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爺發現什麽了?】


    【這氣氛,突然變得好緊張啊!】


    【陳老爺,別賣關子了,你到底看到什麽了?!】


    直播間。


    網友們紛紛被陳北的樣子,給勾起了好奇心。


    陳北沒有立即回答。


    而是緩緩伸出手,將手電筒的光芒緩緩移動,照亮了身前的一個小水潭。


    水潭清澈見底,水麵上映出各種色彩斑斕的鍾乳石倒影,美如畫卷。


    然而。


    真正吸引陳北和網友們目光的,並不是這美景。


    而是水潭中的一條神秘生物。


    隻見。


    這生物身體細長而透明,長著四隻粉嫩的小爪子,如同用玻璃雕刻而成的藝術品。在燈光的映照下,它的皮膚呈現出一種白色的透明顏色,體內器官清晰可見,宛如一幅精致的生命圖譜。


    它就那樣靜靜的浮在水中,一動不動。


    最令人震驚的是。


    這個神秘生物,長的竟然與華夏神話中的“龍”,有六七分相似。


    【那是什麽?!】


    【哇,這個生物太美了,竟然是透明的,像玻璃藝術品一樣!】


    【臥槽,這怎麽看起來這麽像...龍?!】


    【沒錯!這神秘的生物長的跟龍也太像了吧?難道是什麽未知的新物種?!】


    【體內的器官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太神奇了!】


    【omg!華夏的神話是真的,真有“龍”這種生物存在!】


    【天呐!看到這個神秘生物,我三觀都刷新了!】


    看清這個神秘生物後。


    直播間的網友們,驚呼連連。


    陳北輕聲解釋道:


    “大家不要誤會。”


    “這個全身透明的小家夥,可不是“龍”。”


    “它隻是長的形似“龍”而已,它的名字叫做洞穴蠑螈,是一種生活在黑暗洞穴中的珍稀生物。”


    “因為長期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為了適應環境,洞螈的眼睛就會停止發育,最終被一層皮膚覆蓋。因此它基本上沒有視覺,但它隱藏的眼睛和部分皮膚仍然可以探測到光的存在,而且它還擁有一係列超感官,包括靈敏的嗅覺和聽覺,甚至可能有感知電場和磁場的能力。”


    “洞穴蠑螈非常稀有,對環境的要求也非常高,能遇到它,真的非常幸運。”


    【嚇我一跳,原來不是龍啊!】


    【洞穴蠑螈?好神奇的生物啊!】


    【我在陳老爺直播間連“龍”都見過了,下次就是見到奧特曼都不驚訝了!】


    【...我說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覺得很別扭,原來沒有眼睛啊!】


    【我不管你們怎麽叫,我就叫它“龍寶寶”!】


    【欸?我們觀察了它這麽久,它怎麽一直不動啊?不會是嗝屁了吧?!】


    看了一眼彈幕,陳北輕笑說道:


    “它是活的,隻不過比較“懶”,不愛動而已。”


    “說到世界上懶惰的生物,大家會聯想到什麽?”


    “是一天24小時幾乎靜止不動的樹懶?還是長期行動遲緩的考拉?又或者是生活在深海底部的格陵蘭睡鯊?”


    “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


    “以上這些大家能夠聯想到的懶惰生物,跟洞穴蠑螈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


    【樹懶:終於不是我第一懶了!】


    【洞穴蠑螈:嗯?終於到我出場的時候了?】


    【求解釋洞穴蠑螈到底有多懶?】


    【科普時間到,前排占座!】


    “這麽說吧。”


    “洞穴蠑螈在一次進食以後,可以長達7年左右的時間不再進食。甚至可以數年保持一個姿勢一動不動,來保證最低的能量消耗。”


    “主要是因為,黑暗洞穴內食物比較匱乏,洞穴蠑螈在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一動不動,也完全是生存環境逼出來的。”


    “不僅如此,洞穴蠑螈這種生物,平均每隔12.5年才會交配繁殖一次,真正做到了一生都是佛係生活。”


    “它一生的終極目標就是減小消耗,唯一願意動的時候就是進食和繁殖。”


    “不過,不動也有不動的好處。”


    “而且其壽命平均達到70年,更甚者可以活到100歲以上,算得上是兩棲動物界名副其實的壽星了。”


    陳北一邊觀察著水潭中的這條神秘的小家夥,一邊科普道。


    洞穴蠑螈!


    【多,多少?7年不進食?!】


    【牛批!保持一個姿勢數年不動?我想問它腰不會酸嗎?!】


    【12.5年才交配一次?這是真·佛係啊!】


    【洞穴蠑螈的一生終極目標是減小消耗,我也是哈哈哈!】


    【哇,壽命能達到100歲以上!尊嘟假嘟?!】


    【我悟了!洞穴蠑螈的養生秘訣就是少吃不動(狗頭)!】


    ......


    與此同時。


    華夏,某處大山,一處洞穴前。


    一隊拿著繩索裝備,身穿專業探險服的人從洞穴中走了出來。


    他們是華夏生物科研所的。


    這幾年來。


    他們鑽遍了華夏近一半的已知洞穴,目的是為了尋找一種形似“龍”的洞穴神秘生物——洞穴蠑螈。


    距離上一次發現洞穴蠑螈,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現在。


    科研所需要再次找到洞穴蠑螈,證明其並未滅絕的同時,拍攝下更為清晰的影像資料。


    因為科技發展的原因。


    三十年前的攝像設備,拍攝出來的影像實在是太模糊了。


    “哎,李隊,你說這洞穴蠑螈不會滅絕了吧!”


    “就是,不然咱們怎麽找了幾年,都始終找不到它的影子?!”


    “這洞穴蠑螈,極有可能是咱們華夏圖騰“龍”的原型。要是真的滅絕了,那真是太可惜了,也會讓外國人看咱們得笑話!”


    “......”


    隊員們情緒低落,坐在洞穴前你一句我一語的說著。


    “洞穴蠑螈隻生活在黑暗不見天日的地下洞穴內,食物本就十分匱乏,加上近些年地下水也汙染嚴重,滅絕也不是不可能!”被隊員們稱為李隊的男人,歎氣說道:


    “不過,大家也不要氣餒!”


    “咱們華夏地大物博,山川數不勝數。咱們目前探索過的洞穴,大都是已知被探索過的。還有很多未被人發現探索過的“野穴”,這些“野穴”中生活有洞穴蠑螈的幾率,會更大!”


    “接下來。”


    “我們就將探索目標,著重放在一些深山無人區的“野穴”中。”


    李森說著說著。


    突然。


    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李森接起電話,幾秒種後,神情變得激動起來。


    “你說什麽?!”


    “果真嗎?!”


    “太好了,好,我這就去看!”


    掛斷電話。


    李森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大家猜一猜,我剛聽到了什麽好消息?!”


    ......


    【感謝“螢酒.”老爺送的大神認證,愛你比心麽麽噠,愛心送給你biubiubiu(づ ̄3 ̄)づ???????!感謝所有送禮物支持作者菌的老爺們,祝你們帥過吳彥祖!】


    就很巧,前麵剛寫完環地平弧,昨天朋友圈一個朋友就拍到了,回複接好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山日常:被國寶拖家帶口賴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爐火糖粥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爐火糖粥丶並收藏趕山日常:被國寶拖家帶口賴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