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湯鼎、馮誠、傅正三人的內心五味雜陳。
讓李恒一個人帶走鄧鎮,湯鼎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對朱樉說道:“二爺,你知道的,我一直把阿鎮視為我的親弟弟。他現在人事不省,我怕李老三這小子會起壞心。”
“我還是跟著去一趟吧?”
一聽這話,朱樉直接板起了臉,“湯鼎,你是不是把孤的命令當成了耳旁風?”
聽到朱樉直呼其名,還自稱起了“孤”。
湯鼎知道他是真的生氣了,於是縮起了頭,識趣的退到了一邊。
見湯鼎當起了縮頭烏龜,馮誠旁敲側擊道:“二哥,你難道忘了那日在應天府的大堂之上,他老子崇山侯竟敢冒犯您的威儀嗎?”
崇山侯李新正是應天府大堂上,挑事的那幾個侯爺之一。
這件事,朱樉心裏當然清楚。不過已經在考場上教訓過了李恒一次,正所謂一錯不能二罰。
朱樉一個大男人,自然不會揪著別人的小辮子不放。他開口說道:“李新是李新,李恒是李恒。這世上沒有父親犯錯,還要讓兒子受罰的道理。”
馮誠很想吐槽一句,你老朱家的誅九族大法,不知道算不算呢?
可惜這種事,他也隻敢在腦子裏想想就算了,要是真敢說出來,搞不好他老馮家就要上老朱家的黑名單了。
馮誠退了下去,隨後,傅正湊了上來。
他眼珠子一轉,對著朱樉說道:“二哥,前幾日,李老三這孫子在考場上囂張的不行,我看他挺不順眼,要不小弟去揍他一頓給你出出氣如何啊?”
朱樉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斜著眼睛瞟了他一眼,淡淡的說:“你二哥我要報仇的話,我自己有手。用不著你小子操這份兒心。”
被朱樉這麽一說,傅正隻能尷尬的賠了一個笑臉。
“哈哈哈,都怪小弟我誤解了二哥,是我自作多情了。”
朱樉哼了一聲,抱著手望著李恒跟鄧鎮兩人消失的方向。
他倒是一點都不擔心,李新會趁人之危,報複昏迷中的鄧鎮。
因為李恒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往往會趨利避害,知道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的。
朱樉唯一擔心的是,鄧鎮醒來以後,知道是李恒這個仇人,一路背著他去看大夫的畫。
恐怕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正如朱樉所料。
傷兵營內,鄧鎮光榮的成為了這裏的三號病患。
等到他一覺醒來,睜開眼睛時,隱隱約約看到自己床邊還站著一個人。
待鄧鎮看清了旁邊那人的身份,居然是自己的仇人——李恒。
鄧鎮猛然坐起了身,看見自己身上的衣服換了一身。
鄧鎮用雙手捂緊胸口,望著李恒說道:“李老三,你究竟對我做了什麽?”
李恒一臉尷尬,不知道如何解釋。
旁邊的李景隆開口解釋道:“阿鎮啊,你別擔心,你的衣服是我跟阿壽一起幫你的換的,沒想到你那活兒,居然比我還小。”
李景隆說著,發出一串銅鑼般的笑聲。
鄧鎮不是很相信一向油嘴滑舌的李景隆,他將目光看向了另一邊的徐增壽。
徐家兄弟一向為人誠懇又穩重,在勳貴子弟裏口碑很好。
於是鄧鎮向著徐增壽說道:“阿壽,我要聽你說實話。”
徐增壽用力的點了下頭,說道:“阿鎮,二丫頭說的沒錯,你的衣物確實是我跟他幫你換的。還有是李老三一路把你從大教場背到傷兵營的。”
一聽到是李老三背自己來的,鄧鎮一臉的不可置信。
他左右張望了一陣,又看向李景隆跟徐增壽兩人。
顯然是接受不了仇人幫助的這個事實,李景隆跟徐增壽二人齊齊點頭。
鄧鎮心裏的最後一絲僥幸,也煙消雲散了。
李恒走了過來,對著鄧鎮滿是歉意的說道:“阿鎮,以前都是我做的不對,是我這個當哥的對不起你,希望你能給我一次機會彌補我以前的過失。”
聽到李恒這樣說,鄧鎮仿佛見到太陽從西邊出來一般,他一時語塞。
隨著鄧鎮的沉默,整個病房的氣氛也變得壓抑起來。
還是一旁的李景隆出言,打破了這尷尬的氣氛。
李景隆笑著說道:“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都是大老爺們兒的,何必抓著以前那點破事兒不放。”
“等咱們幾個都出院了,改天,我在貴陽城裏的酒樓擺上兩桌,給你們說和說和。”
李景隆出麵當起了和事佬,作為勳貴子弟裏麵第一個因功封爵的侯爺。
鄧鎮跟李恒兩人也給了他一個麵子,兩人一前一後點了下頭,算是同意了李景隆的方案。
……
洪武十六年,五月。
南京,紫禁城的華蓋殿內正在舉行早朝。
朱元璋高坐金台上的龍椅,望著台下的眾位大臣。
殿外傳來三聲鞭響,太監黃狗兒將手上的拂塵一甩。
他尖著嗓子說道:“四品以上,有本奏事。”
洪武朝以來的規矩,沒有早退隻有早逝。
自從朱樉離京以後,因為每天要處理近三百件政務,隨著年紀漸漸增長,朱元璋已經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朱元璋索性大手一揮,直接將五品官員攆出了朝堂,讓四品官員在大殿外的廣場上站著等待宣旨。
大殿內隻留下三品以上的高官商討國事,這樣他的工作量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三品官員自然包括了各部侍郎,還有都察院的左右僉都禦史,還有九卿等等。
黃狗兒的話音一落,東宮左讚善劉三吾越出眾人,手捧著笏板躬身說道:“臣劉三吾有本奏。”
左讚善的全名是太子左讚善大夫,主管東宮詹事府,是名副其實的東宮第一屬官。
劉三吾這一出班奏對,所有人都目光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他。
台上的朱元璋“嗯”了一聲,隨後換了溫柔的語氣說道:“劉愛卿有何事啟奏啊?”
“臣要彈劾秦王樉。”
很大程度上,劉三吾的意見可以代表著當今太子殿下。
殿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靜靜地等待著台上那一位的發言。
此刻,所有人的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太子跟秦王對上了,今後的朝堂恐怕不會風平浪靜了。
讓李恒一個人帶走鄧鎮,湯鼎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對朱樉說道:“二爺,你知道的,我一直把阿鎮視為我的親弟弟。他現在人事不省,我怕李老三這小子會起壞心。”
“我還是跟著去一趟吧?”
一聽這話,朱樉直接板起了臉,“湯鼎,你是不是把孤的命令當成了耳旁風?”
聽到朱樉直呼其名,還自稱起了“孤”。
湯鼎知道他是真的生氣了,於是縮起了頭,識趣的退到了一邊。
見湯鼎當起了縮頭烏龜,馮誠旁敲側擊道:“二哥,你難道忘了那日在應天府的大堂之上,他老子崇山侯竟敢冒犯您的威儀嗎?”
崇山侯李新正是應天府大堂上,挑事的那幾個侯爺之一。
這件事,朱樉心裏當然清楚。不過已經在考場上教訓過了李恒一次,正所謂一錯不能二罰。
朱樉一個大男人,自然不會揪著別人的小辮子不放。他開口說道:“李新是李新,李恒是李恒。這世上沒有父親犯錯,還要讓兒子受罰的道理。”
馮誠很想吐槽一句,你老朱家的誅九族大法,不知道算不算呢?
可惜這種事,他也隻敢在腦子裏想想就算了,要是真敢說出來,搞不好他老馮家就要上老朱家的黑名單了。
馮誠退了下去,隨後,傅正湊了上來。
他眼珠子一轉,對著朱樉說道:“二哥,前幾日,李老三這孫子在考場上囂張的不行,我看他挺不順眼,要不小弟去揍他一頓給你出出氣如何啊?”
朱樉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斜著眼睛瞟了他一眼,淡淡的說:“你二哥我要報仇的話,我自己有手。用不著你小子操這份兒心。”
被朱樉這麽一說,傅正隻能尷尬的賠了一個笑臉。
“哈哈哈,都怪小弟我誤解了二哥,是我自作多情了。”
朱樉哼了一聲,抱著手望著李恒跟鄧鎮兩人消失的方向。
他倒是一點都不擔心,李新會趁人之危,報複昏迷中的鄧鎮。
因為李恒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往往會趨利避害,知道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的。
朱樉唯一擔心的是,鄧鎮醒來以後,知道是李恒這個仇人,一路背著他去看大夫的畫。
恐怕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正如朱樉所料。
傷兵營內,鄧鎮光榮的成為了這裏的三號病患。
等到他一覺醒來,睜開眼睛時,隱隱約約看到自己床邊還站著一個人。
待鄧鎮看清了旁邊那人的身份,居然是自己的仇人——李恒。
鄧鎮猛然坐起了身,看見自己身上的衣服換了一身。
鄧鎮用雙手捂緊胸口,望著李恒說道:“李老三,你究竟對我做了什麽?”
李恒一臉尷尬,不知道如何解釋。
旁邊的李景隆開口解釋道:“阿鎮啊,你別擔心,你的衣服是我跟阿壽一起幫你的換的,沒想到你那活兒,居然比我還小。”
李景隆說著,發出一串銅鑼般的笑聲。
鄧鎮不是很相信一向油嘴滑舌的李景隆,他將目光看向了另一邊的徐增壽。
徐家兄弟一向為人誠懇又穩重,在勳貴子弟裏口碑很好。
於是鄧鎮向著徐增壽說道:“阿壽,我要聽你說實話。”
徐增壽用力的點了下頭,說道:“阿鎮,二丫頭說的沒錯,你的衣物確實是我跟他幫你換的。還有是李老三一路把你從大教場背到傷兵營的。”
一聽到是李老三背自己來的,鄧鎮一臉的不可置信。
他左右張望了一陣,又看向李景隆跟徐增壽兩人。
顯然是接受不了仇人幫助的這個事實,李景隆跟徐增壽二人齊齊點頭。
鄧鎮心裏的最後一絲僥幸,也煙消雲散了。
李恒走了過來,對著鄧鎮滿是歉意的說道:“阿鎮,以前都是我做的不對,是我這個當哥的對不起你,希望你能給我一次機會彌補我以前的過失。”
聽到李恒這樣說,鄧鎮仿佛見到太陽從西邊出來一般,他一時語塞。
隨著鄧鎮的沉默,整個病房的氣氛也變得壓抑起來。
還是一旁的李景隆出言,打破了這尷尬的氣氛。
李景隆笑著說道:“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都是大老爺們兒的,何必抓著以前那點破事兒不放。”
“等咱們幾個都出院了,改天,我在貴陽城裏的酒樓擺上兩桌,給你們說和說和。”
李景隆出麵當起了和事佬,作為勳貴子弟裏麵第一個因功封爵的侯爺。
鄧鎮跟李恒兩人也給了他一個麵子,兩人一前一後點了下頭,算是同意了李景隆的方案。
……
洪武十六年,五月。
南京,紫禁城的華蓋殿內正在舉行早朝。
朱元璋高坐金台上的龍椅,望著台下的眾位大臣。
殿外傳來三聲鞭響,太監黃狗兒將手上的拂塵一甩。
他尖著嗓子說道:“四品以上,有本奏事。”
洪武朝以來的規矩,沒有早退隻有早逝。
自從朱樉離京以後,因為每天要處理近三百件政務,隨著年紀漸漸增長,朱元璋已經感到有些吃不消了。
朱元璋索性大手一揮,直接將五品官員攆出了朝堂,讓四品官員在大殿外的廣場上站著等待宣旨。
大殿內隻留下三品以上的高官商討國事,這樣他的工作量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三品官員自然包括了各部侍郎,還有都察院的左右僉都禦史,還有九卿等等。
黃狗兒的話音一落,東宮左讚善劉三吾越出眾人,手捧著笏板躬身說道:“臣劉三吾有本奏。”
左讚善的全名是太子左讚善大夫,主管東宮詹事府,是名副其實的東宮第一屬官。
劉三吾這一出班奏對,所有人都目光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他。
台上的朱元璋“嗯”了一聲,隨後換了溫柔的語氣說道:“劉愛卿有何事啟奏啊?”
“臣要彈劾秦王樉。”
很大程度上,劉三吾的意見可以代表著當今太子殿下。
殿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靜靜地等待著台上那一位的發言。
此刻,所有人的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太子跟秦王對上了,今後的朝堂恐怕不會風平浪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