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強按住內心的不安,向朱樉問道:“殿下真的不會記恨於老朽嗎?”
朱樉淡然一笑的說:“換作是以前不扒掉你一層皮,我寢食難安。”
“你老劉頭最後關頭能良心發現選擇了大義滅親,我為何不能再給你一次機會呢?”
“我的處事原則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劉伯溫反複品味著這句話的含義,許久之後感歎道:“天地之好生,王者神武不殺。”
“殿下的胸襟令人折服,老朽不得不如實相告,其實家師的真實身份是……”
劉伯溫還沒說完,朱樉就打斷了他。
“我們不如將這事寫在手心之處,來看看我猜測的對嗎?”
說完從筆架上取下一隻毛筆,沾上墨汁遞給劉伯溫。
兩人各自寫在手心之後,在油燈下攤開一看,都是一個【明】字。
張中被淩遲處死的原因,朱元璋秘不外宣,知情人不超過一掌之數。
以朱元璋的性格涉及自身隱秘的事,就算是身邊家人都不會告訴。
劉伯溫不禁好奇:“這件事涉及陛下過往,凡是知情的沒有人敢往外泄露,殿下是從何得知恩師的身份?”
朱樉將書籍放好,跟劉伯溫解釋:“原本我猜測的張中是白蓮教的人,可仔細想想從我父親占領南昌之時,他就一直跟隨在帳下。”
劉伯溫開口說道:“殿下猜測的沒錯,恩師正是明教中人,也可以稱為白蓮道人。”
“白蓮道人?難不成白蓮教中還有道士不成?”
朱樉很奇怪這白蓮教不是佛教組織嗎?還跟明教扯上關係了?
劉伯溫耐心解釋道:“自南宋茅子元創立白蓮教後,因其教義簡單、戒律單一。所以無論任何人都能加入,白蓮教教徒人數眾多,三教九流無所不包。”
“曾在元武宗時期被明令禁止,後來元仁宗上位後取消禁令,明教和彌勒教等地下宗門借由白蓮教的名義行事。”
“在元末亂世之時,白蓮教與明教、彌勒教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
韓山童和劉福通、彭瑩玉等紅巾軍提出的口號「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正符合三派教義。”
朱樉算是聽明白了,原來是因為加入白蓮教沒什麽門檻,組織結構鬆散,沒什麽統一領導,所以大家都打著白蓮教的名義造反。
他感慨道:“白蓮教原本是吃齋念佛的組織,聚集的人多了,自然產生了利益糾葛。
白蓮教人員雜亂,管理混亂,淪落成了野心家利用的造反工具。”
劉伯溫很是讚同的點頭,他當初幫元廷圍剿方國珍這支紅巾軍,正是因為這些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殿下所言極是,然而白蓮教或者明教中也有心懷大誌,拯救蒼生之人。”
朱樉知道劉伯溫說的那人,正是當今洪武皇帝朱元璋,可以說老朱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借助了不少白蓮教或者說明教的力量。
但有一個問題他想不通,於是向劉伯溫問道:“既然你師傅張中跟我父親都來自於同一個教派,可以說並肩作戰多年,為何張中又要背叛我爹?”
劉伯溫麵露憂傷,好半天才說道:“其實恩師一直是劉福通帳下的謀士,在鄱陽湖一戰相助於陛下,也是受小明王所托。”
劉福通是跟韓山童一起起兵的,韓山童死後扶立了小明王韓林兒,建立了國號為「宋」的龍鳳政權。
朱元璋的吳國公、吳王都是接受的韓林兒冊封,
要說朱元璋的地盤、兵馬都是自己建立的,沒領過韓林兒一個銅板的糧草和俸祿。
要說沒有一點關係,也不盡然畢竟當初招兵買馬的時候沒少打著韓林兒的旗號。
朱樉覺得老頭子是借殼上市,然後把韓林兒這個名義上的老板給一腳踢進水裏了。
他有一點想不通直接向劉伯溫問道:“既然你師傅是劉福通的手下,老劉頭你當初為何要獻計溺死韓林兒和劉福通?”
“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為其主。”
劉伯溫的回答,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大孝子朱樉望著大孝徒劉伯溫,陷入了沉思。
他嚴重懷疑這對師徒是兩頭下注,可是朱樉沒有證據。
接下來朱樉直接開口問道:“你師傅給我爹下的是什麽毒藥?”
劉伯溫老實回答道:“曼陀羅,恩師對劑量控製的很好,停藥三四天,陛下即可自行痊愈。”
朱樉算是明白這對師徒繞了一大圈是針對的自己。
忍不住問道:“我和你師傅無冤無仇,他為何要設計陷害,置我於死地?”
“父債子償。”
劉伯溫給出的答案,讓朱樉直接呆滯了片刻,才咬牙切齒說道:“那他張中為何不去毒害太子?”
劉伯溫弱弱的說了一句:“恩師說太子殿下心地善良,為人坦蕩。將來是個明君。
反觀秦王不信鬼神,不知敬畏,不顧尊卑禮法。遲早為天下大患。”
張中的評價,差點把朱樉眼珠子瞪出來了,不得不說這死老頭張中,看人還挺準的。
細品之下,朱樉又覺得這話有問題,於是開門見山說道:“老劉頭,你都能算出我大哥活不長,沒道理你師傅看不出來”
“你肯定還隱瞞了什麽。”
劉伯溫的小心思被一語道破,扭扭捏捏半天,縮到書架後麵不說一句話。
朱樉怒從心起,直接跳到身前書案上,抬手指著劉伯溫說:“你今天要是不說實話實說,本王親手把你沉到玄武湖喂魚。”
“你應該清楚老朱家什麽都說,但是從不說笑。”
朱樉語氣冰冷,讓劉伯溫打了一個寒顫,老朱家主打一個人狠話不多,說到做到而且主打一個言行合一。
劉伯溫吞吞吐吐說道:“恩師說燕王有太平天子相,將來必定是一代雄才偉略的帝王。”
朱樉指著自己,對劉伯溫破口大罵道:“你個老不死的神棍,不是說我才是真命天子嗎?”
劉伯溫躲在書架後麵,探出半個腦袋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
小聲嘀咕道:“我那是怕你不上套,隨口一編用來騙你的。”
朱樉淡然一笑的說:“換作是以前不扒掉你一層皮,我寢食難安。”
“你老劉頭最後關頭能良心發現選擇了大義滅親,我為何不能再給你一次機會呢?”
“我的處事原則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劉伯溫反複品味著這句話的含義,許久之後感歎道:“天地之好生,王者神武不殺。”
“殿下的胸襟令人折服,老朽不得不如實相告,其實家師的真實身份是……”
劉伯溫還沒說完,朱樉就打斷了他。
“我們不如將這事寫在手心之處,來看看我猜測的對嗎?”
說完從筆架上取下一隻毛筆,沾上墨汁遞給劉伯溫。
兩人各自寫在手心之後,在油燈下攤開一看,都是一個【明】字。
張中被淩遲處死的原因,朱元璋秘不外宣,知情人不超過一掌之數。
以朱元璋的性格涉及自身隱秘的事,就算是身邊家人都不會告訴。
劉伯溫不禁好奇:“這件事涉及陛下過往,凡是知情的沒有人敢往外泄露,殿下是從何得知恩師的身份?”
朱樉將書籍放好,跟劉伯溫解釋:“原本我猜測的張中是白蓮教的人,可仔細想想從我父親占領南昌之時,他就一直跟隨在帳下。”
劉伯溫開口說道:“殿下猜測的沒錯,恩師正是明教中人,也可以稱為白蓮道人。”
“白蓮道人?難不成白蓮教中還有道士不成?”
朱樉很奇怪這白蓮教不是佛教組織嗎?還跟明教扯上關係了?
劉伯溫耐心解釋道:“自南宋茅子元創立白蓮教後,因其教義簡單、戒律單一。所以無論任何人都能加入,白蓮教教徒人數眾多,三教九流無所不包。”
“曾在元武宗時期被明令禁止,後來元仁宗上位後取消禁令,明教和彌勒教等地下宗門借由白蓮教的名義行事。”
“在元末亂世之時,白蓮教與明教、彌勒教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
韓山童和劉福通、彭瑩玉等紅巾軍提出的口號「彌勒降生,明王出世」。正符合三派教義。”
朱樉算是聽明白了,原來是因為加入白蓮教沒什麽門檻,組織結構鬆散,沒什麽統一領導,所以大家都打著白蓮教的名義造反。
他感慨道:“白蓮教原本是吃齋念佛的組織,聚集的人多了,自然產生了利益糾葛。
白蓮教人員雜亂,管理混亂,淪落成了野心家利用的造反工具。”
劉伯溫很是讚同的點頭,他當初幫元廷圍剿方國珍這支紅巾軍,正是因為這些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殿下所言極是,然而白蓮教或者明教中也有心懷大誌,拯救蒼生之人。”
朱樉知道劉伯溫說的那人,正是當今洪武皇帝朱元璋,可以說老朱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借助了不少白蓮教或者說明教的力量。
但有一個問題他想不通,於是向劉伯溫問道:“既然你師傅張中跟我父親都來自於同一個教派,可以說並肩作戰多年,為何張中又要背叛我爹?”
劉伯溫麵露憂傷,好半天才說道:“其實恩師一直是劉福通帳下的謀士,在鄱陽湖一戰相助於陛下,也是受小明王所托。”
劉福通是跟韓山童一起起兵的,韓山童死後扶立了小明王韓林兒,建立了國號為「宋」的龍鳳政權。
朱元璋的吳國公、吳王都是接受的韓林兒冊封,
要說朱元璋的地盤、兵馬都是自己建立的,沒領過韓林兒一個銅板的糧草和俸祿。
要說沒有一點關係,也不盡然畢竟當初招兵買馬的時候沒少打著韓林兒的旗號。
朱樉覺得老頭子是借殼上市,然後把韓林兒這個名義上的老板給一腳踢進水裏了。
他有一點想不通直接向劉伯溫問道:“既然你師傅是劉福通的手下,老劉頭你當初為何要獻計溺死韓林兒和劉福通?”
“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為其主。”
劉伯溫的回答,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大孝子朱樉望著大孝徒劉伯溫,陷入了沉思。
他嚴重懷疑這對師徒是兩頭下注,可是朱樉沒有證據。
接下來朱樉直接開口問道:“你師傅給我爹下的是什麽毒藥?”
劉伯溫老實回答道:“曼陀羅,恩師對劑量控製的很好,停藥三四天,陛下即可自行痊愈。”
朱樉算是明白這對師徒繞了一大圈是針對的自己。
忍不住問道:“我和你師傅無冤無仇,他為何要設計陷害,置我於死地?”
“父債子償。”
劉伯溫給出的答案,讓朱樉直接呆滯了片刻,才咬牙切齒說道:“那他張中為何不去毒害太子?”
劉伯溫弱弱的說了一句:“恩師說太子殿下心地善良,為人坦蕩。將來是個明君。
反觀秦王不信鬼神,不知敬畏,不顧尊卑禮法。遲早為天下大患。”
張中的評價,差點把朱樉眼珠子瞪出來了,不得不說這死老頭張中,看人還挺準的。
細品之下,朱樉又覺得這話有問題,於是開門見山說道:“老劉頭,你都能算出我大哥活不長,沒道理你師傅看不出來”
“你肯定還隱瞞了什麽。”
劉伯溫的小心思被一語道破,扭扭捏捏半天,縮到書架後麵不說一句話。
朱樉怒從心起,直接跳到身前書案上,抬手指著劉伯溫說:“你今天要是不說實話實說,本王親手把你沉到玄武湖喂魚。”
“你應該清楚老朱家什麽都說,但是從不說笑。”
朱樉語氣冰冷,讓劉伯溫打了一個寒顫,老朱家主打一個人狠話不多,說到做到而且主打一個言行合一。
劉伯溫吞吞吐吐說道:“恩師說燕王有太平天子相,將來必定是一代雄才偉略的帝王。”
朱樉指著自己,對劉伯溫破口大罵道:“你個老不死的神棍,不是說我才是真命天子嗎?”
劉伯溫躲在書架後麵,探出半個腦袋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
小聲嘀咕道:“我那是怕你不上套,隨口一編用來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