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繼續道:“既然風氣都在傳,咱要不出來說兩句話,似乎也難堵住悠悠之口。”


    “若是再任由此事蔚然成風,民間冒充皇孫之事此起彼伏,難免會引起社稷動蕩。”


    “今日咱就正式告訴爾等!傳言不虛!”


    “恰下月六月初六,其行冠禮,並且監國。”


    朱元璋微微沉默。


    然而百官現在已經無不開始倒吸涼氣,眾人麵色驚駭到了極點。


    原來近日的傳言,並不是假的!


    原來這股子風,真是老爺子親自放出來的!


    原來皇明嫡長孫,果真準備監國了!


    站在奉天殿的群臣,許多人心裏已經心知肚明,可更多的,還是有許多人被蒙在鼓裏。


    “沒錯,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是咱大孫在治理。”


    “咱本想著,讓他做出點成績在和你們嘮叨嘮叨。”


    “現在不必嘮叨了,交趾的賦稅咱聽了,都有些震驚萬分。”


    “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傅友文,你戶部沒有撥過去一分錢吧?”


    傅友文忙不迭出列:“微臣慚愧,戶部並未嚐給交趾布政司任何財政支持。”


    朱元璋嗯了一聲:“也就是說,交趾的一切,都是咱大孫子自己治出來的。”


    “半年十二萬兩賦稅,到下個月才及冠,他比咱利害!”


    傅友文忙道:“大明之幸!陛下之幸!”


    朱元璋揮手,傅友文便入班列。


    朱元璋再次環顧眾人,道:“宗人府那邊,已經將咱大孫從上族譜玉牒。”


    “禮部。”


    禮部尚書李原聽到朱元璋的呼喚,忙不迭抱著芴板出列。


    朱元璋淡漠看著李原道:“你禮部,準備祭祀大典吧,下月初,咱給大孫行冠禮之時,同祭天地、山川、宗廟、社稷,也該讓他認祖歸宗啦!”


    李原忍不住顫抖道:“臣,遵旨!”


    朱元璋點點頭,再次揮手讓李原入班列。


    不過無論如何,隻要朱雄煥出現在眾人視野,立其為儲,恐怕是早晚之事!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持懷疑觀望態度。


    畢竟皇孫已經遠離中樞許久,治國不是兒媳,如果再出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亦或者出現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再或者出一個大字不識的農家子、流民……這樣的人,也未必就能撐起國家大事!


    雖然老爺子說交趾是皇長孫在治理,可這其中的內幕,誰又能知道呢?


    指不定是老爺子手把手治理,然後將功勞丟給皇長孫?


    反正一切的一切都諱莫如深,隻有等到皇長孫真正出現,是騾子是馬,才能遛一遛…不遠處,還有幾名文官也在相互探討著。


    “劉夫子。”


    方孝孺抿著嘴,見劉三吾緊緊握著拳,麵上帶著振奮,微微點點頭。


    劉三吾也跟著點頭:“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方孝孺道:“‘國’‘家’以教化為本,教化以學校為先;等皇孫歸來,皇爺勢必會讓其入國子監進學。”


    劉三吾笑著搖頭:“以他的見解,國子監誰能教他啊?你方孝孺嗎?還是老夫?”


    方孝孺搖搖頭:“老夫自然沒本事教他,但國子監他是要來的,學問的事都可以放在一旁,他來,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文人支持,所以我等屆時要向皇上建議,讓其入國子監進學!”


    劉三吾抿嘴,眼中發出一抹亮光道:“方兄說的極是!老夫考慮欠妥了!”


    朱雄英想真正進入群臣的視野,還是要爭取更多文官的支持。


    因為這些人,將會決定皇長孫在民間的威望,所以無論如何,禮數一定要做全。


    至少在朱雄英儲君未被宣布之前,他一定要獲得除了淮西勳貴外更多的文人力量!


    不可否認,朱雄英在武夫們之前的威望已經極高。


    但治國,還是要靠文人們!


    ……


    中午,陽光明媚。


    進入五月盛夏之後,天氣開始徹底炎熱起來。


    朱雄英有些後悔。


    後悔沒有在冬天的時候窖藏冰塊。


    如今到了炎熱的盛夏,尤其中午,就熱的有些遭不住了。


    一頓飯吃的汗流浹背,卻沒辦法祛暑。


    正在朱雄英,煩悶不堪的時候。


    府上下人急促走來,道:“爺,戶部侍郎來了。”


    朱雄英聞言,愣了愣。


    戶部侍郎他認識,是傅友文,不過隻是有過幾麵之緣,說熟悉,其實也不怎麽熟悉。


    卻也不知道戶部侍郎傅友文來此做什麽?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麽,莫不是為了交趾之事而來?可縱然如此,也不至於讓戶部侍郎親自過來吧?


    現在大明沒設戶部尚書,戶部侍郎就是戶部的一把手,權柄滔天。


    能讓傅友文親自到來,朱雄英直覺感覺事情不小。


    正在他狐疑之際,傅友文已經汗流浹背的抵達院落。


    朱雄英走到院落內,不卑不亢的給傅友文行禮。


    “見過傅大人。”


    傅友文氣喘籲籲的道:“殿下,您多禮了,這天兒可太熱了!”


    “你們,快把東西放下罷!”


    朱雄英見傅友文後麵,幾個吏目扛著兩個大箱子,大箱子還用棉被包裹。


    他不由狐疑道:“大人,這是?”


    “冰塊!解暑的。”傅友文滿不在乎的回道。


    院子中間陳放了兩個大箱子,箱子用棉被蓋上。


    朱雄英掀開,赫然發現兩個大箱子裝了滿滿當當的冰塊。


    夏天的冰塊很值錢,一般來說,明朝儲存冰塊,是需要在府邸建造冷窖,這非但需要府邸很寬闊,還需要很大的財力。


    對普通人家來說,建造冷窖成本或許很大,但對權貴來說,似乎輕鬆很多。


    等傅友文離去之後,朱雄英還有些發懵。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朱雄英剛才反複問過傅友文,可有什麽事相求,亦或者自己有什麽可以幫助傅友文的。


    可傅大人隻是搖頭,說就是單純來給自己送冰塊的。


    這就很古怪啊!


    好端端的,傅友文這是做什麽?


    不過很快,朱雄英就明白了。


    沒多大一會兒,鐵鉉來了,十分振奮的告訴朱懷,說解大紳的上半年稅收賬簿已經送去戶部。


    當鐵鉉將複印本的交趾交給朱雄英時,朱雄英也嚇的不輕。


    “這麽多?”


    賬簿上顯示,交趾上半年的賦稅勘勘有十二萬兩白銀之巨!


    咋一看似乎覺得十二萬兩白銀於大明,甚至於朱懷來說,都是九牛一毛的事。


    象,永遠都觀不到全體。


    要知道,交趾是經曆過戰後重建的,自解縉過去,到現在,滿打滿算不過六個月。


    詹徽也沒多在朱雄英這待著,和朱雄英寒暄了一會兒便離去。


    朱雄英剛端起茶盞準備喝口茶。


    外麵,禮部尚書李原又帶著兵部尚書茹太素、刑部尚書楊靖和工部尚書秦達走來。


    四人都或多或少提著禮品,有什麽上好的徽墨、湖筆、宣紙、歙硯,還有一些珍藏的閻立本、吳道子等初唐名家的畫,甚至還有王羲之的第二行貼《快雪時晴》等等。


    朱雄英看的眼花繚亂,才知道這些大明文官的能量究竟多麽巨大。


    這些可都是從東晉到初唐所有名家的珍藏,有許多在五胡之亂的時候,已經丟失了。


    這些東西極具收藏價值,若幹年以後,能流傳於後人的,隻有這些冷冰冰的文字和字畫,通過這些珍品,後人才會知道他們的祖先曾經經曆過多麽璀璨的時代。


    漢人的文明傳承的載體,就是這些珍貴的收藏品!


    朱雄英看的有些心動的同時,心裏更加的狐疑。


    今天六部的部堂高官幾乎都聚齊了。


    如果說傅友文的到來,還能以交趾的稅收解釋。


    可餘下的人呢?


    詹徽方才來的時候,送了點字畫就走了,也沒有說什麽。


    現在兵部、禮部、工部和刑部的高官再次到來,而且還古怪的拎著許多珍貴的禮品。


    朱雄英不免好奇的問道:“諸位部堂大人,你們這是?”


    禮部尚書李原道:“哦,這不是聽聞朱公子要行冠禮了麽?咱提前送點東西,朱公子還莫要嫌棄啊!”


    李原說完,茹太素和秦達兩人目光灼灼的打量著朱雄英。


    朱雄英不解的道:“李大人,這兩位老尚書這是……”


    茹太素和秦達趕緊收回目光,笑著道:“嗬嗬,沒什麽,沒什麽。”


    “公子真是一表人才,人中龍鳳,好,好啊!”


    朱雄英:”……”


    朱雄英實在有些忍不住了,道:“諸位尚書,是不是出什麽事了?諸位但說無妨!”


    禮部尚書李原搖搖頭,忙是道:“朱公子多心了,沒什麽事。”


    “隻是秦尚書沒怎麽見過朱公子,今天特意讓我們帶來見一麵,又加之我們也很久沒見過了,嗬嗬。”


    朱雄英:“……”


    說實話,這叫什麽理由啊?


    你們六部部堂是閑著沒事了麽?


    李原說罷,似乎想起什麽,從懷中掏出一本書籍,遞給朱懷,道:“對了,此書朱公子抽空讀讀。”


    朱雄英接過書籍,見書籍上寫著《祖訓錄》,朱雄英不解,自也不知道李原的深意,隻是點頭:“好,謝謝李大人。”


    李原麵色變的有些認真,抱拳道:“公子,這本書,尤其關乎禮儀的地方,你真要好好看看,切不可荒廢了啊!”


    朱雄英噢了一聲,點頭道:“成,我記得。”


    李原點點頭,便不在和朱雄英多說,“既如此,我等就告辭了。”


    朱雄英趕緊道:“這些禮品太貴重……”


    他話還沒說完,四名老尚書已經遠遠地離去。


    朱雄英撓撓頭,滿臉的問號,今天來的這六個人,雖不是大明最尊貴的,但卻一定是權柄最重的!


    大明這個國家機器,可就靠著這六個衙門在運轉!


    如今六部衙門的部堂最高長官,全部主動來給自己送及冠禮品,他們究竟都怎麽了?


    我不過隻是認識了藍玉等淮西武勳罷了,真掰開了來說,自己不過隻是沾了藍玉和自家老爺子的光,不至於讓這些尚書們如此大費周章吧?


    真要送禮,找個下屬送來就是。


    為啥他們都親自跑過來?


    還有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兩部堂,這兩個家夥的目光都恨不得將自己吃了一般。


    真是一群奇怪的家夥。


    朱雄英無語的搖搖頭,然後響起李原叮囑的話,便隨手翻開李原送來的《祖訓錄》。


    這是什麽鬼?


    等朱懷翻開,整個人突然愣住,雙目猛地瞪大,死死盯著《祖訓錄》內的內容!


    朱雄英很是好奇的翻開禮部尚書李原送來的《祖訓錄》。


    第一頁是目錄,共計一十三個。


    曰持守,曰嚴祭祀,曰禮儀……曰供用。


    等朱懷看完,他忽然愣住了,這才恍然大悟,這所謂的《祖訓錄》,可不就是《皇明祖訓》?


    這玩意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就修訂好的,是為了給後世子孫皇帝立下規矩和禮儀,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大明的祖製!


    朱雄英心下一跳。


    李尚書給我看這個做什麽?方才還特意叮囑了要看禮儀篇。


    朱雄英按照目錄,翻閱到了禮儀篇,上麵記載著皇帝登基之禮,皇明長孫正嫡之禮,國之儲君正儲之禮,皇太子受封之禮,後宮之禮,皇子之禮……這裏麵的禮儀,壓根就是對皇室成員用的。


    李尚書為何要讓自己看這玩意?還特地叮囑自己,說此書有用,有什麽用?


    等等,難不成老爺子,室是有大動作您?


    朱雄英搖搖頭,不過他對皇室的禮儀之事也有些好奇,反正左右無事,於是幹脆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


    紫禁城。


    到傍晚時分,皇城依舊籠罩在燥熱之中,盡管太陽已經落山,天空依舊還很亮。


    朱元璋坐在謹身殿批著奏疏。


    暴昭又一次送來了奏疏,嘉興的知縣、縣丞、主簿等官吏勾結海鹽林家大商賈走私大明瓷器、茶葉等事已經證據確鑿。


    到目前為止,暴昭在東南已經將整個林氏商戶屠光了,還有沿海一些勾結倭奴的百姓。


    現在東南沿海諸縣人心惶惶。


    朱元璋知道不能在殺下去了,在殺下去恐怕會讓沿海百姓動蕩。


    至於嘉興、海鹽兩縣的官吏,幾乎被暴昭一窩端了。


    朱元璋批了奏疏,讓暴昭和錦衣衛快速將這群人帶到應天,供三法司審理。


    其實也不用審理了,因為暴昭已經全部審出來了。


    朱元璋也有些好奇,往日審案似乎都需要很長時間,為何這次卻如此之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高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高手並收藏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