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說的都是大實話,俗話說:“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
如果連朱樉這樣的領頭之人說話都言辭含糊,且態度十分曖昧,他底下的那幫人更不敢放開手腳,放心大膽的去做事了。
沒等朱樉回答,朱文正就沉聲說道:“自古以來,能成大事者無一不是腳踏實地之人。小弟如果你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目標的話,隻會讓自己過得渾渾噩噩,白白蹉跎了這大好年華。”
朱文正抓著朱樉的箭頭,十分認真地說:“小弟你快醒醒,造反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朱文正的這些話給朱樉敲響了一記警鍾,回到京城與家人團聚的這兩年裏,朱樉的生活過得太過安逸。
導致他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失去了人生奮鬥的目標。
用一句話來形容,他現在完全是在虛度光陰。
越是這樣想著,朱樉的內心就越加愧疚。想著想著,他就發現了不對勁了。
自己完全是在順著朱文正的話在思考,朱文正是誰?那是靠著造反才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反賊,他不僅造了大元朝的反,還差點造了老朱的反。
朱樉板著臉,說道:“驢兒哥,你說得不對。”
這句話讓朱文正倍感意外,他指著鼻子問道:“我說的哪裏不對了?”
朱樉認真說道:“你的意思是讓我去造我爹的反,可是縱觀曆朝曆代弑父篡位之人能有幾人有好下場的。而且我是嫡次子,隻要我哥一死,我就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
朱文正奇怪道:“你憑什麽這麽篤定太子就一定熬不到繼位的時候?”
朱樉輕輕咳嗽了一聲,“我大哥這兩年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估計等不到我爹龍馭賓天那天了。”
朱文正麵色凝重,他追問道:“這件事是誰告訴你的?消息來源可靠嗎?”
朱文正這麽一問,朱樉的麵色犯難了。這消息當然是大嫂在床上親口告訴他的,至於消息的真實性雖然沒有查證清楚,不過據他收集的一些消息來看,估計八九不離十了。
朱樉假裝起了正經,“消息的來源十分可靠,至於是誰告訴我的,這件事暫時保密。”
見他三緘其口,朱文正感到更加的奇怪,在他看來,太子的身體健康事關國本,他病重的消息一定會嚴格保密。
除非是太子身邊的親近之人,尋常外人想要得到太子的確切消息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既然朱樉不願意告訴他實情,一定是有什麽難言之隱。朱文正這個當哥哥的自然也不會強人所難。
朱文正托著下巴低頭認真思考,這是他特有的習慣。
半晌後,朱文正才出聲詢問:“既然太子的身體有恙,並且很有可能不久於人世。小弟你又正好領兵在外,你又如何保證四叔會讓你繼任儲君之位呢?”
朱文正的話,讓朱樉愣住了。半天才回過神來,他說道:“我娘還活著了,她說過將來一定會支持我的。”
朱樉的話,讓朱文正輕笑了一聲。
“小弟啊,你怎能如此糊塗啊?民間有句俗語:‘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對年過半百的老太太來說,親兒子再親能親過大孫子嗎?”
朱文正的話,在朱樉的腦海中反複回蕩。他想起曆史上的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以後,朱元璋直接跳過了還活著的老二秦王、老三晉王、老四燕王,選擇了年紀僅僅十五歲的朱允炆擔任皇太孫。
可以說朱元璋的這一手操作,直接讓幾個嫡子的太子夢徹底泡湯了。這也是靖難之役發生的根本原因,畢竟手握重兵的藩王們,誰也不會服氣一個侄子輩的兒皇帝坐上那張龍椅。
朱樉在心中反複自問,要是大哥朱標一死,自己真的能順利繼承太子之位嗎?
問到了最後,朱樉越發沒了自信。曆史的慣性何等強大,真到了那個時候,說不準這儲位還是會落到朱允炆的頭上。
朱樉臉色陰沉,他向朱文正說道:“驢兒哥你說的對,真到了那一天,我的命運恐怕就要掌握在他人之手了,這種感覺實在是令我感到不爽。”
朱樉這句話,讓朱文正的臉上出現了笑意,他笑著說道:“你能這樣想就對了,小弟你要記住一句話,那就是真正的王者從來都不需要別人的施舍,因為別人給你的東西,遲早都能原封不動的拿回去。”
“隻有你搶到手的東西,那才是原原本本屬於你的。”
朱文正的這番話說的很有蠱惑性,不過也很好的映射出了朱樉目前的現狀。
他現在的一切權勢都是老爹朱元璋賞賜給他的,他的頭銜秦王、上將軍、征南將軍、錦衣衛都指揮使、東閣大學士看似很多。
實際上,要是真到了某一天,他不幸惹怒了老爹朱元璋,要收回他手中的權力不過是一道聖旨的事。
一想到這裏,朱樉便覺得如鯁在喉。他雙手抱拳朝著朱文正鄭重一拜:“小弟愚鈍,還請驢兒大哥賜教。”
聽到這句話,朱文正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曾經跟朱樉一樣天真,認為隻要辦好了差事,打了勝仗,立下大功。
叔父朱元璋就會兌現他的承諾,給他一個天大的獎賞。
那個獎賞甚至可以讓他取代世子朱標,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他大都督的地位,手中的兵權都是來自於叔父的封賞,想要毀掉他這個不世出的少年將軍不過是叔父朱元璋隨口的一句話而已。
從朱文正被關在桐城監獄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別人給的東西就算再好,也不如自己親手去打拚得來的。
朱文正自嘲的笑了笑,他對朱樉認真說道:“你將這群二世祖送到新兵營來集訓的想法非常好,可是你還忽略了一點。”
“哦?不知兄長所說的是哪一點?”朱樉有些不解其問。
朱文正目光炯炯的望著他,認真說道:“小弟似乎忽略了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啊。”
如果連朱樉這樣的領頭之人說話都言辭含糊,且態度十分曖昧,他底下的那幫人更不敢放開手腳,放心大膽的去做事了。
沒等朱樉回答,朱文正就沉聲說道:“自古以來,能成大事者無一不是腳踏實地之人。小弟如果你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目標的話,隻會讓自己過得渾渾噩噩,白白蹉跎了這大好年華。”
朱文正抓著朱樉的箭頭,十分認真地說:“小弟你快醒醒,造反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朱文正的這些話給朱樉敲響了一記警鍾,回到京城與家人團聚的這兩年裏,朱樉的生活過得太過安逸。
導致他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失去了人生奮鬥的目標。
用一句話來形容,他現在完全是在虛度光陰。
越是這樣想著,朱樉的內心就越加愧疚。想著想著,他就發現了不對勁了。
自己完全是在順著朱文正的話在思考,朱文正是誰?那是靠著造反才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反賊,他不僅造了大元朝的反,還差點造了老朱的反。
朱樉板著臉,說道:“驢兒哥,你說得不對。”
這句話讓朱文正倍感意外,他指著鼻子問道:“我說的哪裏不對了?”
朱樉認真說道:“你的意思是讓我去造我爹的反,可是縱觀曆朝曆代弑父篡位之人能有幾人有好下場的。而且我是嫡次子,隻要我哥一死,我就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
朱文正奇怪道:“你憑什麽這麽篤定太子就一定熬不到繼位的時候?”
朱樉輕輕咳嗽了一聲,“我大哥這兩年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估計等不到我爹龍馭賓天那天了。”
朱文正麵色凝重,他追問道:“這件事是誰告訴你的?消息來源可靠嗎?”
朱文正這麽一問,朱樉的麵色犯難了。這消息當然是大嫂在床上親口告訴他的,至於消息的真實性雖然沒有查證清楚,不過據他收集的一些消息來看,估計八九不離十了。
朱樉假裝起了正經,“消息的來源十分可靠,至於是誰告訴我的,這件事暫時保密。”
見他三緘其口,朱文正感到更加的奇怪,在他看來,太子的身體健康事關國本,他病重的消息一定會嚴格保密。
除非是太子身邊的親近之人,尋常外人想要得到太子的確切消息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既然朱樉不願意告訴他實情,一定是有什麽難言之隱。朱文正這個當哥哥的自然也不會強人所難。
朱文正托著下巴低頭認真思考,這是他特有的習慣。
半晌後,朱文正才出聲詢問:“既然太子的身體有恙,並且很有可能不久於人世。小弟你又正好領兵在外,你又如何保證四叔會讓你繼任儲君之位呢?”
朱文正的話,讓朱樉愣住了。半天才回過神來,他說道:“我娘還活著了,她說過將來一定會支持我的。”
朱樉的話,讓朱文正輕笑了一聲。
“小弟啊,你怎能如此糊塗啊?民間有句俗語:‘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對年過半百的老太太來說,親兒子再親能親過大孫子嗎?”
朱文正的話,在朱樉的腦海中反複回蕩。他想起曆史上的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以後,朱元璋直接跳過了還活著的老二秦王、老三晉王、老四燕王,選擇了年紀僅僅十五歲的朱允炆擔任皇太孫。
可以說朱元璋的這一手操作,直接讓幾個嫡子的太子夢徹底泡湯了。這也是靖難之役發生的根本原因,畢竟手握重兵的藩王們,誰也不會服氣一個侄子輩的兒皇帝坐上那張龍椅。
朱樉在心中反複自問,要是大哥朱標一死,自己真的能順利繼承太子之位嗎?
問到了最後,朱樉越發沒了自信。曆史的慣性何等強大,真到了那個時候,說不準這儲位還是會落到朱允炆的頭上。
朱樉臉色陰沉,他向朱文正說道:“驢兒哥你說的對,真到了那一天,我的命運恐怕就要掌握在他人之手了,這種感覺實在是令我感到不爽。”
朱樉這句話,讓朱文正的臉上出現了笑意,他笑著說道:“你能這樣想就對了,小弟你要記住一句話,那就是真正的王者從來都不需要別人的施舍,因為別人給你的東西,遲早都能原封不動的拿回去。”
“隻有你搶到手的東西,那才是原原本本屬於你的。”
朱文正的這番話說的很有蠱惑性,不過也很好的映射出了朱樉目前的現狀。
他現在的一切權勢都是老爹朱元璋賞賜給他的,他的頭銜秦王、上將軍、征南將軍、錦衣衛都指揮使、東閣大學士看似很多。
實際上,要是真到了某一天,他不幸惹怒了老爹朱元璋,要收回他手中的權力不過是一道聖旨的事。
一想到這裏,朱樉便覺得如鯁在喉。他雙手抱拳朝著朱文正鄭重一拜:“小弟愚鈍,還請驢兒大哥賜教。”
聽到這句話,朱文正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曾經跟朱樉一樣天真,認為隻要辦好了差事,打了勝仗,立下大功。
叔父朱元璋就會兌現他的承諾,給他一個天大的獎賞。
那個獎賞甚至可以讓他取代世子朱標,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他大都督的地位,手中的兵權都是來自於叔父的封賞,想要毀掉他這個不世出的少年將軍不過是叔父朱元璋隨口的一句話而已。
從朱文正被關在桐城監獄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別人給的東西就算再好,也不如自己親手去打拚得來的。
朱文正自嘲的笑了笑,他對朱樉認真說道:“你將這群二世祖送到新兵營來集訓的想法非常好,可是你還忽略了一點。”
“哦?不知兄長所說的是哪一點?”朱樉有些不解其問。
朱文正目光炯炯的望著他,認真說道:“小弟似乎忽略了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