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蹙眉:“一把年紀了,沉穩點,有啥事著急忙慌的。”


    傅友文趕緊道:“臣,萬死!”


    朱元璋一臉疑惑:“說吧,出了什麽事?”


    他是知道傅友文的,一向沉穩。


    恐怕….是當真遇到不一般的事情,這老小子才變成如此。


    下意識的。


    朱元璋也提起幾分精神。


    此刻。


    傅友文有些顫抖,說道:“都察院左右僉都禦史的奏疏來了,讓微臣核查。”


    “啥?”朱元璋已經隱約有點忘記賬簿之事了。


    他每日需要批閱的奏疏太多,當初老爹透過雄英告訴他的查假法則,他也沒放在心上去。


    傅友文道:“寧波.…方田….此二地,調查結果出來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下,很快才想起來,麵色有些晦暗不明:“說!速速和咱說!”


    傅友文趕忙行了一禮,這才說道道:“方田….方田修新安江,雇傭百姓一千三百餘人,實際,實際參與修建治理新安江的百姓,不過三百餘人,還有千餘人被官府吃了空餉,錢財被貪墨了去。”


    朱元璋臉色漸漸寒了下去,背著手,冷冷的盯著傅友文,沉默不語。


    傅友文繼續道:“還有,從淮西和兩廣購置去的阻隔堤壩的大理石、木材,以及本地的夯土草料等….都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當地工科屬官,將多餘出來的銀子皆貪墨,一個方田縣,貪墨白銀,高達九萬餘兩.…”


    “還,還有寧波.…”


    傅友文聲音越來越小,他已經能感受到老爺子身上的濃濃殺氣了。


    “說!繼續說!讓咱看看咱大明的英雄們,究竟能將咱江山貪墨成啥樣!”


    朱元璋平靜道。


    可任誰都能察覺到,哪怕是傻子也能察覺到,這平靜語氣下蘊含的滔天殺意。


    傅友文擦了擦額頭的汗,這才九月,天高氣爽,可他竟感覺後背已經被冷汗沁濕。


    “那個,寧波建造水寨,水寨兵的俸祿,克扣之後,本該每人每月一兩元寶,最後到手的隻有三十個大錢和二兩米麵。”


    “東南水寨兵,好一些已經開始務農種田,海防徹底鬆懈下來;衛所的船隻等本該翻修,現在也都是將船體表麵抹了油脂,船體內部糜爛,根本沒辦法下海.…”


    傅友文話還沒說完,朱元璋已經開始哈哈大笑:“好,哈哈哈,好!好的狠!”


    “這些人,都是英雄好漢!哈哈哈!咱在洪武三年剝皮實草的事,看來還是嚇不住這些好漢們呐!不錯!英雄!”


    話音落下,久久的沉默。


    傅友文不敢接腔。


    老爺子現在明顯在怒火中,他怕殃及池魚。


    很快。


    朱元璋似乎想到什麽,相較於這些貪墨官吏,他更震驚於老爹那查假規則!


    居然….居然被老爹一語成讖?


    有點神奇!


    大殿陷入絕對的沉默。


    傅友文垂著頭,一眼不敢發,仿若已經感受到老爺子那掩飾不住的潑天大怒。


    “奏疏給朕,你下去吧。”


    朱元璋麵色平靜的很。


    他這次用了‘朕’。


    傅友文知道,寧波衛所和方田官府,恐怕要遭殃了!


    能死多少人,傅友文心裏都沒底。


    但他知道,多年前老爺子處理胡淮庸事件的時候,不止胡淮庸遭了殃,現在餘波還在,許多人都被錦衣衛以一句“你為胡淮庸殘黨”給帶走。


    短短幾年時間,前後已經誅殺大明一萬多人!


    而且這個人數,還在不斷擴大!


    這.…絕對史無前例!


    幾年了,應天府這片土地上的血跡似乎還沒幹!甚至還在流著!


    老爺子屠刀還在,寶刀未老,那些人….卻敢在刀尖上起舞!


    真以為天高皇帝遠?


    他們啊….真是太低估老爺子,也太高看自己了!


    這群不知死活的狗東西,真是拿命在貪!


    傅友文恭敬給朱元璋行禮,然後抱拳一步步後退。


    等他離開皇宮的時候,天空中陽光明媚,九月的天不暖也不熱,可傅友文卻滿頭大汗。


    詹徽在皇城看到傅友文,不解的道:“傅侍郎,您老這是病了?頭咋這麽多汗。”


    傅友文苦笑一番,問詹徽道:“詹大人這是….”


    詹徽笑了一聲,開口道:“噢,有幾封人事任免的折子,要拿給陛下他老人家看一下。”


    傅友文拉住他的衣袖,微微搖搖頭:“別去惹老爺子晦氣。”


    傅友文和詹徽是好友,在這充滿鬥爭的朝堂能有好友,二人都感覺自己很慶幸,所以都很珍惜這段友情。


    不久前有一次老爺子發怒,傅友文不知道要去接觸老爺子,還是詹徽提醒了他。


    而這一次,換他投桃報李了。


    詹徽不解:“為啥?”


    傅友文抬頭看向東南,指著天空顫聲道:“東南的天…要變紅了!”


    咯噔!


    都是在朝堂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家夥,這句話瞬間讓詹徽明白很多東西。


    他唰的愣住,再看著傅友文額頭上的汗,詹徽似乎明白什麽,將手中折子緩緩攥到袖籠內,抿嘴一言不發,顫抖著身子,朝吏部值廬走去。


    事兒不急。


    明日再來,明日再來….


    ….….….….….….


    奉天殿。


    才剛從天雲觀回來,屁股還沒坐熱的朱雄英,就被朱元璋叫到了這裏。


    到了這裏,發現不止是他在。


    父親朱標,亦是在此。


    “父親?”


    朱雄英錯愕:“爺爺也把您叫來了?”


    朱標聞言回頭看去,也是愣了下,旋即長歎一口氣道:“是啊。”


    “我方才在處理政務,父皇直接就差人把我喊來了,還說十萬火急,事兒挺大的,雄英,你要做好準備。”


    朱雄英心中咯噔一聲,隨即點點頭:“好!”


    父子倆都往裏麵走去。


    今日明明是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喜慶節日,可他倆的心情卻十分凝重,隻因老爺子的心情凝重。


    朱雄英朱標進入大殿。


    就見朱元璋臉色有些鐵青,背著手,如鬆一般挺拔著站在案桌後麵。


    朱雄英三步並兩步走過去,看到朱元璋麵帶慍怒的站著,眼中布滿殺氣。


    他像個犯錯的孩子,開口道:“爺爺,我,我在天雲觀沒幫奶奶的忙,您應該不至於….”


    朱元璋看著他:“咱沒和你置氣。”


    啊?


    朱雄英愣了下,旋即長舒一口氣。


    再看爺爺的麵龐,不知為啥,他從爺爺憤怒的臉龐上,看到了一絲無奈,一絲惋惜。


    朱雄英不知道發生什麽事了,急忙問道:“爺爺,發生啥事了?”


    朱標也走了過來,附和道:“對啊,父皇,到底怎麽了?兒臣已經很久沒見過您如此臉色了。”


    朱元璋挑了挑眉,看向朱標道:“哪種臉色?”


    朱標凝重道:“吃人。”


    朱元璋愣了下,旋即仰天長笑:“哈哈!吃人,對!對對對!咱就要吃人!”


    笑完之後,


    朱元璋言語一變,厲聲道:“事情是這樣,之前雄英交代的查假賬方法,咱試著用了,然後….賬簿查出來了!”


    聞言,朱雄英提起了積分精神。


    這事和他有關!


    朱元璋繼續道:“方田新安江修堤百姓一千餘人,實際參與修建的隻有三百人,一千人吃了空餉,將近四萬兩白銀被人拿了去!”


    “購置固堤穩壩的大理石、木柴、沙子等材料,有人以次充好,攬銀接近七萬兩!”


    “一個方田,屁大點的縣,吃了朝廷十一萬兩白銀!”


    “寧波衛修建水寨,水寨兵的俸祿朝廷規定一個大銀錠元寶,發下去隻有幾十文錢加二兩米麵!”


    “船隻維修的費用,朝廷撥款下去,他們就給咱刷了一遍漆,船隻從沒下過海,試問以後沿海出了問題,大明還有戰船可用。”


    “試問,要是有海賊強盜入侵,沿海兵怎麽打仗?坐著漏水失修的大明寶船下海?這寧波衛如此做,是要讓我大明兒郎死在自己人手裏!”


    朱元璋每說一句,臉色便怒紅三分,朱標和朱雄英更是聽的連連倒吸涼氣!


    “咱大明的兵不是孬種,這些都是咱的孩子,為咱保家衛國,他們可以死,這是他們的宿命,可咱不能讓孩子們窩囊的死了!”


    “讓他們死在自己人手裏!這是咱的失敗!咱怎麽有臉,去麵對那些為國盡忠的孩子們?如何麵對天下子民?”


    朱雄英聽著朱元璋這話,心裏也開始漸漸充斥起滿腔怒火!


    這群人,真是膽子潑天的大!


    這是長了多少個腦袋,才敢這麽幹!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冷笑道:“大孫!爺爺教過你很多事,這一次,你告訴咱,要怎麽處理?”


    朱雄英沉默了。


    朱標看在眼裏,上前想給朱雄英說話,但被朱元璋伸手製止。


    “標兒,你別動,讓雄英說。”


    朱元璋認真注視著朱雄英。


    他教過朱標很多事情,胡淮庸案更是朱標親手督辦,他全程看在眼裏,對朱標的處決十分滿意。


    朱標是不用他來教什麽的,而現在輪到雄英了。


    正好這事是個機會,就借此來教教雄英,何為….大明朱家對貪官的處置方法!


    此刻。


    朱雄英還是沉默,似乎陷入兩難。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淺淺笑道:“雄英,看你這熊樣。”


    “伱爺爺朱世珍生下咱這血脈,個個果敢,個個殺伐決絕,怎麽到你就這熊樣?給咱提起點精神。”


    “你別猶豫,也別有顧慮,這事你就當自己是大明帝王,有人這麽幹,要貪你的錢,貪很多很多的錢,你怎麽對付?”


    朱雄英思考片刻,試探著道:“可以讓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聯合辦案,也可以調出錦衣衛去查,查到方田和寧波衛,究竟哪些人參與,絕不姑息!”


    朱元璋搖搖頭:“大孫,不能這麽處理。”


    “啊?”朱雄英錯愕。


    朱元璋笑道:“輕了。”


    朱雄英猛地,抽了抽臉頰。


    隨後,就聽朱元璋繼續道:“你這樣處理,確實能讓參與啃食大明江山的貪官汙吏,以及地方豪紳懼怕,可其他人呢?”


    “那些以為隻要不參與、不管事、不得罪、不舉報的官吏呢?他們是無辜的嗎?”


    “咱給了他們這麽大權力!他們是牛是畜生嗎?需要咱抽兩鞭子,他們才能幹事,他們才能想起在地方上,自己去自查!”


    “出了這些事,不是一朝一夕的,那麽地方上其他官吏真的也發現不了?還是說即便他們發現了,他們也視若無睹,裝作看不見?甚至是,直接參加其中?”


    “瀆職、怠政之輩若是繼續存在,咱大明吏治,如何清明?”


    朱元璋語調越來越高,到最後近乎於咆哮。


    “雄英,爺爺教你!對付這些人唯一的辦法,就是一-誅!九!族!”


    話音落下。


    朱雄英瞪大眼睛,隻覺得心跳的越來越快。


    再看朱元璋,他臉色平靜的可怕,仿若在說一個家常便飯的小事一般!


    這誅九族牽扯的人有多少?


    朱雄英粗略估計,最少上千人!


    上千人!


    爺爺臉上,居然淡漠至此!


    “孩子,你啊你….”朱元璋緩和了語氣,看著有些心驚肉跳的朱雄英,微微歎口氣。


    臭小子,心還是太軟了,沒見過這樣的場麵。


    以後有如此場麵,得多帶他來見識見識,早點習慣就早點會擁有和自己一樣的處理手段。


    朱元璋也不怪朱雄英,別說朱雄英,換做任何一個人,聽到這樣的處理後果,恐怕都會心悸萬分!


    談笑間,誅滅共計上千餘人性命。


    有的人殺隻雞都猶豫半天,有的人殺個人都能一生惶恐,而他朱元璋是殺上千人,還是談笑間立下判決。


    如何會不令人心悸?


    朱元璋望著依舊懵圈的朱雄英,歎了口氣。


    終究是自家大孫,未來大明第三代帝王,他聲音變得柔聲,繼續道:“治理江山要鐵血和懷柔並用,手握了大權,就要對得起天下百姓,百姓支持咱,那就要為他們主持公道。”


    “這些人你也莫覺得無辜,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今天他們能縱容地方上,豪紳官吏等人貪汙修堤修船款,那麽你還能指望這些麻木又助紂為虐的人,去治理地方江山嗎?”


    “當你身居高位,你才會明白,啥贏得身前身後名,都是扯淡!要啥好名聲?咱是做給自己看的,做給百姓看的,不是做給史學家看的!”


    “所以,你給咱看著,親眼看著,咱把這兩地方的官府砍完了,家人也給砍完了!以後你再看看,還有誰敢屍位素餐!”


    朱雄英默默的聽著,一顆心卻久久不能平息。


    盡管爺爺一直教他做帝王要心狠,他也覺得自己聽進去了。


    可這一刻,麵對爺爺的狠辣,朱雄英還是覺得自己差點意思!差極多極多的狠厲!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眼神柔和道:“咱要感謝你這寶貝大孫,也要感謝咱爹….咳咳,你家師尊。”


    “為啥?”朱雄英此刻還在懵圈中,下意識問了出來,


    朱元璋眼中帶著笑意,滿意的道:“你師尊那查賬的法子,中!咱喜歡!”


    “還是你小子機靈,知道有事找你師尊,好!好的很!”


    朱元璋咂摸咂摸了嘴巴,眼中全是驕傲。


    朱雄英:….….


    這是不是意味著,這至少上千條人命,因為自己,所以死了?


    換句話說,是不是現在自己手裏,已經沾上了上千人的血腥?


    朱雄英在唏噓,同時也有點佩服爺爺。


    上千條人命,在爺爺這種人物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就因為這些人破壞了大明江山的根基。


    朱雄英歎了口氣:“爺爺,當皇帝都要這麽狠嗎?”


    朱元璋笑了下,看了一眼臉上稚嫩,嘴唇上已經有細細毛發硬茬的朱雄英。


    “嗯。”


    朱元璋點頭,繼續道:“為什麽帶兵打仗,將軍卻能眼睜睜看著,無數兒郎死在自己麵前而不動容,他們沒有心嗎?沒有情嗎?他們有,都有,而且他們都懂得一個道理,慈不掌兵!”


    “能真正千古流傳下來的將軍,都懂這道理,慈不掌兵。”


    “為政也是一樣,你縱觀古往今來,有哪個皇帝是心慈手軟的?不是咱不想善良,是江山社稷容不得你善良。”


    “你心軟放了幾個蛀蟲,後果會是什麽?北宋慶曆年,範仲淹主張變法,富弼、韓琦等樞密院高層參與其中,明明是富國強國之路,為什麽最後失敗了?”


    這段曆史,朱雄英很熟,更確切來說是朱元璋都在監督他的學課。


    隻因宋朝是漢人江山,他們大明也是。


    元庭那製度他們無法苟同,在上一個朝代就是宋朝,所以大明要踩著他們的製度過河。


    有用的學,沒用的摒棄。


    作為未來大明第三代接班人,朱雄英從小就被朱元璋給強製性學習宋朝這段曆史。


    如今的他,甚至能比一些專研宋朝曆史的大儒都懂。


    朱雄英瞬間脫口而出:“因為範仲淹先生,觸動了許多大士紳大官僚的利益,尤其是‘修武備’更是觸動了文人的根基,所以許多人開始彈劾範先生。”


    朱元璋點頭,問道:“那你覺得範仲淹失敗的根源是什麽?是那些反對派嗎?爺爺肯定的告訴你,不是!根源根本不在這!”


    “在這個王權為上的年代,決定權永遠在皇帝手裏,咱告訴你,是宋仁宗皇帝無能,是他軟弱!是他不夠強硬!”


    “大宋都那副德行了,還踏馬在乎文強武弱他不是傻子,能做到皇帝的,沒幾個是傻子!”


    “咱告訴你,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仁宗皇帝不夠自信,軟弱,心軟!見不得他下麵一群文官在他麵前嚼舌根子,所以他罷免了範仲淹、韓琦、富弼….”


    “他夠軟弱,所以他失敗了,咱們大明不能學他,咱們要強硬,不管麵對什麽人什麽事,甚至是戰爭,都要強硬!”


    “打出咱們的脾氣,讓他們都知道,咱不是他們能惹得,惹了就會死,他們都要夾起尾巴做人!”


    評價宋朝皇帝的時候,朱元璋臉上那深深的不屑一覽無餘!


    這是一個強硬朝代的皇帝,對軟弱朝代皇帝的天生優越感!


    朱元璋說完,揉了揉朱雄英的腦袋:“臭小子!咱告訴你,做皇帝要有一往無前的信念,要有堅持自己的自信!要有如綱一般的鐵石心腸!”


    “當你認為自己的施政策略是對的,誰反對你,不要心軟,將其殺了!咱都皇帝了,沒有人是不能殺的,天下眾生,皆你手中棋子,如何利用,在你自己。”


    霎時間,一股睥睨眾生的氣勢,在朱元璋身上縈繞。


    這些話,直接刺穿朱雄英的內心,仿若那彈指間摧毀天下眾生的權力欲望,在自己眼前回蕩,令朱雄英忍不住深吸口氣!


    原來這就是皇權嗎?


    朱雄英心潮澎湃起來。


    不過朱雄英還是有些疑問,他看著朱元璋道:“爺爺,那如果咱們真動了方田和寧波大批量官吏,文人不會出麵阻撓嗎?”


    朱元璋笑了笑:“會,但他們不敢!”


    “為啥?”朱雄英不解。


    朱元璋道:“因為皇帝能拿捏住他們,要拿捏住文人,不必全部掌控,人太多了,會累死你,那麽你該怎麽做?你隻要將帶頭的那個,給捏在手中就行了!”


    朱雄英撓撓頭:“這話怎麽解釋?”


    朱元璋道:“譬如現在大明文人的代表是誰?山東曲阜人,孔門衍聖公孔訥。”


    “你可知道,這孔訥的身世嗎?”


    朱雄英搖頭:“不怎麽了解。”


    朱元璋笑著道:“咱和你說說孔訥這個人,或者說孔家這門人,他們沒什麽道德底線。”


    “宋朝的時候,他們為官,宋朝滅亡了,到了元朝,他們還是為官,而且他們的官階品級都很高。”


    “這是為啥?”


    朱元璋詢問朱雄英。


    “為什麽孔門從春秋一直延續到現在,沒有皇帝動他們?”朱雄英沉默深思,腦子有些轉不過來。


    朱元璋笑道:“因為曆朝曆代皇帝,都要指望他們,去約束天下文人一張嘴。”


    “孔家不是那些文人的領袖,而是皇帝的代言人,有這決心的孔家人才會被推上台,若是骨頭硬是為文人發聲的,那直接殺了就是,之後再找個聽話的孔家人。”


    “現在的孔衍,就聽咱朝廷的話,這事兒若文人鬧起來,孔衍會去說服他們的,若說服不了證明不了自己的價值,那咱就把他殺了,再找個有價值的孔家人。”


    朱元璋笑著訴說,這極為無情冷漠的事情。


    想了想,他繼續道:“臭小子,格局要大,你是咱大明未來的掌舵者,你現在要想什麽?要想任何人在你麵前,你第一時間該去思考,這些人對你有沒有作用!”


    朱元璋的每句話,都蘊含哲理,這是朱雄英為什麽總是喜歡聽老爺子講大道理的原因。


    因為真的能學到很多。


    朱雄英點頭,沒打擾朱元璋。


    朱元璋則繼續道:“孔門這些人也是一樣,他們能約束住天下文人,這就是他們存在的價值,也是朝廷養著他們的價值。”


    “你方才擔憂的是,咱殺這麽多人,文人們會不會說洪武皇帝嗜殺,會不會說國之好殺,必亡國也,會不會在民間掀起一陣輿論,如果輿論高了,會不會出現叛亂.…”


    “這些都不用擔心,孔衍會去說服的。”


    朱雄英皺眉:“爺爺,萬一孔衍反戈怎麽辦?”


    朱元璋笑道:“想法不錯,但咱告訴你,錦衣衛收集了許多人的秘密,包括孔門衍聖公!隻有把柄握在咱手裏的孔家人,咱才敢放心用。”


    “咱告訴你個秘密,你聽著,這對你有用。”


    “孔訥是孔門五十六代傳人,但他們的身世卻成謎。”


    “在元成宗時期,孔訥的的祖先孔思晦還不是孔門的正支,而是庶出。後來他們使用手段,將孔門正支孔思誠一脈扳倒,對外宣布他們才是孔門正支。”


    “總結而說,孔訥並不是孔門的正宗傳人,這是他不為人知的秘密,也是皇帝能絕對掌控他們的根源!”


    “所以咱皇帝即便想血洗,想殺人,都能穩住天下文人那張嘴,非但如此,孔訥還會給皇帝洗掉不必要的汙點,現在,你明白了嗎?”


    原來孔訥還有這些秘密在身上,難怪爺爺絕不會懼怕文人。


    孔訥這身份,就是掣肘他的命根子,他不可能放棄這尊貴的身份,所以就一定會被皇帝掌控!


    有了這些人存在,許多白的能變成黑的,黑的能被他們說成白的!


    誠如爺爺說的那樣,這是他們存在的價值!


    朱雄英一時間難以消化,爺爺給了他太多的新認知。


    社會法則也好,人情世故也罷,還有控製禦下等等,這些,都在今晚被一一說了出來。


    朱雄英需要去吸收,好好的吸收,好好的學習!


    同時孔訥的這層秘密,他也要給握住了,這些都對自己日後有莫大的作用!


    “好了,臭小子,咱今天教你的東西可多,你回去慢慢自個兒悟吧。”


    朱元璋笑著把朱雄英送出奉天殿。


    路上朱雄英都迷迷糊糊的,確實他接受的知識太多了,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而把朱雄英送走,朱元璋返回奉天殿見到朱標後,那笑容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標兒,準備陪咱一起忙吧。”


    “之前隻是查一部分假賬,是試點,現在,咱爺倆要好好徹查!”


    這也是朱元璋把朱標喊來的原因。


    之前涉及兩個地方的賬簿,朱元璋都查了半個時辰。


    而範圍放大,那查的地方和所需要查的時間就更多了。


    朱元璋還是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忙不過來,而其他人他又不放心用,思來索去,就自家兒子最合適。


    “父皇,兒臣領旨。”


    朱標行了一禮,而後認真道:“隻是,父皇,你方才教雄英那些,會不會太早了?”


    他剛才沒插話,一直在聽朱元璋教導朱雄英。


    那些知識,會不會….不適合說給一個八歲的孩子聽?


    他腦海中一直有著困惑。


    但剛才沒問,現在閑下來,隻有爺倆才想著問。


    “不早,不早。”


    朱元璋笑道:“畢竟,他身邊有他師尊。”


    “咱太想早點給他師尊看看,咱沒教壞孫子,咱….也沒愧對朱家列祖列宗!”


    這一切,朱元璋都是做給老爹看的。


    讓老爹知道雄英腹中有墨,年紀那麽小也有帝王心智與智慧,那麽老爹….會不會感慨自己教子有方?


    搖搖頭,朱元璋不再多想。


    “賬簿咱剛才讓人帶來了,現在還沒到,標兒,咱先教你分辨假賬的法子。”


    朱元璋拿起那本方田賬簿,以及另外一本其他地方正常的賬簿,開始給朱標講解起來。


    而很快。


    一大堆各大地方的賬簿,不斷被送來奉天殿。


    朱元璋和朱標,也徹底忙碌了起來。


    .


    …….….….….….


    翌日。


    朱元璋和朱標處理了一天的賬簿。


    查驗完的賬簿,朱元璋一大清早便讓蔣瓛抱著出去。


    奉天殿的天還蒙蒙亮。


    傅友文依舊保持早起早當值的習慣。


    剛走到奉天殿,遠遠地就看到蔣瓛抱著賬簿出去。


    傅友文心中一咯噔。


    老爺子昨晚.…這事處理了一天賬簿!


    是真的認真了!


    這查假賬的方法,老爺子….絕對不是老爺子知道的!


    要是老爺子知道,以前老爺子就會用,而不是現在進行緊急檢查。


    到底是哪位高人,告訴老爺子這個法子?


    嘶!


    等等….


    之前的商稅試點….


    老爺子一向很討厭商人,那次缺錢他也隱晦提了商稅,可直接被老爺子看出來並且破口大罵。


    本以為商稅這事,一輩子也沒法執行。


    卻沒想到還沒過去一天,老爺子反而主動和他提起商稅這事兒,還說要試點商稅。


    一天不到,老爺子兩副麵孔。


    會不會….也是那高人指點的?


    嘶!


    越想越有可能!


    難道是….難道是太孫朱雄英?


    傅友文想起來朱雄英,那一夜朱雄英把他們召集商議蓉城糧食解決之法,談笑間朱雄英就說出他的方法,並且也是真正解決了蓉城危機。


    這三件事,從某個方麵來說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區別在於商稅和假賬,他隻知道是老爺子說的,而蓉城糧食案,是太孫所說!


    “能改變老爺子想法,不是有能者,有能者也不行,當年的劉伯溫便是如此。”


    “隻有馬皇後以及太子殿下這些嫡係之人,才能改變老爺子想法,上次蓉城危機太孫解得,另外兩件事老爺子光速變臉,肯定和嫡係血脈有關。”


    “嘶….不會是太孫殿下吧!”


    傅友文瞪大眼睛。


    而越想越覺得這事,八九不離十了,哪怕不是太孫,也得是老爺子親近之人所說,隻有朱家人,才能改變他的想法。


    “朱家,又出了一條龍啊,比老爺子還厲害的龍。”


    “以前他臥著,而現在…它蘇醒了。”


    傅友文低喃,眼中有著激動與驚喜。


    現在是大明江山,是朱家的江山,朱家家裏頭,當然是越多有能人越好。


    如此….


    大明江山才能更穩固,也更能帶大家吃飽飯,過好日子!


    而事實上,現在大明也的確一步步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些都是朱長夜的獻計,他實力提升受到限製,大明國運更強,他才更強。


    他的幾次獻計,使得大明國運更強了,自然他的實力也比當初剛下山時強了不少。


    此刻。


    就在傅友文發愣的時候,蔣瓛已經走了過來。


    “傅大人。”


    蔣瓛招呼了一句,抱著賬簿隨傅友文來到戶部。


    “這些賬簿,您可以封存了。”


    錦衣衛副指揮使的話依舊很少,這個執掌,注定了蔣瓛不是多話之人。


    他說完,便轉身走了。


    但傅友文,分明看他手上還拿了三本賬簿,而且他去的衙門,好像是….都察院!


    傅友文忍不住打個寒顫。


    該不會.…又查出假賬了吧?


    天呐!


    這才一夜,又查出來三個地方!


    傅友文眼神有些敬畏,咽了咽口水,自言自語的道:“一夜就三個地方假賬,涉及人數隻怕是至少上千人。”


    “以老爺子的性子,這些人肯定要死,嘶….這樣看下去,似乎還有許多人要殺!”


    大明….


    又要人頭滾滾了!


    繼胡淮庸案之後,這一次的假賬案,是涉及整個大明疆域,死的人隻會更多!


    這是一件真正的大案!


    傅友文麵皮抽了抽。


    治下出了那麽多貪官汙吏,也不知道老爺子現在啥心情,恐怕臉黑的能吃人了吧?


    當年胡淮庸案,他是親眼看過來的,看到老爺子臉是多麽的鐵青。


    現在這假賬案比胡淮庸案更大,隻怕老爺子的臉色,比當年更加難看….


    這段時間,能避風頭盡量避風頭了,不要觸老爺子黴頭。


    傅友文心中如此想著。


    隨後,


    他開始整理賬簿,等他整理好賬簿,才走到值廬門口,遠遠地,就看到朱元璋背著手,哼著小調,正在朝宮門走去。


    傅友文使勁揉了揉眼睛。


    那是陛下不錯吧?


    是啊!


    可是….可是老爺子,似乎在.…在哼曲兒


    臥槽!


    傅友文看驚了,為啥,老爺子心情會這麽好。


    這….好詭異啊!


    .


    …….….….….….


    與此同時。


    李茹正帶著恢複好的女兒,剛好買了一些貢品出來。


    這附近的貢品,她都買了一些。


    同時也都問話了。


    女兒小涵昨日說是一位爺爺救的她,附近小販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都在這盤著,所以李茹借著買貢品的事情向他們問話,問他們有沒有看過穿著黑色道袍的老人家。


    而結果,很令人失望。


    都說沒見過。


    這下李茹迷茫了,附近她都是問遍了,都沒有看過,難道那位老人家,是住在天雲觀裏麵?


    李茹沒有猶豫,打算帶著女兒去天雲觀拜城隍爺,順便問問天雲觀的道長們,有沒有見過類似的人,如果還是沒有,那麽她沒有辦法了。


    城隍廟隻有一個入口,後門那邊因為修繕根本過不去,再找不到人,她要去怎麽尋找?


    那位老人家幫了這麽大忙,這份沉甸甸的恩情,又該如何報答?


    李茹心亂如麻。


    走進廟堂。


    小涵好奇的看著周圍。


    李茹笑了笑,然後放下貢品袋子擺放貢品,並點六炷香,讓女兒也跟她一起拜拜城隍爺。


    “娘,老爺爺在這裏。”


    就在這時,女兒在旁邊道出這麽句話。


    “嗯?”


    李茹先是一怔,而後立刻看向女兒,臉上帶著驚喜:“小涵,你說的老爺爺在哪裏?”


    她說著還掃了眼周圍,看到了幾個‘比較可能’的人。


    “那裏,就在那裏!”


    小涵奶聲,並伸出小手指指著麵前擺放在廟堂正中的城隍爺神像。


    李茹順著視線看去。


    “有人嗎?”


    她沒有看到有人.…難道在城隍爺神像後麵?


    隻是很快,她走過去就發現神像後麵沒人,女兒指的地方一個人都沒有….


    “小涵,老爺爺在哪裏呢?”


    李茹狐疑。


    “那裏!”小涵又指了下城隍爺神像:“娘,娘!您沒看到嗎,老爺爺就在那裏呀。”


    李茹臉上疑惑,甜甜指的地方除了城隍神像,什麽人都沒有啊。


    驀然,她的腦海有一道不可思議的可能浮現。


    李茹霍然抬頭看向麵前泥像。


    不會是….


    下一刻,她看著城隍爺神像衣服,黑色道袍….


    和女兒形容的,一模一樣。


    刹那。


    李茹的呼吸一滯,有一種窒息感浮上心頭。


    “小涵,你在說的是那個….神像?”


    小涵重重點了兩下頭:“沒錯,娘!我不會看錯的,那個就是幫我的老爺爺,他手上有很好看的光,光進了我這裏.…“


    說話間,小涵嬰兒肥的小手,指了指自己小腦瓜子。


    “然後然後,我就覺得很困,回家裏就睡著了。”


    她小手在比劃,說得很開心,然而李茹卻什麽都聽不進。


    李茹呆呆的,看著城隍爺神像。


    整個人有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暈眩感讓她要室息。


    李茹腦海中,有一個念頭浮現。


    是城隍爺救了女兒?所以周圍的商販,都說沒見過那為老人家出現,隻因為那老人家,就住在這天雲觀裏麵,從沒離開過。


    是….是城隍爺,城隍爺顯靈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高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高手並收藏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