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弟,你現在還好嗎?”
葉靜雪心中默念,眼中閃過一絲擔憂與思念。
她聽說葉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天水郡。
此事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討伐之聲不絕於耳。
在她心中,葉澈始終是那個溫柔而堅韌的弟弟,也是她的驕傲與牽掛。
正當她沉浸在思緒中時,一名宮女匆匆走進來,輕聲稟告:
“淑妃娘娘來了。”
葉靜雪聞言,連忙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儀容,急忙迎上前去。
隻見淑妃身著一襲華麗的宮裝,雍容華貴。
葉靜雪恭敬地行了一禮:“民女拜見淑妃娘娘。”
淑妃見狀,連忙上前幾步,輕輕握住葉靜雪的手,眼中滿是疼惜:
“傻孩子,怎麽如此自卑?在我眼裏,你始終是那個善良、堅強的公主。”
葉靜雪聞言,眼眶微紅,感激地望著淑妃:
“娘娘,我畢竟不是陛下的血脈,這尊卑有別,我怕給您添麻煩。”
淑妃輕輕搖了搖頭,笑道:“你怎麽能這麽想呢。”
淑妃環顧四周,確保無人窺探後,輕輕合上房門。
她拉著葉靜雪的手,急促地說道:
“靜雪,時間緊迫,你不能再留在這宮中了。你必須逃出去,去找我兒葉澈。”
葉靜雪聞言,臉色驟變,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啊?這……這怎麽可能?父皇他……”
淑妃緊握著葉靜雪的手,低聲道:
“孩子,宮中的局勢遠比你想象的複雜。大乾已經與大庸、宏國秘密結盟,他們計劃在明年開春,集三國之力,百萬大軍直指齊國。這場戰爭,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葉靜雪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隻覺心頭一陣絞痛:
“父皇他……他怎麽能這樣?葉澈,他畢竟是他的兒子啊!”
淑妃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抹哀愁:
“陛下對澈兒的成見已深,他恐怕已認定澈兒會威脅到他的皇位。可我們怎能眼睜睜看著父子相殘,家族離散?”
葉靜雪緊咬下唇:“豈不是說五弟現在有極大的危險?我不能坐視不管!”
淑妃點頭,眼中滿是欣慰與不舍:
“是的,所以我必須讓你出去,親自告訴澈兒這一切,讓他有所準備。”
葉靜雪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決心:
“我明白了,淑妃娘娘。那您有什麽安排?”
淑妃拍了拍葉靜雪的手背:“好孩子,我就知道你能行。我已經安排好了,明日我出宮前往大相國寺上香,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會帶上你,然後讓蕭硯將你秘密送出城。”
葉靜雪點頭道:“好,一切聽從您的安排。”
第二日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
淑妃身著素雅的便服,去大相國寺祈福。
她帶著打扮成宮女模樣的葉靜雪上了馬車。
抵達大相國寺時,天色已微微亮堂,寺內香火繚繞,僧侶們正忙著準備早課。
在一處偏靜的廂房內,淑妃轉身麵向早已等候多時的蕭硯,叮囑道:
“蕭硯,靜雪便交給你了。你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她安全送出城去。”
蕭硯單膝跪地,雙手抱拳,目光堅定:
“娘娘放心,屬下定不辱使命。”
淑妃微微點頭,目光轉向葉靜雪:
“雪兒,此去路途遙遠,定要小心謹慎。記得,你的安全最重要。”
葉靜雪強忍淚水,躬身一禮:“淑妃娘娘,靜雪銘記在心,您也要保重。”
淑妃緊緊握住葉靜雪的手:“雪兒,一路小心。願佛祖保佑你平安歸來。”
葉靜雪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眶微紅,最終還是轉身。
臨行前,葉靜雪似乎想起了什麽,突然回頭問道:“那我弟弟怎麽辦?”
蕭硯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自信:“殿下放心,葉煊殿下也已由我們的人秘密送出城了。”
葉靜雪聞言,心中稍安,再次深深望了淑妃一眼,轉身離開。
淑妃站在原地,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久久不願離去。
葉澈此刻已然抵達長興城,站在高聳的城牆上,手中緊握著望遠鏡,望著城下那片被大雪覆蓋的廣袤之地。
隻見皚皚白雪之中,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無數的營帳,宛如一片黑色的海洋,在晨光中泛著幽冷的光澤。
“殿下。您看,他們的營帳布局巧妙,範圍恰好處於我們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外,顯然敵人對此做了精心的測量與規劃。”
張北海提醒說道。
葉澈微微皺眉,道:“這麽多兵馬,即便是強如他們,補給線的壓力也必然巨大。既然如此,我們便從他們的補給線入手,直接切斷他們的生命線。”
張北海連忙應道:“殿下高見!我們已經提前預判到了這一點,並秘密派遣了一支精銳小隊,攜帶足夠的炸藥與補給,繞道敵後,準備對他們的補給線進行致命打擊。相信很快就會有捷報傳來。”
葉澈點了點頭,又補充道:“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敵人既然能想到這一點,或許會有後手。傳令下去,讓前線將士加強戒備,同時密切監視敵方動向,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張北海領命而去。
切斷補給線後,敵軍內部頓時陷入了短暫的恐慌與混亂。
不久之後,敵軍撤退了。
葉澈得知敵軍撤退的消息後,迅速召集將領,部署追擊計劃,意圖在敵軍尚未站穩腳跟之際,給予其致命一擊。
然而,令葉澈感到意外的是,當他的軍隊緊追不舍,逐漸逼近敵軍撤退路線時,對方卻並未選擇交戰。
他們反而加快了撤退的步伐,甚至不惜放棄部分重裝備和輜重,以換取更快的撤離速度。
麵對這樣的情況,葉澈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惑。
他深知兵法有雲:“窮寇莫追”,但眼前的敵軍撤退得如此匆忙且毫無鬥誌,實在讓人難以捉摸其真實意圖。
不過,他很快便冷靜下來,分析出兩種可能:
一是敵軍確實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無力再戰;
二是敵軍在布置更為複雜的陷阱或計劃,企圖引誘他們深入敵境。
為了防止中計,葉澈決定暫時停止追擊,而是派遣精銳斥候深入敵後,探查敵軍的真正動向。
同時,他加強了對長興城的防禦部署,以防敵軍突然反撲。
葉靜雪心中默念,眼中閃過一絲擔憂與思念。
她聽說葉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天水郡。
此事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討伐之聲不絕於耳。
在她心中,葉澈始終是那個溫柔而堅韌的弟弟,也是她的驕傲與牽掛。
正當她沉浸在思緒中時,一名宮女匆匆走進來,輕聲稟告:
“淑妃娘娘來了。”
葉靜雪聞言,連忙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儀容,急忙迎上前去。
隻見淑妃身著一襲華麗的宮裝,雍容華貴。
葉靜雪恭敬地行了一禮:“民女拜見淑妃娘娘。”
淑妃見狀,連忙上前幾步,輕輕握住葉靜雪的手,眼中滿是疼惜:
“傻孩子,怎麽如此自卑?在我眼裏,你始終是那個善良、堅強的公主。”
葉靜雪聞言,眼眶微紅,感激地望著淑妃:
“娘娘,我畢竟不是陛下的血脈,這尊卑有別,我怕給您添麻煩。”
淑妃輕輕搖了搖頭,笑道:“你怎麽能這麽想呢。”
淑妃環顧四周,確保無人窺探後,輕輕合上房門。
她拉著葉靜雪的手,急促地說道:
“靜雪,時間緊迫,你不能再留在這宮中了。你必須逃出去,去找我兒葉澈。”
葉靜雪聞言,臉色驟變,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啊?這……這怎麽可能?父皇他……”
淑妃緊握著葉靜雪的手,低聲道:
“孩子,宮中的局勢遠比你想象的複雜。大乾已經與大庸、宏國秘密結盟,他們計劃在明年開春,集三國之力,百萬大軍直指齊國。這場戰爭,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葉靜雪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隻覺心頭一陣絞痛:
“父皇他……他怎麽能這樣?葉澈,他畢竟是他的兒子啊!”
淑妃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抹哀愁:
“陛下對澈兒的成見已深,他恐怕已認定澈兒會威脅到他的皇位。可我們怎能眼睜睜看著父子相殘,家族離散?”
葉靜雪緊咬下唇:“豈不是說五弟現在有極大的危險?我不能坐視不管!”
淑妃點頭,眼中滿是欣慰與不舍:
“是的,所以我必須讓你出去,親自告訴澈兒這一切,讓他有所準備。”
葉靜雪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決心:
“我明白了,淑妃娘娘。那您有什麽安排?”
淑妃拍了拍葉靜雪的手背:“好孩子,我就知道你能行。我已經安排好了,明日我出宮前往大相國寺上香,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會帶上你,然後讓蕭硯將你秘密送出城。”
葉靜雪點頭道:“好,一切聽從您的安排。”
第二日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
淑妃身著素雅的便服,去大相國寺祈福。
她帶著打扮成宮女模樣的葉靜雪上了馬車。
抵達大相國寺時,天色已微微亮堂,寺內香火繚繞,僧侶們正忙著準備早課。
在一處偏靜的廂房內,淑妃轉身麵向早已等候多時的蕭硯,叮囑道:
“蕭硯,靜雪便交給你了。你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她安全送出城去。”
蕭硯單膝跪地,雙手抱拳,目光堅定:
“娘娘放心,屬下定不辱使命。”
淑妃微微點頭,目光轉向葉靜雪:
“雪兒,此去路途遙遠,定要小心謹慎。記得,你的安全最重要。”
葉靜雪強忍淚水,躬身一禮:“淑妃娘娘,靜雪銘記在心,您也要保重。”
淑妃緊緊握住葉靜雪的手:“雪兒,一路小心。願佛祖保佑你平安歸來。”
葉靜雪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眶微紅,最終還是轉身。
臨行前,葉靜雪似乎想起了什麽,突然回頭問道:“那我弟弟怎麽辦?”
蕭硯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自信:“殿下放心,葉煊殿下也已由我們的人秘密送出城了。”
葉靜雪聞言,心中稍安,再次深深望了淑妃一眼,轉身離開。
淑妃站在原地,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久久不願離去。
葉澈此刻已然抵達長興城,站在高聳的城牆上,手中緊握著望遠鏡,望著城下那片被大雪覆蓋的廣袤之地。
隻見皚皚白雪之中,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無數的營帳,宛如一片黑色的海洋,在晨光中泛著幽冷的光澤。
“殿下。您看,他們的營帳布局巧妙,範圍恰好處於我們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外,顯然敵人對此做了精心的測量與規劃。”
張北海提醒說道。
葉澈微微皺眉,道:“這麽多兵馬,即便是強如他們,補給線的壓力也必然巨大。既然如此,我們便從他們的補給線入手,直接切斷他們的生命線。”
張北海連忙應道:“殿下高見!我們已經提前預判到了這一點,並秘密派遣了一支精銳小隊,攜帶足夠的炸藥與補給,繞道敵後,準備對他們的補給線進行致命打擊。相信很快就會有捷報傳來。”
葉澈點了點頭,又補充道:“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敵人既然能想到這一點,或許會有後手。傳令下去,讓前線將士加強戒備,同時密切監視敵方動向,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張北海領命而去。
切斷補給線後,敵軍內部頓時陷入了短暫的恐慌與混亂。
不久之後,敵軍撤退了。
葉澈得知敵軍撤退的消息後,迅速召集將領,部署追擊計劃,意圖在敵軍尚未站穩腳跟之際,給予其致命一擊。
然而,令葉澈感到意外的是,當他的軍隊緊追不舍,逐漸逼近敵軍撤退路線時,對方卻並未選擇交戰。
他們反而加快了撤退的步伐,甚至不惜放棄部分重裝備和輜重,以換取更快的撤離速度。
麵對這樣的情況,葉澈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惑。
他深知兵法有雲:“窮寇莫追”,但眼前的敵軍撤退得如此匆忙且毫無鬥誌,實在讓人難以捉摸其真實意圖。
不過,他很快便冷靜下來,分析出兩種可能:
一是敵軍確實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無力再戰;
二是敵軍在布置更為複雜的陷阱或計劃,企圖引誘他們深入敵境。
為了防止中計,葉澈決定暫時停止追擊,而是派遣精銳斥候深入敵後,探查敵軍的真正動向。
同時,他加強了對長興城的防禦部署,以防敵軍突然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