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絕對持股,控製工廠
女性視角下的豪門女婿 作者:樵東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美國市場上,杜朝陽至少知道,他們和雪莉的聯合產品,已經可以拿到美國李氏來賣。
這已經是一個進步,至少,李氏國內公司,在美國市場中的曝光度又增加了一倍。
杜朝陽來美國,這是最主要的目的。
為此,他當時專門跟雪莉和丹尼談,願意把李氏國內公司的一家工廠拿出來,讓雪莉成為大股東。
這件事情,後來沒再繼續講,當時原想回國內再說。
可是,陳傑嶽母的去世,打亂了所有計劃,他估計,恐怕雪莉還會重提這件事情。
其實,雖然雪莉這段時間一直都沒再提起這事,就是在等美國李氏的表態。
她要看清楚美國李氏的合作誠意,才敢講是否要這樣做。
如果兩家可以合作,而且對方誠意滿滿,雪莉自然不會再顧及美國李氏在國內公司的存在。
能跟美國李氏聯合,對於雪莉來講,不僅僅是在美國市場中的合作。
其實,她更願意在生產環節,跟美國李氏達成合作意向。
美國李氏在國內公司的股份存在,是既成事實。
即使杜朝陽的所謂整合,也不可能把美國李氏徹底擠出國內公司。
杜朝陽的辦法是,想讓她雪莉,買下所有剩餘國內公司的美國李氏股份。
在雪莉看來,這就是天方夜譚!成本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另一方麵,即使她雪莉有這個實力,真的買下來了,又能怎樣?
美國李氏在國內公司的股份,沒一家工廠可以說了算,都買下來又能有什麽用?
還不是李氏國內公司是大股東,都要聽人家的!
雪莉後來決定直接跟美國李氏談,也是為了這一點。
她和李氏國內公司的合作,其實根本就控製不了工廠,完全都是李老板和杜朝陽控製生產環節。
這跟美國李氏根本就沒辦法比,人家可是現在擁有一個自己的廣東工廠。
這讓雪莉很是羨慕,所以才會有在國內建廠的打算。
現在,既然不論杜朝陽還是李老板,都願意支持自己拿下一家李氏國內公司的工廠,那她雪莉何樂而不為?
可是,美國李氏在這些工廠中的股份,一直都是她的顧慮。
跟美國李氏競爭,還要共同持有生產環節的股份,這讓雪莉覺得別扭。
在她看來,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然而,如果能夠跟美國李氏達成合作,恐怕就完全不同了。
在市場中就已經不再是完全意義上的競爭關係,而是朋友,自然生產環節也可以合作。
這就是雪莉一定要找陳傑和李晴的初衷。
現在,這個初衷基本已經實現,那麽剩下的就是要考慮具體細節了!
雪莉的想法是三家股份共同存在於一家工廠,相互製約,而成本又最小。
杜朝陽講的李氏國內公司的三廠,雪莉是認可的。
這家工廠產權明晰,李老板占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小李老板占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
她想分別從兩位李老板手裏,各買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這樣,自己占比就是百分之四十,李老板還剩下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而小李老板剩下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這樣自己的收購成本就最小,但還是大股東。
雪莉並沒把這個方案提出來,她估計隻要自己提出來,恐怕兩位李老板都會同意。
可是,雪莉擔心,這樣做,如果兩位李老板聯合在一起,人家加起來,就是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分分鍾就可以滅掉自己!自己即使持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又能有什麽用?大股東又能有什麽用?
這個顧慮一直都在雪莉的腦海中盤旋,一直都放不下!
她不知道該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就想幹脆把自己的收購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一。
可是,又擔心,這種絕對持股,兩位李老板恐怕都不會同意。
左右為難,所以雪莉一直都沒敢講。
百分之五十一,一方麵是對人家的不信任,另一方麵也讓人家懷疑合作的誠意。
雪莉把自己這個想法告訴裏丹尼,好像丹尼不以為然:
“雪莉,你首先要想清楚,這兩個方案是否都能接受?還是隻接受其中一個?”
雪莉認真想過,如果百分之五十一的絕對控股不能實現,那麽百分之四十的她也會接受!
這讓丹尼看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
“既然人家願意我們成為大股東,但並沒講過不允許我們絕對控股。
我們先按百分之五十一談,如果他們實在不能接受,我們再退而求其次,你覺得的呢?
不用考慮他們是否高興,是否懷疑我們的誠意,是否會同意的問題!”
這話讓雪莉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住地點頭!
按兩人商量好的既定方針,丹尼出麵,把這個問題直接提了出來。
他估計,恐怕不論是杜朝陽還是陳傑他們,恐怕都要跟兩位李老板商量,不可能現在就可以答複。
沒想到,陳傑和杜朝陽隻是相互看了一眼,然後杜朝陽說:
“丹尼,你們是希望拿到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實現絕對意義上的控股,對吧?”
丹尼和雪莉都不由得點頭。
杜朝陽像是已經事先想好了,於是說:
“你們想好了,實現絕對控股,我們就要完全聽你們的指揮,這也沒問題。
可是,如果工廠再投入,你們要一直拿百分之五十一的錢,否則,就不可能維持絕對控股!”
杜朝陽的話,雪莉和丹尼都想過,如果要實現絕對控股,這恐怕就是一定的。
杜朝陽這話也並非泛泛而談,而是有所指。
工廠一定要進行人工智能改造,這可是一大筆錢。
兩位李老板,隻拿出來雪莉購買他們手中股份的錢,就已經可以應付。
可是,對於雪莉卻完全不同。
她要拿出來百分之五十一的錢,購買兩位李老板的股份,又同樣要拿出百分之五十一實施改造。
其實,說白了,不但改造的錢都是雪莉掏的,還要掏出一部分錢買股份。
而兩位李老板基本不用再掏錢,就可以是實現改造。
事先,杜朝陽就跟陳傑討論過這個問題,隻要雪莉考慮清楚了這個問題,絕對控股他們是接受的。
杜朝陽把自己和陳傑的這個想法,都跟兩位李老板做了匯報,兩位李老板雖有不舍,但還是同意了。
並囑咐杜朝陽,一定要跟雪莉講清楚,這家工廠她接手以後,一定要實施改造,否則,兩位李老板都不會同意雪莉的絕對持股!
這已經是一個進步,至少,李氏國內公司,在美國市場中的曝光度又增加了一倍。
杜朝陽來美國,這是最主要的目的。
為此,他當時專門跟雪莉和丹尼談,願意把李氏國內公司的一家工廠拿出來,讓雪莉成為大股東。
這件事情,後來沒再繼續講,當時原想回國內再說。
可是,陳傑嶽母的去世,打亂了所有計劃,他估計,恐怕雪莉還會重提這件事情。
其實,雖然雪莉這段時間一直都沒再提起這事,就是在等美國李氏的表態。
她要看清楚美國李氏的合作誠意,才敢講是否要這樣做。
如果兩家可以合作,而且對方誠意滿滿,雪莉自然不會再顧及美國李氏在國內公司的存在。
能跟美國李氏聯合,對於雪莉來講,不僅僅是在美國市場中的合作。
其實,她更願意在生產環節,跟美國李氏達成合作意向。
美國李氏在國內公司的股份存在,是既成事實。
即使杜朝陽的所謂整合,也不可能把美國李氏徹底擠出國內公司。
杜朝陽的辦法是,想讓她雪莉,買下所有剩餘國內公司的美國李氏股份。
在雪莉看來,這就是天方夜譚!成本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另一方麵,即使她雪莉有這個實力,真的買下來了,又能怎樣?
美國李氏在國內公司的股份,沒一家工廠可以說了算,都買下來又能有什麽用?
還不是李氏國內公司是大股東,都要聽人家的!
雪莉後來決定直接跟美國李氏談,也是為了這一點。
她和李氏國內公司的合作,其實根本就控製不了工廠,完全都是李老板和杜朝陽控製生產環節。
這跟美國李氏根本就沒辦法比,人家可是現在擁有一個自己的廣東工廠。
這讓雪莉很是羨慕,所以才會有在國內建廠的打算。
現在,既然不論杜朝陽還是李老板,都願意支持自己拿下一家李氏國內公司的工廠,那她雪莉何樂而不為?
可是,美國李氏在這些工廠中的股份,一直都是她的顧慮。
跟美國李氏競爭,還要共同持有生產環節的股份,這讓雪莉覺得別扭。
在她看來,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然而,如果能夠跟美國李氏達成合作,恐怕就完全不同了。
在市場中就已經不再是完全意義上的競爭關係,而是朋友,自然生產環節也可以合作。
這就是雪莉一定要找陳傑和李晴的初衷。
現在,這個初衷基本已經實現,那麽剩下的就是要考慮具體細節了!
雪莉的想法是三家股份共同存在於一家工廠,相互製約,而成本又最小。
杜朝陽講的李氏國內公司的三廠,雪莉是認可的。
這家工廠產權明晰,李老板占百分之五十五的股份,小李老板占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
她想分別從兩位李老板手裏,各買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這樣,自己占比就是百分之四十,李老板還剩下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而小李老板剩下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這樣自己的收購成本就最小,但還是大股東。
雪莉並沒把這個方案提出來,她估計隻要自己提出來,恐怕兩位李老板都會同意。
可是,雪莉擔心,這樣做,如果兩位李老板聯合在一起,人家加起來,就是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分分鍾就可以滅掉自己!自己即使持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又能有什麽用?大股東又能有什麽用?
這個顧慮一直都在雪莉的腦海中盤旋,一直都放不下!
她不知道該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就想幹脆把自己的收購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一。
可是,又擔心,這種絕對持股,兩位李老板恐怕都不會同意。
左右為難,所以雪莉一直都沒敢講。
百分之五十一,一方麵是對人家的不信任,另一方麵也讓人家懷疑合作的誠意。
雪莉把自己這個想法告訴裏丹尼,好像丹尼不以為然:
“雪莉,你首先要想清楚,這兩個方案是否都能接受?還是隻接受其中一個?”
雪莉認真想過,如果百分之五十一的絕對控股不能實現,那麽百分之四十的她也會接受!
這讓丹尼看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
“既然人家願意我們成為大股東,但並沒講過不允許我們絕對控股。
我們先按百分之五十一談,如果他們實在不能接受,我們再退而求其次,你覺得的呢?
不用考慮他們是否高興,是否懷疑我們的誠意,是否會同意的問題!”
這話讓雪莉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住地點頭!
按兩人商量好的既定方針,丹尼出麵,把這個問題直接提了出來。
他估計,恐怕不論是杜朝陽還是陳傑他們,恐怕都要跟兩位李老板商量,不可能現在就可以答複。
沒想到,陳傑和杜朝陽隻是相互看了一眼,然後杜朝陽說:
“丹尼,你們是希望拿到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實現絕對意義上的控股,對吧?”
丹尼和雪莉都不由得點頭。
杜朝陽像是已經事先想好了,於是說:
“你們想好了,實現絕對控股,我們就要完全聽你們的指揮,這也沒問題。
可是,如果工廠再投入,你們要一直拿百分之五十一的錢,否則,就不可能維持絕對控股!”
杜朝陽的話,雪莉和丹尼都想過,如果要實現絕對控股,這恐怕就是一定的。
杜朝陽這話也並非泛泛而談,而是有所指。
工廠一定要進行人工智能改造,這可是一大筆錢。
兩位李老板,隻拿出來雪莉購買他們手中股份的錢,就已經可以應付。
可是,對於雪莉卻完全不同。
她要拿出來百分之五十一的錢,購買兩位李老板的股份,又同樣要拿出百分之五十一實施改造。
其實,說白了,不但改造的錢都是雪莉掏的,還要掏出一部分錢買股份。
而兩位李老板基本不用再掏錢,就可以是實現改造。
事先,杜朝陽就跟陳傑討論過這個問題,隻要雪莉考慮清楚了這個問題,絕對控股他們是接受的。
杜朝陽把自己和陳傑的這個想法,都跟兩位李老板做了匯報,兩位李老板雖有不舍,但還是同意了。
並囑咐杜朝陽,一定要跟雪莉講清楚,這家工廠她接手以後,一定要實施改造,否則,兩位李老板都不會同意雪莉的絕對持股!