹出,沉重的禦桌應聲倒地。
“朕要發兵討伐齊國!”
在場的眾人見狀,無不驚恐萬分,紛紛匍匐在地,大氣都不敢喘。
安國公李威此時也不得不站出來勸解:
“陛下息怒,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徐國公龔凡也緊跟著附和道:
“陛下,我朝靖安軍雖號稱精銳,但訓練不足,與齊國大軍相比,實力尚存差距。貿然出兵,恐非上策。”
葉弘咬牙切齒,怒視著龔凡,喝道:
“這逆子太過可惡!他不僅包庇亂黨,還霸占了泰州郡,吞並周邊郡縣,如今更是威脅到朕的頭上!此等無君無父之逆子,朕必生擒之,以儆效尤!”
秦國公陳金虎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請暫且忍耐。臣知陛下心中憤怒難平,但眼下我朝的火炮與火藥尚在研製當中,此乃克敵製勝之關鍵。待其研製成功,我軍實力必將大增,屆時再行討伐,方為上策。”
葉弘聞言,深吸了一口氣,強忍內心的怒火。
他深知,陳金虎所言在理,沒有火器,更是難以取勝。
“好,就依秦國公所言。但朕要你們給朕一個期限,何時能將這些火器研製成功,何時能助朕平定這逆子之亂!”
眾人聞言,紛紛領命。
眾人散去後,禦書房內恢複了一片死寂。
葉弘坐在散落的禦桌殘骸旁,臉色陰沉,眉宇間仍舊凝聚著不散的怒氣。
這時,內侍總管劉源輕手輕腳地步入。
“陛下。”
劉源低聲稟報,道:“這漁陽公主,自打入獄以來,一直心懷忐忑,多次托人表達想見陛下一麵的願望。”
葉弘聞言,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陰沉,猛地一拍扶手,怒道:
“她是野種,算什麽公主?朕不想見她!”
劉源聞言,並未退縮,反而緩緩跪下,語氣更加懇切:
“陛下,漁陽公主雖非您親生,但您畢竟養育了她二十多年,這份養育之恩,難道在陛下心中就沒有一絲分量嗎?況且,漁陽公主性情溫婉,對您孝順有加,從未有過忤逆之舉,更無大錯可言。”
葉弘聞言,神色微微一動,目光在劉源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在審視,又似在回憶。
片刻之後,他長歎一聲,語氣中多了幾分複雜與無奈:
“罷了,讓她進宮吧。朕倒要看看,她有何話說。”
劉源聞言,心中一喜,連忙叩首謝恩:
“奴才遵旨,這就從天牢將人帶來。”
不久,葉靜雪在劉源的引領下,步入禦書房。
她身著素衣,發髻簡單,麵容憔悴卻難掩其清麗脫俗之氣。
葉弘抬頭望向她,目光複雜。
葉靜雪跪地行禮,道:“民女葉靜雪,拜見陛下。”
葉弘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意外,隨即輕擺了擺手,道:
“起來吧,靜雪。你……想見朕,所為何事?”
葉靜雪並未起身,保持著跪姿,目光誠懇地望向葉弘,聲道:
“陛下,民女鬥膽,求您讓我見見我母親大人。自她離世後,民女未曾有機會祭拜,心中甚是掛念。哪怕隻是到她的陵墓前祭拜一二,以表孝心,民女便心滿意足了。至於陛下如何處置民女,無論是殺是剮,民女都無話可說,隻願陛下能成全我這份孝心。”
葉弘的目光在葉靜雪身上停留了許久,沉默片刻後,開口道:
“朕……準了。明日,朕會讓人安排你前往祭拜。”
葉靜雪繼續跪在地上,懇求道:“陛下,還有一事,民女鬥膽相求。民女之弟葉煊,他是一介書呆子,自幼醉心於詩書,對世事知之甚少,從未涉足任何紛爭。民女懇請陛下饒他一命。”
葉弘聞言,眉頭微皺,神色中透露出幾分不耐,冷冷地吐出一個字:
“夠了!葉煊之事,朕自有考量。你先下去吧,朕累了。”
葉靜雪聞言,無奈地歎了聲,再次叩首謝恩:“多謝陛下恩典,民女告退。”
說罷,她起身離開了。
第二日,清晨。
葉靜雪身著素淨的白衣,發間僅插著一支簡樸的木簪,麵容雖略顯疲憊。
在劉源等幾名太監的押送之下,出了皇城,來到了一處野外荒地。
這裏,便是她母親長孫皇後長眠之所,沒有華麗的陵墓,隻有一座簡樸的墓碑,靜靜地矗立在荒草之間。
葉靜雪望著眼前荒涼的景象,眼眶瞬間泛紅。
她猛地轉身,對著身旁的劉源怒斥道:
“我母後,長孫皇後,是一國之母,也曾母儀天下,即便她生前有再多的不對,死後也不應落得如此淒涼境地!這陵墓竟簡陋至此!”
劉源麵露難色,低聲道:“小主子,此事複雜,非我等能左右。還是先祭拜皇後娘娘要緊。”
葉靜雪深吸一口氣,強忍悲憤,走向那座簡樸的墓碑,雙膝跪地,淚水如斷線的珍珠般滑落,哽咽之聲在空曠的野地中回蕩。
她輕輕撫摸著墓碑,心中五味雜陳,哭聲漸起,哀轉久絕。
祭拜完畢,葉靜雪勉強站起身,正欲離去,卻見一群身著勁裝的漢子悄無聲息地圍了上來,氣勢逼人。
劉源等人見狀,大驚失色,連忙喝問。
為首的年輕人麵容冷峻,眼神銳利,從容不迫地出示腰牌,沉聲道:
“劉公公勿驚,我等乃齊國軍情司之人,都尉蕭硯在此。我等奉齊王殿下之命,特來接公主殿下回國。”
劉源審視著腰牌,確認無誤後,語氣中仍帶著幾分戒備:
“軍情司都尉蕭硯?齊王殿下怎會知曉公主在此?”
蕭硯微微一笑,解釋道:“劉公公,看來你對我軍情司的能力一無所知。公主,請隨我們回去吧,齊王殿下十分掛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