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摩卡就好。”意識到自己剛才點了兩杯咖啡的梁葆光無聲地笑了起來,當某些事情變為習慣就難改了,像是某些事情一旦成了回憶便再難拋卻,“算了,還是給我兩杯摩卡吧。”
“先生,您確定是兩杯……”站在櫃台後麵飛快按著收銀機上按鈕的服務生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隻抬頭看了一眼她便再也移不開視線,這個男人的笑容燦爛得叫人目眩。在親見之前總是很難想象人的笑容會有這樣的魔力,仿佛清晨拉開窗簾照進臥室裏的第一縷陽光,有像是早春暖風吹佛下綻放的第一朵多被銀蓮,讓她忽然記起了小時候第一次吃冰淇淋的時候,舔了舔甜筒的尖。
“是,我確定。”梁葆光依然那麽笑著,很久之前他就知道,笑容才是最完美的武裝。
“好的。”明明想看卻又不敢直直地盯著,隻能裝作不經意地瞥過去,在目光掃過男人的臉龐後又趕緊避開,生怕被人注意到。這個做暑期兼職的小女生並沒有注意到,她說話的聲音都跟平時有些不同,“一共是一萬九千六百元。”
遞過自己現金卡的時候,梁葆光忽然指著自己的心口,“知道嗎,其實這裏住著一頭白熊。”
“白熊?”長得嬌小玲瓏的女服務生困惑地歪著頭,身上的咖啡店的製服讓她頗為可愛。
“never mind。”拿起單據和震動鈴後梁葆光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櫃台,隻是一時感性爆發而已,他可不想和一個年紀可能比他小了一輪的女人解釋什麽叫“白熊效應”,如果想要找人傾吐一番,他有許多更好的選擇。
“白熊效應”又被稱為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丹尼爾·莫頓·魏格納(daniel·merton·wegner)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嚐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立即出現強烈反彈,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的形象。
對於傷心的回憶,人們總會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事情的發展往往與本人意願相反,越是不要記得不要做的,卻往往越是會回想越是會做,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白熊效應。
人總要學會在遺忘中活下去的,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
c27本就是一家網紅咖啡店,專門過來拍照片,好發在instagram上炫耀的女人相當多,故而店裏麵顯得有些嘈雜,梁葆光隻好帶上耳機按下播放鍵鬧中取靜。播放器被他設置了隨機播放,出來的是jibbs的成名曲《chain hang low》,樂曲歡樂明快,讓他搖頭晃腦地跟著唱了出來:“could you throw it over ya shoulda?”梁葆光自問,真能像歌詞一樣將它拋之腦後嗎,不能。
見輕吹鳥毳,隨意數花須,隻千萬之人中捉手一握,從此怕回頭,無非心知有你而已。
思緒飄遠連感知都鈍了些,等回過神時梁葆光愕然發現麵前坐了個女人,黑t恤藍牛仔褲和小白鞋的搭配幹淨簡潔,不過在室內還戴著個大大的墨鏡略有些作,盡管臉被遮住了一半,但他隻看下半邊兒也能判斷出是個美人,“抱歉,我們認識?”
“昨天淩晨才剛見過,這麽快便已經忘記了麽?”李智賢是個嘴閑不下來的女人,一閑下來就想吃東西,因為體重的問題經紀人不知道跟她談過多少次了,可她還是控製不了自己的食欲。她們公司在奉恩寺旁邊,距離這兒隻有兩站路遠,下午她忽然想吃芝士蛋糕就開車過來了,沒想到找位置的時候一眼看到了坐著發呆的梁葆光。
李智賢嫌麻煩怕被別人認出來,隻想吃東西不想多事,所以原先沒打算跟梁葆光搭話的,選擇在他旁邊找一張桌子坐下,然而坐了一會兒之後發現這個男人並沒有伴兒,隻是戴著耳機愣愣地看著外麵的景色發呆,她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來。你有故事我有酒,晚上如家走不走,女人最吃不起的就是這種“有故事的男人”的套路。
“哦,是你啊。”低頭瞄了一眼,梁葆光發動了他的技能看胸識人,成功地確認了目標。李智賢跟他隻是在便利店的門口一起抽了幾支煙,又隨便聊了聊有的沒的,但她足夠漂亮也足夠大,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等下,我去拿一下我點的東西。”
“怎麽有兩杯咖啡,在等朋友嗎?”梁葆光再次上樓的時候,李智賢立馬發現他端著的托盤裏有兩杯咖啡。
“我特別喜歡摩卡,所以一塊蛋糕要就兩杯咖啡吃下去。”梁葆光信口胡謅道。
“哈,信你才有鬼了。”芝士蛋糕不是校村炸雞,摩卡咖啡也不是cass啤酒,李智賢還是頭一回聽說有人要兩杯咖啡吃一塊蛋糕的。
梁葆光聳聳肩,他也不需要李智賢相信,“昨天不是說最近要出新專輯,工作很忙的嗎?”
“再忙也不能不吃東西啊。”伸手一摸自己依然圓潤的下巴,李智賢就忍不住歎氣,如果不是恢複期太長還跟回歸舞台衝突,她都想去做個抽脂手術了。盡管每天都告誡自己要管住嘴巴控製食量,可一旦想進食的欲望上來了,大腦裏就會變得一片空白,“你呢,沒幾個遊客會像你這樣子,明明是出來玩卻一副極度無聊的表情。”
“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我還是說不出一本最愛的書,說不出一道最愛的菜,說不出一首最愛的歌,說不出一個最愛的人……所以時常覺得人生其實並沒有那麽有趣,偶爾也會懷疑活著是否真有意義。”梁葆光沒有講故事,字字句句都是他自己。
李智賢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她曾經聽過一句話“人生就像是爬樓梯,隻有當樓梯真實存在時,攀登才是有意義的。”
梁葆光沒低著頭擺弄著手裏的餐叉,自顧自地說了下去:“無論電影裏、書本上、生活中,沒有一個人曾以他們的意義說服我。但剛才我卻在想,也許活著的意義就是等下去,也許今天晚上就我翻到了最愛的書,嚐到了最愛的菜,聽到了最愛的歌,遇見了最愛的人。”
“先生,您確定是兩杯……”站在櫃台後麵飛快按著收銀機上按鈕的服務生停下了手上的動作,隻抬頭看了一眼她便再也移不開視線,這個男人的笑容燦爛得叫人目眩。在親見之前總是很難想象人的笑容會有這樣的魔力,仿佛清晨拉開窗簾照進臥室裏的第一縷陽光,有像是早春暖風吹佛下綻放的第一朵多被銀蓮,讓她忽然記起了小時候第一次吃冰淇淋的時候,舔了舔甜筒的尖。
“是,我確定。”梁葆光依然那麽笑著,很久之前他就知道,笑容才是最完美的武裝。
“好的。”明明想看卻又不敢直直地盯著,隻能裝作不經意地瞥過去,在目光掃過男人的臉龐後又趕緊避開,生怕被人注意到。這個做暑期兼職的小女生並沒有注意到,她說話的聲音都跟平時有些不同,“一共是一萬九千六百元。”
遞過自己現金卡的時候,梁葆光忽然指著自己的心口,“知道嗎,其實這裏住著一頭白熊。”
“白熊?”長得嬌小玲瓏的女服務生困惑地歪著頭,身上的咖啡店的製服讓她頗為可愛。
“never mind。”拿起單據和震動鈴後梁葆光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櫃台,隻是一時感性爆發而已,他可不想和一個年紀可能比他小了一輪的女人解釋什麽叫“白熊效應”,如果想要找人傾吐一番,他有許多更好的選擇。
“白熊效應”又被稱為反彈效應,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丹尼爾·莫頓·魏格納(daniel·merton·wegner)的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嚐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立即出現強烈反彈,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的形象。
對於傷心的回憶,人們總會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事情的發展往往與本人意願相反,越是不要記得不要做的,卻往往越是會回想越是會做,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白熊效應。
人總要學會在遺忘中活下去的,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
c27本就是一家網紅咖啡店,專門過來拍照片,好發在instagram上炫耀的女人相當多,故而店裏麵顯得有些嘈雜,梁葆光隻好帶上耳機按下播放鍵鬧中取靜。播放器被他設置了隨機播放,出來的是jibbs的成名曲《chain hang low》,樂曲歡樂明快,讓他搖頭晃腦地跟著唱了出來:“could you throw it over ya shoulda?”梁葆光自問,真能像歌詞一樣將它拋之腦後嗎,不能。
見輕吹鳥毳,隨意數花須,隻千萬之人中捉手一握,從此怕回頭,無非心知有你而已。
思緒飄遠連感知都鈍了些,等回過神時梁葆光愕然發現麵前坐了個女人,黑t恤藍牛仔褲和小白鞋的搭配幹淨簡潔,不過在室內還戴著個大大的墨鏡略有些作,盡管臉被遮住了一半,但他隻看下半邊兒也能判斷出是個美人,“抱歉,我們認識?”
“昨天淩晨才剛見過,這麽快便已經忘記了麽?”李智賢是個嘴閑不下來的女人,一閑下來就想吃東西,因為體重的問題經紀人不知道跟她談過多少次了,可她還是控製不了自己的食欲。她們公司在奉恩寺旁邊,距離這兒隻有兩站路遠,下午她忽然想吃芝士蛋糕就開車過來了,沒想到找位置的時候一眼看到了坐著發呆的梁葆光。
李智賢嫌麻煩怕被別人認出來,隻想吃東西不想多事,所以原先沒打算跟梁葆光搭話的,選擇在他旁邊找一張桌子坐下,然而坐了一會兒之後發現這個男人並沒有伴兒,隻是戴著耳機愣愣地看著外麵的景色發呆,她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來。你有故事我有酒,晚上如家走不走,女人最吃不起的就是這種“有故事的男人”的套路。
“哦,是你啊。”低頭瞄了一眼,梁葆光發動了他的技能看胸識人,成功地確認了目標。李智賢跟他隻是在便利店的門口一起抽了幾支煙,又隨便聊了聊有的沒的,但她足夠漂亮也足夠大,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等下,我去拿一下我點的東西。”
“怎麽有兩杯咖啡,在等朋友嗎?”梁葆光再次上樓的時候,李智賢立馬發現他端著的托盤裏有兩杯咖啡。
“我特別喜歡摩卡,所以一塊蛋糕要就兩杯咖啡吃下去。”梁葆光信口胡謅道。
“哈,信你才有鬼了。”芝士蛋糕不是校村炸雞,摩卡咖啡也不是cass啤酒,李智賢還是頭一回聽說有人要兩杯咖啡吃一塊蛋糕的。
梁葆光聳聳肩,他也不需要李智賢相信,“昨天不是說最近要出新專輯,工作很忙的嗎?”
“再忙也不能不吃東西啊。”伸手一摸自己依然圓潤的下巴,李智賢就忍不住歎氣,如果不是恢複期太長還跟回歸舞台衝突,她都想去做個抽脂手術了。盡管每天都告誡自己要管住嘴巴控製食量,可一旦想進食的欲望上來了,大腦裏就會變得一片空白,“你呢,沒幾個遊客會像你這樣子,明明是出來玩卻一副極度無聊的表情。”
“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我還是說不出一本最愛的書,說不出一道最愛的菜,說不出一首最愛的歌,說不出一個最愛的人……所以時常覺得人生其實並沒有那麽有趣,偶爾也會懷疑活著是否真有意義。”梁葆光沒有講故事,字字句句都是他自己。
李智賢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她曾經聽過一句話“人生就像是爬樓梯,隻有當樓梯真實存在時,攀登才是有意義的。”
梁葆光沒低著頭擺弄著手裏的餐叉,自顧自地說了下去:“無論電影裏、書本上、生活中,沒有一個人曾以他們的意義說服我。但剛才我卻在想,也許活著的意義就是等下去,也許今天晚上就我翻到了最愛的書,嚐到了最愛的菜,聽到了最愛的歌,遇見了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