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不知何時,外麵漆黑的天上,已經開始燃起屬於今年的新年煙花!


    在明朝,漢人的火藥技術已經極盡發達。


    連帶著煙花技術,也已經到了四夷想象不到的高度。


    除夕這晚,天色漆黑,夜色微涼,月影班駁。


    藍府大院內,衝天而上的煙花,一浪接著一浪。


    天空紅、黃、綠、紫煙花鬥豔,美不勝收。


    明人對色彩的工業技術掌握,已經和後世不相上下,這一項工業技術,已經領先世界千年。


    據傳佛朗機人的佛朗機炮,也是看了明人煙花之後,才有感而發造出來的。


    藍府中廳的飯桌上,已經全都是殘羹剩菜,下人們來回穿梭,不出片刻,菜肴被撤下去,桌子上則都是瓜果點心茶水。


    屋內無煙煤燃著,烘托的空氣都有些燥熱。


    朱雄英有些迷糊,以及冷厲。


    隨後。


    他感受到身上被披了披風,朱雄英回頭,不知何時,藍老祖母已經來到自己身旁,顫顫巍巍的給朱雄英披上了披風。


    藍老祖母的身材矮小,需要墊著腳,才能給朱雄英披上。


    朱雄英當下有些動容,微笑著對藍老祖母道:“藍婆婆,謝謝啦。”


    藍氏走到門前之後,藍玉和常茂等都走了過來。


    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望著天空中的煙火。


    藍玉唏噓道:“小子年紀不大,心事看起來不少阿?”


    常茂認同的點頭,平常的大嗓門也收斂起來,低聲哽咽道:“太孫,在外人麵前咱喊你太孫殿下,在這裏你就是咱自己人,你就是咱兩家的全部,誰他媽給你兩炸刺,老子捅死誰!”


    藍婆婆一巴掌拍到常茂的頭上:“天天盡知道打打殺殺!”


    這是常茂的老娘,常茂也不敢怒也不敢反駁,隻能委屈的憋著嘴。


    話音一轉,藍婆婆卻是笑道:“不過你說了句人話,誰和咱外孫炸刺,就弄死誰!老婆子給你們擔著!”


    常茂咧嘴,常家三兄弟咧嘴:“好嘞!娘!”


    藍婆婆笑了笑,對朱雄英道:“孩子,沒怎麽看過煙花嗎?為何那麽癡迷?”


    朱雄英道:“以前隻是蜷縮在角落內,甚至那會死亡之前,滿心就想著有個溫暖的宅子,那時候哪有心思去欣賞煙火。”


    “特別是死亡那一日,我的目的隻有一個。”


    藍玉有些哽咽,顫聲道:“啥?”


    朱雄英目光堅定的望著天空,淡淡的吐出兩個字:“活著。”


    聽到這話,一家人都有些默默的垂下頭,眼眶皆有些通紅。


    不知過了多久,藍婆婆才走到朱雄英身前,依偎在朱雄英旁邊,拍了拍朱雄英的後背:“苦了你了。”


    “當初誰對你下黑手,咱們一定要給他揪出來!”


    “咱們以後,每個新年,都能這般團聚,至此以後,再也不會有人看不起你,因為……你是帝家孩子,同時也是咱常家和藍家的孩子!”


    “因為咱這些個家族,在大明,誰都不怕!”


    “咱們能拱衛你的全部!”


    “你的未來,就交給咱們,誰也不能傷害你分毫!”


    老人家很容易動感情,看著朱雄英那落寞的神色,藍婆婆心如針紮一般。


    朱雄英溫暖的笑道:“那就多謝婆婆啦。”


    轟,轟,轟!


    天空中,七彩斑斕的煙花依舊不斷升空。


    藍玉大嚎道:“再他媽就炸幾個,府上有多少煙花炸多少!”


    “今天咱一家人,看個痛快!”


    知道朱雄英以前沒心思欣賞煙花,藍玉仿若是為了彌補一般,極其賣力的對下人吼叫。常茂也跟著大吼:“咱自己來!”


    說著,他便捋袖子走到院落。


    藍婆婆提著常升和常森:“死人啊!孩子要看煙花,你兩傻樂個啥?滾出去放煙花去!”


    老二老三笑容更甚,“誒誒!好!”


    朱雄英也來了興趣:“我也去!”


    院落內,幾個撅屁股的男人,洋溢著笑容,點燃了屬於今年最盛大華麗的煙火!


    ……


    新年不出門,自古一來漢人的規矩都是在正月初一這天窩在家裏。


    享受著一年來的豐收。


    不管窮富,都會幸福的享受著一年的成果。


    新年也不許掃塵,家裏無論多亂,都不能將喜氣掃出去。


    正月初一這天,陽光明媚。


    朱雄英坐在院落內,翻著老爺子送來的的冊子。


    在看到大明火器的時候,朱雄英還是忍不住澎湃起來。


    國朝設火器局,其中火銃三千六百把,火炮一百八十二門,子母炮盞口炮二百三十二門。


    五軍都督府治下,工匠名額二十三萬二千八十九名,分銀,鐵,鑄鐵(鋼),釘鉸,錫,穿甲等二十二行。


    其中,內設火藥,神箭二句,為中軍都督親管。


    工匠所屬內府兵仗局,軍器居,及快加廠。


    各地軍衛有工匠二萬六千戶,工匠每月工作十天,由官家之給月糧!


    內庫有鐵,三千七百四十三萬斤。


    天下設製鐵所,江西進賢,新喻,分宜。湖廣興國,黃梅。山東萊蕪,廣東陽山……各十三處。


    每年輸鐵,一千八百四十餘萬斤。


    內庫有鉛,三十二萬三千斤。


    朱雄英在感慨,國家力量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強大的多!


    自家其貌不揚的大明,真正的實力,簡直已經超越了他的認知。


    能在一千多年前,將一個國家發展成如此強大的一麵,朱雄英由不得不心生感慨。


    繼續朝下看去,朱雄英突然瞳孔有些收縮。


    “北平、遼東衛所士卒,十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二人,有棉布四十三萬匹,棉花三十六萬七千斤。”


    這些,都屬於朱棣的。


    而且就目前而言,棉布比真金白銀還值錢!


    衣食住行,衣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洪武二十三年,藍玉出征塞外,十九萬大軍大勝回朝的時候,賞賜棉布三十餘萬匹,引得近二十萬大軍山呼萬歲,深宮之中,都能聽到外麵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布,就是錢。


    一匹布,足夠一個職業軍人,一年家庭的吃用。


    看的出來,朱棣不僅軍事力量強大,財政力量也同樣不容小覷。


    遼東盛產鐵、糧、棉等資源,朱棣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難怪曆史上,他能和強大的建文軍拉鋸那麽長時間,財政還沒有被拖垮。


    朱雄英默默將這本冊子收起來,不在繼續看下去。


    這是一筆寶貴的資料,他有需要的話,會慢慢挖掘。


    在優勢上,朱棣已經領先自己一步了。


    但在這之後,交趾的發展,未必不能追上北平。


    朱雄英又翻開另一本《商業治疏》。


    這是師尊朱長夜送來的。


    朱雄英翻了幾頁,師尊以北宋青苗法舉例,其中涉及到朝廷商業借貸,錢生錢,錢滾利等各種商業策略。


    朱雄英看完之後,整個人都呆了。


    這裏麵體現了許多後世貨幣理論,許多見識和手段,已經足以比擬千年後的那些財團!


    很難想象,師尊一位道士,能寫出這麽見識超前卓越的財政治疏!


    這還真是….無所不能!


    無聲歎口氣。


    朱雄英漸漸將冊子合上,托腮在陽光下,有些浮想聯翩。


    “哈哈哈,新年好啊,臭小子!”


    一聲中氣十足的呼喊,將朱雄英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朱雄英有些迷惘,然後瞪大眼睛:“今個正月初一,爺爺您不是忙嗎?咋來這裏了?”


    看到朱元璋背著手,神色抖擻的走來,朱雄英忍不住一愣。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所以說,子孫多,子孫在身旁,好處就是多!”


    “咱想來,邁個腳嗖一下就來了。”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一把年紀了,和大孫子團圓一下,哪有那麽多講究?”


    老爺子心情不錯。


    今天傳了一身嶄新的紫色棉襖,看上去精神氣十足。


    “來,拿紅包!”


    朱元璋神秘兮兮的,背手站在朱雄英前麵。


    朱雄英趕忙走過去,趴在地上給朱元璋磕頭:“爺爺,新年好!”


    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高堂。


    老爺子和朱雄英是親人,這是古時孝道的禮數,家家戶戶都如此,不足為奇。


    “好好!起來!”


    朱元璋樂的合不攏嘴,將朱雄英拉起來:“孝順!”


    “你可收好咯!”


    老爺子獻寶一般,從懷裏拿出一封大號紅包。


    拆開一看,除了幾枚製作精美的金幣之外,還有一張泛黃的護身符。


    “這是?”


    老爺子看著他,慈愛的笑道,“這是當年你曾奶奶供奉在三清前的平安符,咱一直帶著,哪怕起事時也帶著,給咱子孫供的,整整供了快幾十年了!”


    說著,老爺子微微歎息,又道,“現在,是交給你的時候,戴上它以後平平安安,身體康健!”


    老娘陳長樂一輩子信道,當初朱元璋準備離家時,老娘特地給他供奉一枚平安福。


    朱雄英有些動容,忙不迭將平安福帶了起來,“謝謝爺爺,謝謝曾奶奶。”


    天下哪個老人不願兒女都在身邊。


    隻是天家有時候礙於禮法,不得不疏遠。


    老爺子歲數大了,心裏頭江山社稷之外,最惦記的,無非就是這些兒女,兒孫。


    每逢佳節倍思親,不但是晚輩想長輩,而是長輩更想晚輩。


    老爺子過了年之後,一大早便跑來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彌補朱雄英。


    “餃子呐?咱可餓肚子來的。”


    朱雄英笑嗬嗬的道:“爺爺,少不了你的!”


    “鄭和,去,餃子、醋,都端過來,再倒一壺小酒。”


    朱元璋哈哈大笑:“懂咱!餃子配酒,越喝越有。”


    老爺子身上帶著一股子匪氣,又帶著幾分徽州人的豪邁氣,啥俚語都是張口就來。


    “誒?”


    朱元璋愣了愣:“那小娃子,怎改名了??以前不是叫馬三寶?”


    朱雄英笑笑:“師尊提議的,而且我打算給他安排進宮,昨晚在舅姥爺那裏已經安排了一通。”


    朱元璋不高興的道:“找他幹什麽?咱不能安排?還一口一個舅姥爺,美的他!”


    朱雄英撓撓頭:“都是長輩,不勞煩您老,是因為看到您近日很忙,這是小事兒,他們都可以幫忙的。”


    朱元璋吐出口氣:“這倒也是。”


    不出片刻,正月初一的餃子被鄭和端了過來。


    爺孫就坐在院落的石桌前,沐浴著開春的暖陽,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老爺子平日吃飯吧唧嘴,速度很快。


    今天也是一樣,投胎一樣,一口餃子沾醋就撂進嘴巴裏。


    “真香,好吃!”


    說著,老爺子臉上微微錯愕,一張嘴嘴裏一枚小小的金幣掉了出來。


    “這是啥?”


    朱元璋瞪大眼睛,有些好奇的看著朱雄英。


    朱雄英道:“富貴錢啊!我特意叮囑的,一鍋裏隻有一個,爺爺你真有福氣呐!我想找愣是沒找到。”


    “嗬嗬,咱都這歲數了,這有啥用?”


    老爺子眉開眼笑,“你小子,變著法的讓咱高興!”


    話是這麽說,朱元璋眼縫都眯成一塊兒了。


    現在是老爺子幾乎六十多了,朱雄英不知道老爺子還能活多久。


    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不等人,漢人的傳統美德便是孝道。


    在古代,孝是天大的一件事。


    雖然到後世已經淡化了漢人的這種傳統美德,許多孤寡空巢老人隨處都是。


    但現在這個時代不是,現在這個時代,孝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最好的孝,就是陪伴老人最後一程。人生最後的道路,讓老人高高興興的走,不留遺憾。


    如果將來送走了老爺子,朱雄英真的不知道,還能有誰會想老爺子這麽無私的愛護自己,無私的將親情都給自己……


    或許師尊可以,但師尊永遠都在,而爺爺不是,一想到這兒,他便有些深情的望著開懷的老爺子。


    朱元璋似有所察,不解的道:“咋了?”


    朱雄英吸了吸鼻子:“爺爺,未來這些年,我一定陪你開開心心的走完,咱們明年,一起也和師尊他們過年吧。”


    朱元璋霎時呆住了,一股子難以言明的情感湧入鼻頭住。


    他埋頭繼續添個餃子在嘴巴裏:“唔,他娘的,醋味太大,酸!”


    老爺子眼眶有些濕潤,擦了擦渾濁的雙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高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高手並收藏大明:百歲修仙者,朱元璋親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