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的威信,在大明還是無人能撼動的。


    “兵部!”


    趙仁急忙出列。


    朱元璋高聲道:“傳旨去雲南都指揮使司,若安南敢越大明國土半步,令雲南都司給朕狠狠的打,此事沒得商量,敢過線,朕要他的國!”


    “沐英才死,若就有人敢挑釁雲南天威,那就是想讓咱兒子死不瞑目,既然如此,那對方就別活在這片土地上!”


    朱元璋站起身,振臂高呼。


    “臣!遵旨!”趙仁抱拳。


    朱元璋盯著他:“此事用軍驛,速速傳去雲南都司,不得耽擱!”


    ……


    散朝。


    百官走在奉天殿殿前廣場上,所有人都一頭霧水。


    一個情報而已,而且還是個無關痛癢的情報。


    陛下這….未免有些太小題大做了點?


    不過很快,他們就都理解了。


    老爺子想來是因為沐英的死,有些耿耿於懷,所以雲南那邊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才會如此敏感。


    掐著日子來算,沐王爺的後人應當也快抵達京師了。


    趙仁回到兵部,便將此封軍令發到雲南都指揮使司去了。


    .


    …….….….….….


    幾日後。


    沐英以及朱長夜二兒子朱興盛的喪葬隊伍,從通淮門吊橋入京。


    長安街、玄武街、秦懷街等應天府所有主幹道的百姓矗立兩旁,無聲啜泣。


    應天府所有百姓,皆垂頭默哀。


    一列上千人的喪葬隊伍,神色哀傷,披麻戴孝的踏入應天府城。


    為首的則是來自武當山,是那張翠山率領許多武當弟子帶路。


    沐英的嫡長子沐春,則雙手抱著黑色靈牌,老二沐晟,老三沐昂左右攙扶。


    老四沐昕,則留在雲南負責雲南軍備防禦。


    好一些百姓看到這長長的喪葬隊伍,眼中都泛著淚花。


    年紀輕一點的。還不知道那些年長的長輩為何會如此悲慟。


    他們不了解沐英的身世,可那些年紀大的老人們,卻是知道這大明第一號孝子的豐功偉績!


    好男兒行走人世間,不可不知感恩。


    沐英一生,對義父義母至孝,對異姓兄弟關愛有加,人死之後,也要讓子孫千裏迢迢把靈柩送回京城,安葬在朱家身邊。


    這種情意,讓人動容!


    而且因為沐英的存在,雲南世代平安,那些土司和邊塞的異族,不敢踏步中原半步!


    在沐英的喪葬隊伍出雲南的時候,雲南的百姓,將所有道路都堵的水泄不通,悲慟哭泣聲掩麵數日不絕。


    隊伍從通淮門入應天,直奔大明宮城。


    今日一早,應天府下起了飛雪,好一些百姓,默默的將傘撐起,給沐王爺的前路遮風避雨!


    位於貢院左一裏外的槐花胡同內,有一處府邸,金碧輝煌,悶頭上燙金大字‘中山王府’顯得格外耀眼!


    府邸內,三兄弟神色哀痛。


    “走吧,去皇宮送沐叔最後一程。”


    說話的男子,身材高大魁梧,時為世襲中山王徐達的嫡長子,徐輝祖。


    身旁兩位同樣魁梧的漢子,則是徐達的二子和四子,分別為徐膺緒和徐增壽。


    “大哥,您先出門,我和四弟去拿一些炮仗禮花,事了之後,咱們私下也要給沐叔祭奠。”


    徐輝祖點頭。


    ….….….….….….


    大明宮,武定門前。


    皇城三裏之外,五軍都督府李景隆親自戒嚴,軍兵將這裏圍的水泄不通,百姓寸步不得進。


    雪花越來越大,沐春此時已經走到這裏。


    李景隆身披盔甲,單手扶著大明軍隊特製的雁翅刀刀鞘,走到沐春麵前,另一隻手朝上大揮:“放行!行禮!”


    所有大明軍兵站的筆直,目光露出深深的肅穆和尊敬。


    李景隆拍了拍沐春的肩膀,歎口氣,低聲道:“節哀。”


    沐春嗯了一聲:“謝曹國公。”


    李景隆點點頭:“老爺子,已經親自在武定門外迎接,去吧。”


    沐春飽含淚花:“陛下這麽大年紀了,還….好!我過去了。”


    武定門外。


    斑駁的城門前,老爺子背著手站在最前方,強支撐起身子,目光堅定的注視前方。


    身後,左右兩列是文武百官,和已致士的大明功勳!


    數十名身材高大,身穿刺繡飛魚服,頭戴襆頭的錦衣校尉,站在朱元璋身前,給他撐著黃蓋羅傘。


    身為天子親軍,他們身上的飛魚服華麗異常,飛魚不是魚,而是線刺繡成的蟒。


    少頃,沐春的隊伍默默走來,身後的千人隊伍,現在隻剩下八個抬棺槨的武人。


    朱元璋咬著牙,背著手,一步步,超前走去。


    錦衣衛急忙將傘撐起,跟在朱元璋身後。


    “滾開!”


    朱元璋對左右嗬斥,獨自走在雪花之中,無數片雪花洋洋灑灑落在他那半黑半銀的頭發上,更讓老爺子臉上多出幾分滄桑和淒涼。


    他的步履很慢,每走一步便停頓一下,似乎在充蓄邁出下一步的體力,伴隨著不停的輕咳,以及急促的喘息。


    看得出他在努力挺直腰杆,努力維持帝王的威嚴,他在這站了半響,對於年歲如此之高的老人而言,這是何等的艱難,所有人都明白!


    此時朱元璋的模樣看在眾臣眼裏,分明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他邁出的每一步,都帶著對生命不屈的倔強。


    看著朱元璋費力邁步,仍倔強地不許任何人攙扶的樣子,眾臣心中一酸,皆落下淚來。


    英雄遲暮,豪傑凋零。


    這一刻,他仍像個不屈的戰士,死撐著對抗歲月和輪回,雪花之中的孤獨背影,何等的悲壯。


    雪越來越大,朱元璋腿腳已經發軟,看著前方的棺槨,眼中的淚花倔強忍住,腳底一滑,險些有些走不穩當。


    左右錦衣衛急急上前。


    朱元璋像個雄獅一般咆哮:“咱讓你們滾開!”


    如此的朱元璋,原本準備上來勸他的朱標,都被馬皇後給拉住了。


    馬皇後知道,老頭子現在有屬於他的事情要做,即便是大兒子朱標也不該打擾。


    終於。


    一步,一步,最終,朱元璋走到沐春身前。


    沐春飽含淚花,泣不成聲,跪地高喝:“不孝後孫,沐春,代家父沐諱英,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身後,棺槨落下,揚起一陣雪花,一如朱元璋第一次收沐英為義子的那個雪日。


    朱元璋有些顫抖,第二次,這是他第二次見到這種場麵。


    “起來,都起來,你們都是好樣子,好後輩,好孩子,不要哭,你父親堅強了一輩子,打仗殺人,替咱挨刀,他都沒哭過,十三歲的孩子,後背被砍了一刀,都沒哭,你們哭個啥?死了也是英雄!都給咱站起來!”


    “臣,遵旨!”


    沐春站起身,默默陪在老爺子身旁。


    朱元璋走到棺槨旁邊,伸出那枯槁蒼老的手,緩緩觸摸冰涼的棺槨。


    “英娃子,咱來看你了,咱來了。”


    “你八歲那年大雪天跟了咱,走的時候還是大雪天,咱爺兩有緣呐!”


    朱元璋默默看了一眼,倔強的轉身,雖眼眶赤紅,但一滴淚也沒落下。


    “來人!”


    “宣旨!”


    “朕之養子數十人,沐英最長。總角之年隨朕提刀上陣,征戰多年,身受創傷不知凡幾.…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諡昭靖,侑享太廟,陪葬寢陵,下葬鍾山。”


    “下葬之時,諸文武百官皆去憑吊。”


    朱元璋不斷訴說旨意。


    ……


    天蓋地的雪花越來越大。


    入十二月之後,上蒼似乎也有些瘋狂起來。


    災年不好過,朱元璋又擔心大雪會讓大明百姓受災,又要料理沐英後世,還要準備年關禮節。


    偌大的帝國,所有壓力都壓在暮年老人身上。


    朱元璋沒有一絲慌亂,依舊用他執政二十餘年的心性和智慧,有條不紊的推動國家機器運轉。


    武定門外,朱元璋對養子沐英的情誼,百官皆看在眼中,餘下的事,便由太子朱標全權操辦。


    喪葬隊伍在朱標的組織下,從皇宮出發,沿著雪地,直朝鍾山皇陵而去。


    百官們緊隨其後。


    朱元璋則獨自背著手,朝皇宮走去。


    .


    …….….….….….


    與此同時,一騎從雲南而來的騎兵,急促朝兵部奔襲。


    上一次雲南來的斥候抵達應天,這前後才不過三天,雲南那邊又一次來了軍報。


    兵部衙門高官皆陪同沐英的喪葬隊伍朝應天而去,留在值廬的都是一些小官。


    兵部主事接見了雲南的騎兵,打開奏疏看後,臉色突然大變,口裏驚呼道:“不好,出大事了!”


    “來人,快,速速去將趙尚書叫回來,出大事了!”


    兵部尚書趙仁跟著喪葬隊伍,正在去鍾山的路上,半道聽到兵部出了大事,心裏七上八下的,和同僚告了罪,便急急回到兵部衙門。


    一封加急軍報,此時已經立在趙仁的案牘上。


    趙仁忙不迭翻開,漸漸地,他的眉頭深深的擰起來了!


    隻見上麵書寫著:“雲南副都指揮稟奏:今查,南疆小夷安南正加速對雲南布政司邊境推兵,似有攻擊雲貴邊境之姿,其兵力多打三萬七千餘眾,請聖上決斷….”


    等到趙仁詳盡的看完了奏報之後,頓時打了個寒顫。


    混賬!


    趙仁咬牙切齒!


    他們莫不是,真敢撼動我大明國威?


    他們….究竟長了多少個潑天大膽?!


    黃豆大的冷汗,自他的額上冒了出來。


    趙仁臉上怒氣衝衝,竟是有些怒火攻心,猛地灌了一口茶,才漸漸恢複冷靜。


    似乎想起什麽,隻是很快,他憤怒的雙目,便被濃烈的震驚取代!


    猶記得前幾日在朝堂上,他還義正言辭的和陛下保證過,說安南不會出兵大明,還說安南稍有動作,大明就如此謹慎,會滅了大國的國威….


    事實證明,他和陛下的眼光對比之下,他就是徹頭徹尾的蠢材!


    陛下的眼光是何其老道,何其毒辣!


    當時出了奉天殿,許多同僚都有意無意的認為皇帝老了,不富當年的霸氣了,看到一點風吹草動,便會如此緊張,未免太小題大做了。


    現在,當趙仁看到這份雲南來的軍報後,他都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他們可以質疑朱元璋任何的判斷,唯獨在軍事上,對老爺子的任何質疑,那都是自取其辱!


    容不得他多想,他顫抖的捏住這份軍報,急急朝皇宮跑去!


    沿途,趙仁步履很快,滿腹心思。


    他實在想不通,也想不明白,安南國為什麽要找死,為什麽敢對大明動武?


    那種彈丸之地,怎麽可能承受大明皇帝的一怒?


    那他們這麽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還有,老爺子是憑借著什麽,去判斷安南國會主動入侵雲南邊境的?


    趙仁覺得,這其中肯定還有許多關鍵點,他沒有看明白。


    現在回想起來,隨處都是疑惑。


    又比如,老爺子為什麽要打下安南這不毛之地,這一塊的戰略價值,有沒有這麽重要,值得大明付出雲南兵力去攻打?


    打仗打仗,要是打的毫無戰略意義的仗,那叫什麽打仗?


    陛下不是好大喜功之人,既然提前做出那種戰略部署,就一定是看到了自己沒看出來的安南戰略價值。


    等趙仁抵達皇宮的時候,朱元璋恰好準備出宮。“陛….陛下!”


    趙仁咽了咽口水,哭喪著臉道:“雲南….雲南來了情報。”


    朱元璋腳步懸空,看了一眼趙仁:“說。”


    趙仁臉色慘白:“雲南都司發現安南正在朝雲貴邊境急進軍,雲南副都指揮使判斷,安南有主動攻擊大明的意向,請陛下速下決策。”


    朱元璋眼中震驚之色一閃即失,低聲喃喃:“真被老爺子料中了。”


    趙仁愣了愣,老爺子剛才的話聲音不大,但還是被他聽到了耳中。


    老爺子?


    這….這莫非還不是陛下預判出來的?


    朱元璋哼道:“安南小夷,好膽!”


    “咱的聖旨還沒到雲南,他們就先動了。”


    “等一下,咱再去下一封聖旨,一會給朕帶到鍾山去宣!”


    “遵旨!”趙仁火速拱手回應。


    朱元璋背手進了謹身殿,很快一封聖旨寫完,交給趙仁:“去吧。”


    “臣,遵旨!”趙仁領旨退下。


    朱元璋望著趙仁離去的背影,撐著油紙傘,走在雪地之中,緩緩地朝著外麵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高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高手並收藏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