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會有不懂的地方。
而經濟問題就觸及到了朱元璋的知識盲區,他開口說道:
“咱要下旨廢除寶鈔,全部通行糧票,這物價會不會自己降回去?”
不得不說老朱的想法天真的有些可愛,
朱樉斬釘截鐵的說道:“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市場供需關係,
不會降回以前,但是能抑製住上漲的趨勢。”
“供需關係是啥?”朱元璋望著這個從小到大,時不時從嘴裏冒出兩句新詞的親生兒子。
朱樉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打個比方十戶織工家庭一年要生產兩百匹布,隻能供應一家布莊。”
“而縣城裏有兩家布莊,都要靠著這十戶織工維持貨源。”
“如果縣城裏隻有兩家布莊,十戶織工的產能或許能勉強供應。”
“可是縣城裏又來了一位外地客商,新開了一間布莊。”
“織戶產出的布匹數量還是兩百匹,而三家布莊的需求的數量是三百。
織戶的兩百匹變得供不應求,三家布莊老板必須得加價才能收到足夠數量的布匹。”
“進貨價格上漲了,那賣給百姓的每尺布的價格是不是的上漲?”
朱樉剛解釋完,朱元璋就說了一句令他目瞪口呆的話。
“咱下一道旨意,讓這些奸商都不準漲價不就行了?”
朱樉被這離譜的想法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朱樉忍不住挖苦道:“您老要不下道旨意,讓太陽不要落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這樣一搞,天底下還有商人願意做生意嗎?”
“沒有了商人在各地行商,走南闖北,販賣貨物。
兩淮的鹽巴、蘇州的絲綢、江浙的茶葉、江西的瓷器等等貨物,還能賣得上價嗎?”
朱元璋自從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被人劈頭蓋臉訓了一頓。
舉起手中的玉如意,恐嚇道:“你小子不要太猖狂,給老子說話放尊重點啊。”
朱樉一時激動,差點把朱元璋當兒子教育。
“老頭子不好意思,我有點得意忘形了。”
朱元璋悶聲說道:“君前失儀,目無尊長。先罰你三年俸祿。”
聽到一下子,少了近二十萬兩,朱樉臉色難看至極。
將桌子拍的砰砰直響,朱樉直接撂挑子了。
“我最近拉肚子了,出征雲南之事,您老還是另請高明吧。”
臨出門前,還把黃狗兒剛搬進來的椅子踹了一腳。
朱元璋拍案而起,大發雷霆:“敢在咱麵前拍桌子,踹板凳,你這不孝子活膩歪了?”
一旁的徐達連忙站起身,充當和事佬。
“陛下消消氣,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徐達扶朱元璋坐下以後,對朱樉教訓道:“你跟你爹說話得客氣,別像訓……長輩一樣。”
朱元璋正在氣頭上,沒察覺徐達話裏的毛病。
氣呼呼對朱樉說道:“要想咱不懲罰你也行。”
“把懲治貪官和平抑物價這事說出個道道來。咱可以恕你無罪。”
朱樉整理了一下語言,細細道來:“要禁絕貪汙腐敗,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減少貪官汙吏的數量,就要實行高薪養廉和高壓反腐,兩項機製相輔相成。”
朱元璋認真咀嚼著這兩個新詞,片刻就弄懂了其中含義。
朱元璋不屑一顧道:“什麽狗屁高薪養廉,說不好聽點就是拿國庫的銀子,喂飽這幫貪官汙吏。”
“倒不如用嚴刑峻法來的省時省力些,還能省些銀子。”
雖說是有點那麽個意思,但主要目的不是這個。
朱樉趕緊向朱元璋,解釋道:“您老製定《大明律》的時候,天下還沒有一統,亂世用重典是應該的。”
“可現在天下承平,百姓生活趨於穩定。
新的官員還沒熟悉政務,老的官員就先下了大獄,官員的頻繁更換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地方不穩,政令不暢。”
“高薪養廉的目的,是將少數貪婪成性的官員和絕大多數為了養家糊口的普通官員劃分開來。”
朱元璋不停敲擊著茶幾,反複琢磨了半天說道:“那你這高壓反腐,跟咱對貪官的剝皮揎草又有何區別?”
“區別大了,你那個說白了就是殘酷刑罰一時爽,換了個人執不執行的下去還不一定。”
“俗話說官官相護,上行下效。貪汙腐敗,蔚然成風。”
“我的方法是先用高薪養廉孤立貪官,然後再用黑箱密折製度。”
“讓官員和士紳互相舉報,隻要文官不是抱團成為鐵板一塊,收拾個把貪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兒嗎?”
朱元璋聽完之後,張大著嘴巴,半天合不攏嘴。
許久才對徐達感歎道:“天德,你看看。這讀書人的壞水就是多,咱說的沒錯吧?”
徐達木然的點頭表示讚同,是得多損才能想出這互相檢舉的辦法?
被蒙著鼓裏的朱樉滿頭問號,“啥意思?老頭子大老遠的鑽地道過來,就是找我的樂子來了?”
徐達咳嗽兩聲,認真說道:“陛下是想考校考校,賢婿最近讀書的成果。”
朱元璋接著說道:“咱決定在兩年後重啟科舉,你出征回來後就多用心思在書本上。”
“給咱老朱家拿個開門紅,好好挫一挫這幫掉書袋的讀書人銳氣。”
朱樉不明白朱元璋今天跑過來的用意,隻能說道:“老頭子下次鑽地道過來之時,能先敲個門嗎?”
朱元璋背手進密道前,斜著眼睛說道:“咱沒追究你,又私挖了兩條密道之罪就不錯了。”
說完,背著走消失在了密道口。
朱樉在後麵大喊道:“萬一你下次進來的時候,我沒穿褲子呢?”
地道裏傳來撲通一聲,還有黃狗兒焦急的聲音。
“萬歲爺,您沒摔到哪裏吧?”
徐達捂著額頭,一副頭大的表情。
朱樉嘿嘿的笑,轉頭對著徐達問道:“老泰山,看來丟了閨女一點也不焦急。”
徐達臉色平靜,語氣平淡:“又不是第一次丟了,無非就是跑到閨中密友那裏去了。”
朱樉有點猜不到老丈人的用意,問道:“那老泰山今日掩人耳目,是為了何事?”
而經濟問題就觸及到了朱元璋的知識盲區,他開口說道:
“咱要下旨廢除寶鈔,全部通行糧票,這物價會不會自己降回去?”
不得不說老朱的想法天真的有些可愛,
朱樉斬釘截鐵的說道:“短時間內無法改變市場供需關係,
不會降回以前,但是能抑製住上漲的趨勢。”
“供需關係是啥?”朱元璋望著這個從小到大,時不時從嘴裏冒出兩句新詞的親生兒子。
朱樉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打個比方十戶織工家庭一年要生產兩百匹布,隻能供應一家布莊。”
“而縣城裏有兩家布莊,都要靠著這十戶織工維持貨源。”
“如果縣城裏隻有兩家布莊,十戶織工的產能或許能勉強供應。”
“可是縣城裏又來了一位外地客商,新開了一間布莊。”
“織戶產出的布匹數量還是兩百匹,而三家布莊的需求的數量是三百。
織戶的兩百匹變得供不應求,三家布莊老板必須得加價才能收到足夠數量的布匹。”
“進貨價格上漲了,那賣給百姓的每尺布的價格是不是的上漲?”
朱樉剛解釋完,朱元璋就說了一句令他目瞪口呆的話。
“咱下一道旨意,讓這些奸商都不準漲價不就行了?”
朱樉被這離譜的想法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朱樉忍不住挖苦道:“您老要不下道旨意,讓太陽不要落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這樣一搞,天底下還有商人願意做生意嗎?”
“沒有了商人在各地行商,走南闖北,販賣貨物。
兩淮的鹽巴、蘇州的絲綢、江浙的茶葉、江西的瓷器等等貨物,還能賣得上價嗎?”
朱元璋自從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被人劈頭蓋臉訓了一頓。
舉起手中的玉如意,恐嚇道:“你小子不要太猖狂,給老子說話放尊重點啊。”
朱樉一時激動,差點把朱元璋當兒子教育。
“老頭子不好意思,我有點得意忘形了。”
朱元璋悶聲說道:“君前失儀,目無尊長。先罰你三年俸祿。”
聽到一下子,少了近二十萬兩,朱樉臉色難看至極。
將桌子拍的砰砰直響,朱樉直接撂挑子了。
“我最近拉肚子了,出征雲南之事,您老還是另請高明吧。”
臨出門前,還把黃狗兒剛搬進來的椅子踹了一腳。
朱元璋拍案而起,大發雷霆:“敢在咱麵前拍桌子,踹板凳,你這不孝子活膩歪了?”
一旁的徐達連忙站起身,充當和事佬。
“陛下消消氣,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徐達扶朱元璋坐下以後,對朱樉教訓道:“你跟你爹說話得客氣,別像訓……長輩一樣。”
朱元璋正在氣頭上,沒察覺徐達話裏的毛病。
氣呼呼對朱樉說道:“要想咱不懲罰你也行。”
“把懲治貪官和平抑物價這事說出個道道來。咱可以恕你無罪。”
朱樉整理了一下語言,細細道來:“要禁絕貪汙腐敗,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減少貪官汙吏的數量,就要實行高薪養廉和高壓反腐,兩項機製相輔相成。”
朱元璋認真咀嚼著這兩個新詞,片刻就弄懂了其中含義。
朱元璋不屑一顧道:“什麽狗屁高薪養廉,說不好聽點就是拿國庫的銀子,喂飽這幫貪官汙吏。”
“倒不如用嚴刑峻法來的省時省力些,還能省些銀子。”
雖說是有點那麽個意思,但主要目的不是這個。
朱樉趕緊向朱元璋,解釋道:“您老製定《大明律》的時候,天下還沒有一統,亂世用重典是應該的。”
“可現在天下承平,百姓生活趨於穩定。
新的官員還沒熟悉政務,老的官員就先下了大獄,官員的頻繁更換會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地方不穩,政令不暢。”
“高薪養廉的目的,是將少數貪婪成性的官員和絕大多數為了養家糊口的普通官員劃分開來。”
朱元璋不停敲擊著茶幾,反複琢磨了半天說道:“那你這高壓反腐,跟咱對貪官的剝皮揎草又有何區別?”
“區別大了,你那個說白了就是殘酷刑罰一時爽,換了個人執不執行的下去還不一定。”
“俗話說官官相護,上行下效。貪汙腐敗,蔚然成風。”
“我的方法是先用高薪養廉孤立貪官,然後再用黑箱密折製度。”
“讓官員和士紳互相舉報,隻要文官不是抱團成為鐵板一塊,收拾個把貪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兒嗎?”
朱元璋聽完之後,張大著嘴巴,半天合不攏嘴。
許久才對徐達感歎道:“天德,你看看。這讀書人的壞水就是多,咱說的沒錯吧?”
徐達木然的點頭表示讚同,是得多損才能想出這互相檢舉的辦法?
被蒙著鼓裏的朱樉滿頭問號,“啥意思?老頭子大老遠的鑽地道過來,就是找我的樂子來了?”
徐達咳嗽兩聲,認真說道:“陛下是想考校考校,賢婿最近讀書的成果。”
朱元璋接著說道:“咱決定在兩年後重啟科舉,你出征回來後就多用心思在書本上。”
“給咱老朱家拿個開門紅,好好挫一挫這幫掉書袋的讀書人銳氣。”
朱樉不明白朱元璋今天跑過來的用意,隻能說道:“老頭子下次鑽地道過來之時,能先敲個門嗎?”
朱元璋背手進密道前,斜著眼睛說道:“咱沒追究你,又私挖了兩條密道之罪就不錯了。”
說完,背著走消失在了密道口。
朱樉在後麵大喊道:“萬一你下次進來的時候,我沒穿褲子呢?”
地道裏傳來撲通一聲,還有黃狗兒焦急的聲音。
“萬歲爺,您沒摔到哪裏吧?”
徐達捂著額頭,一副頭大的表情。
朱樉嘿嘿的笑,轉頭對著徐達問道:“老泰山,看來丟了閨女一點也不焦急。”
徐達臉色平靜,語氣平淡:“又不是第一次丟了,無非就是跑到閨中密友那裏去了。”
朱樉有點猜不到老丈人的用意,問道:“那老泰山今日掩人耳目,是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