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最大規模的巡演
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 作者:薄暮映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晚之後,又是新一輪頒獎季。
先是格萊美,這屆大豐收,拿到了“年度歌曲(letitgo)”、“年度製作”、“年度專輯”“最佳影視歌曲(myheartwillgoon)”、“最佳音樂錄影帶(lovestory)”五座獎杯。
因為獎杯太多,林夏一下沒抱過來,摔倒了地上,含金量最高的年專獎當場開瓢,後來發捷報照片的時候還是粘起來的。
這簡直比林夏又刷新了“史上最年輕的格萊美年專得主”記錄還要誇張。
廣大網友直呼離大譜,紛紛吐槽留聲機獎杯質量太差。
國內也再次拿到了金曲獎大滿貫,林夏申請轉為評委,以後不再參加金曲獎的評選。
《夏至》和“legende”這兩張專輯,還有單曲《我心永恒》,在全球各大獎項領域殺瘋了,從各種林夏自己領和代領的,全球大大小小幾十座獎杯放在那裏。
甚至有粉絲笑稱,林夏得準備一間屋子專門放獎杯。
外網還出現了一個離譜的搞笑圖。
正麵是林夏,背麵是密密麻麻一堆獎杯,看得人密恐都要發作了,還特意把摔開瓢的年專獎高亮了一下,標題是:“thewoman''smainawards(那個女人的主要獎項)”。
……
2月的最後一天,“傳奇之旅”也正式啟程。
這次世界巡回演唱會遠超預期,和計劃相比增加了不少場次,最後出現在行程單裏的是179場。
第一波是3月到8月,在國內包括港澳台在內的20個城市,舉辦50場演出,還有東南亞s國的5場。
演唱會的第二階段是從9月到次年1月,主要是北美和南美兩大洲。
新年休息一個月之後,次年的3月再次出發,一直到7月,這段時間是歐洲、非洲和澳洲,8月到12月開始返程,在亞洲其他國家演出,最後再以國內的10個左右的城市收尾。
這場規模盛大的巡演接近兩年,號稱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演出,氣魄十足,除了南極洲的企鵝,都能看到她的演唱會。
首先開始售票的是第一階段國內場次。
這麽多場演出,幾乎都是大場館,預售直接秒空,讓人驚歎。
50場,作為巡演的第一部分,比很多歌手一次國內巡演還多,居然都能秒沒。
即使不是旅遊季,林夏的演唱會還是帶動了很多城市旅遊業的火爆,直接的交通、住宿和餐飲不說,這些粉絲來了肯定是要在附近轉一轉的。
林夏的演唱會每到一個城市,按業內人士的預估,能給當地帶來千萬甚至上億的經濟效益。
當地政府也是在摩拳擦掌,準備吃下這波潑天的富貴。
那些不在第一批行程表上的城市,市長信箱裏甚至出現了希望明年返程能邀請林夏開演唱會的意見。
相關部門還真的給了回複:在努力了,已經在努力了。
給政策給扶持,就希望能蹭上明年返程巡演的熱度。
第一批中獎的城市已經表態,會在那幾天增開地鐵班次,歡迎全國人民來旅遊,尤其那些比較低調的省會。
以前想要拉到這種規模的遊客量,得等天降熱度,什麽“南方小土豆”之類的梗火到自己城市,才能接住這潑天富貴。
現在林夏就是人工熱度啟動器,最開始《北冥有魚》mv一發,加上當地文旅局長自己豁出去宣傳,就帶動了一批人去土樓打卡。
後來《國家寶藏》又帶火了各大博物館。
現在雖然知道林夏人氣很高,但她的演唱會都能帶動gdp就有點離譜了。
歌手分好幾個層次,第一層是演唱會都開不起來的。第二層是有點名氣,但還在為自己演唱會能坐滿人苦苦掙紮,往往開售很久了座位還沒賣完。
第三層就是那些人氣歌手了,他們能保障收益,票很快就能賣完,也能吸引外地粉絲專程來看演唱會,但誰能像林夏一樣帶動這麽多gdp啊?
簡直就是林夏獨有的經濟學定律。
這種一般的天王天後都做不到,人們隻會選到就近的城市看,能做到這點的隻能用“巨星”來形容。
林夏已經來到了大氣層,不僅票能賣完,還能輻射周邊的產業。
粉絲搶票搶得血雨腥風,已經顧不得近不近了,能搶到就是勝利。
畢竟這可是林夏第一次開演唱會啊,還是這麽大的規模。
像香江那三場,紅館本就是小場子,從後台來看,購票的一大半還都是外地ip,林夏都感覺自己到時候要是在台上講兩句粵語,都可能會冷場。
很多粉絲甚至表示搭上現在的年終獎和下一年的年假,要跟到坡縣去。
最早定下協議的s國直接贏麻了。
巡演計劃一出,逐光甚至收到了很多東南亞國家的高層、領導人的聯係,表示隻要林夏來開演唱會,一切都好說,但因為合約限製,還是拒絕了。
這就搞的周圍幾個國家紛紛覺得坡縣不厚道,甚至還在一次峰會的休息時間指責s國“吃獨食”。
這就讓坡縣領導很不高興了,當初我們自己斥巨資請林夏來開演唱會,一個個的都在嘲笑,現在真香了有什麽用啊?
這種粉絲粘性注定了林夏就是行走的印鈔機。
像國內的天王天後,甚至像詹妮弗這樣有一定世界影響力的跨國明星,也都在第三個層次,沒有這麽瘋狂的經濟帶動能力。
林夏演唱會的盛況更像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那些巨星的風采席卷全世界,人們為了他們瘋狂。
因為現在的林夏不止是歌手,她更像是“披頭士”那一類年輕人心中的精神icon。
她代表了一種“希望經濟”,一種銳氣十足的少年形象,可以憑借自己強大的力量反抗這個世界的桎梏。
所有人都在說不可能,免費專輯不可能賺錢,第一年出道不可能上春晚,不可能打開海外市場……
後來的三國音樂會,年輕人不可能打敗老家夥,純音樂不可能火……
被泄曲的專輯銷量不可能高,動畫電影不可能有票房,全球票房不可能過十五億……
但她最後都做到了,而且都做的很漂亮,站在了世界的頂尖,比所有說不可能的人站得都高。
這種旺盛的生命力和把自信變現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種精神的象征,毫無保留地投入到熱愛裏,像一個永遠燃燒不盡的能量炸彈。
她意氣風發,她光芒萬丈。
用一些粉絲的話來說:
【林夏式生命力,是宇宙級別的殺傷力。】
【我最近的生命能量都是這個女人給的,每次一看到她,我感覺自己又能和這個世界大戰三百回合。】
【她是了不起的天才,無論在藝術還是在商業上,她的存在本身就已經為充滿不安的年輕女孩指明了道路。】
【每當看到林夏,我就覺得自己又可以原諒世界一秒鍾。】
先是格萊美,這屆大豐收,拿到了“年度歌曲(letitgo)”、“年度製作”、“年度專輯”“最佳影視歌曲(myheartwillgoon)”、“最佳音樂錄影帶(lovestory)”五座獎杯。
因為獎杯太多,林夏一下沒抱過來,摔倒了地上,含金量最高的年專獎當場開瓢,後來發捷報照片的時候還是粘起來的。
這簡直比林夏又刷新了“史上最年輕的格萊美年專得主”記錄還要誇張。
廣大網友直呼離大譜,紛紛吐槽留聲機獎杯質量太差。
國內也再次拿到了金曲獎大滿貫,林夏申請轉為評委,以後不再參加金曲獎的評選。
《夏至》和“legende”這兩張專輯,還有單曲《我心永恒》,在全球各大獎項領域殺瘋了,從各種林夏自己領和代領的,全球大大小小幾十座獎杯放在那裏。
甚至有粉絲笑稱,林夏得準備一間屋子專門放獎杯。
外網還出現了一個離譜的搞笑圖。
正麵是林夏,背麵是密密麻麻一堆獎杯,看得人密恐都要發作了,還特意把摔開瓢的年專獎高亮了一下,標題是:“thewoman''smainawards(那個女人的主要獎項)”。
……
2月的最後一天,“傳奇之旅”也正式啟程。
這次世界巡回演唱會遠超預期,和計劃相比增加了不少場次,最後出現在行程單裏的是179場。
第一波是3月到8月,在國內包括港澳台在內的20個城市,舉辦50場演出,還有東南亞s國的5場。
演唱會的第二階段是從9月到次年1月,主要是北美和南美兩大洲。
新年休息一個月之後,次年的3月再次出發,一直到7月,這段時間是歐洲、非洲和澳洲,8月到12月開始返程,在亞洲其他國家演出,最後再以國內的10個左右的城市收尾。
這場規模盛大的巡演接近兩年,號稱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演出,氣魄十足,除了南極洲的企鵝,都能看到她的演唱會。
首先開始售票的是第一階段國內場次。
這麽多場演出,幾乎都是大場館,預售直接秒空,讓人驚歎。
50場,作為巡演的第一部分,比很多歌手一次國內巡演還多,居然都能秒沒。
即使不是旅遊季,林夏的演唱會還是帶動了很多城市旅遊業的火爆,直接的交通、住宿和餐飲不說,這些粉絲來了肯定是要在附近轉一轉的。
林夏的演唱會每到一個城市,按業內人士的預估,能給當地帶來千萬甚至上億的經濟效益。
當地政府也是在摩拳擦掌,準備吃下這波潑天的富貴。
那些不在第一批行程表上的城市,市長信箱裏甚至出現了希望明年返程能邀請林夏開演唱會的意見。
相關部門還真的給了回複:在努力了,已經在努力了。
給政策給扶持,就希望能蹭上明年返程巡演的熱度。
第一批中獎的城市已經表態,會在那幾天增開地鐵班次,歡迎全國人民來旅遊,尤其那些比較低調的省會。
以前想要拉到這種規模的遊客量,得等天降熱度,什麽“南方小土豆”之類的梗火到自己城市,才能接住這潑天富貴。
現在林夏就是人工熱度啟動器,最開始《北冥有魚》mv一發,加上當地文旅局長自己豁出去宣傳,就帶動了一批人去土樓打卡。
後來《國家寶藏》又帶火了各大博物館。
現在雖然知道林夏人氣很高,但她的演唱會都能帶動gdp就有點離譜了。
歌手分好幾個層次,第一層是演唱會都開不起來的。第二層是有點名氣,但還在為自己演唱會能坐滿人苦苦掙紮,往往開售很久了座位還沒賣完。
第三層就是那些人氣歌手了,他們能保障收益,票很快就能賣完,也能吸引外地粉絲專程來看演唱會,但誰能像林夏一樣帶動這麽多gdp啊?
簡直就是林夏獨有的經濟學定律。
這種一般的天王天後都做不到,人們隻會選到就近的城市看,能做到這點的隻能用“巨星”來形容。
林夏已經來到了大氣層,不僅票能賣完,還能輻射周邊的產業。
粉絲搶票搶得血雨腥風,已經顧不得近不近了,能搶到就是勝利。
畢竟這可是林夏第一次開演唱會啊,還是這麽大的規模。
像香江那三場,紅館本就是小場子,從後台來看,購票的一大半還都是外地ip,林夏都感覺自己到時候要是在台上講兩句粵語,都可能會冷場。
很多粉絲甚至表示搭上現在的年終獎和下一年的年假,要跟到坡縣去。
最早定下協議的s國直接贏麻了。
巡演計劃一出,逐光甚至收到了很多東南亞國家的高層、領導人的聯係,表示隻要林夏來開演唱會,一切都好說,但因為合約限製,還是拒絕了。
這就搞的周圍幾個國家紛紛覺得坡縣不厚道,甚至還在一次峰會的休息時間指責s國“吃獨食”。
這就讓坡縣領導很不高興了,當初我們自己斥巨資請林夏來開演唱會,一個個的都在嘲笑,現在真香了有什麽用啊?
這種粉絲粘性注定了林夏就是行走的印鈔機。
像國內的天王天後,甚至像詹妮弗這樣有一定世界影響力的跨國明星,也都在第三個層次,沒有這麽瘋狂的經濟帶動能力。
林夏演唱會的盛況更像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那些巨星的風采席卷全世界,人們為了他們瘋狂。
因為現在的林夏不止是歌手,她更像是“披頭士”那一類年輕人心中的精神icon。
她代表了一種“希望經濟”,一種銳氣十足的少年形象,可以憑借自己強大的力量反抗這個世界的桎梏。
所有人都在說不可能,免費專輯不可能賺錢,第一年出道不可能上春晚,不可能打開海外市場……
後來的三國音樂會,年輕人不可能打敗老家夥,純音樂不可能火……
被泄曲的專輯銷量不可能高,動畫電影不可能有票房,全球票房不可能過十五億……
但她最後都做到了,而且都做的很漂亮,站在了世界的頂尖,比所有說不可能的人站得都高。
這種旺盛的生命力和把自信變現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種精神的象征,毫無保留地投入到熱愛裏,像一個永遠燃燒不盡的能量炸彈。
她意氣風發,她光芒萬丈。
用一些粉絲的話來說:
【林夏式生命力,是宇宙級別的殺傷力。】
【我最近的生命能量都是這個女人給的,每次一看到她,我感覺自己又能和這個世界大戰三百回合。】
【她是了不起的天才,無論在藝術還是在商業上,她的存在本身就已經為充滿不安的年輕女孩指明了道路。】
【每當看到林夏,我就覺得自己又可以原諒世界一秒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