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黑暗下的大明朝,人性總逐利!
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 作者:洪荒高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有些感慨:“這王薛偉員外,倒是個善人,竟為鄉裏修路,此為善舉。”
幾個老人和年輕人紛紛點點頭,臉上露出感慨之色。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麽,再次問道:“老鄉,你們修路,一天給多少錢?”
有個善談的年輕人,有些憋不住了:“錢?啥錢?王員外修路,是為了讓驛站的貨物更好的運到咱十裏八鄉。”
“這是上麵驛站的貴人要求修的,王員外不過調集了咱們,讓咱們幫著修罷了,飯都不給吃,還要錢麽?”
朱雄英愣住了,有些不解的看著這群百姓,又回頭看著似笑非笑的朱元璋。
他心裏有些微顫,忙不迭再問道:“這世間,哪有雇傭不給錢的?就算是驛站要求修,驛站難道不給你們錢?”
那年輕人沒好氣道:“不給!自從全國驛站興起,好一些鄉村都在忙著修路。”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急忙道:“那為啥官道不修?”
幾個年輕漢子,皆是茫然搖頭:“這誰知道啊,鬼知道那些老爺們怎麽想的。”
朱雄英依舊不死心,繼續問道:“驛站既要求鄉村修路,不會不給錢,朝廷咋可能喪良心?你們不去問問?”
一個耄耋老者道:“問啥?都是造福鄉裏的事,做好了,大家都方便了許多,這是好事,為啥要問。”
話音落下。
一陣沉默。
朱雄英的觀念,仿佛被什麽東西在無形衝擊著。
這是免費的勞力,免費的徭役!
朝廷沒發過這條政令,他敢肯定!
因為自家爺爺肯定不會同意!
那為啥,這些百姓,會這麽說?
看著這群百姓,竟還在說,他們免費為鄉紳做事,是造福鄉裏的舉動,朱雄英的心,猛地一緊,仿若被什麽紮了一下一般。
這….不就是被蒙蔽了,還在為人辯解嗎?
朱雄英似懂非懂,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低頭思索著,朝老爺子走去。
“問出啥來了?”朱元璋背著手問道。
朱雄英有些狐疑的,看著朱元璋道:“爺爺,什麽意思?你不是說驛站沒要求百姓免費修路嗎?”
朱元璋點頭:“對,沒要求過,若是要求,這官道為何還都是坑坑窪窪的?現在朝廷還沒核算出修路的補給,全國官道修路的工程還沒開展。”
“啊?”
朱雄英再次呆怔住:“那為啥….他們都開始修路了?”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道:“傻孩子,你不是看到了嗎?是大士紳大員外們,調集他們修的。”
朱雄英微微錯愕,咬咬牙道:“可方才他們不是說,這是驛站的意思?是驛站和士紳們一起聯手修的麽?”
朱元璋再次問道:“那麽既然如此,驛站敢不給錢嗎?”
朱雄英表情有些僵硬,呆呆的道:“那就是說.…這些百姓,根本不知道驛站上麵的意思?”
朱元璋理所當然的點頭道:“他們很多大字都不認識幾個,你覺得他們會去驛站問這些事嗎?還不是鄉紳們說啥,他們信啥?是不是覺得他們很單純?”
朱元璋言語中帶著幾分無奈和辛酸。
朱雄英緩緩地低下頭。
不止是他們單純,自己也….單純啊。
朱雄英忍不住感慨。
“他們在做免費的徭役,而且他們還不自知,甚至還在感激鄉紳。”
“爺爺,我感覺….他們在被當傻子玩。”
朱元璋無奈搖頭,開口道:“不要感覺,就是如此。”
“那麽,咱在問你,鄉紳為啥要修路?”
朱雄英愣了愣:“因為貨物能更快的運輸。”
朱元璋笑著道:“不對!因為他們嗅到了朝廷修路的想法,朝廷修路就要撥款,撥款到下麵,這些錢,就是鄉紳們的了,因為….路被他們免費修好了!”
“你看,他們將勞力轉嫁給了百姓,他們拿了錢財,他們博取了好的名聲,鄉裏百姓呢?”
“伱之前說要他們捐款修路,咱在問你,士紳地主他們需要出任何錢嗎?”
話音落下。
朱雄英臉色越來越紅,有些慍怒:“畜生!一群該死的畜生!”
朱元璋歎了口氣:“可他們也沒犯罪啊,怎麽收拾他們?”
朱雄英被朱元璋說的越來越羞愧,當初他提出的建議,在這種場麵下,被擊垮的體無完膚!
“我.…”
朱雄英抿了抿嘴,卻沒任何勇氣回答老爺子的話。
“盛世之下的大明,還遠遠不止是這樣的。”
朱元璋目光深邃,拍了拍朱雄英肩膀道:“走吧,咱再帶你遛遛彎兒。”
朱雄英低著頭,抿著嘴,一言不發的跟在朱元璋身後。
而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朱長夜亦是目色複雜看了下那些百姓,隨後再次跟上。
.
…….
路上。
朱元璋回頭看了看,也不說話。
此刻。
朱雄英心裏,仿佛被什麽狠狠撞擊了一下。
想起剛才那一幕,竟莫名的有些辛酸。
為這些善良且目不識丁的大明百姓。
為這些無知卻安逸的大明百姓。
階級差,用剛才那一幕,徹底開始猛地撞擊著朱雄英的心。
縱是百煉鋼,也被衝擊成了繞指柔。
這些百姓最好治理,也最容易治理,他們沒有所謂西方的部落、酋長製度。
更沒有西方那種,動不動各自為戰的戰亂動蕩的亂象。
可讓朱雄英心疼的事,縱是這樣,依舊很多人在剝削著他們!
朱雄英低著頭。
他現在明白了。
明白老爺子,為什麽極力反對讓士紳和大地主出錢修路!
他們能出錢?
現在國策沒下來,這些狗獠就能欺騙百姓,讓他們付出免費的徭役。
要是國策出來了呢?
那不就是助紂為虐!
讓這些地主和士紳階級,騎著國家的名號,光明正大的剝削他們?
現在百姓愚昧不知。
可若是哪一天,他們知道了呢?
他們會罵誰怨誰?
老爺子一直和朱雄英念叨,不能對不起百姓,聽久了,朱雄英耳朵也起了老繭。
可現在,他突然理解了老爺子掛在嘴裏的這句話。
“我有些思考的淺薄了,紙上談兵….紙上談兵了啊。”
朱雄英低聲喃喃:“不能讓大士紳大地主出錢修路,這是在給百姓增加負擔。”
朱元璋笑道:“嗯,沒事,不過你小子也別妄自菲薄,你心眼子活絡,這是好事,家國的發展,要是一直抱著守舊的思想,那隻能止步不前。”
“多拓寬思路,這是好事,咱也不怪你,因為你還沒了解的更深,慢慢了解,對這個國家的所有東西,都慢慢了解。”
“等你認知全麵了,了解了當下的國體、階級、製度,你會明白哪些事兒能做,哪些事兒不能做。”
朱雄英感激的看了一眼老爺子,重重點頭道:“爺爺,我知道了!”
“對了,既然知道這些地主士紳階級這麽可恨,為啥他們活的還這麽滋潤。”
朱元璋歎了口氣,開口道:“咱皇帝麵對這些事,都無能為力,這種局麵,從宋朝開始,就一直出現,想扭轉,哪兒是這麽簡單的事啊?這得看後輩了,咱這一代人,是沒這個能力改變這些事兒了。”
“走吧,還有一些事你沒看到,造成這種局麵的根源,你還沒了解,再朝前麵看看去。”
朱元璋隨口道。
朱雄英點點頭:“好!”
爺孫倆相互攙扶著朝著前邊走去,心情都是極其沉重複雜。
沒多時,兩人又來到一處村莊。
朱元璋抬頭看了看,開口道:“走吧,進村子吧。”
朱雄英點頭,攙扶著老爺子朝村裏走去,朱元璋神色有些落寞,很想做鴕鳥,很不想看到這些事,可為了朱雄英,還是咬牙朝前走去。
朱雄英能明顯感受到朱元璋的身子在微微顫抖,他不明白為什麽,老爺子這麽強大的心性,還有什麽事,是能讓老爺子顫抖的。
這處村莊叫槐花村,因為大雪的緣故,很多房子已經被壓塌了,壓垮了。
好一些村民,在砌草蓋房屋。
這很正常。
但正常中,還是有些詭異。
幾個百姓焦急的,
從一戶看起來不錯的宅院內走了出來,手裏拎著錢財。
朱雄英不解。
朱元璋開口解釋道:“田契抵過去了,換了這點微薄的錢財回來,支付房屋修建的工錢。”
朱雄英再次呆怔住:“什….什麽意思?”
朱元璋唏噓道:“因為這次的天災,這個村子遭了難,明年的夏糧,他們將顆粒無收。”
“這些窮困的人家,都在指望著明年的夏糧過日子,糧食沒了,就意味著錢沒了。”
“沒錢怎麽辦?隻能去問地主士紳們借。”
朱元璋頓了頓,看著朱雄英道:“你知道民間借貸嗎?你知道九出十三歸嗎?”
朱雄英心中一緊:“爺爺,這是.…這是啥?”
朱元璋解釋道:“地主借給百姓一百個大錢,但百姓到手的隻有九十個錢,可他們要還回去一百三十個錢。”
“這叫九出十三歸!”
“那麽你又可知道,如果到時候你還不上錢,是需要將田產地契過戶給地主士紳的?”
“明年夏糧之前,這些百姓,談什麽還錢?現在雪災這麽嚴重,他們哪裏有收成?”
朱雄英心中猛地一咯噔。
朱元璋看著他,神色有些酸楚,
他繼續道:“你隻是知道朝廷最怕雪災啊,澇災啊,旱災啊。可是你知道為啥怕嗎?”
朱雄英被問住了。
朱元璋歎口氣道:“很多朝堂上的大官也知道雪災、洪澇、大旱、瘟疫這些會帶來動蕩。”
“可咱敢保證,他們中間很多一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什麽會帶來動蕩,會帶來什麽樣子的動蕩!”
“每一次天災人禍,就意味著糧食顆粒無收,就意味著許許多多的百姓要問地主士紳借錢,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用田產、房屋抵押!就意味著他們的財產地契被兼並進大地主大士紳手裏!”
“富的越富,窮的越窮!”
“沒辦法種地咋辦?隻能給大地主他們做佃農,幫他們種地。”
朱元璋目光深邃,幽幽歎口氣:“每一次災難背後,都是對無數百姓的致命打擊!”
“咱皇帝,打下大元之後,便開始均分土地,取消佃農,給佃農分配土地,讓其開荒。”
“那麽多年過去了,佃農非但沒有徹底消亡,現在依舊在複述。”
“他們給地主種了地,三石糧食,自己到手的能有一石,那都是地主們的恩德啊!”
話音落下。
朱雄英呆怔在原地,望著前方。
前方,剛從地主士紳家裏拿著錢財的百姓們,將錢交給了雇傭的工匠。
那些錢.…少的可憐!
需要他們支撐到夏收。
可明年夏天,他們能收到糧食嗎?
天災人禍背後,都是各種階級斂財的時機。
這對朝廷來說,是苦難,但是對很大一部分人來說,卻是喜事!
朱元璋幽幽的看著朱雄英:“你說你想從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人手裏取錢,又談何容易,最後苦的,不還是咱大明的百姓麽?”
“人吃不飽飯了,就要想著反抗,農民起義咋來的?別看他們現在溫順如鹽綿羊,但咱告訴你,咱大明百姓沒有幾個是孬種!吃不到米飯了,真能給你將官府掀了!”
“咱大明不缺反抗的人!對外族是這樣,對咱自己人,也是如此!”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何其難也!”
朱雄英有些不知所措,欲言又止,想了很久,最終搖搖頭,無聲歎息著。
看著麵前的民間眾生,他明白了老爺子為什麽會緊張,為什麽會顫抖。
大明盛世之下,這樣的局麵很多,可即便如此,現在的局麵,也能被稱為盛世。
這是為什麽?
因為百姓容易滿足啊!
因為在他們看來,隻要吃飽飯了,那就是盛世啊!
可是他聽過師尊曾經描繪的盛世,那是在不久的將來,人人都吃得飽飯,並且人人都有娛樂至死的權利。
那才是真正的國家。
而現在,大明….
哎….
在如今的大明裏麵,吃飽飯.…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
別說是師尊口中那個娛樂至死的年代,甚至連吃飽飯,在大明都成了一種奢求。
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幾個老人和年輕人紛紛點點頭,臉上露出感慨之色。
朱雄英似乎想起什麽,再次問道:“老鄉,你們修路,一天給多少錢?”
有個善談的年輕人,有些憋不住了:“錢?啥錢?王員外修路,是為了讓驛站的貨物更好的運到咱十裏八鄉。”
“這是上麵驛站的貴人要求修的,王員外不過調集了咱們,讓咱們幫著修罷了,飯都不給吃,還要錢麽?”
朱雄英愣住了,有些不解的看著這群百姓,又回頭看著似笑非笑的朱元璋。
他心裏有些微顫,忙不迭再問道:“這世間,哪有雇傭不給錢的?就算是驛站要求修,驛站難道不給你們錢?”
那年輕人沒好氣道:“不給!自從全國驛站興起,好一些鄉村都在忙著修路。”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急忙道:“那為啥官道不修?”
幾個年輕漢子,皆是茫然搖頭:“這誰知道啊,鬼知道那些老爺們怎麽想的。”
朱雄英依舊不死心,繼續問道:“驛站既要求鄉村修路,不會不給錢,朝廷咋可能喪良心?你們不去問問?”
一個耄耋老者道:“問啥?都是造福鄉裏的事,做好了,大家都方便了許多,這是好事,為啥要問。”
話音落下。
一陣沉默。
朱雄英的觀念,仿佛被什麽東西在無形衝擊著。
這是免費的勞力,免費的徭役!
朝廷沒發過這條政令,他敢肯定!
因為自家爺爺肯定不會同意!
那為啥,這些百姓,會這麽說?
看著這群百姓,竟還在說,他們免費為鄉紳做事,是造福鄉裏的舉動,朱雄英的心,猛地一緊,仿若被什麽紮了一下一般。
這….不就是被蒙蔽了,還在為人辯解嗎?
朱雄英似懂非懂,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低頭思索著,朝老爺子走去。
“問出啥來了?”朱元璋背著手問道。
朱雄英有些狐疑的,看著朱元璋道:“爺爺,什麽意思?你不是說驛站沒要求百姓免費修路嗎?”
朱元璋點頭:“對,沒要求過,若是要求,這官道為何還都是坑坑窪窪的?現在朝廷還沒核算出修路的補給,全國官道修路的工程還沒開展。”
“啊?”
朱雄英再次呆怔住:“那為啥….他們都開始修路了?”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道:“傻孩子,你不是看到了嗎?是大士紳大員外們,調集他們修的。”
朱雄英微微錯愕,咬咬牙道:“可方才他們不是說,這是驛站的意思?是驛站和士紳們一起聯手修的麽?”
朱元璋再次問道:“那麽既然如此,驛站敢不給錢嗎?”
朱雄英表情有些僵硬,呆呆的道:“那就是說.…這些百姓,根本不知道驛站上麵的意思?”
朱元璋理所當然的點頭道:“他們很多大字都不認識幾個,你覺得他們會去驛站問這些事嗎?還不是鄉紳們說啥,他們信啥?是不是覺得他們很單純?”
朱元璋言語中帶著幾分無奈和辛酸。
朱雄英緩緩地低下頭。
不止是他們單純,自己也….單純啊。
朱雄英忍不住感慨。
“他們在做免費的徭役,而且他們還不自知,甚至還在感激鄉紳。”
“爺爺,我感覺….他們在被當傻子玩。”
朱元璋無奈搖頭,開口道:“不要感覺,就是如此。”
“那麽,咱在問你,鄉紳為啥要修路?”
朱雄英愣了愣:“因為貨物能更快的運輸。”
朱元璋笑著道:“不對!因為他們嗅到了朝廷修路的想法,朝廷修路就要撥款,撥款到下麵,這些錢,就是鄉紳們的了,因為….路被他們免費修好了!”
“你看,他們將勞力轉嫁給了百姓,他們拿了錢財,他們博取了好的名聲,鄉裏百姓呢?”
“伱之前說要他們捐款修路,咱在問你,士紳地主他們需要出任何錢嗎?”
話音落下。
朱雄英臉色越來越紅,有些慍怒:“畜生!一群該死的畜生!”
朱元璋歎了口氣:“可他們也沒犯罪啊,怎麽收拾他們?”
朱雄英被朱元璋說的越來越羞愧,當初他提出的建議,在這種場麵下,被擊垮的體無完膚!
“我.…”
朱雄英抿了抿嘴,卻沒任何勇氣回答老爺子的話。
“盛世之下的大明,還遠遠不止是這樣的。”
朱元璋目光深邃,拍了拍朱雄英肩膀道:“走吧,咱再帶你遛遛彎兒。”
朱雄英低著頭,抿著嘴,一言不發的跟在朱元璋身後。
而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朱長夜亦是目色複雜看了下那些百姓,隨後再次跟上。
.
…….
路上。
朱元璋回頭看了看,也不說話。
此刻。
朱雄英心裏,仿佛被什麽狠狠撞擊了一下。
想起剛才那一幕,竟莫名的有些辛酸。
為這些善良且目不識丁的大明百姓。
為這些無知卻安逸的大明百姓。
階級差,用剛才那一幕,徹底開始猛地撞擊著朱雄英的心。
縱是百煉鋼,也被衝擊成了繞指柔。
這些百姓最好治理,也最容易治理,他們沒有所謂西方的部落、酋長製度。
更沒有西方那種,動不動各自為戰的戰亂動蕩的亂象。
可讓朱雄英心疼的事,縱是這樣,依舊很多人在剝削著他們!
朱雄英低著頭。
他現在明白了。
明白老爺子,為什麽極力反對讓士紳和大地主出錢修路!
他們能出錢?
現在國策沒下來,這些狗獠就能欺騙百姓,讓他們付出免費的徭役。
要是國策出來了呢?
那不就是助紂為虐!
讓這些地主和士紳階級,騎著國家的名號,光明正大的剝削他們?
現在百姓愚昧不知。
可若是哪一天,他們知道了呢?
他們會罵誰怨誰?
老爺子一直和朱雄英念叨,不能對不起百姓,聽久了,朱雄英耳朵也起了老繭。
可現在,他突然理解了老爺子掛在嘴裏的這句話。
“我有些思考的淺薄了,紙上談兵….紙上談兵了啊。”
朱雄英低聲喃喃:“不能讓大士紳大地主出錢修路,這是在給百姓增加負擔。”
朱元璋笑道:“嗯,沒事,不過你小子也別妄自菲薄,你心眼子活絡,這是好事,家國的發展,要是一直抱著守舊的思想,那隻能止步不前。”
“多拓寬思路,這是好事,咱也不怪你,因為你還沒了解的更深,慢慢了解,對這個國家的所有東西,都慢慢了解。”
“等你認知全麵了,了解了當下的國體、階級、製度,你會明白哪些事兒能做,哪些事兒不能做。”
朱雄英感激的看了一眼老爺子,重重點頭道:“爺爺,我知道了!”
“對了,既然知道這些地主士紳階級這麽可恨,為啥他們活的還這麽滋潤。”
朱元璋歎了口氣,開口道:“咱皇帝麵對這些事,都無能為力,這種局麵,從宋朝開始,就一直出現,想扭轉,哪兒是這麽簡單的事啊?這得看後輩了,咱這一代人,是沒這個能力改變這些事兒了。”
“走吧,還有一些事你沒看到,造成這種局麵的根源,你還沒了解,再朝前麵看看去。”
朱元璋隨口道。
朱雄英點點頭:“好!”
爺孫倆相互攙扶著朝著前邊走去,心情都是極其沉重複雜。
沒多時,兩人又來到一處村莊。
朱元璋抬頭看了看,開口道:“走吧,進村子吧。”
朱雄英點頭,攙扶著老爺子朝村裏走去,朱元璋神色有些落寞,很想做鴕鳥,很不想看到這些事,可為了朱雄英,還是咬牙朝前走去。
朱雄英能明顯感受到朱元璋的身子在微微顫抖,他不明白為什麽,老爺子這麽強大的心性,還有什麽事,是能讓老爺子顫抖的。
這處村莊叫槐花村,因為大雪的緣故,很多房子已經被壓塌了,壓垮了。
好一些村民,在砌草蓋房屋。
這很正常。
但正常中,還是有些詭異。
幾個百姓焦急的,
從一戶看起來不錯的宅院內走了出來,手裏拎著錢財。
朱雄英不解。
朱元璋開口解釋道:“田契抵過去了,換了這點微薄的錢財回來,支付房屋修建的工錢。”
朱雄英再次呆怔住:“什….什麽意思?”
朱元璋唏噓道:“因為這次的天災,這個村子遭了難,明年的夏糧,他們將顆粒無收。”
“這些窮困的人家,都在指望著明年的夏糧過日子,糧食沒了,就意味著錢沒了。”
“沒錢怎麽辦?隻能去問地主士紳們借。”
朱元璋頓了頓,看著朱雄英道:“你知道民間借貸嗎?你知道九出十三歸嗎?”
朱雄英心中一緊:“爺爺,這是.…這是啥?”
朱元璋解釋道:“地主借給百姓一百個大錢,但百姓到手的隻有九十個錢,可他們要還回去一百三十個錢。”
“這叫九出十三歸!”
“那麽你又可知道,如果到時候你還不上錢,是需要將田產地契過戶給地主士紳的?”
“明年夏糧之前,這些百姓,談什麽還錢?現在雪災這麽嚴重,他們哪裏有收成?”
朱雄英心中猛地一咯噔。
朱元璋看著他,神色有些酸楚,
他繼續道:“你隻是知道朝廷最怕雪災啊,澇災啊,旱災啊。可是你知道為啥怕嗎?”
朱雄英被問住了。
朱元璋歎口氣道:“很多朝堂上的大官也知道雪災、洪澇、大旱、瘟疫這些會帶來動蕩。”
“可咱敢保證,他們中間很多一部分人,都不知道為什麽會帶來動蕩,會帶來什麽樣子的動蕩!”
“每一次天災人禍,就意味著糧食顆粒無收,就意味著許許多多的百姓要問地主士紳借錢,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用田產、房屋抵押!就意味著他們的財產地契被兼並進大地主大士紳手裏!”
“富的越富,窮的越窮!”
“沒辦法種地咋辦?隻能給大地主他們做佃農,幫他們種地。”
朱元璋目光深邃,幽幽歎口氣:“每一次災難背後,都是對無數百姓的致命打擊!”
“咱皇帝,打下大元之後,便開始均分土地,取消佃農,給佃農分配土地,讓其開荒。”
“那麽多年過去了,佃農非但沒有徹底消亡,現在依舊在複述。”
“他們給地主種了地,三石糧食,自己到手的能有一石,那都是地主們的恩德啊!”
話音落下。
朱雄英呆怔在原地,望著前方。
前方,剛從地主士紳家裏拿著錢財的百姓們,將錢交給了雇傭的工匠。
那些錢.…少的可憐!
需要他們支撐到夏收。
可明年夏天,他們能收到糧食嗎?
天災人禍背後,都是各種階級斂財的時機。
這對朝廷來說,是苦難,但是對很大一部分人來說,卻是喜事!
朱元璋幽幽的看著朱雄英:“你說你想從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人手裏取錢,又談何容易,最後苦的,不還是咱大明的百姓麽?”
“人吃不飽飯了,就要想著反抗,農民起義咋來的?別看他們現在溫順如鹽綿羊,但咱告訴你,咱大明百姓沒有幾個是孬種!吃不到米飯了,真能給你將官府掀了!”
“咱大明不缺反抗的人!對外族是這樣,對咱自己人,也是如此!”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何其難也!”
朱雄英有些不知所措,欲言又止,想了很久,最終搖搖頭,無聲歎息著。
看著麵前的民間眾生,他明白了老爺子為什麽會緊張,為什麽會顫抖。
大明盛世之下,這樣的局麵很多,可即便如此,現在的局麵,也能被稱為盛世。
這是為什麽?
因為百姓容易滿足啊!
因為在他們看來,隻要吃飽飯了,那就是盛世啊!
可是他聽過師尊曾經描繪的盛世,那是在不久的將來,人人都吃得飽飯,並且人人都有娛樂至死的權利。
那才是真正的國家。
而現在,大明….
哎….
在如今的大明裏麵,吃飽飯.…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
別說是師尊口中那個娛樂至死的年代,甚至連吃飽飯,在大明都成了一種奢求。
差距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