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這怎麽可能!
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 作者:洪荒高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允炆愣了愣,然後趕緊道:“對對!昨晚孫兒就說大哥有本事!謝謝大哥!”
朱元璋氣惱道:“你……混賬!”
“昨晚你當咱死了是不是?咱是不是聽不到?你大哥在救咱,你擱旁邊淨添亂!”
朱允炆心下一僵,“爺爺,孫兒也是關心則亂。”
“放屁!”
朱元璋無情的拆穿他:“你是巴不得咱……”
寒心的話,朱元璋始終沒說出口。
他沉默了一下,看著跪地的朱允炆:“你起來吧,真是有夠孝順的,膝蓋都踏馬快跪出血來了!”
看著朱允炆膝蓋衣衫上的片片紅點,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可隻能憋著。
說話間,朱允熥也睡眼惺鬆的走了過來。
“爺爺。”
看到朱允熥,朱元璋的目光柔和了一些。
朱允炆心裏猛地一咯噔!
昨晚朱允熥在這守夜,看來得了皇爺爺的歡心!
“嗯,睡好了嗎?”朱元璋輕聲問朱允熥。
朱允熥點頭:“睡飽了。”
朱元璋笑著道:“好好,你陪著你二哥回去吧,咱在你大哥這休養兩天再回去。”
朱允熥急道:“可是。”
朱元璋柔聲道:“沒啥可是的,你不信你大哥?”
朱允熥搖頭:“信!我最信我大哥!”
他看了朱雄英一眼,眼中帶著篤定。
這小子,奇奇怪怪的。
朱雄英撓了撓頭。
朱元璋揮手:“去吧,都回去,不要來打擾咱享福了。”
朱允炆趕緊道:“爺爺,咱回去也是享福。”
朱元璋板著臉:“怎麽享福?望洋興歎?準備後事?躺棺材享福?”
朱允炆急急道:“孫兒不敢。”
“回去!”
朱元璋不想繼續說下去,他怕忍不住自己的暴脾氣。
朱允炆無奈,隻好垂頭離去。
朱允熥和朱元璋、朱雄英打了招呼,也乖巧的離去。
望著兩個孫子離去的背影,朱元璋語重心長的對朱雄英道:“一家子大了,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心思都有,臭小子,以後你可要好好看著你這兩兄弟。”
朱雄英點點頭,隨後勸朱元璋道:“好,爺爺還請莫揣測那麽多。”
朱元璋搖頭:“咱不是揣測,大孫,咱可以告訴你,老二在害你!”
“他回去了,一定會對別人說你在用樹皮救咱。”
“咱不出事萬事大吉,咱要出事了,你後果不堪設想,你……知道嗎?”
朱雄英沉默片刻,點頭:“知道。”
三月的陽光有些溫暖。
老槐樹下光影斑駁。
朱元璋此時有些發愣的看著朱雄英:“你知道?”
朱雄英點頭:“嗯,知道。”
朱元璋有些好奇:“不恨他?”
朱雄英坦然道:“有點,但仔細想想也沒有必要。”
“可能我本該那天死去的,我的出現,奪走了他的曾經,承蒙時光洗禮,往事雲淡風輕,看開了,也沒必要和他一般見識。”
朱元璋有些愣住:“人小鬼大,咋說話老氣橫秋的?”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道:“好吧,隻是不想讓爺爺您老傷心。”
“我就算在生氣又能咋樣?他是您親孫子,做了再多的錯事,和您也血濃於水。隨他吧,反正您現在好好的一,我也好好的。”
朱元璋忍不住咂摸咂摸嘴,豎起拇指:“胸懷坦蕩!古人常說什麽是大丈夫呀,咱以前很難定位,直到遇到你,了解你的點點滴滴,了解你的一-切。”
“咱就在想,有些人的成就,從見的第一麵,就能知道了。”
“民間常說三歲看老,這話不假。”
老爺子微微閉起了眼睛,似乎在回憶,說話也有些慢吞吞的。
“還記得,咱真正在宮外談心,甚至你第一次出來宮外,在哪裏見麵?”
朱雄英不知老爺子為啥突然開始緬懷過去,聞言還是脫口而出道:“在永定河釣魚胡同旁邊。”
他臉色也有些緩和的笑了,回想到小時候偷偷溜出門,被老爺子發現,然後痛哭流涕的第一次見麵。
“那時候我向往外麵的世界,但自己跑了出來,後來實在餓的不行啦,見到爺爺您來了,啥也不想,就想求一口吃的。”
朱元璋道:“是啊,眨眼那麽多年過去了,咱記得當時看你蓬頭垢麵的,那時候咱不待見你。”
朱雄英愣了愣,“阿?為啥啊?我不是您孫子嗎?等等,可惡,不待見我還給我一口吃的?”
朱元璋道:“是呀!不待見!咱那時候在想,你小子年紀輕輕的,出趟門差點把自己餓死?”
“後麵咱知道了,你隻有自己跑出來。”
朱懷訕訕一笑,“是啊,爺爺。”
朱元璋目光深沉道:“人常言乳雁銜草,以報母恩;你是個懂恩的孩子,咱一直都很感動。”
“咱不是你命中的貴人,你才是咱命中的貴人。”
“你讓咱在最傷心,最艱難的時候,看到了咱的希望,知道了咱耄耋之年,生命還那麽有意義。”
朱雄英有些聽不懂。
老人時常會說這些雲裏霧裏的話,讓人似懂非懂。
說著,
朱懷無聲歎口氣,捏了捏老爺子的肩膀道:“成了,咱今天不緬懷那麽多,偶爾的回味一下就成了,日後慢慢說,你先休息一會兒。”
朱元璋點頭:“咱明天再和你說咱和大孫子的點點滴滴。”
朱雄英欣然點頭:“成!沒問題!”
朱元璋笑著道:“去睡個回籠覺!聽咱的!”
朱雄英確實有些困意,道:“有啥事叫人呼喚我。”
朱元璋氣笑了:“你這孩子!府上這麽多下人,用得著你瞎忙活嗎?”
朱雄英道:“再多的下人也都是外人。”
朱元璋動容道:“咱懂了,對,咱爺孫是親人。”
朱雄英灑然一笑:“知道就行!我先去躺一會兒。”
“去吧。”朱元璋揮揮手。
等朱雄英回去休息,沒多大一會兒功夫,蔣瓛如鬼魅般走來。
老人剛才臉上的柔情消散,麵無表情的臉頰,漸漸恢複了帝王的冷漠和剛毅。
“皇爺。”
朱元璋淡漠的道:“說!”
蔣瓛道:“齊泰在午門外鬧事,欲衝入皇宮覲見皇爺。”
朱元璋麵無表情,臉頰微微顫了顫,道:“朱允炆指使的?”
蔣瓛沉默了一下,道:“是。”
“回皇爺,陳洪被清理了。”
朱元璋淡淡的道:“找到其家眷,讓其給此閹狗陪葬。”
“是!”
朱元璋想了想,道:“傳咱手諭,封東宮朱允熥為大明淮王。”
蔣瓛點頭:“好!”
朱元璋揮手:“下去吧。”
等蔣瓛走了,老人眼睛緩緩閉上,晃動著身子下的搖椅,在槐樹下漸漸昏昏欲睡了起來。
……
東宮。
朱允炆和朱允熥,一前一後的走進東宮正門。
兩人一路無言。
進入東宮之後,呂氏急急帶著東宮太監宮女走上前。
“兒子!”
看到站在朱允炆身後的朱允熥,呂氏臉色冰冷了下來。
“老三是聰明呐,守著皇爺一夜,倒是苦了我兒,跪在靈位前一夜。”
朱允熥也懶得和這對母子計較,抱拳道:“是嗎?那娘娘和二哥辛苦了。”
“沒什麽事,我先回去睡覺了。”
呂氏哼道:“皇爺大病初愈,你還能睡得著覺?”
朱允熥道:“娘娘怎麽知道我皇爺爺大病初愈?”
呂氏有些慌亂,忙道:“皇爺吉人自有天相,當然會好!”
“倒是你,昨夜我兒跪在你祖母靈位一夜,今天也換做你盡一盡孝心了,快去吧。”
朱允熥麵色有些慍怒:“你!”
呂氏道:“去吧,盡一片孝心。”
朱允熥無奈,可也隻能忍著。恰在這時。
東宮外來了一支隊伍。
眾人定睛望去,直見一群身穿蟒袍的太監走了過來。
鄭和環顧眾人,道:“東宮,接聖旨吧。”
呂氏一愣,隨後急忙讓朱允炆召集東宮所有奴婢太監臣屬來跪迎聖旨。
鄭和捏著黃絹,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大明的聖旨,有幾種格式,若是昭告天下,則稱‘詔’;
若是封賞高等的官員,則稱為‘誥’;倘若是封賞低級的人員,則名為‘敕’;若隻是宣布某某事,則稱為‘製’。除此之外,還有‘冊’、‘書’、‘符’、‘檄’等格式,對應不同的情況。
皇帝這時候對東宮下的聖旨,明顯是要昭告天下的。
呂氏和朱允炆皆有些發愣。
隨後就聽鄭和繼續道:“皇三孫朱允熥至純至孝,封大明淮王,欽此。”
奏疏很簡單,也附和朱元璋雷厲風行的態度。
隻是聖旨下完,在場所有人都懵了。
朱允熥身後的寶瓶等下人,已經激動的飽含淚花!
封王了呀!
小三爺封王了呀!
大明淮王呀!
天呐!
咱三爺太厲害了!
而此時,朱允炆母子,卻有些反應不過來,呂氏竟脫口問鄭和道:“還有呢?”
鄭和輕飄飄的說完。
東宮上下,一片寂靜。
好一些奴仆以及東宮屬官,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素來沒有存在感,不顯山不漏水的朱允熥,被封淮王了!
淮王,這是多麽敏感的稱呼啊!
當時朱元璋在元末起兵之後,不正是以吳王自稱麽?
這裏充斥著更多的底層官吏,底層奴婢,底層太監。
對於權貴的事,他們不清楚那麽多,對於政zhi上的事,對於皇室高層的事,他們也不知道那麽多。
他們是最底層的人,隻知道見風使舵,著眼於當下。所以古往今來,判斷不清楚政zhi風向,被玩弄而死,做了炮灰的,最多的都是這麽一個群體。
他們隻是知道,朱允熥被封大明淮王,現在已經躍居於朱允炆,成為東宮最尊貴之人!
呂氏跪在原地愣了好久,她沒有回頭,都能感受到無數的冰冷猜忌的目光。
她慌忙的問鄭和:“鄭公公!還有呐?我兒呐?”
這幾乎是下意識的開口。
卻也是自取其辱的開口。
鄭和笑容和煦,他在深宮混了很久,知道不能得罪任何人。
“回娘娘,皇爺沒有提到二爺,隻說了三爺。”
他衝著發愣的朱允炆母子點點頭:“奴婢告退!”
等鄭和離去。
東宮再次陷入死一般沉寂。
朱允熥心潮澎湃,滿心已經沸騰了!
對於東宮兩名孫子,朱元璋一直態度晦暗不明,也從沒有獎賞過什麽。
現在陡然給予朱允熥這麽大的封賞,朱允熥知道,這是他陪王伴駕一夜的結果。
隻是和皇爺爺短短相處了一夜而已,僅僅隻是這樣!
他就被封為大明最尊貴的‘淮王’!
淮,對老朱家意義非凡,是朱元璋起家的地方,也是淮西勳貴紮根的地方。
這種封號,不可能這麽隨意被賞賜出來!
朱允熥心裏一陣狂喜。
他知道自己對那個位置沒一點希望,他也從不去奢求那個位置。
他心裏一直知道,那個位置是屬於大哥的!隻有大哥那種魄力,那種剛毅的男人,才配擁有那個位置!
可他現在很滿意!
最起碼說明,皇爺爺還很關心自己,還很在乎自己!
他用一夜時間,贏的了朱元璋的所有愛。
他此時心裏也在唏噓,隻是一夜而已,隻是一夜的孝順而已,可是大哥呢?大哥陪了皇爺爺多少個日夜呀!
這一次,大哥將他所有魄力和孝心都展露出來。
大哥對爺爺的孝,比他們至純多了,大哥將會被賞賜什麽?
皇太孫?皇明儲君?!
雖然朱允熥心裏早就認定了,但現在皇爺爺釋放出了這個信號,朱允熥依舊心潮洶湧!
這比自己被封了淮王還要激動!
幾家歡喜幾家愁。
呂氏抿著嘴,一言不發,臉色有些慘白。
朱允炆垂頭喪氣,默不作聲。
這是朱元璋對母子二人狠狠的警告。
也在宣泄他的不滿!
朱允熥起身,將絹黃聖旨拿在手上。
剛才鄭和說了很多,封王不可怕,可怕的是,朱元璋將東宮的吃穿用度,聖旨東宮調兵遣將的權柄,全部從朱允炆手中剝奪,轉移給了朱允熥。
寶瓶也跟著朱允熥起身:“三爺!”
寶瓶雙目含著淚,激動的看著朱允熥。
朱允熥點頭,對眾人道:“都莫跪著了,起來吧。”
他臉色淡然,但內心裏,極為激動。
朱元璋氣惱道:“你……混賬!”
“昨晚你當咱死了是不是?咱是不是聽不到?你大哥在救咱,你擱旁邊淨添亂!”
朱允炆心下一僵,“爺爺,孫兒也是關心則亂。”
“放屁!”
朱元璋無情的拆穿他:“你是巴不得咱……”
寒心的話,朱元璋始終沒說出口。
他沉默了一下,看著跪地的朱允炆:“你起來吧,真是有夠孝順的,膝蓋都踏馬快跪出血來了!”
看著朱允炆膝蓋衣衫上的片片紅點,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可隻能憋著。
說話間,朱允熥也睡眼惺鬆的走了過來。
“爺爺。”
看到朱允熥,朱元璋的目光柔和了一些。
朱允炆心裏猛地一咯噔!
昨晚朱允熥在這守夜,看來得了皇爺爺的歡心!
“嗯,睡好了嗎?”朱元璋輕聲問朱允熥。
朱允熥點頭:“睡飽了。”
朱元璋笑著道:“好好,你陪著你二哥回去吧,咱在你大哥這休養兩天再回去。”
朱允熥急道:“可是。”
朱元璋柔聲道:“沒啥可是的,你不信你大哥?”
朱允熥搖頭:“信!我最信我大哥!”
他看了朱雄英一眼,眼中帶著篤定。
這小子,奇奇怪怪的。
朱雄英撓了撓頭。
朱元璋揮手:“去吧,都回去,不要來打擾咱享福了。”
朱允炆趕緊道:“爺爺,咱回去也是享福。”
朱元璋板著臉:“怎麽享福?望洋興歎?準備後事?躺棺材享福?”
朱允炆急急道:“孫兒不敢。”
“回去!”
朱元璋不想繼續說下去,他怕忍不住自己的暴脾氣。
朱允炆無奈,隻好垂頭離去。
朱允熥和朱元璋、朱雄英打了招呼,也乖巧的離去。
望著兩個孫子離去的背影,朱元璋語重心長的對朱雄英道:“一家子大了,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心思都有,臭小子,以後你可要好好看著你這兩兄弟。”
朱雄英點點頭,隨後勸朱元璋道:“好,爺爺還請莫揣測那麽多。”
朱元璋搖頭:“咱不是揣測,大孫,咱可以告訴你,老二在害你!”
“他回去了,一定會對別人說你在用樹皮救咱。”
“咱不出事萬事大吉,咱要出事了,你後果不堪設想,你……知道嗎?”
朱雄英沉默片刻,點頭:“知道。”
三月的陽光有些溫暖。
老槐樹下光影斑駁。
朱元璋此時有些發愣的看著朱雄英:“你知道?”
朱雄英點頭:“嗯,知道。”
朱元璋有些好奇:“不恨他?”
朱雄英坦然道:“有點,但仔細想想也沒有必要。”
“可能我本該那天死去的,我的出現,奪走了他的曾經,承蒙時光洗禮,往事雲淡風輕,看開了,也沒必要和他一般見識。”
朱元璋有些愣住:“人小鬼大,咋說話老氣橫秋的?”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道:“好吧,隻是不想讓爺爺您老傷心。”
“我就算在生氣又能咋樣?他是您親孫子,做了再多的錯事,和您也血濃於水。隨他吧,反正您現在好好的一,我也好好的。”
朱元璋忍不住咂摸咂摸嘴,豎起拇指:“胸懷坦蕩!古人常說什麽是大丈夫呀,咱以前很難定位,直到遇到你,了解你的點點滴滴,了解你的一-切。”
“咱就在想,有些人的成就,從見的第一麵,就能知道了。”
“民間常說三歲看老,這話不假。”
老爺子微微閉起了眼睛,似乎在回憶,說話也有些慢吞吞的。
“還記得,咱真正在宮外談心,甚至你第一次出來宮外,在哪裏見麵?”
朱雄英不知老爺子為啥突然開始緬懷過去,聞言還是脫口而出道:“在永定河釣魚胡同旁邊。”
他臉色也有些緩和的笑了,回想到小時候偷偷溜出門,被老爺子發現,然後痛哭流涕的第一次見麵。
“那時候我向往外麵的世界,但自己跑了出來,後來實在餓的不行啦,見到爺爺您來了,啥也不想,就想求一口吃的。”
朱元璋道:“是啊,眨眼那麽多年過去了,咱記得當時看你蓬頭垢麵的,那時候咱不待見你。”
朱雄英愣了愣,“阿?為啥啊?我不是您孫子嗎?等等,可惡,不待見我還給我一口吃的?”
朱元璋道:“是呀!不待見!咱那時候在想,你小子年紀輕輕的,出趟門差點把自己餓死?”
“後麵咱知道了,你隻有自己跑出來。”
朱懷訕訕一笑,“是啊,爺爺。”
朱元璋目光深沉道:“人常言乳雁銜草,以報母恩;你是個懂恩的孩子,咱一直都很感動。”
“咱不是你命中的貴人,你才是咱命中的貴人。”
“你讓咱在最傷心,最艱難的時候,看到了咱的希望,知道了咱耄耋之年,生命還那麽有意義。”
朱雄英有些聽不懂。
老人時常會說這些雲裏霧裏的話,讓人似懂非懂。
說著,
朱懷無聲歎口氣,捏了捏老爺子的肩膀道:“成了,咱今天不緬懷那麽多,偶爾的回味一下就成了,日後慢慢說,你先休息一會兒。”
朱元璋點頭:“咱明天再和你說咱和大孫子的點點滴滴。”
朱雄英欣然點頭:“成!沒問題!”
朱元璋笑著道:“去睡個回籠覺!聽咱的!”
朱雄英確實有些困意,道:“有啥事叫人呼喚我。”
朱元璋氣笑了:“你這孩子!府上這麽多下人,用得著你瞎忙活嗎?”
朱雄英道:“再多的下人也都是外人。”
朱元璋動容道:“咱懂了,對,咱爺孫是親人。”
朱雄英灑然一笑:“知道就行!我先去躺一會兒。”
“去吧。”朱元璋揮揮手。
等朱雄英回去休息,沒多大一會兒功夫,蔣瓛如鬼魅般走來。
老人剛才臉上的柔情消散,麵無表情的臉頰,漸漸恢複了帝王的冷漠和剛毅。
“皇爺。”
朱元璋淡漠的道:“說!”
蔣瓛道:“齊泰在午門外鬧事,欲衝入皇宮覲見皇爺。”
朱元璋麵無表情,臉頰微微顫了顫,道:“朱允炆指使的?”
蔣瓛沉默了一下,道:“是。”
“回皇爺,陳洪被清理了。”
朱元璋淡淡的道:“找到其家眷,讓其給此閹狗陪葬。”
“是!”
朱元璋想了想,道:“傳咱手諭,封東宮朱允熥為大明淮王。”
蔣瓛點頭:“好!”
朱元璋揮手:“下去吧。”
等蔣瓛走了,老人眼睛緩緩閉上,晃動著身子下的搖椅,在槐樹下漸漸昏昏欲睡了起來。
……
東宮。
朱允炆和朱允熥,一前一後的走進東宮正門。
兩人一路無言。
進入東宮之後,呂氏急急帶著東宮太監宮女走上前。
“兒子!”
看到站在朱允炆身後的朱允熥,呂氏臉色冰冷了下來。
“老三是聰明呐,守著皇爺一夜,倒是苦了我兒,跪在靈位前一夜。”
朱允熥也懶得和這對母子計較,抱拳道:“是嗎?那娘娘和二哥辛苦了。”
“沒什麽事,我先回去睡覺了。”
呂氏哼道:“皇爺大病初愈,你還能睡得著覺?”
朱允熥道:“娘娘怎麽知道我皇爺爺大病初愈?”
呂氏有些慌亂,忙道:“皇爺吉人自有天相,當然會好!”
“倒是你,昨夜我兒跪在你祖母靈位一夜,今天也換做你盡一盡孝心了,快去吧。”
朱允熥麵色有些慍怒:“你!”
呂氏道:“去吧,盡一片孝心。”
朱允熥無奈,可也隻能忍著。恰在這時。
東宮外來了一支隊伍。
眾人定睛望去,直見一群身穿蟒袍的太監走了過來。
鄭和環顧眾人,道:“東宮,接聖旨吧。”
呂氏一愣,隨後急忙讓朱允炆召集東宮所有奴婢太監臣屬來跪迎聖旨。
鄭和捏著黃絹,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大明的聖旨,有幾種格式,若是昭告天下,則稱‘詔’;
若是封賞高等的官員,則稱為‘誥’;倘若是封賞低級的人員,則名為‘敕’;若隻是宣布某某事,則稱為‘製’。除此之外,還有‘冊’、‘書’、‘符’、‘檄’等格式,對應不同的情況。
皇帝這時候對東宮下的聖旨,明顯是要昭告天下的。
呂氏和朱允炆皆有些發愣。
隨後就聽鄭和繼續道:“皇三孫朱允熥至純至孝,封大明淮王,欽此。”
奏疏很簡單,也附和朱元璋雷厲風行的態度。
隻是聖旨下完,在場所有人都懵了。
朱允熥身後的寶瓶等下人,已經激動的飽含淚花!
封王了呀!
小三爺封王了呀!
大明淮王呀!
天呐!
咱三爺太厲害了!
而此時,朱允炆母子,卻有些反應不過來,呂氏竟脫口問鄭和道:“還有呢?”
鄭和輕飄飄的說完。
東宮上下,一片寂靜。
好一些奴仆以及東宮屬官,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素來沒有存在感,不顯山不漏水的朱允熥,被封淮王了!
淮王,這是多麽敏感的稱呼啊!
當時朱元璋在元末起兵之後,不正是以吳王自稱麽?
這裏充斥著更多的底層官吏,底層奴婢,底層太監。
對於權貴的事,他們不清楚那麽多,對於政zhi上的事,對於皇室高層的事,他們也不知道那麽多。
他們是最底層的人,隻知道見風使舵,著眼於當下。所以古往今來,判斷不清楚政zhi風向,被玩弄而死,做了炮灰的,最多的都是這麽一個群體。
他們隻是知道,朱允熥被封大明淮王,現在已經躍居於朱允炆,成為東宮最尊貴之人!
呂氏跪在原地愣了好久,她沒有回頭,都能感受到無數的冰冷猜忌的目光。
她慌忙的問鄭和:“鄭公公!還有呐?我兒呐?”
這幾乎是下意識的開口。
卻也是自取其辱的開口。
鄭和笑容和煦,他在深宮混了很久,知道不能得罪任何人。
“回娘娘,皇爺沒有提到二爺,隻說了三爺。”
他衝著發愣的朱允炆母子點點頭:“奴婢告退!”
等鄭和離去。
東宮再次陷入死一般沉寂。
朱允熥心潮澎湃,滿心已經沸騰了!
對於東宮兩名孫子,朱元璋一直態度晦暗不明,也從沒有獎賞過什麽。
現在陡然給予朱允熥這麽大的封賞,朱允熥知道,這是他陪王伴駕一夜的結果。
隻是和皇爺爺短短相處了一夜而已,僅僅隻是這樣!
他就被封為大明最尊貴的‘淮王’!
淮,對老朱家意義非凡,是朱元璋起家的地方,也是淮西勳貴紮根的地方。
這種封號,不可能這麽隨意被賞賜出來!
朱允熥心裏一陣狂喜。
他知道自己對那個位置沒一點希望,他也從不去奢求那個位置。
他心裏一直知道,那個位置是屬於大哥的!隻有大哥那種魄力,那種剛毅的男人,才配擁有那個位置!
可他現在很滿意!
最起碼說明,皇爺爺還很關心自己,還很在乎自己!
他用一夜時間,贏的了朱元璋的所有愛。
他此時心裏也在唏噓,隻是一夜而已,隻是一夜的孝順而已,可是大哥呢?大哥陪了皇爺爺多少個日夜呀!
這一次,大哥將他所有魄力和孝心都展露出來。
大哥對爺爺的孝,比他們至純多了,大哥將會被賞賜什麽?
皇太孫?皇明儲君?!
雖然朱允熥心裏早就認定了,但現在皇爺爺釋放出了這個信號,朱允熥依舊心潮洶湧!
這比自己被封了淮王還要激動!
幾家歡喜幾家愁。
呂氏抿著嘴,一言不發,臉色有些慘白。
朱允炆垂頭喪氣,默不作聲。
這是朱元璋對母子二人狠狠的警告。
也在宣泄他的不滿!
朱允熥起身,將絹黃聖旨拿在手上。
剛才鄭和說了很多,封王不可怕,可怕的是,朱元璋將東宮的吃穿用度,聖旨東宮調兵遣將的權柄,全部從朱允炆手中剝奪,轉移給了朱允熥。
寶瓶也跟著朱允熥起身:“三爺!”
寶瓶雙目含著淚,激動的看著朱允熥。
朱允熥點頭,對眾人道:“都莫跪著了,起來吧。”
他臉色淡然,但內心裏,極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