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村裏滾動式招工啟事條
九零年代:不做賢妻良母後爽爆了 作者:一米多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葛家老大媳婦翠花很堅定,若有機會的話,兩口子一起進廠掙錢。
再不濟的話,也得拚一個進去,總之機會當前,說什麽都得抓住。
老支書也很認同,他巴不得所有兒孫都能走出農村,往更大更好的地方去發展。
所以,老大葛真家哪怕舍不得孩子,最後也不得不覺得其實自己父親和媳婦兒的意見是對的。
隻有家裏富足了,才能讓孩子們安心的念書,將來有更好的前途。
“爸,那咱是等人家周廠長的電話還是直接去城裏那廠裏看看?”老大媳婦兒翠花問。
人啊,一旦動了心思,就一刻都等不及了,才做了決定要去城裏闖一闖,恨不得立刻就能定下來,否則那心裏就跟小貓撓了似的,癢癢。
老支書略想了想,“這樣,咱明天等等看,要是沒有電話,你們後天就進城裏,先去服裝廠找老二,看看情況。”
“噯,好。”翠花連連應聲,又看看自己男人葛真家,一臉的期待和歡喜。
電話,周芸是第二天早飯時候打過來的,她跟錢草蘭一起的。
錢草蘭知道村部的電話,先撥通了電話,跟老支書說的,“葛叔,是我,草蘭,我妹子要跟你說點事。”
然後,就把電話給了周芸。
周芸在電話裏先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後就跟老支書說了服裝廠招工的事,並說了一些招工條件,問老支書村裏有沒有想打工的村民,可以進廠試試。
若是有的話,還請老支書組織一下,約好時間,一起到廠裏報到麵試。
老支書就在電話邊不停的應聲,“行行行,我記著呢,這樣,今天我就把人給定下來,可以的話,明天,最遲明天下午把人送到......”
“最好是上午。”周芸說,“因為上午的話,可能要先體檢,體檢完合格的可以錄用。”
“那明天來不及的話,就後天,後天一早我們包車過來。”老支書說。
周芸點頭,“可以。”
事情就這麽定了。
接著,周芸又給老家江老頭打了個電話,同樣也是招工信息。
江老頭聽完,高興壞了,撂下電話就找村長商量了。
於是,幾乎是同一時間,兩個村子的大喇叭都響了,內容更是雷同。
“各村民注意了,現在有一則招工啟事,本縣雲想衣裳服裝廠正在招工,有意向者可到村部先報名,截止時間明天下午六點......”
之後,這則招工啟事就如滾動的廣告條,就在村裏大喇叭上不停的重複播報了。
村裏人,有些正在家裏吃早飯,有些已經下地幹活了,大家開始聽著這大喇叭廣播還沒啥感覺,可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這可跟往常不大一樣呢。
葛家老大家,一聽這招工信息,翠花撂下盆裏正在洗的衣裳,就激動的對扛著鋤頭準備下地的葛真家道。
“真家,你聽,爸的聲音,招工信息,是服裝廠,對,就是老二待的那個服裝廠,真的在招人,走,咱快去村部報名。”
葛真家樂嗬嗬的笑道,“傻呢吧?爸還能把咱倆名字落下不成?”
“我不管,看著爸把咱的名字記下我才安心。”翠花舀了瓢清水,洗了滿是肥皂沫的手,拉著男人就出了院子。
到了村部這邊,發現小小的辦公室裏擠滿了人,都是問這招工信息的。
農閑剛過不久,村民們多數賦閑在家,膽子小的害怕外麵的大千世界,隻有些膽子大的,出外找活了。
現在,村裏帶頭牽線招工,這就給很多村民底氣了,大家即便覺得外頭世界險惡,可是,有村裏在呢,就不怕。
人太多,男女老少,似乎都要來湊個熱鬧。
老支書被圍在中間,都不咋能動彈了,看著那個拄著拐杖自己還得喊叔的八十多歲老人也被擠到跟前。
老支書哭笑不得,“德生叔啊,您也跟著湊啥熱鬧啊?”
“啥?”德生叔沒聽清。
老支書連忙推開人,將老人家扶到凳子上坐。
德生叔一落座就問,“小葛,這咋回事啊?我在村部門口站會,就被人給擠過來了,這是要幹啥啊?這麽多人?”
“哎呀,這真是,沒啥事,叔,你先坐會,我處理下。”老支書拿著旱煙管就趕著那些擁擠的人,並將村裏老會計給拽過來。
“老薛,你坐這兒登記,其他人,一個一個來,排隊,姓名年齡性別都得填上啊,另外,也別都遇著事就往跟前瞎湊,這次招工對咱們來說是好事,不過,你們自己也得想清楚了。
人家廠裏招的長期工,可不是短工,不是你幹個十天半個月就能回來的。
所以,你們要去的,最好先把家裏老小要安排妥當了。
進了廠那都是要簽合同的,你幹一陣子就不幹了,人家廠裏也有損失,會要賠償的。”老支書警告著。
這一警告,果然,讓不少人心裏泛起了嘀咕。
有些家裏有老人要照顧的,有些家裏孩子還太小撂不開手的,還有家裏活多走不開的,這時候就要掂量掂量了。
於是,這報名的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所以,葛家大兒子大兒媳很快就擠了過來,先在會計這裏報了名。
其他人都很羨慕,昨天他們得知葛真寶到縣城服裝廠上班,就很羨慕了,沒想了,才隔了一天,老大兩口子也要去了。
當然了,這次機會是給到大家的,可是,很多人家沒有老葛家這條件啊。
葛家兄弟倆,孩子都大了,都能自己照顧自己了,而且,老支書兩口子也能在家照應著,所以,他們能走的開。
不過,也有那狠心的父母,自己走不開,就拉著十三四歲的閨女來報名的,老支書瞧見了氣的發抖,
“小雅那跟我家小燕差不多的年紀,還在讀書呢,你就讓她去打工?是掙錢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小雅媽反懟道,“當然是掙錢重要,她念書考學,不也是為了將來好找工作好掙錢麽?現在就能進廠當工人,還省下讀書的錢了呢,直接一步到位了。”
“到位啥?你個目光短淺的婆娘,孩子啥年紀就該做啥事,她還沒滿十八歲,廠裏不招,領回去吧。”老支書沉著臉直接一口回絕。
之後,又對排隊報名的人說,“你們可別糊弄我老頭子,你們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我看著長大的,別想謊報年紀。
就算你在我這裏謊報了,到了人家廠裏,人家還是要查的,查出來了再讓你滾蛋,你不僅進不了廠還跟著丟人呢。
所以,都老老實實的登記,年紀太小的回家待著,該念書的就多念點書。
總之,多念書不會有錯,你們也看看,人家那車間的工人都要上過小學會識字的,還有其他部門的領導,那起碼得初中、高中畢業。
所以,書念的越多,那機會也就更多,更好!!!”
喜歡九零年代:不做賢妻良母後爽爆了請大家收藏:()九零年代:不做賢妻良母後爽爆了。
再不濟的話,也得拚一個進去,總之機會當前,說什麽都得抓住。
老支書也很認同,他巴不得所有兒孫都能走出農村,往更大更好的地方去發展。
所以,老大葛真家哪怕舍不得孩子,最後也不得不覺得其實自己父親和媳婦兒的意見是對的。
隻有家裏富足了,才能讓孩子們安心的念書,將來有更好的前途。
“爸,那咱是等人家周廠長的電話還是直接去城裏那廠裏看看?”老大媳婦兒翠花問。
人啊,一旦動了心思,就一刻都等不及了,才做了決定要去城裏闖一闖,恨不得立刻就能定下來,否則那心裏就跟小貓撓了似的,癢癢。
老支書略想了想,“這樣,咱明天等等看,要是沒有電話,你們後天就進城裏,先去服裝廠找老二,看看情況。”
“噯,好。”翠花連連應聲,又看看自己男人葛真家,一臉的期待和歡喜。
電話,周芸是第二天早飯時候打過來的,她跟錢草蘭一起的。
錢草蘭知道村部的電話,先撥通了電話,跟老支書說的,“葛叔,是我,草蘭,我妹子要跟你說點事。”
然後,就把電話給了周芸。
周芸在電話裏先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後就跟老支書說了服裝廠招工的事,並說了一些招工條件,問老支書村裏有沒有想打工的村民,可以進廠試試。
若是有的話,還請老支書組織一下,約好時間,一起到廠裏報到麵試。
老支書就在電話邊不停的應聲,“行行行,我記著呢,這樣,今天我就把人給定下來,可以的話,明天,最遲明天下午把人送到......”
“最好是上午。”周芸說,“因為上午的話,可能要先體檢,體檢完合格的可以錄用。”
“那明天來不及的話,就後天,後天一早我們包車過來。”老支書說。
周芸點頭,“可以。”
事情就這麽定了。
接著,周芸又給老家江老頭打了個電話,同樣也是招工信息。
江老頭聽完,高興壞了,撂下電話就找村長商量了。
於是,幾乎是同一時間,兩個村子的大喇叭都響了,內容更是雷同。
“各村民注意了,現在有一則招工啟事,本縣雲想衣裳服裝廠正在招工,有意向者可到村部先報名,截止時間明天下午六點......”
之後,這則招工啟事就如滾動的廣告條,就在村裏大喇叭上不停的重複播報了。
村裏人,有些正在家裏吃早飯,有些已經下地幹活了,大家開始聽著這大喇叭廣播還沒啥感覺,可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這可跟往常不大一樣呢。
葛家老大家,一聽這招工信息,翠花撂下盆裏正在洗的衣裳,就激動的對扛著鋤頭準備下地的葛真家道。
“真家,你聽,爸的聲音,招工信息,是服裝廠,對,就是老二待的那個服裝廠,真的在招人,走,咱快去村部報名。”
葛真家樂嗬嗬的笑道,“傻呢吧?爸還能把咱倆名字落下不成?”
“我不管,看著爸把咱的名字記下我才安心。”翠花舀了瓢清水,洗了滿是肥皂沫的手,拉著男人就出了院子。
到了村部這邊,發現小小的辦公室裏擠滿了人,都是問這招工信息的。
農閑剛過不久,村民們多數賦閑在家,膽子小的害怕外麵的大千世界,隻有些膽子大的,出外找活了。
現在,村裏帶頭牽線招工,這就給很多村民底氣了,大家即便覺得外頭世界險惡,可是,有村裏在呢,就不怕。
人太多,男女老少,似乎都要來湊個熱鬧。
老支書被圍在中間,都不咋能動彈了,看著那個拄著拐杖自己還得喊叔的八十多歲老人也被擠到跟前。
老支書哭笑不得,“德生叔啊,您也跟著湊啥熱鬧啊?”
“啥?”德生叔沒聽清。
老支書連忙推開人,將老人家扶到凳子上坐。
德生叔一落座就問,“小葛,這咋回事啊?我在村部門口站會,就被人給擠過來了,這是要幹啥啊?這麽多人?”
“哎呀,這真是,沒啥事,叔,你先坐會,我處理下。”老支書拿著旱煙管就趕著那些擁擠的人,並將村裏老會計給拽過來。
“老薛,你坐這兒登記,其他人,一個一個來,排隊,姓名年齡性別都得填上啊,另外,也別都遇著事就往跟前瞎湊,這次招工對咱們來說是好事,不過,你們自己也得想清楚了。
人家廠裏招的長期工,可不是短工,不是你幹個十天半個月就能回來的。
所以,你們要去的,最好先把家裏老小要安排妥當了。
進了廠那都是要簽合同的,你幹一陣子就不幹了,人家廠裏也有損失,會要賠償的。”老支書警告著。
這一警告,果然,讓不少人心裏泛起了嘀咕。
有些家裏有老人要照顧的,有些家裏孩子還太小撂不開手的,還有家裏活多走不開的,這時候就要掂量掂量了。
於是,這報名的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所以,葛家大兒子大兒媳很快就擠了過來,先在會計這裏報了名。
其他人都很羨慕,昨天他們得知葛真寶到縣城服裝廠上班,就很羨慕了,沒想了,才隔了一天,老大兩口子也要去了。
當然了,這次機會是給到大家的,可是,很多人家沒有老葛家這條件啊。
葛家兄弟倆,孩子都大了,都能自己照顧自己了,而且,老支書兩口子也能在家照應著,所以,他們能走的開。
不過,也有那狠心的父母,自己走不開,就拉著十三四歲的閨女來報名的,老支書瞧見了氣的發抖,
“小雅那跟我家小燕差不多的年紀,還在讀書呢,你就讓她去打工?是掙錢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小雅媽反懟道,“當然是掙錢重要,她念書考學,不也是為了將來好找工作好掙錢麽?現在就能進廠當工人,還省下讀書的錢了呢,直接一步到位了。”
“到位啥?你個目光短淺的婆娘,孩子啥年紀就該做啥事,她還沒滿十八歲,廠裏不招,領回去吧。”老支書沉著臉直接一口回絕。
之後,又對排隊報名的人說,“你們可別糊弄我老頭子,你們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我看著長大的,別想謊報年紀。
就算你在我這裏謊報了,到了人家廠裏,人家還是要查的,查出來了再讓你滾蛋,你不僅進不了廠還跟著丟人呢。
所以,都老老實實的登記,年紀太小的回家待著,該念書的就多念點書。
總之,多念書不會有錯,你們也看看,人家那車間的工人都要上過小學會識字的,還有其他部門的領導,那起碼得初中、高中畢業。
所以,書念的越多,那機會也就更多,更好!!!”
喜歡九零年代:不做賢妻良母後爽爆了請大家收藏:()九零年代:不做賢妻良母後爽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